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24 09:29:4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三篇

  篇一: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及反思

  《路旁的橡樹》是人教版新課標第六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一棵粗壯、結實、挺拔的橡樹的故事。在南北的兩座大城市之間,準備修建一條公路。在公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工人們遇到一棵高高挺立著的橡樹。為了保護這棵橡樹,筑路工人與工程師經過精心的設計,在不改變筑路計劃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樹邊拐了一個馬蹄形的彎兒,既保住了這棵橡樹,又圓滿地完成了筑路計劃。這個故事,表現了人們對一草一木的珍惜,贊揚了工程師和筑路工人的環境保護意識。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三篇

  課文語言質樸,情節簡單,所反映的人們的行為非常高尚。從筑路工人與工程師的言行可以看出,他們保護橡樹的行為完全是自發自覺的,換句話說,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已經成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一種意識。這篇課文的另外一個突出特點是,通過對一件尋常小事,處理卻不尋常的作法的描寫,讀者在讀后內心受到震動和感染,自然而然地增強自己的環保意識。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從筑路工人和工程師的行動中受到啟示,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筑路人為保護橡樹而展現出的一顆高尚的心。聯系生活實際,為保護身邊環境獻計獻策獻力量。 教學難點:

  1、在感情讀中體會并傳達出筑路人在處理橡樹與路的關系時矛盾的心情和態度的變化。

  教學準備:

  課件、橡樹圖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者,導入新課。

  前蘇聯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叫蘇霍姆林斯基,他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二、初讀感知,把握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用自己的方法學會生字、理解新詞;在文中畫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2、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引導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提問法:人們在做什么事時遇到了什么情況?是怎樣解決的?

  (2)、填補法:在修路時,碰到了一棵、的橡樹,人們把路修成,

  為橡樹。他們有一顆的心。

  (依次可為:寬闊平坦漂亮粗壯結實挺拔馬蹄形讓路高尚)

  三、自主閱讀,感悟課文。

  1、再讀課文,提出自己認為值得思考的問題。

  (預設:這條筆直的公路為什么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工程師和 工人們都不說話,他們心里想什么文中出現兩次嘆氣,各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人們贊嘆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2、在小組內就自己讀后的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并討論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四、指導閱讀,領會主旨。

  1、畫出描寫橡樹的句子,讀一讀。

  (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

  2、就以上畫出的句子引導學生學習。

  (1)、看到這樣一棵高高的橡樹,筑路人有什么反應呢

  (預設:①工人們停了下來,把排水管放在地上。②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什么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沉默不語。)

  (2)、工程師心里在想什么工人們心里又在想什么

  3、課件出示句子。

  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然后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

  (1)、句中出現兩次嘆氣,各是什么意思

  (2)、指名朗讀這句話,讀出舒緩的語調,低沉的語氣。

  4、教師朗讀第八、九自然段:幾年過去了,一條寬闊的瀝青公路從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樣筆直,但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5、課件出示第九自然段。

  (1)、“不約而同地贊嘆”說明什么?

  (2)、“高尚的心”又說明什么?

  (3)、人們贊嘆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說明了什么

  6、讀了課文后,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說一說。

  五、拓展延伸:

  讀了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你想對工程師或工人們說些什么?

  六、布置作業:

  如果是你,你還能想出什么辦法嗎?

  板書設計:

  8.路旁的橡樹

  工程師 筑路工人

  高尚的心

  教學反思:

  昨天,第八課《路旁的橡樹》的課文告一段落,通過課堂情況反映和同學們的讀書情況,我看到了本堂課所存在的不足。

  本課堂的教學目標,一是同學們能夠了解本篇課文講述的是一件怎樣的事情?二是同學們能夠在文中的語言,段落中體會筑路工程師和工人們高尚的心。本堂課的教學過程主要采取了介紹作者進行導入;之后進行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內容,引出“筑路工人們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接著快速瀏覽課文,同桌間交流,找出文中哪些語句能夠體現“筑路工人高尚的心”,每講解一個方面,就再讀“筑路工人們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使同學們有情感的升華;最后課文拓展,學完這篇課文談談你的理解。

  可是在本堂課中,最初的設計是同學們進行交流合作,之后找出答案,但最后還是教師自己提出,進行講解,沒有達到同學自主合作的目的。因為在本課堂授課的`過程中,一個問題拋出去之后,在學生未找到答案的前提下,加上教師引導不到位,就只能教師自己提出來;其次教師在本課堂的教學難點中,著重要解決同學們的情感體會,極力想用自己的語言去感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連續四次的“筑路工人們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讀,從而剝奪了學生的自主發言的權力,所以產生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引導間的矛盾。

  篇二:《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路旁的橡樹》為人教版新課標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略讀課文。從教材編排來看,本課課文都是圍繞“愛護周圍環境”這個主題而展開的。旨在通過本單元教學,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本課講述的是與一棵粗壯、結實、挺拔的橡樹有關的故事。在南北兩座大城市之間,準備修建一條公路。在公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工人們遇到一棵高高挺立著的橡樹。為了保護這棵橡樹,筑路工人與工程師經過精心的設計,在不改變筑路計劃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樹邊拐了一個馬蹄形的彎兒,既保住了這棵橡樹,又圓滿地完成了筑路計劃。本文語言質樸,情節簡單,所反映的人們的行為卻非常高尚,這個故事,表現了人們對一草一木的珍惜,贊揚了工程師和筑路工人的環境保護意識。另外,本文通過對一件尋常小事不尋常處理方式的描寫,讀者在讀后內心受到震動和感染,自然而然地增強自己的環保意識。 對于中段的小學生,新課標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與表達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和閱讀能力,具有獨立識字和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來理解上下文的能力。本年齡段的學生雖然已經開始發展抽象邏輯思維,但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路旁的橡樹》一文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學生通過閱讀能夠自行理解,但要讓學生從這件尋常小事上抽象體會出環保意識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創設具體情景,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理解文本。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從筑路工人和工程師的行動中受到啟示,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閱讀,體會人們在保護橡樹的過程中體現出的一顆高尚的心,聯系生活實際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難點:體會工程師和工人們在處理橡樹與路時的心情。

  課時分配

  本文為略讀課文,安排一個課時的教學時間。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文情境圖等

  教學方法及手段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語文教學應通過默讀、朗讀、對話等途徑,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在教法上,教師將采用“品讀感悟法”、“情境創設法”等方法并以多媒體課件為輔助啟發學生參與思考,自讀自悟。

  學法上,引導學生通過“讀、思、問、議、悟”等方法理解文本,感悟出愛護周圍環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

  設計理念

  現代教育提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語文課程的教學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重視啟發式教學。本課的設計旨在更多的發揮學生的自主權,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探究,主動參與到語文的學習中,通過自讀自悟、討論交流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從文中“修建公路”這件尋常小事中感受到人們高尚的心,更重要的是自然而然的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相信上節課的學習一定讓大家影響深刻,小村莊的人為了眼前“不

  錯”的生活,幾乎砍光了樹木,結果?毀滅了家園。今天這節課我們講的也是人和樹的故事。(出示書本上的圖片:一條公路在經過一個大樹時彎成了馬蹄形,人們繞道而行,保護了大樹。)

  師: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預設:一條公路在經過一個大樹時彎成了馬蹄形,人們繞道而行,保護了大樹。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聯系新知,同時做對比,為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利用圖片激發學生興趣,使得教學內容順利展開。

  二、自主閱讀

  師: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就和這張圖片有關,(板書課題)接下來,請同學自己輕聲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開始。

  預設:人們在修公路遇到了一棵大橡樹,為了保護橡樹,人們在橡樹旁拐了馬蹄形的彎兒。

  師:人們遇到了一棵橡樹,一棵怎樣的橡樹?

  預設:它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

  師:這里把橡樹比作草原的哨兵,可以看出這棵橡樹是高大的,就像是廣闊草原上的哨兵一樣,挺拔、堅毅、剛強。

  師:工程師和筑路工人們在經過橡樹的地方拐了個馬蹄形的彎兒,對于他們的這一行為,文中是怎么評價的呢?

  預設: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的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的教學有自身的特點,這里不重點進行字詞教學,讓學生自讀,感知文章大致內容。

  三、討論交流

  師: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高尚指的就是道德品質高雅的人。那筑路工人和工程師的高尚表現在哪里呢?讓我們再一次默讀這篇課文,找出相關語句,同桌之間進行討論交流,面對這棵大橡樹人們的反應是怎樣的?又是怎樣做的?

  【設計意圖】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這里鼓勵學生自讀自悟,同時相互討論交流,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鍛煉學生提取信息和抓重點句子的能力。

  句一: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他什么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沉默不語。 師:工程師什么話都沒說,如果你是工程師,看到這棵粗壯、結實、挺拔的橡樹,你會怎么想?

  預設:多么生機勃勃和富有美感的橡樹啊!如果砍掉了該多可惜啊!可是筑路計劃不能修改,該怎么辦呢?

  師:看得出工程師內心很矛盾,他也不忍心將這高大的橡樹砍伐,工程師自己也不清楚該怎么辦。此時,工人們也沉默不語。為什么?如果你是工人們你會怎么想?

  預設:這棵橡樹高大、挺拔,堅決不能砍,可是這必須得到工程師的同意,怎么辦?還是等工程師考慮清楚以后作出安排吧!

  師:工人們沉默不語是在等待工程師考慮清楚以后作出安排。工程師最后考慮的怎么樣了?

  句二: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然后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

  師: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然后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為什么工程師會嘆氣呢?

  (生自由回答)

  (小結):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說明工程師在內心深處經歷了比較復雜的心理斗爭;然后他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說明工程師在心里已經認可了要保護這棵橡樹,但筑路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使公路繞過橡樹,但這樣一來,公路就不會像箭一樣筆直了,這聲嘆息含蓄地傳達出工程師為了保護橡樹,在沒有改變筑路計劃的前提下而不得不作出的無奈的選擇。

  師:那為什么工人們也沉重的嘆著氣?

  (生自由回答)

  (小結):工人們在沒有得到明確的答復之前,看到工程師在嘆氣,內心非常擔心、沉重。

  師:問題終究是要解決的!此時,工程師說了一句話:

  預設: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

  師:是啊!造好一條公路并不簡單,首先得經過勘測人員翻山越嶺地查看地形地貌,接著技術人員按照勘測情況設計圖紙,最后是工程師和工人們按照圖紙進行施工。但是工人們也說了:

  預設:橡樹也不可以砍。

  師:正如同學們說得那樣,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同時橡樹也不可以砍,最后,工程師和工人們是怎么做的?

  句三:工程師拿出一根楔子,走到離橡樹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進了地里。‘現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他輕聲地說。

  師:事情完滿解決了嗎?

  預設:完滿解決了。不僅橡樹得到了保護,筑路計劃也能順利進行。

  師:這下子,不僅橡樹得到了保護,筑路計劃也能順利進行了。現在,讓我們帶著感情將課文中的第4、5、6、7自然段來讀一遍,要讀出工程師的無奈以及工人們的堅定。幾年后,這天公路終于完工了,想知道完工后的公路是怎樣的嗎? 句四:他筆直筆直的,但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師:我們說,一條“寬闊、平坦、漂亮、筆直”的公路是最好不過了!一路直開,非常的快捷舒適!但這條公路是?

  預設: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師:“只在一個地方”可以看出人們在設計這條公路上是?

  預設:精心設計,用心良苦。

  師:“只在一個地方”強調了人們的良苦用心,“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這個“彎曲”可以和前面的哪個詞做對比?

  預設:筆直。

  師:這兩個詞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看到:這條路筆直筆直的,就像箭似的,它只有一個彎兒,這個彎兒還是為橡樹特別設置的。坐車經過的人都怎么說的?

  預設: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的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師:現在你知道為什么坐車過往這里的人都會“不約而同”的稱贊筑路的人們了嗎?

  (生自由回答)

  篇三: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及分析

  《路旁的橡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8課內容。此文是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工人們在修建公路時,發現一顆粗壯、結實、挺拔的大橡樹挺立在路基的中央。為了保護橡樹,工人們與工程師經過精心設計,在不改變筑路計劃的前提下,是公路在橡樹邊拐了一個馬蹄形的彎,既保護了橡樹,又圓滿的完成了筑路計劃”的故事。表現了人們對草木的珍惜,贊揚了工程師和筑路工人的環境保護意識強。

  本文語言質樸,情節簡單,所反映的人們的行為非常高尚。選編的意圖是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筑路人高尚的心。從筑路工人的行動中受到啟示,增強自學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培養獨立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人們為保護橡樹而體現出一顆高尚的心,聯系生活實際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學準備: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詞的意思。聯系生活及讀書經歷,想想哪些行為是高尚的。

  2、搜集有關人類保護或破壞自然環境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 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小村莊的人們為了眼前的利益,為了眼前的“不錯”的生活,幾乎砍光了整座山的樹林,結果毀滅了家園。可是在有的地方,人們卻不是那樣做的,這節課我們學習另一個關于樹木的故事《路旁的橡樹》

  1、板書課題:路旁的橡樹。

  2、你們見過橡樹嗎?(出示橡樹圖,橡樹就是櫟樹,結有果實。)

  二、初讀課文,了解路旁的橡樹

  師課件展示:這就是路旁的橡樹。課文中有一句話說出了這棵橡樹的特點,把它畫出來。 生:這棵橡樹粗壯、結實、挺拔。

  師:同學們一起來把這句話讀一讀。

  生齊:它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

  師:很顯然,這個橡樹的特點是?

  生:粗壯、結實、挺拔。

  師:請說完整。

  生:這棵橡樹的特點是粗壯、結實、挺拔。

  師:說得很好。這里把橡樹比作了什么?

  生:草原的哨兵。

  師:哨兵是干什么的呀?

  生:站崗。

  師:為誰站崗啊?

  生:為草原站崗。

  生:為大自然站崗。

  師:哨兵也是解放軍戰士,戰士要為我們做些什么?

  生:打仗。

  生:保衛家園。

  師:保衛我們的家園,保衛人類的家園。說得真好,大家給他鼓掌!

  師:再請大家齊聲讀描寫橡樹的這一句。

  生齊:它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

  師:這棵橡樹粗壯、結實、挺拔,同時還有著一段不平凡的經歷。是什么樣不平凡的經歷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

  生自由讀文。

  初讀后,師指名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賞析:打破按部就班的常規逐段教學,直奔“橡樹”,提高課堂效率。由“哨兵”一詞引申,讓學生體會樹對人們的重要,足見程老師提煉文本的功力,同時也為下一環節教學做好了鋪墊。

  三、研讀課文,體會路旁的橡樹

  師:聽到同學們讀得這么好,老師很開心。可是這棵橡樹傷心得快要哭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為工程師修的路要經過橡樹,橡樹不能砍,計劃也不能改,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所

  以橡樹很難過。)

  師:你都會用自己的話概括了,真了不起。誰再來復述一下?

  生:根據筑路的計劃,未來的樹要經過橡樹這里,橡樹不能砍,而計劃也不能改變。 師:這條路是要修一條什么樣的路?

  生:筆直的路。

  師:修筆直的路,那橡樹就要——

  生:砍掉。

  師:橡樹不砍,那筆直的路還能修嗎?

  生:不能。

  師:那就在這取舍之間,為難了。工程師和工人遇到這個難題,怎么辦呢?再讀課文4、5、6、7自然段。

  生齊讀片段。

  師:請四個同學分段來讀一讀。

  生分段朗讀。

  師:在這幾段話中,工程師和工人表現出什么態度呢?請同學們拿出筆畫一畫描寫他們神態、動作、語言的詞句。(生動手畫詞句)然后找一兩個詞語或句子,想一想你為什么喜歡呢? 生:我喜歡“沉默不語”?

  師:這是誰表現出來的?

  生:工人們。從“沉默不語”中我讀出工人們進退兩難,橡樹不能砍,筑路計劃又不能改。(掌聲)

  師:哦,這時候就沉默不語了,你找到了工人的內心感受。

  生:我喜歡 “長久”。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

  師:如果你是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這時你在想什么?

  生:我會想,我要改這個筑路計劃,該怎么改呢?

  師:該怎么改呢?橡樹不能砍,筆直的路又不能筑,內心怎么樣?

  生:很著急!

  師:著急、無奈,所以他——

  生: “長久”地看。(掌聲)

  生:我喜歡這兩句話:“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師說。“橡樹也不可以砍。”工人們說。 師:工人們怎么說的?

  生:橡樹也不可以砍。

  師:工程師是怎么說的?

  生: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

  師:下面我當工程師,你們當工人,我們來試著讀一讀。

  師: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齊:橡樹也不可以砍。

  師加強: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齊加強:橡樹也不可以砍!

  師:我強調的是——

  生:計劃。

  師:你們強調的是——

  生:橡樹。

  師:我為什么強調計劃?

  生:因為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計劃不能改,改了老板會罵你的。(眾笑)

  生:因為筑路計劃不是工程師說改就能改的。

  師: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橡樹也不可以砍。

  師:此時此刻,工人的態度怎么樣?

  生:很堅定的。

  生:堅定地要保住橡樹。

  師:而工程師的態度怎么樣?

  生:左右徘徊。

  生:為難。

  師:又想保住橡樹,又想不改變計劃,真是左右為難。

  師輕讀: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橡樹也不可以砍!

  師:你們很堅定。此時此刻,工程師的態度有了什么變化?

  生:工程師拿出一根楔子,走到離橡樹100米元的地方,把楔子打進地里。

  師:找一找工程師表現出來的動作,從中體會他慢慢發生的變化。

  生:拿出、走到、打進。

  師拿起一支粉筆:這是什么?

  生:粉筆。

  師:楔子。現在它成了楔子。

  師在黑板上動作演示楔子打進地里。

  師:楔子打進地里,說明計劃已經——

  生:改變了。

  師:現在筆直的馬路沒有了,它成了什么形狀?

  生:馬蹄形。

  生:在橡樹那兒拐了一個馬蹄形的彎。

  師:你知道馬蹄形是什么形狀嗎?

  生:不知道。

  生:我知道,是半圓的。

  師:請你上黑板來畫一畫。

  生上前繪畫馬蹄形馬路。

  師:馬蹄形的路和筆直的路相比,好不好看?

  生:不好看。

  師:可是來往過路的人卻是這么說的。(課件出示: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生齊: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師:高尚,什么意思?

  生:純潔。

  生:品質優秀。

  師:字典上高尚有這兩個解釋。(課件出示:1、道德水平高2、有意義的,不低級趣味)你們認為是哪一個?

  生:第一個。

  師:高尚的人就是——

  生:道德水平高的人。

  師:我們再來齊讀這一句。

  生齊: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師:在這篇文章中,高尚指的是什么呢?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07-22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04-16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08-05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06-11

路旁的橡樹的教學設計10-30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05-26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07-22

路旁的橡樹經典教學設計12-01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10-18

有關《路旁的橡樹》的教學設計10-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综合网在线影院 | 久久Aⅴ这里有精品免费看 永久字幕天天综合 | 午夜看大片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国产欧美cc | 中字幕无砖欧美日韩一区中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