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知道應納稅額和稅率的含義,以根據具體的稅率計算稅款。
2、在計算稅款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現象的理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學重點:稅額的計算。
教學難點:稅率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噸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授
1、閱讀P122頁有關納稅的內容。說說:什么是納稅?
2、稅率的認識。
(1)說明:納稅的種類很多,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不同納稅種類定出不同的稅率。
(2)試說以下稅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營業額的5%繳納個人所得稅。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獎后,按獎金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這里的.20%表示什么?
3、稅款計算
(1)出示例5(課本99頁)
一家大型飯店十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
(2)理解:這里的5%表示什么?(應繳納營業稅款占營業額的百分比。)
(3)要求“應繳納營業稅款多少”就是求什么?
(4)讓學生獨立完成?
4、看課本98頁內容。讀一讀,什么是納稅?什么是稅率?
三、練習
1、鞏固練習:練習三十二第4題。(要點:5%對應的單位“1”是營業額,7%對應的單位“1”是營業稅。 )
2、依據第5題,學生各自發表意見。
【《納稅》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納稅》教學設計02-18
納稅問題教學設計范文07-06
《納稅》的教學反思11-02
《納稅》教學反思范文07-03
《納稅》教師教學反思11-21
優秀教學設計10-30
納稅籌劃納稅論文05-26
樹優秀教學設計04-20
《過橋》的優秀教學設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