初中《孫權勸學》的優質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5 10:54:0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初中《孫權勸學》的優質教學設計

  【自讀導言】

初中《孫權勸學》的優質教學設計

  自讀要求

  1.朗讀課文,正確斷句、停頓;

  2.理解文章大意;

  3.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像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

  4.領悟并學習文章在藝術上的主要特色。

  學習側重點

  1.朗讀要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并能熟讀成誦;

  2.學習文章以下幾點:語言上的言簡意賅,選材上的詳略得當,人物塑造上的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及對比手法的運用。

  (解說:本單元提示中明確要求理解各篇文章的內容,注意它們各自的寫法,故自讀導言旨在引導學生以讀為突破口,在理解大意的基礎上,體會課文藝術上的特色。)

  【自讀程序】

  1.初讀。整體感知課文,有不認識的字查工具書解決,結合注釋粗曉大意。教師適時點撥作者及《資治通鑒》的有關常識。

  2.速讀。理清故事情節的發展情況。

  3.競讀。看哪位同學將對話的語氣讀得最到位。

  4.研讀。讀自及魯肅過尋陽至文末一段,思考呂蒙有了怎樣的變化,給人怎樣的啟示。

  5.背誦。

  (解說:以上的程序設計體現了讀思結合的閱讀原則。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借速讀來加深對課文故事情節發展的認識。如:孫權勸呂蒙學習,呂蒙是一開始就馬上聽從的嗎?他本人在學習前后有何變化?是怎樣表現出來的?競讀則既檢驗了同學們對人物語氣的把握情況,又是對朗讀水平的一種促進與提高。第四步的研讀則重在讓學生體會孫權的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中的益處是怎樣在呂蒙身上體現的,并使學生聯系自身實際,談對讀書的認識,激起他們對讀書學習的興趣。最后的背誦是對以上四步閱讀的一個總結深化,使閱讀過程中的諸多收獲得以鞏固與積累。)

  【自讀點撥】

  1.資料補充

  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

  呂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陽縣南)人,三國時吳國名將,從孫權攻占各地后隨周瑜等破曹于赤壁,又定計取荊州,擒關羽。授南郡太守,封居陵侯。

  2.重難點分析

  ①以對話為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段。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記錄人物的幾次對白,卻傳神生動地塑造出了三個藝術形象。先看孫權。作為吳國之王,他能夠關心下屬,鼓勵呂蒙要多學習: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語氣比較堅定有力。當呂蒙找借口推辭時,他不急不惱,推心置腹地說: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先聲明要求他讀書的目的并非使他棄武從文,成為書生,而是在博覽群書中了解歷史,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增加自己的見識與才智,這種循循善誘的親切語氣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針對呂蒙所謂軍中多務的'借口,進一步開導,現身說法:卿言多務,孰若孤?這是明擺著的事實。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親身感受來勸導呂蒙--讀書大有益。孫權絲毫未擺當權者的架子,不以威壓的方式逼迫呂蒙去讀書,這一番娓娓道來的談話卻更令人信服。他的談話是親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長者而非王者的風范。再看呂蒙。讀書使呂蒙的言談大有智慧,所以魯肅的語氣重在驚嘆: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也僅說了一句話: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話中既有對魯肅大驚小怪的不以為然,更有一種書中多閱歷,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羨之情。

  ②除正面記言外,對呂蒙這一形象還運用了側面烘托及對比的手法。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魯肅正是一個跳出廬山的旁觀者,呂蒙讀書的功效是通過他的話從側面展現出來的,他的驚嘆襯托出了呂蒙今非昔比的事實。而話中的吳下阿蒙又將呂蒙的過去與現在進行了一個縱向的對比,得出了變的結論,而呂蒙之變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③文章材料取舍精當,詳略安排得當。

  課文以對話為主,其他內容均一帶而過,或簡說,或不說。如對呂蒙的學習情況,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讀了哪些書,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呂蒙二人的談話,只用一句與蒙論議來交代,兩人談論的是什么話題,呂蒙的哪些見解讓魯肅起敬的都略去不寫。詳略的安排非常精當。

  ④語言精練,情節發展環環相扣,自然而緊湊。

  人物的語言簡潔而傳神,極富表現力,毫無冗繁之處。其中的吳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簡意豐而流傳運用至今。除對話外的其他語言也非常簡省而意賅。情節發展上,孫權的刻意勸學終使呂蒙就學,他就學后的淵博學識又使魯肅驚嘆,呂蒙又緊承其嘆發出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語,上下文銜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解說:本點撥內容首先以補充資料的形式將課文注釋中尚未交待的內容展示出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其他則重在幫助學生完成自讀導言中的自讀要求4和學習側重點2,目的是使學生透徹地理解課文內容,認清人物形象,幫助其從藝術上掌握文章的特點,以便于在寫作中模仿和借鑒。)

  【自讀思考】

  l.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

  ①卿今當涂掌事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③卿言多務,孰若孤

  2.解釋文中的兩個成語

  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3.下面的短文出自《三國志呂蒙傳》,將其與課文中的及魯肅過尋陽.........結友而別一段作比較閱讀,說說兩文的異同點。

  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遂往詣蒙。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畫五策。肅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4.以下詩句、格言都是與讀書、學習有關的,結合文中呂蒙的變化,寫出自己對讀書的認識與感想。

  ①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②書到用時方恨少。

  ③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④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⑤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⑦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⑧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⑨知識就是力量。

  ⑩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解說:第1、2題考查學生對重點字詞的掌握情況;第3題做初步拓展,以比較閱讀的形式,換個角度去分析課文;最后一題則進一步拓展深化為談對讀書的認識與看法,這三個題目是按由淺入深,由窄而寬的順序設計的。目的在于使學生既要走進課文,又能跳出課文。既會讀,又練寫。)

  參考答案:

  1.①卿:古代君對臣、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以及朋友之間表示親切的第二人稱。當涂:當道,當權。

  ②孤:古時王侯的自稱。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③孰若:哪里比得上。

  2.吳下阿蒙:比喻學識尚淺。刮目相待: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3.相同點:都寫出了呂蒙的變化及魯肅的贊嘆之意。

  不同點:

  ①課文主要記言,而本文則既有語言,又有人物的動作及心理描寫。

  ②課文突出的是呂蒙的變化,而本文還表現出了魯肅對呂蒙的態度由輕視而嘆服的變化。

  ③課文略去了兩人談話的內容,此處則作了清楚的交代。

  4.略

【初中《孫權勸學》的優質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孫權勸學》的優質教學設計08-22

《孫權勸學》優質教學設計09-06

《孫權勸學》優質教學設計范文12-16

《孫權勸學》優質課教學設計11-27

《孫權勸學》優質課教學設計范文08-09

《孫權勸學》的初中課程教學設計08-04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09-17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04-30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07-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日本中文字幕视频久 |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 | 伊人成人久久精品综合 |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在线看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