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表教學設計模版
教學準備
1.教學目標
1、從了解李密所處的時代入手,理解他為什么向晉武帝陳情,“乞愿終養”、“辭不赴命”。
2、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掌握一些成語和習用語。
2.教學重點/難點
1、從了解李密所處的時代入手,理解他為什么向晉武帝陳情,“乞愿終養”、“辭不赴命”。
2、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掌握一些成語和習用語。
3.教學用具
4.標簽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傳誦千古的絕妙好文,它陳情懇切,言辭婉轉;它情理兼備,誠款感人;它緣情揮灑,流暢自然。這就是晉代文學家李密的名作《陳情表》。 “出師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載誰堪伯仲間”意思是“千年以來誰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舉哪個名人去和諸葛亮比較,但就在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晉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師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陳情表》。
出示學習目標
1.以情動人的文筆,分析作者敘事陳情怎樣逐層深入,達到乞終養的目的,準確反映筆者思想境界。
2.苦情、親情、忠情——真實情感的展示。
3.指導學生體味其用詞的精練準確和生動形象。
介紹作者李密(224—287), 一名虔,字令伯,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東)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為人正直,頗有才干。曾仕蜀漢為郎,蜀亡以后,晉武帝司馬炎為了鞏固 新政權,籠絡蜀漢舊臣人心,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他上表陳情,以祖母年老無人供養,辭不從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馬,官至漢中太守。后被讒免官,死于家 中。
文題《陳情表》“表”是一種文體,是古代奏章的一種,一般以向皇帝陳情為內容!冻鰩煴怼肪褪侵T葛亮向蜀漢后主劉禪陳情的奏章。 我
國古代臣子寫給君王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 戰國時期稱”書”, 到了漢代, 則分為:章,奏,表,議四類. 表的內容多為有敘有議, 但是敘事和議論都帶有感情色彩.
問題引導
1、誰在“陳情”?
2、向誰“陳情”?
3、“陳”什么?
4、如何“陳”?
內容梳理
“陳”的原因:除臣洗馬,辭不就職。(或:不想到晉朝為官)
“陳”的.內容:夙遭閔兇;更相為命;不能廢遠;愿乞終
養。(或:陳述幼時的孤苦及祖孫的相依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課文脈絡
身世孤苦悲涼 孝治天下
盡忠日長 理
祖母情深似海 沐清化蒙國恩 祖母病篤
盡孝日短 情
圣朝恩重如山
“陳”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樸素細膩,曲折委婉,以情動人 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1、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
2、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結構梳理
一段:歷述自己的悲慘遭遇。
二段:敘寫進退兩難的處境。 愿乞終養
三段:提出孝之大理。 不能就職
四段:提出先盡孝、后盡忠。
藝 術 特色
1.融情于事。
2.語言形象生動,自然精粹。
賞析語言
把你認為精彩的語句畫下來,說說這些語句有什么特點(句式,用詞,修辭手法)?好(表情達意效果)在哪?
1、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瑯瑯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出示古詩文引導學生對文章藝術手法的把握。
課堂小結
在教學本文時,將多媒體適時穿 插在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直觀的明確學習目標,梳理本文文言學習的重難點。通過朗讀與問題引導,讓學生感知課文豐富動人的情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 界,體會本文筆墨清淡而情意纏綿動人的藝術特色,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讓學生在學過的作品中進行借鑒練筆,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陳情表教學設計模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模版05-17
《陳情表》教學設計06-17
《陳情表》教學設計03-31
《陳情表》的教學設計11-22
《陳情表》教學設計12-18
《陳情表》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泉水的教學設計模版07-01
《泉水》的教學設計模版11-19
《頤和園》的教學設計模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