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泉村的教學設計
篇一:白泉村
五上選學課文第8課《百泉村(四章)》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東海實驗學校 楊明杰
一、詩歌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先來朗讀兩首詩歌。(屏幕出示,配樂齊讀)——《村居》、《雨中的森林》
這優美的詩歌的作者就是詩人金波。(板書:金波)
我們今天來學習他寫的一篇散文詩。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同學們注意到沒有?課題后面還有“四章”兩個字。這個“章”字老師查了字典(出示“章”字的注釋),你覺得課文中應該選取哪一種解釋?迅速瀏覽課文,課文由哪四章組成?板書:山泉村家。每一章都有一個小標題,我們讀課題時不用把這兩個字讀出來。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百泉村是詩人的家鄉,是他童年生活過的地方。詩人筆下的百泉村是什么樣的呢?請打開書本(出示自學提示)
1.教師巡視,板書不認識的字詞,注音:對峙 房檁 窗欞 門楣
2.指名讀兒化音的詞,齊讀。——這些都是作者家鄉的方言
3.指名讀“房檁、房柱、窗欞、門楣”,齊讀。——當地的民居很有特色,古色古香。
4.百泉村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教師小結過渡:(由學生的回答中自然地引過來)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靈秀的山水養育了金波這位杰出的詩人。讓我們先來欣賞山中的“泉”。自由輕聲讀“泉”,讀到你的眼前仿佛有清泉在流淌了,再劃下你感受深刻的句子。
三、學“泉”
1.指名讀2、范讀3、山中的泉哪兒值得我們去愛?
2.預設(實際教學時隨學生的交流進行導學)
第二節:讀著這節文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你仿佛聞到了什么?如果你就是這桃花瓣兒、杏花瓣兒,你會對山外的人們說些什么呢?
(理想的課堂交流應是這樣的:指名說,教師引說、點撥、小結,讓學生把想象到的畫面說得美些,詳細些。讓學生自己說出“我仿佛看到——我仿佛還聞到——”)
師:是啊,誰說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在詩人的眼里,這花瓣和溪水之間充滿了情意。
齊讀
第三節:讀著這句話,你仿佛聽到了什么?這聲音就像——(琴音、樂聲)在冰封大地的冬天,山因為有了泉的陪伴,它不會寂寞。短短一句話,卻有著唐詩里的意境。讓你想起哪首詩?(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出示王維《鳥鳴澗》,如果說“鳥鳴山更幽”,那么文中的意境就可說成——(泉滴山更靜)一起來感受這份意境。女生讀。
第四節:讀著這樣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富有生機,充滿生命力)哪些短語給了你這樣強烈的感受?(涓涓的細流、暖暖的泉水、輕輕的小草)板書:疊詞 正是疊詞的運用使我們感受到了泉的蓬勃生機。“木欣欣以向榮 泉涓涓而始流”這充滿生機的泉水,這富有韻律的句子,讓我們再來感受它的美。
3.小結:山中的泉不僅有視覺上的美,聽覺上的美,更是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作者又是怎樣把這份美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呢?他運用了哪些方法?再讀讀這一章。
(根據學生的發現板書:首尾呼應比喻——形美 疊詞——韻美 擬人借景抒情)
對于“借景抒情”的寫法可以這樣引:作者正是借“泉”這一景物抒發了他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這種寫法就叫“借景抒情”。
師生配樂合作朗讀:師讀首尾,男生二節,女生三節,齊讀四節。
四、學“山”
是山孕育了這動人的泉,詩人家鄉的山又有什么樣的特點呢?讓我們用欣賞的眼光去尋找山的美。
自由讀讀“山”這一章,劃下你最欣賞的句子。
交流:你最欣賞的是——
(預設:作者運用一連串的比喻描繪出山形的美,真是形態各異,壯麗雄奇,使人仿佛置身童話世界。)
每一座山,都被賦予了神話色彩,顯得格外神秘。
走在峽谷道上,是多么幽靜。
擬人化的手法把天地間的景物寫得富有情趣。
小結:如果說泉是溫婉可人的,山是雄奇瑰麗的,那么,同學們,你們愛這山環水繞的.小山村嗎?你愛這古色古香、充滿溫情的家園嗎?讓我們在下節課一起去尋找心中的答案。
五、配樂師生齊讀詩歌《山泉》
篇二:參與式學案設計五年級語文學案白泉村(四章)
8百泉村 (四章) △
云甸完小王曉林
學習目標:
1.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感受山泉村家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3. 領悟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景物的。
學習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自然景物的喜愛。
學習難點:領悟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景物的。
學習準備:小黑板 詞語卡片。
學習時間;一課時。
學習活動流程:
一. 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作者筆下的山泉村 家是怎樣的?你想知道就隨我去吧!板書課題(百泉村)
二、組織活動。
活動一:感知百泉村的景物
問題:作者筆下的百泉村的山 泉 村 家是怎樣的?
1、自讀課文,思考作者筆下的山 泉 村 家是怎樣的?
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作者筆下的山 泉 村 家是怎樣的?
3、小組代表展示討論結果。
活動二:欣賞百泉村景物
問題:百泉村的山、 泉、 村、家、是怎樣的?
1:在小組中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百泉村的山 、泉 、村、家是怎樣的? 2:小組討論交流:百泉村的山、 泉、村、 家是怎樣的?
3:小組代表交流結果。
活動三:品味百泉村的景物。
問題:從這篇課文中你體會到什么?
1:小組交流,從這篇課文中你體會到什么?
2:在小組中讀一讀你體會到的部分。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你喜歡的部分。
活動四:體味寫法
問題:作者是怎樣觀察景物的?
1:組內交流:作者是怎樣觀察景物的?
2:小組代表展示交流結果。
3:全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全課小結。
四、板書
熱愛家鄉 白泉村 (四章)
熱愛自然
篇三:仿寫《白泉村》
一切景語皆情語
—— 借《百泉村》仿寫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來描寫,同時抒發自己的情感。
2、學習作者語言表達技巧:設問、比喻、疊詞等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語言表達技巧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學準備:課件、導學案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寫作文嗎?回答不喜歡的同學老師理解你,回答喜歡的同學那么多,肯定其中一部分是假打,違心的說法。今天,不管是喜歡作文的,還是不喜歡作文的,這節課,老師就支你們一招,讓你們覺得其實作文很簡單。
二、學習《百泉村》的寫法
1、師:大家請看,這是上節課咱們學習的一篇課文——《百泉村》,我們知道它是當代著名兒童文學家金波爺爺寫的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這篇散文由四個章節組成,分別是山、泉、小小山村、家。每一個章節其實就是一篇獨立的文章,每一章都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抒發自己的喜愛之情。
(幻燈片出示:相同點——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抒發自己的喜愛之情) 除此之外,這四章還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課前我們已經借助學案進行了獨立研討,現在,請拿出你們的學案進行小班交流,達成共識,并做好大班展練準備。為了使交流更有效,第一豎的同學重點交流第一個相同點,第二豎的同學重點交流第二個相同點,其他豎的同學重點交流第三個相同點。時間是三分鐘。 好,現在開始。
2、大班展練,生生互動,教師點撥。
(1)一個小班展練文章的結構相同;
教師預設:四篇散文開頭都是作者提出一個疑問,然后對提出的疑問進行回 答。這樣以設問的方式來組織材料,使文章具有連貫性和完整性,首尾呼應。( 板書:設問)
(2)一個小班展練文中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教師預設:這些句子都是比喻句,作者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自己所要寫得景物寫得更加生動、形象、貼切。(板書: 比喻)
(3)一個小班展練文章使用了許多“疊詞短語”。
教師預設:使用疊詞,我們讀起來會更親切,更加接近我們兒童的語言,讀起來有一種“美”的韻味在里面。(板書:疊詞)
三、教師牽引下“練能”,群文閱讀
1.在我們的展練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金波爺爺賦予了所有景物“感情”, 讓他筆下的景物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下面,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為大家準備的四個寫景的文章片段,快速瀏覽,你從中又發現了什么呢?
2.學生默讀并匯報:排比、擬人······
教師小結:這些文章都和金波爺爺的文章有異曲同工之處——一切物語皆情語。我們能否模仿金波爺爺:抓住景物的特點,恰當的運用“比喻、疊詞等”特殊的語言表現形式來寫寫文章呢?
四、學以致用,進行“小練筆”練習。
1.大家請認真的看圖片,知道這是哪里嗎?我們仿照金波爺爺的寫法, 按照以下的提示進行“小練筆”。(時間10分鐘)
2.學生展練自己的“小練筆”,教師做簡單的評價,結束本課教學。
【白泉村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百泉村》教學設計11-28
《珠泉》教學設計08-03
《聽泉》教學設計07-15
《珍珠泉》教學設計02-13
《珍珠泉》教學設計07-03
珍珠泉教學設計05-27
珍珠泉_教學設計11-25
尋訪竹泉村散文05-14
村景教學設計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