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一》教學設計及反思
【設計理念】
致力于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通過創設情景、編順口溜、做游戲、表演等形式,變枯燥的拼音復習為生動活潑的實踐活動,將漢語拼音與語言訓練有機地融合為一體。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始終處于引導者、參與者、服務者的地位,真正讓孩子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學目標】
1.準確認識6個單韻母、10個聲母。
2.正確區分形近的聲母、韻母,并抄寫。
3.能讀準音節,認識事物,并把音節和圖畫正確連起來。
4.能正確認讀學過的字,口頭造句,把認字和學習語言結合起來。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圖片、聲母及韻母頭飾。
2.學生準備:音節卡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我會讀
小朋友,入學以來,我們認識了幾個單韻母和幾個聲母啊?可是這些韻母寶寶和聲母寶寶都太調皮了,瞧!(課件出示:兩座小房子和一片森林,10個聲母和6個單韻母隱藏在彩色蘑菇下。)他們都跑到森林里去玩耍了,現在,正躲在樹叢里的蘑菇下,不肯出來呢!你們能把他們喊出來,并且送他們回家嗎?
1.能幫他們排排隊嗎?(依次把他們放進四線格里)
2.我會讀:按順序認讀,開火車讀,任意指讀,小組賽讀。
(設計意圖: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做的事情,有趣的故事情節,清新的畫面,動態的聲母和韻母,使教學富有童真、童趣,激起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
二、區別形近字母——我會寫
1.出示:b——df——tn——mu——ü。
瞧!這些聲母或單韻母寶寶的模樣多么相似啊,稍不留神,就會把他們搞錯,你們能幫助老師把它們區分開嗎?
。1)自由認讀。
(2)組內互讀。
2.交流區分方法。
剛才,老師發現很多同學讀得又快又準,能把你記憶的訣竅告訴同學們,讓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成果嗎?
(1)小組交流。
。2)集體交流。
b——d剪子尖朝上,db永不忘;左下半圓ddd,右下半圓bbb。
f——t傘把t,拐棍f;
n——m一門n,兩門m;單門洞nnn,雙門洞mmm。
u——ü小烏沒眼淚,小魚吐泡泡;讀到u時手不動,讀到ü時要舉拳。
。3)挑選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下來吧!
(4)任意認讀。
聲母媽媽和韻母媽媽為了感謝你們,還特地準備了禮物(圖標),給認得又快又準的同學發放“火眼金睛”獎。
3.戴頭飾找孿生姐妹。
(下發用dbftnmuü做成的頭飾,讓學生找孿生姐妹。
如:
戴d頭飾的同學說:“我是d,大腦袋朝左下,人家叫我ddd,我的姐姐在哪里?”
戴b頭飾的同學說:“你的姐姐在這里!我是b,大腦袋朝右下,人家叫我bbb!
再如:
“我是u,人家叫我小u,找不到姐姐嗚嗚哭,我的姐姐在哪里?”
“小u小u你別哭,你的姐姐在這里!我是ü,人家叫我小小ü,嘴里總是吐泡泡。”
這些對話不是固定不變的,可以根據自己的記憶方法靈活應對。)
4.抄寫。
“眼看十遍,不如手過一遍!币嬲阉麄儏^分開來,我們就動手寫寫吧!
。1)書寫。(每小組選派一名學生到板前書寫,其他學生在本子上書寫。)
(2)展示,評議。(評選“小小書法家”)
5.聽寫。(考考你的聽力)
b——df——tn——mu——ü
。ㄔO計意圖:針對六七歲的孩子分辨能力比較差的生理特點,運用編“順口溜”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容易混淆的聲母或韻母,時間短,見效快。而有趣的找姐妹游戲,為學生提供了實踐活動場所,創設了語言交際的具體情景。)
三、看圖拼讀——看看讀讀
師:這些聲母和單韻母很神奇,他們有的團結在一起,就能組合成美麗的圖畫,瞧!
1.出四幅圖片,說說事物名稱。
2.拼讀音節卡片。
lǎbamùtīyīfupùbù
3.貼音節卡片。
學生把音節卡片貼在相應圖片的下面。
4.小組互讀。
小組同學互相拼讀,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比比看,哪個小組的同學都會讀了,老師將封你們“百花盛開”組。
5.找朋友游戲。(出示圖片和音節)
tǔdìdàmǐdìtúbóboyùmǐdàyǔāyí
。1)小組內拼讀。
。2)揭下圖片認讀。
6.選詞說話。
挑選上面你喜歡的一個詞,任意說一句話。
如:
我喜歡騎木馬。
瀑布好壯觀。
7.選兩個以上的詞說一句或幾句話。
如:
阿姨的衣服真漂亮。
土地上長了許多玉米。
哥哥喜歡吹喇叭,我喜歡爬木梯,伯伯喜歡看地圖,爺爺喜歡打魚。
(設計意圖:把事物與拼音一道教授,一道學習。直觀形象的圖畫,會使學生借助圖畫闖過拼讀難關。通過游戲、競賽等多種方式的認讀,強化
拼讀的熟練程度。設計的選詞說話,是為了訓練學生的語言,拓展學生的語言,改變以往為拼音而教拼音的局面。)
第二課時
一、故事引入
金秋送爽,涼風習習,在美麗的五女峰腳下,住著這樣一群可愛的小動物,瞧!他們采啦,(出示文中插圖)跟他們打個招呼吧!(如:美麗的小鹿姐姐,你好啊!)多可愛的小動物啊!可惜,他們太貪戀五女峰的秋色了,出去玩了一整天,卻迷路了,怎么辦啊?
這節課我們就把小動物送回家吧!(板書課題:送小動物回家)
。ㄔO計意圖: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以故事引人,能激起孩子的學習欲望,燃起他們的學習熱情。跟小動物打招呼,是為了下一環節的“找家”做鋪墊,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口語交際訓練,讓口語交際滲透在我們平時的課堂中,為學生的語言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找家——我會連
同學們,要幫助動物找家,不能僅僅憑著我們有一顆熱心腸,還要用我們的知識,動我們的腦筋才能行啊!我們首先要做什么呢?
1.認讀家門牌號。
yāétùmǎlùlǘ
這里有兩個門牌號最容易混淆了,你知道嗎?讓我們好好認認吧!
強調lù和lǘ中u的讀法和寫法。
2.畫出回家的線路圖。
回家的路有好多條,我們怎樣畫才算最好呢?
。ㄕ堃幻麑W生在黑板上畫,其他學生在書上畫。)
3.互相檢查,集體評議。
。ㄔO計意圖:幫助動物“找家”實際上就是連線,“門牌號”就是音節,冠以這樣的美名,實際是為了將知識趣味化、形象化,變苦學為樂學,教師教得自然,學生學得輕松。)
三、做客——我會認
同學們真聰明,幫助迷路的小動物找到家了,動物的爸爸媽媽們們非常高興,便邀請大家到他們家里做客。瞧!(出示8張生字卡)動物媽媽們說:誰認識這些字卡,我們就把字卡背面的禮物送給誰。你們想得到這些禮物嗎?那就快來認認它們吧!
1.認一認。
爸爸媽媽大土米我馬地
2.找一找。
你發現沒有?這里有的字能組成一個詞,你能找出來嗎?
大米(大馬)土地(大地)
3.貼一貼。
把“大土米我馬地爸爸媽媽”的字卡分別粘貼在相應的拼音下面,貼一個字,就讀三遍。
4.翻一翻。
現在,動物媽媽們開始揭開獎品了!(請幾位差生依次認讀并揭開卡片,看看卡片后的'獎品,卡片后分別寫著“謝謝你、你真行、有進步、書簽、小星星”等詞語。)
5.挑一挑。
動物們的家里有一個共同特點,也就是每家的墻壁上都有一個句子,你能和小動物們一起挑一挑你認識的字嗎?
我喜歡騎大馬。
爸爸和媽媽愛我。
土地上灑了幾粒大米。
6.說一說。
用“大、土、米、我、馬、地”中的任意一個字或幾個字說一句話。
。ㄔO計意圖:“做客”故事巧妙地將兩個復習內容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故事環境中認識漢字。通過認一認、貼一貼、翻一翻、挑一挑等活動方式與生字常見面,使其主動認知。通過揭示獎品,擴大識字面,讓學生在學習生活和語言環境中盡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新的漢字。集學習與評價于一體,收到“一箭雙雕”的效果。同時,關注差生,給他們顯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快樂。)
我喜歡騎大馬。
爸爸和媽媽愛我。
土地上灑了幾粒大米。
。ㄔO計意圖:利用小學生喜新好奇的特點,借助形象的插圖幫助學生拼讀音節。由于圖畫在黑板上,便于學生觀察、認讀、連線,安排學習4個詞語和2個句子,為今后的學詞學句做了滲透。
【教學反思】
復習課絕不是簡單乏味地讀一讀、練一練、寫一寫,應積極地創設情境,讓學生始終處于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在生動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這是符合低年級語文教學要求和學生年齡特點的。一年級學生的課堂學習不僅僅在于獲得知識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喚起孩子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積極性,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這節課以激勵為主,凸顯評價手段,使評價機制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在一種亢奮的狀態下學習,學生學得投入,學得快樂。能不能使孩子形成急功近利的思想,還在于教師的正確引導。
【《復習一》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復習一》教學設計03-15
精選復習一教學設計10-26
《復習一》教學設計10-06
《常見酸堿的復習》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01-26
語文《復習一》教學設計11-03
《整理與復習一》教學設計10-31
《復習一》精品教學設計12-19
復習教學反思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