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知識與能力】
1、識字、寫字。
2、朗讀能力培養。
3、情感、態度、價值觀。
4、領略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重點學習】
朗讀3自然段。
【設計說明】
在原來的教學基礎上,著重突出識字教學。如:
復現二類字;學文時識記“陡峭”。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
字幕:
黃山石,形狀奇,山峰巨,石盤立。
金雞啼,有名氣,仙桃石,天下奇,
小猴子,伸脖子,胳膊舉,看仔細。
二、談話學習第一段
1、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做到了正確、流利,而且學習了生字,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美美地讀課文,大飽眼福。
2、師:誰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看你知道了什么?
3、指讀、評價“聞名中外”“尤其”
4、過渡:
黃山奇石到底有多神奇、多有趣呢?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到黃山看看這些有名的怪石。
三、自學2~5自然段
1、自讀自悟,邊讀邊想象畫面。
2、你最喜歡那座怪石?把這一段美美的讀一讀,一會兒與同桌說說你喜歡它的原因?
四、全班交流:吸引你的是哪塊就匯報哪塊
1、“仙桃石”:
⑴指讀、評價“飛、落”。
⑵師:為什么不說是像桃子,而說像仙桃?
⑶想像:
你眼前出現了什么畫面?
(仙桃石從天而降。)
⑷師:真感謝作者地神奇想像,用一個飛、一個落兩個詞描述它,變靜為動,把這塊石頭寫神了,真有趣!
⑸過渡:
黃山地仙桃石真神奇,你們還要看哪塊奇石?
2、“猴子觀海”:
指讀、評價。
⑴“陡峭”:
①記字型。
②你走過你認為陡峭的山路嗎?當時什么感覺?
③有感情地讀。
(教師評價:還不夠陡。好陡呀!)
⑵“抱、蹲、望”:
①師:三個詞突出了猴子當時的動作。
②讀后你眼前出現了什么畫面?(可愛)
③師:如果這是一只真猴,它望著翻滾的云海,會想些什么呢?
④指讀,這“猴子觀海”怎么樣?
⑶教師小結:
一個抱、一個蹲、一個望就勾勒出了一個觀望云海、調皮的猴子呀!我不禁夸獎作者的用詞巧妙,更讓人贊嘆那大自然所賜予我們的神奇景觀了。感謝大自然的恩賜,此時此刻我提議:讓我們帶著一種贊美的語氣再讀一讀。
⑷齊聲誦讀第三自然段。
3、仙人指路:(略)
指讀。
4、金雞叫天都:(略)
指讀“金光閃閃”。
5、六段:
師問:黃山的奇石就僅僅這七座嗎?你從哪找到的根據?
(……這說明什么?還會有什么奇石?會是什么樣的?)
五、擴展練說
小結:
這么多石頭各有各的.形狀,各有各的姿態,真可謂是──“奇形怪狀”了。
六、整體回歸:放幻燈片
七、背誦導
你愿意把其中一塊巨石永遠的留在你的記憶深處嗎?正好把奇石送給不能外出旅游的親人好嗎?練習背,檢查背。
總結:
多么神奇的黃山呀!令人向往,其實黃山不僅僅有奇石,還有奇松、云海、溫泉……這么秀麗神奇的景色真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怎能不──“聞名中外”呢?在1990年12月我國的黃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八、寫字:聽寫生詞
(由于我已經把生字都處理了,只能聽寫。)
【板書設計】
黃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觀海神奇
仙人指路有趣
金雞叫天都
【《黃山奇石》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黃山奇石》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11-02
黃山奇石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6-26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第二課時)02-08
《黃山奇石》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1-26
黃山奇石 教學設計01-07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07-08
黃山奇石的教學設計02-06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04-08
《黃山奇石》 教學設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