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時間:2023-12-21 13:38:52 文圣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精選5篇)

  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1

  教材簡析:

  《雪地里的小畫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16單元中的課文。課文講的是一群可愛的小動物比腳印的事,全文共有六句話。講的是在一個雪花飄飛的日子里,小馬、小鴨、小雞、小狗來到雪地里。他們觀賞著各自留在雪地上的腳印,小雞的腳印像一片片竹葉;小狗的腳印像一朵朵梅花;小鴨的腳印像一片片楓葉;小馬的腳印像彎彎的月牙。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這間對話的過程。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認識課文的14個生字。

  3、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鳥、小雞、小鴨四種動物腳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

  教學教程:

  一、設情境,揭示課題。

  歌曲導入。(欣賞《可愛的動物》,學生可隨著音樂聲,自由做動作)

  師:冬天到了,下了一場雪,有些可愛的小動物不怕冷,紛紛來到了雪地上當起小畫家。(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雪地里的小畫家》)他們畫的畫是什么樣的?讀了課文,你們就明白了。

  點評:

  二、層層遞進,引導初讀。

  1、自讀課文:請小朋友們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課文一共有六句話,請小朋友們按順序讀每一句話,再想想它的意思。

  3、檢查初讀效果:

  (1)通過讀課文,你知道雪地上的小動物都畫了什么?(引導學生用小雞畫了────────等句式說話。

  根據回答,貼出(小鳥、竹葉、小狗、梅花、小鴨、楓葉、小馬、月牙)的圖片。

  (2)你能把剛才四位小朋友說的話在課文中找出來嗎?

  4、師:這些小動物畫的畫為什么會不同?我們一句一句來讀,好嗎?

  點評:

  三、創設情境,讀好課文。

  1、指導讀第一句話。

  (1)指名讀第一句。

  (出示本課插圖)

  (2)第二個下雪啦后面為什么用感嘆號?

  (3)指導讀:你能同學們驚喜興奮的心情,用朗讀告訴大家嗎?(指名讀,自由讀。)

  2、指導讀第二句。

  (1)指名讀第二句。

  (2)理解小畫家指誰?

  請同學到臺上按順序指出動物圖片上的動物名稱。

  (3)指導讀句子:你能把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讀告訴大家嗎?(指名讀、齊讀)

  3.指導讀第三句。

  (1)自由讀第三句,邊讀邊想想每種動物畫了什么。

  (2)指名讀

  (3)指導讀

  ①他們畫了什么?你們見過竹葉、梅花、楓葉和月牙嗎?誰能畫給大家看一看。

  請四名同學到黑板前畫,跟小動物畫的比一比。

  ②感悟句子:這些小動物還能畫別的嗎?

  (學生說:不能,因為它們的腳趾各不相同,一種腳趾只能印一種腳印)。

  ③反復朗讀句子。

  4.指導朗讀第四句。

  (1)自由讀第四句。

  (2)指名讀第四句。

  5.指導讀第五、六句。

  (1)自由讀

  (2)感悟句子:在寒冷的冬天小動物們都不怕冷,跑到雪地上來玩。青蛙為什么在洞里睡覺呢?

  (3)反復讀句子

  6.齊讀課文。

  點評:

  四、復述課文

  在情境中背誦。

  教師提示:你們能看著圖來給大家介紹雪地里的小畫家是怎樣畫畫的嗎?

  點評:

  五、識字訓練

  (1)小組內合作識字:這篇課文中的生字,大家能不能自己學會記住它們?小組同學合作學習,哪個字你記住了,就把好辦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

  (2)交流識字:你記住了哪些字?說說你是怎么記住的?

  點評:

  六、總結

  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能夠正確朗讀課文。

  理解故事情節,了解小畫家的特點。

  通過故事感受友情的力量。

  教學重點:

  理解故事情節,了解小畫家的特點。

  感受友情的力量。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故事情節的理解能力。

  通過故事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好教材、黑板、粉筆等。

  學生:準備好教材、課前閱讀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冬天有什么好玩的嗎?

  學生:有雪人、打雪仗、滑雪等。

  教師:對的,冬天還有一種好玩的`活動叫做“雪地里的小畫家”。

  二、新課講解

  課文講解

  (1)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理解故事情節。

  人物分析

  (1)小畫家。

  (2)其他小動物。

  感受友情的力量

  (1)講述故事中小畫家與其他小動物的友情。

  (2)通過故事感受友情的力量。

  三、拓展延伸

  讀寫結合

  (1)學生閱讀故事,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情節。

  (2)讓學生自由發揮,創作一篇以“雪地里的小畫家”為主題的故事。

  作品展示

  將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互相欣賞、交流。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雪地里的小畫家”這個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也感受到了友情的力量。

  評點:

  教師講解清晰,語言簡潔易懂,使學生容易理解。

  通過講解故事情節和人物特點,使學生對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過創作故事、作品展示等環節,激發了學生的創作興趣和想象力。

  通過拓展延伸環節,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故事內容,并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對課堂氛圍的掌控比較好,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并在課堂中獲得收獲。

  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特點。

  能夠熟練朗讀該故事。

  能夠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學會如何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創作一個與該故事有關的小故事。

  教學重點:

  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特點。

  學習故事中的寓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學生創作自己的小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雪地里的小畫家的圖片,讓學生們猜測故事中可能會發生什么。

  讓學生自由朗讀該故事,幫助學生理解故事情節和寓意。

  二、講解

  解釋寓言故事的基本特點,即通過講述一個或多個動物的故事來表達一個深刻的道理。

  引導學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即每個人都應該有責任心,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

  三、創作

  讓學生根據故事的寓意,創作一個與該故事有關的小故事。

  鼓勵學生大膽發揮想象力,發揮創造力,讓故事更加有趣。

  四、小結

  回顧故事的情節和寓意。

  引導學生總結自己在故事中學到的東西。

  五、評點

  讓學生朗讀自己創作的小故事,并評價故事的優點和不足。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創作,讓故事更加生動有趣。

  評點:

  教學目標清晰明確,能夠滿足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需求。

  教學過程緊湊,設計合理,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創作環節富有啟發性,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評點環節具有針對性,能夠幫助學生改進自己的創作。

  總之,《雪地里的小畫家》是一篇富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是一篇非常優秀的教材。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寓言故事的基本特點,幫助學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學生創作自己的小故事。

  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能夠聽懂并正確朗讀《雪地里的小畫家》。

  能夠通過學習短文,了解孩子們對雪景的描繪方式,體驗冬季的美麗和童趣。

  教學重點:

  理解孩子們對雪景的描繪方式。

  感受冬季的美麗和童趣。

  教學難點:

  了解孩子們對雪景的描繪方式。

  通過朗讀短文,體驗冬季的美麗和童趣。

  教學過程:

  引入

  教師向學生們展示一些雪景的圖片,讓學生們談論一下他們看到的景象,感受到了什么。

  朗讀短文

  教師播放短文錄音,讓學生們仔細聽,然后逐句跟讀,幫助他們正確理解短文。

  講解孩子們對雪景的描繪方式

  教師向學生們講解孩子們對雪景的'描繪方式,如“樹枝上掛滿了白雪,像一個個白色的大冰棍”、“屋頂上的雪被踩成了一層層的雪餅,就像一條條銀色的大路”等等。讓學生們了解孩子們是如何通過想象和觀察,描繪出美麗的雪景的。

  朗讀短文

  教師再次播放短文錄音,讓學生們跟讀,加深對短文的理解。

  分角色朗讀

  教師分配角色,讓學生們分別扮演“小畫家”、“大畫家”、“老人”等角色,模仿短文中的描寫,體驗孩子們對雪景的描繪方式。

  拓展

  教師引導學生們發揮想象力,用自己的語言和畫筆,描繪出自己眼中的雪景,體驗童趣和冬季的美麗。

  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們回顧整個教學過程,總結自己的收獲和感受,激發他們對雪景的熱愛和探索欲望。教師可以向學生們介紹一些更深入的關于雪景的知識,例如雪的形成、不同類型的雪景、雪景與季節變化的關系等等,以此來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冬季的美麗和童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們去戶外感受雪景,體驗大自然的魅力,培養他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和愛護之心。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們不僅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更好地認識和感受自然,從而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啟示和收獲。

  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了解和認識畫家徐悲鴻及其代表作《雪地里的小畫家》;

  通過欣賞、討論、寫生等多種方式,深入理解畫作的意境和主題;

  培養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水平;

  引導學生在欣賞中學會思考,在實踐中提高創造力。

  二、教學重點:

  了解徐悲鴻及其代表作《雪地里的小畫家》;

  深入理解畫作的意境和主題;

  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水平。

  三、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畫作的意境和主題;

  如何引導學生在欣賞中學會思考,在實踐中提高創造力。

  四、教學過程:

  導入:展示徐悲鴻的畫作《雪地里的小畫家》,介紹徐悲鴻及其代表作;

  講解:解釋畫作的意境和主題,如小畫家在雪地中作畫的情景,體現出勤奮和毅力等;

  欣賞:播放《雪地里的小畫家》的動畫,引導學生欣賞畫作;

  討論: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討論畫作中表現出的意境和主題;

  寫生:引導學生到室外或教室中進行寫生,表現畫作中的情景;

  作業:要求學生在自己的畫作中,表現出畫作中的意境和主題;

  總結: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鼓勵學生繼續深入學習和欣賞藝術作品。

  五、教學方法:

  講解法;

  欣賞法;

  討論法;

  寫生法。

  六、教學資源:

  教學課件;

  《雪地里的小畫家》的動畫;

  美術工具。

  七、教學評價:

  學生對畫作的理解程度;

  學生在寫生和創作中的表現;

  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

【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雪地里的小畫家優秀教學設計06-25

雪地里的小畫家詳細教學設計06-25

一年級語文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06-06

一年級語文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與反思11-25

《雪地里的小畫家》的教學設計(精選10篇)12-17

《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精選10篇)11-25

《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精選16篇)11-26

《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精選14篇)06-20

語文《雪地里的小畫家》優秀教學設計07-18

《雪地里的小畫家》一年級教學設計06-1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福利波多野结衣黑人网站 | 在线视频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不卡 |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 | 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在线 | 三级网站免在线看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