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難忘的一課優秀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用樸實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形式】
自主探究式合作學習(自讀──自探──自議──自悟)。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件,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
(課件內容為在一群熱情洋溢的孩子中間,我與臺灣教師兩手相握,含笑道別的情景,在他們背后,黑板上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九個大字,并配音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2、談話: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是多么簡單、多么樸素的語言,但是,就這么一句簡單的話,使作者是如此難忘、如此感動。為什么一句簡單的話,能激起我全部的感情?我們這一節課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自讀質疑,合作探究
1、課文中三處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要求學生按照:
自讀課文──畫出句子──談感受──提問題──討論互評──有感情地朗讀的程序分組合作學習,探究課文。
(自由分組,學生可以下座位,每組為2~6人,推選一位組長主持討論)教師參與討論。
板書: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2、交流、討論:
⑴ 你們已解決了哪些問題?
⑵ 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老師幫助解決的?
3、小組派代表談學習感受,教師或肯定或點撥或引導。
教師相機板書:
寫、讀、說、見、聞、感
4、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展開討論:
⑴ 文中第一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時,為什么臺灣教師寫這幾個字是如此吃力?
① 教師深情講述關于臺灣被日本侵略軍侵占的歷史。
② 學生談感受,從認真、吃力兩個詞進行引導,理解其中的隱含信息,激起他們對日本侵略軍的公憤;悟出朗讀課文的基調──低沉。
⑵ 文中第二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時,為什么教室里出現陌生人孩子們卻不感到意外?
① 讓學生聯系上下文小組展開討論。
(前后四人為一組,每組推選一名小組長主持討論)
② 學生自由發言,學生自己悟出或教師引導學生悟出其中的'原因。
⑶ 文中第三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時,我為什么會緊緊地握著臺灣教師的手,激動地重復著這一句話?
① 有感情地朗讀我參觀小禮堂時的有關段落。讓學生明白在小禮堂中我面對中國古代偉人的畫像為什么熱淚盈眶。
② 讓學生聯系上下文小組展開討論。
(前后四人為一組,每組的小組長主持討論。)
③ 學生自由發言,師生評價。
④ 舉行歷史知識競賽,加深對四個歷史偉人的了解。
(全班分成四組,討論后每組派一名同學上臺分別將下列歷史知識或歷史事件的序號寫在相關的歷史人物后面。)
A、興辦私學。
B、草船借箭。
C、建立中華民國。
D、民族英雄。
E、蜀國丞相。
F、古代大教育家。
G、三顧茅廬。
H、收復臺灣。
I、革命先行者。
5、小結:
板書:
強烈的民族精神 深厚的愛國情意
三、反復朗讀,領悟情韻
1、找出你最受感動的部分讀給小組同學聽,力求感染聽者。
2、討論這些內容為什么使人感動?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3、反復朗讀最后一段:
⑴ 學生競賽讀。
⑵ 師生鏗鏘有力地共同朗讀。
4、出示課件:
(課件內容為書寫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同時播放《我的中國心》的音樂,師生在音樂聲中一起舉手書空。)
四、課堂延伸,課外實踐
1、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想對臺灣同胞們說點什么呢?
2、請你滿懷熱情地給臺灣同胞們寫一封信。
【板書設計】
難忘的一課
寫 見
讀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聞
說 感
強烈的民族精神
深厚的愛國情意
【課文難忘的一課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難忘的一課》優秀教學設計范文11-09
課文難忘的一課教學設計范文10-10
《最后一課》課文優秀教學設計11-07
課文最后一課優秀教學設計02-05
課文《最后一課》優秀教學設計10-20
《難忘的一課》優秀教學設計07-19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優秀教學設計07-03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優秀教學設計07-02
課文最后一課的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