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媽媽有辦法》的教學設計模版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熱愛的情感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并能用“準備”、“已經”造句。
3、能正確地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重點詞語,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分析“降、乘、旅”的字形,正確讀出“得”的讀音。
〖教學過程
一、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
個人讀、指名讀、齊讀,讀準“得”的字音。
“為”在這應選擇哪個讀音,再讀一讀。
2、圈出本課生字,分析字形。
二、匯報分析、記憶生字的方法
1、應這樣匯報:
⑴ “植”字,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的,筆直的“直”左邊加個木字旁,就是植物的植。右邊“直”字里邊是三橫,不要丟一筆。共同組詞(種植、植樹、植物)。
⑵ “備、曬、識”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
⑶ 匯報過程中應重點指導“旅、降、乘”三個字:
降:8筆寫成,“阝”兩筆完成。
組詞:降落、下降……
乘:可以用“禾”字中間一個“北”字的拆字法記憶。注意書寫筆順。
組詞:乘著風。
2、練習用下列詞語說話,看誰說得好。準備、植物、旅行、降落。
三、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標出來。
2、課文中講了哪幾種植物:
按提示回答:
⑴ 課文中講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種植物。
⑵ 課文中講了三種植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指導書寫,在生字本上打字頭
重點指導“旅”、“乘”。
五、布置作業
1、寫生字。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熱愛的情感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正確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習引入
1、出示字詞卡片,讀準字音:
植物 田野 知識 離開 許許多多 已經 旅行 準備 降落傘 乘著風 四海為家
2、指名讀課文。
二、從課題入手,逐節學習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植物嗎?
花草、樹木、蔬菜、莊稼都是植物,植物媽媽有辦法,有些什么辦法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
1、學習課文第1節:
⑴ 默讀,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⑵ 重點理解:
“孩子”、“長大”、“四海為家”、“旅行”四個詞語各表示什么意思?
孩子:在本課指的是植物的種子。
長大:是指種子已經成熟。
四海為家:指的是種子到處生根發芽。
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種子傳播出去。
⑶ 指導感情朗讀。
⑷ 這節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課文講了哪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2、學習課文第2節:
⑴ 自由讀課文,找出疑難問題。
⑵ 學生質疑,全班討論釋疑:
① 蒲公英的種子是怎樣的?靠什么離開媽媽?
② 結合理解重點詞語:
A、降落傘:
問:這里的降落傘指什么?
(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B、紛紛:
讓學生說一說種子是怎樣飛的。
(一個緊跟著一個沒有順序地隨風飛去。)
誰能用“紛紛”說一句話。
C、準備:
用準備說一句話。這里為什么說“準備”?
(種子的毛茸茸小花是從蒲公英的孕育生長過程中具備的'。)
D、乘著風。
⑶ 填空練習:
蒲公英媽媽為孩子準備了( ),孩子( )離開媽媽。
⑷ 小結:
蒲公英種子傳播需要哪兩個條件?
(降落傘,風吹。)
⑸ 指導感情朗讀。
⑹ 小結學習方法并板書。
3、學習課文第3節:
⑴ 用學習第2節的方法自學第3節:
先找出疑難問題再四人一組討論。
⑵ 匯報自學情況:
重點理解:
“帶刺的鎧甲”:
什么是鎧甲,在這里指什么?
古代士兵身上穿的護身衣,用金屬和皮革連綴而成。
學生觀察實物,手觸感覺它的堅硬。
⑶ 填空練習:
蒼耳媽媽給孩子準備了( ),孩子( )離開媽媽。
⑷ 指導感情朗讀。
⑸ 小結并板書:
蒼耳種子傳播需要哪兩個條件?
(帶刺的鎧甲、動物帶。)
4、運用同樣的學習方法自學第4節:
⑴ 自學后做填空練習:
豌豆媽媽給孩子準備了( ),讓孩子( ),豆莢炸開,孩子( )離開媽媽。
⑵ 提問板書:
豌豆種子傳播需哪兩個條件?
(豆莢、太陽曬。)
⑶ 指導感情朗讀:
( )豆莢炸開,孩子們( )離開媽媽。
① 讀原句:
豆莢炸開,孩子們離開媽媽。
② 填空后再讀一讀。
③ 比較你喜歡哪句,為什么?
④ 讀第4節。
5、小結2、3、4節內容:
通過前邊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種子傳播的方法,知道種子傳播一要靠自身的條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條件,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為家。
6、背誦課文:
⑴ 指導背誦的方法。
⑵ 擇段背誦。
⑶ 同桌比背。
7、學習第5節:
⑴ 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⑵ 齊讀第5節,背誦下來。
⑶ 為什么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
8、總結全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用“準備”、“已經”造句。
2、鞏固練習。
〖教學重點、難點
用“準備”、“已經”造句。
〖教學過程
一、聽寫
植物 田野 知識 離開 許許多多 已經 旅行 準備 降落傘 四海為家
二、檢查背誦課文
同桌互查,指名查,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長檢查。
三、回答問題
課文中講了哪幾種植物,這些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四、造句
1、想詞本身的意思:
已經:表示過去。
準備:事前的安排、籌劃。
2、看詞在文中哪句中出現,讀一讀。
3、造句。
五、鞏固練習
1、數一數再填空:
旅:共( )筆,第八筆是( )。
降:共( )筆,第七筆是( )。
乘:共( )筆,第八筆是( )。
2、組詞。
3、填空,再讀一讀:
蒲公英媽媽給孩子準備了( ),蒼耳媽媽給孩子穿上( )鎧甲,豌豆媽媽讓豆莢曬在( )底下,豆莢炸開,孩子就( )離開媽媽。
4、連線。
【板書設計】
長大 四海為家
蒲公英 風 紛紛出發
植物媽媽有辦法 蒼 耳 鎧甲 皮毛 田野 山洼
豌 豆 太陽 蹦 跳
【《植物媽媽有辦法》的教學設計模版】相關文章:
植物媽媽有辦法的教學設計模版07-02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01-29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02-13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08-04
植物媽媽有辦法的教學設計07-04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07-04
教學設計:植物媽媽有辦法12-07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