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失物招領》優秀教學設計
【課前透視】
這篇課文寫的是小學生現實生活中的一件事,文章題目取得巧妙,明明是亂扔的垃圾,卻稱作失物,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呢?它們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的?教師要緊緊抓住這些線索引導學生自悟自得,提高讀書效率。
一年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有些學生有隨手亂扔垃圾的習慣,但光憑單純的說教和強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教師要以此文為典范,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在讀文感悟中矯正不良行為,自覺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習慣。
【教學目標】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6個字。
2、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啟發想象,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反思個人行為,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習慣。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課文掛圖、錄音機和磁帶。
2、學生準備一個塑料袋,內裝一些飲料罐、香蕉皮、餐巾紙等廢品。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創設情境:
錄音播放失物招領啟示)大家注意聽,廣播里說什么?指名說后出示課題。
2、講故事:
教師邊出示掛圖邊講文中故事(講到第四自然段停止)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丟東西了嗎?他們是怎么做的?(板書課題)
〖對話平臺
一、自學(讀文時圈點批畫,加強閱讀和識字的整合)
1、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把自己覺得難讀的字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組內交流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才是平舌音,準、專、失是翹舌音。
二、識字(多種形式認讀生字,豐富學生課外識字經驗,促進自主識字)
1、檢查認讀。認識哪個就讀哪個?自己還可以主動申請當小老師領讀。
2、交流認讀。這些字你是怎么認識的?
(學生有可能會說:是自己預習的,是媽媽教的,在其他課外書上看的交流識字展示了學生課外識字的方法、途徑,對這些學生是極大的鼓勵,對其他學生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激勵他們在課外多識字。)
【一年級下冊《失物招領》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失物招領優秀教學設計08-22
《失物招領》優秀的教學設計06-27
關于失物招領的優秀教學設計08-28
失物招領課堂優秀教學設計08-28
失物招領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6-30
課文《失物招領》優秀教學設計06-25
一年級語文下冊《失物招領》教學設計01-23
一年級下冊語文《失物招領》教學設計10-23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失物招領》教學設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