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活動《統計》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在復習統計表和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的基礎上,使學生掌握1格代表2個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
2、能根據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收集數據,并將數據記錄在統計表中。
3、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圖形的收集整理,學習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2、通過活動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學法與教法設計:
1學生學法:活動探究,小組合作。
2教法:設置情境,啟發引導、分析。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1格表示2個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2、教學難點: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課時與課型:
1、課型:新授課。 2、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角板、組圖、課堂練習紙等。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創設情境引入,學生小組合作,活動探索,課件交互式練習。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1、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群小朋友,同學們想知道是誰嗎?那就打開信封吧。
2、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么?(圖形小朋友)
3、你喜歡哪種圖形?它們分別有多少呢?我們用什么方法就能知道?
(學生討論,引出課題:統計)
二、探究新知,小組合作。
(一)搜集、整理數據。
1、你準備用什么方法來統計數量?
(分類數,作記號 )
2、請用你喜歡的方式看看每種圖形各有多少?
3、交流匯報。(正方形6個,三角形12個,長方形8個。)
(二)完成統計表。
1、填寫數量。
2、你能給這個表格起個名字嗎?
3、除了統計表記錄數字以外,我們還有什么方法能讓別人看清統計的結果呢?
(三)探索完成統計圖。
1、討論交流,用統計圖(畫格子)表示。
2、出示統計圖,教師板演。(每列7個)
(1格代表1個)
3、注意三角形的涂色,涂完了嗎?(不夠涂)怎么辦?
4、小組討論。
5、交流匯報,1格表示2個比較合適。
6、教師引導:2格表示多少?3格呢?
7、分發課堂練習紙,學生練習涂一涂統計圖。
8、練習,展示。(不僅要涂得對,還要涂得好。)
9、你能快速看出它們分別有幾個嗎?
(引導:可以在左邊標上數字)
10、當我們的數字很大時,1格還可以表示多少?
三、鞏固深化。
1、在生活中,你比較喜歡什么動物?
2、這兒就有一張關于動物的統計圖,我們一起來看,你看懂了什么?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匯報,解決問題,提出問題。
四、拓展延伸。
1、小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2、馬上就要下課了,課后你喜歡什么運動呢?老師給你們一個任務,課后調查收集同學們的體育愛好,完成95頁的統計圖,好嗎?
【五年級活動《統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簡單的統計活動》教學設計03-21
《統計》的教學設計12-11
統計教學設計04-10
統計的教學設計04-16
《統計》教學設計08-13
《統計》教學設計07-06
統計的教學設計07-04
統計教學設計04-09
《統計》教學設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