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點】
1、識字。
2、理解課文,提高認識能力。
【主要策略】
以朗讀為載體,以語感訓練為突破口。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這節課我們學習第14課,請同學們看老師寫課題《我要的是葫蘆》。
二、讀課題
指名讀課題。
大家有沒有注意:這個字(蘆)他讀的是第幾聲?(輕聲)對了,這個字在葫蘆一詞中讀輕聲。(板書:lu)其實這個字還有兩個讀音:lú、lǔ。(板書)常用的讀音是:lú,蘆葦的蘆,蘆花的蘆,蘆席的蘆。在什么情況下讀lǔ,請同學們課后查一。
請同學們再讀這個詞:(葫蘆)
誰見過葫蘆?給大家介紹一下。(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畫簡筆畫)
相機簡介葫蘆:葫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心臟形,(簡筆畫)花是白色的,果實中間細,像兩個球連在一起。嫩時可做蔬菜,長成后硬殼可做器皿。(簡筆畫)
請同學們再讀課題。
大家讀得很準確。可是,你們知道嗎,讀句子的時候,強調不同的詞,會表達不同的意思。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
請大家強調我字:我要的是葫蘆。這樣讀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呢?(我要的是葫蘆,別人要的是什么不清楚。)
下面請你們強調葫蘆一詞:我要的是葫蘆。這樣讀,表達的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要的是葫蘆,不要別的。板書:不要別的)
這兩種讀法哪一種是正確的呢?我們得看看課文寫了什么,下面我們就來來聽聽課文錄音。
三、聽課文錄音
你們說哪一種讀法才是正確的呢?(我要的是葫蘆)那我們就按照這樣的.讀法再讀一遍課題。
按照這樣的讀法,那么我們學習這篇就必須弄清楚哪些問題呢?
1、他不要的是什么?
2、他要的葫蘆得到了嗎?
四、自學課文
要想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把課文讀通、讀順。下面就給大家五分鐘時間讀課文,大家要注意做好三件事:
1、標清自然段。
2、圈出生字,讀準字音,牢記字形。
3、讀通課文。
五、檢查自學情況
1、按自然段讀課文:
剛才幾位同學讀課文的時候,讀得還不是很流利。原因就是課文中出現的生字大家還沒有記牢。下面老師就幫助大家再記一記。
2、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⑴指名拼讀,全班跟讀。
⑵全班拼讀。
⑶以開火車的方式認讀課件上的無音節生字。如有讀不出來的,請其他同學給推薦一個記憶方法。
⑷讀詞語:
生字我們過關了,我相信同學們這回一定能把課文讀好。
3、齊讀課文。
【課文《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我要的是葫蘆》的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1-29
課文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15
課文《我要的是葫蘆》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11-23
課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01-16
課文我要的是葫蘆的教學設計07-04
課文《我要的是葫蘆》的教學設計范文07-14
課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模板07-16
課文我要的是葫蘆的教學設計范文01-17
課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范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