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優秀教學設計方案
教材分析
〔解題〕
大熊貓是我國特產的一種珍稀動物,也叫貓熊、熊貓。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我們的國寶大熊貓。
〔結構分析〕
這篇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根據內容可將其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最可愛的動物是大熊貓。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具體介紹大熊貓。
第二部分又可以分為兩層:
第一層(第二自然段)介紹大熊貓可愛的外形特征。
第二層(第三自然段)介紹大熊貓的生活習性。
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說明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我們要愛護大熊貓。
〔語意理解〕
“動物園里有許多動物,最可愛的要數大熊貓了!
這句是全文的開頭,用對比的方式引出寫作的對象大熊貓,于對比中表達了作者對大熊貓的無比喜愛。
“大熊貓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身子和頭是白的。最有趣的是一雙圓圓的黑眼圈,一對毛茸茸的黑耳朵!
這段話介紹了大熊貓的外形特征,作者抓住了大熊貓的特點,從整體到局部,從視覺、觸覺、感覺等幾個角度來介紹大熊貓,使我們對大熊貓既有整體把握,又有形象的感覺!吧碜优郑舶投蹋芄饣,連用幾個短句,從整體上介紹。“最有趣的”于整體中突出局部,“圓圓的”“毛茸茸”兩個疊詞把熊貓的樣子描寫得惟妙惟肖,而且讀起來也瑯瑯上口,從這段描寫中我們也能體會到作者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
“大熊貓小時候很活潑,喜歡爬上爬下。長大以后不大愛活動,常常用爪子抱著頭,呼呼大睡。它睡著的時候,你去逗它,它睜開眼睛看看你,又呼呼地睡了。它睡醒了,就擺動著胖胖的身體,走來走去找東西吃!
這段描寫了大熊貓的生活習性,作者采用對比的手法,首先將小時與長大后兩種不同時期的行為進行對比。描寫了活潑好動,機靈可愛的小熊貓,“爬上爬下”一個動詞很形象地描繪了小熊貓好動的個性;描寫了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形象,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睡覺”這一細節不惜筆墨進行描寫!俺3!北眍l率,說明經常,“抱著頭”很形象地描摹睡覺的狀態,“呼呼”更顯出它睡得香甜。尤其是“逗它”的細節的描寫,更是活靈活現地把一個不大愛活動的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擺在讀者面前了。然后作者又將睡覺時與睡醒后的大熊貓進行對比,“擺動”“胖胖”“走來走去”形象、貼切地描繪出大熊貓的樣子,我們看出這真是一只“懶”熊貓,“饞”熊貓,可愛的熊貓。
“它愛吃新鮮的竹葉、竹筍。”
這句承接前文繼續交代大熊貓的生活習性之一:飲食特點。
“大熊貓的數量少,只產在我國!
這句表明大熊貓的珍貴數量少及其產地單一。
“它是非常珍貴的動物,是我國的‘國寶’。”
進一步指出大熊貓的珍貴及是我國的國寶。表達了要愛護大熊貓,保護大熊貓,幫助大熊貓的感情。
〔寫作特點〕
1.對大熊貓的介紹抓住特點,重點突出,形象鮮明。本篇抓住了大熊貓的主要特征進行介紹,如外形特征、生活習慣等方面,重點突出,形象鮮明。
2.描寫生動形象。作者對大熊貓的描寫很生動形象,如對其外形顏色、體態的描寫,對它睡覺、找東西吃的描寫等,很形象。
3.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除課文第一句“可愛”之外,全文無一句直接贊美之句,但我們從字里行間能深切地感到作者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結果也同樣表達了作者的保護大熊貓的感情。
教學建議
1.初讀課文
課文分四個自然段介紹了大熊貓外形的可愛及生活習性,告訴我們它是我國的國寶。
2.引導學生展開讀書活動時,教師可以這樣引導
黑龍江的扎龍是丹頂鶴的故鄉,四川的臥龍又是誰的家呢?你想更多地了解大熊貓嗎?出示課題,指導讀書,要在初讀中解決生字的讀音,注意讀好“爪zhuǎ”“竹zhú”等字的讀音及“最有趣的是一雙圓圓的黑眼睛,一對毛茸茸的黑耳朵”等長句的斷句。在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細讀第二、第三自然段,了解大熊貓的特點及生活習慣,重點體會它的可愛。要注意指導學生對全文的朗讀,以加強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感知。
3.結合單元主題擴展
你對大熊貓還有哪些了解,你還知道哪些珍稀動物,搜集資料,辦一份手抄報。
建議本課教學1課時。
參考教案
快樂讀書屋
大 熊 貓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大熊貓的習性和特點,懂得愛護大熊貓及其他動物,增強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你喜歡大熊貓嗎?那你對大熊貓了解多少呢?動物園里的熊貓館今天正式對游人開放了,快讓我們看看那里是怎樣介紹大熊貓的吧!
(二)初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圈畫生字,標自然段序號。把課文讀熟,感受大熊貓的可愛。
(三)再讀課文,朗讀感悟
1.熊貓館需要招聘一位解說員為游客做介紹,請大家各自選擇你最感興趣的特點準備講解,最后比一比看誰能成為最優秀的解說員。
2.組內介紹、交流。
3.選代表在全班交流。
4.學生評議,教師相機指導朗讀,引導學生用喜愛的語氣來讀。
(1)寫外形的段落:引導學生抓住“身子胖,尾巴短”和“毛茸茸”“圓圓的”等詞來體會大熊貓的可愛。
(2)寫習性的段落:對比大熊貓小時候和長大以后的不同特點,抓重點詞“爬上爬下”和“呼呼大睡”體會,進而了解大熊貓的習性。
引導學生抓住“呼呼地睡了”和“擺動著胖胖的身體”等詞感受大熊貓的憨態可掬。
5.評選優秀解說員。
6.檢查生字識記情況,交流生字識記方法。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課外拓展
你還想了解有關大熊貓的其他知識嗎?請大家回家收集相關資料,我們再來交流。除了大熊貓,你還喜歡哪些動物,也可以收集它們的資料介紹給同學們。
資料
〔大熊貓〕也稱“貓熊”、“熊貓”。體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長約1.5米,肩高約65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澤,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為白色。生活在高山有竹叢的樹林中,喜食竹類植物,亦食小動物。善爬樹。性孤獨,不群棲。視覺、聽覺較遲鈍。每次產一仔或兩仔。僅產于中國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肅南部、陜西西南部,為中國特產的珍貴動物,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娠曫B、繁殖。
【大熊貓優秀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可愛的大熊貓》教學設計方案07-01
《大熊貓》優秀的教學設計11-20
大熊貓優秀教學設計12-13
《在大熊貓的故鄉》優秀教學設計09-18
《窮人》優秀教學設計方案07-07
蠟燭的優秀教學設計方案08-18
《北京》的優秀教學設計方案11-10
《掌聲》優秀教學設計方案12-08
《絕招》優秀教學設計方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