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荷》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29 20:23:0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電荷》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電荷》教學設計

  《電荷》是人教版八年級第五章第一節,本節的教學內容有:摩擦起電現象、兩種電荷及其作用規律、驗電器、電荷量及其單位、元電荷、電荷在導體中定向移動。其中兩種電荷及其作用規律是教學重點,認識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同時又是教學難點。摩擦起電是人類最早發現的電現象,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規律是進一步深入學習電學、理解許多電現象的基礎,電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電流概念的關鍵,因此本節課作為初中電學起始課,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 認識摩擦起電的現象,了解電荷的種類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 了解驗電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電荷量及其單位;

  ● 了解原子結構,認識元電荷、自由電子和電荷的移動。

  2.過程與方法

  ● 通過實驗活動感受摩擦起電,知道帶電體的性質;

  ● 在認識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的過程中,感受人們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注意觀察靜電現象,對電荷種類的探究產生興趣,能主動利用簡易器材動手做實驗,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 鼓勵學生自己查找資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初步認識科學及相關知識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三、教學用具

  玻璃棒(附絲綢),橡膠棒(附毛皮),驗電器,乒乓球,散開的塑料包裝繩,碎紙屑若干。

  四、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1.觀看動畫“怒發沖冠”、錄象“女孩頭發豎起來”。

  2、思考:當空氣干燥時用塑料梳子梳頭發,為什么頭發會隨梳子“飄”起來;如果我們身上穿了化纖衣服,衣服會粘在皮膚上,在晚上脫衣時,有時會發出響聲,甚至出現火花。這些現象發生的原因是什么?

  進行新課:

  1.摩擦起電 帶電體

  學生實驗:用毛皮摩擦橡膠棒,用絲綢摩擦玻璃棒,分別把棒靠近紙屑,乒乓球等輕小物體,觀察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明摩擦過的物體能夠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結:物體具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或說物體帶了電荷。習慣上把帶了電的物體叫做帶電體。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

  在空氣干燥的時候,用塑料梳子梳頭發,頭發會隨著梳子飄起來,衣服會粘在皮膚上,是因為梳子、衣服在摩擦過程中帶了電的緣故。

  介紹防止衣服產生靜電的方法。

  建議學生回去查找有關靜電防止和應用的資料。

  2.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1)摩擦起電

  請同學們舉出幾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摩擦起電的例子。

  (2)接觸帶電

  除摩擦外,用接觸的方法也可以使物體帶電。

  女孩頭發能夠豎起來,是因為人體與帶電體接觸而使頭發也帶了電。

  3.兩種電荷

  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叫帶電現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和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都帶上了電荷,那么它們帶的電荷是否相同呢?

  演示實驗:將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放在支架上,用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實驗:

  用手捋散開的塑料包裝繩,捋的次數越多,看到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導學生分析:

  人們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發現,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種各樣的物質帶電。帶電后的物體凡是跟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歸納:

  這些事實使人們認識到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

  (1)正電荷和負電荷

  正電荷:指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可用“+”表示。

  負電荷:指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可用“-”表示。

  (2)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4.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方法

  (1)利用帶電體的性質來判斷。

  例1:如果一個帶電體吸引一個輕小物體,能否判斷這個輕小物體也帶電?

  例2:如果一個帶電體排斥一個輕小物體,能否判斷這個輕小物體也帶電?

  (2)用驗電器來檢驗。

  觀察實物知道驗電器的主要構造,通過實驗了解驗電器的原理和作用。

  實驗(演示、分組):用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此時金屬箔片帶_______電,用力多摩擦幾下玻璃棒,再去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的角度變____________。

  換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重做上面的`實驗。

  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的角度不同,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小結:驗電器是實驗室里常用的一種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儀器。它是由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等幾部分組成的。它利用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的原理,當用帶電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時,就有一部分電荷轉移到驗電器的金屬箔片上,這兩片金屬箔由于帶同種電荷互相排斥而張開。

  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帶電體傳給驗電器的電荷的多少不同。

  5.電荷的多少叫電量

  電量的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符號是C。

  庫侖是一個比較大的單位。一根摩擦過的玻璃棒或橡膠棒上所帶的電量,大約只有10-7庫侖,一片帶電的云上所帶的電量,大約有幾十庫侖。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物質的組成、元電荷的概念。

  元電荷:最小的電荷。

  電子:帶有負電的最小的電荷。

  6.電荷在導體中定向移動

  演示實驗:取兩個驗電器A和B。用金屬桿把A和B連接起來,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接觸驗電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屬箔都張開了。

  改用橡膠棒把A和B連接起來,重做上面實驗,可以看到只有驗電器A的金屬箔張開,而B仍然閉合。

  實驗現象說明:電荷在金屬桿中定向移動。

  導體:善于導電的物體。

  絕緣體:不善于導電的物體。

  鞏固小結(板書設計):

  5.1 電荷

  1.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摩擦起電。

  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

  3. 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正電荷“+”、負電荷“-”。

  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5. 電荷量的多少叫電量,單位是庫侖(庫),符號是C。

  元電荷:最小的電荷

  電子:帶有負電的最小的電荷

  6. 電荷在導體中定向移動。

  導體:善于導電的物體。

  絕緣體:不善于導電的物體。

  金屬靠_____________________導電。

【《電荷》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電荷教學設計12-18

電荷及電荷守恒定律教學設計12-18

《電荷》說課稿設計05-03

兩種電荷教學設計08-14

高中物理《電荷》教學設計12-13

《電荷》教學反思07-13

高中物理《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教學設計12-15

高二物理《電荷庫侖定律》教學設計08-18

電荷說課稿11-0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少妇高潮在线看 | 中文字幕电影亚洲精品 | 精品国产经典三级在线看 | 亚洲欧美久久_区二区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少妇 | 日韩专区国产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