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1-07-02 11:43:4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優秀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的】

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優秀教學設計范文

  1、理解古代哲人思想。

  2、順暢朗讀背誦。

  3、積累文言詞匯。

  4、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 順暢朗讀背誦。

 、 積累文言詞匯。

  2、難點:

  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手段】

  多媒體運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這學期學的主要文體是什么?(議論文)我們以前學的都是今人寫的議論文,古代有沒有議論文?今天我們來學一篇古人寫的議論文《〈孟子〉二章》。

  二、作者簡介、文章簡介

  (多媒體打出孟子的頭像。)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以“孔孟”并稱。

  戰國中期,諸侯混戰,生靈涂炭。面對這種情況,孟子反對不義之戰,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今天我們學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這種思想的具體體現!睹献印愤@本書是孟子與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撰寫的,文章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對后來散文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本文是一篇短論,論述了戰爭中民心向背的問題,指出民心所向是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戰爭勝負中的'決定性作用,體現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熟讀課文,弄清文意

  1、老師范讀:

  2、正音,齊讀一遍,要求通順

  (多媒體打出。)

  粟(sù) 夫(fú) 畔(pàn)通“叛”

  3、齊讀二遍,初曉大意。

  4、對照文中注釋疏通文句,有疑難處可互相討論

  5、釋疑,點撥(多媒體出示相關攻城圖片)

  古代城有內外城之分,“城”為內城,“郭”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實指,都說明城之小。

  “天時不如地利也”中“是”作代詞,即“這(就是)”的意思,與“也”和用,構成判斷,意思是“這就是……”的道理。

  重點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學生翻譯,一人一段。

  四、分析課文

  1、本文中心論點是什么?

  (首句。)

  2、怎樣論證中心論點的?

  (連用兩個論據論證。2段選取進攻方攻戰失利的例子,論證“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攻克,說明“地利”重于天時;3段選取防守方守戰失利的例子連用四個并列否定句,形成排比句勢,充分鋪張防守方具備的有利條件,然后陡然一轉,說出失敗結局,更有力地說明了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況下,守戰方仍然失敗,因為“地利”也難比“人和”。)

  3、第四段有什么作用?

  (從道理上論證中心論點,得出結論。先用排比句再次強調“地利”不足恃,深入論證“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則“戰必勝”,得出結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段中,作者將論點的范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有普遍意義。)

  4、孟子的這一說法有無道理呢?你還知道古今中外哪些因得人和而取勝的例子呢?

  5、小結:本文緊扣“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緊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給我們學習和寫作議論文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五、指導朗讀,當堂背誦

【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優秀教學設計12-21

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12-2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優秀教學設計01-0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優秀教學設計范文12-3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06-1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06-1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10-2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07-3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国产在线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k精品66 |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 中日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