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花兒也會放風箏》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認識本課的四個生字,并掌握十個生字的寫法。
2、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一,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3、德育:體會作者渴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思想感情的'過程中,進行合理想象。
二、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三、難點。
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一。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風箏圖片):看,這是什么?對,漂亮的風箏。咱們班同學誰放過風箏?給大家說說(時間,開心嗎?)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跟風箏有關。一起讀讀課題。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你是怎么想的?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師板書課題《花兒也會放風箏》。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
(1)先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注意把課文中生字的字音讀準。
(2)這首詩歌共有四個小節,老師想請四位同學合作讀一讀,哪些同學愿意讀給大家聽。
(3)出示本課生字詞。
綠盈盈、草坪、蝴蝶、蜻蜓、瞧盤旋滑行。
①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些詞,看有沒有不認識的字。
②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他讀對了,請其他同學大聲跟他讀一遍。
③帶下劃線的字便是我們要學習的生字,仔細觀察這些生字,看看哪幾個生字比較難記,需要大家共同研究。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小組同學商量一下。
2、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生詞都認好了,我們來讀一讀這首詩吧!(指名分節讀全文,在學生讀的過程中進行正音。)
現在明白花兒放風箏是怎么回事嗎? (風箏指的就是彩翅膀的蝴蝶,長尾巴的蜻蜓。 )
我們認識了生詞,也把課文讀準確流利了。也弄明白了花兒放風箏是怎么回事,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說我們已經學好了這首詩呢?
(2)不光要讀流利,還要讀的有感情,讀出自己的疑問,讀出自己的感受。這樣讀我們就叫“品讀”。(板書:品)
你們看這個“品”字,三個口字,不正是讓大家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讀嗎? 那我們就來認真地品讀一番吧!
3、品讀課文,體會情感。(第一小節)
(1)出示課件(春天放風箏圖):誰來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2)課文是怎樣描繪這幅畫面的呢?請一位同學讀讀第一小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從這段話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板書:小朋友、放飛、風箏。
①理解“綠盈盈”,體會大地一派萬物復蘇,大地一派生機。
②出示句子“牽著一條渴求的線,放飛了長尾巴和不長尾巴的——風箏。”“渴求”什么?渴求還可以換成什么詞?從這個詞語你體會出什么?3、 請大家自己讀讀第一小節,把此時此刻小朋友的心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4、 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起讀一讀。
(三)隨堂小結。
【三年級語文下冊《花兒也會放風箏》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花兒也會放風箏教學設計03-28
《花兒也會放風箏》教學設計01-24
花兒也會放風箏教學設計2篇05-02
《花兒也會放風箏》教學反思02-18
《花兒也會放風箏》的教學反思07-05
《花兒也會放風箏》教學反思06-10
花兒也會放風箏的教案設計04-14
《花兒也會放風箏》教學反思范文06-29
《花兒也會放風箏》的教學反思范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