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數:從100倒數到50
數出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兩位數
數出末尾是0的數
2、看計數器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教師撥數,指名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并說明原因。“你是怎樣想的?”
想:先從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就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的,則這個兩位數就大。
(注:如果學生一下不能說出來,則可放到后面教學比較數的大小時再提出來。)
(二)新授:
1、教學例七:
(1)教師出示幻燈片(百數圖)
(2)學生觀察討論,“表中這些數的排列有什么特點?”(指名回答)
教師舉個例子,引導學生橫看、豎看、斜看分別有什么特點。
(板書:橫看、豎看、斜看)
特點:①第一橫行的5個數都是雙數,而第二橫行的5個數都是單數。
②從左上到右下這一斜行中的數個位、十位數字相同。
③從右上到左下一行數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數從1開始逐漸增大到9,而個位上的數則相反,從9開始逐漸遞減到1。
(3)學生動手獨立填寫表格。
(4)再觀察,這個數位順序表有什么特點?
2、練習:教師提問,學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個數是多少?”(48)
同桌2人模仿提問題,每個小朋友都喲啊提問題。要求每人提2個以上的問題。
3、按要求38頁,給指定的數涂顏色。四人小組討論還發現什么新規律?
(三)課堂練習: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八第1題、第7題。師生一起對答案。
(四)板書設計:
數的順序
觀察、找特點: 橫看
豎看
斜看
教學目標:1、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初步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教學重點:1、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1、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探索百數圖中的排列規律。
【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教學設計12-06
《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教學設計模板07-02
數的順序比較大小教學設計04-09
數的順序比較大小教學設計07-16
《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說課稿09-02
《數的順序及大小比較》說課稿03-03
《數的順序、比較大小》教學反思06-10
《數的順序,比較大小》教學反思01-07
教學設計:比較數的大小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