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品德六年級下冊《科技是把雙刃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一些常見的科技災難,懂得科學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給人類及其自然環境帶來極大的災難。
2.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從垃圾分類處理開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改善生存環境而努力。
教學重點:了解一些常見的科技災難,懂得科學技術在另一方面也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給人類及其自然環境帶來極大的災難。
教學難點:能比較客觀地認識科學技術的兩重性;理解科技與環保的關系。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9)
一、認識白色污染
1、教師出示白色污染圖片,解釋白色污染的概念。
2、學生交流對白色污染的感受。
3、學生匯報課前調查到的家庭或學校附近的飲食店一個星期用掉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數據。
4、學生交流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5、教師補充說明其他國家或地區(如教參中提及的美國紐約長島地區和南非等地)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控制白色污染的。
二、垃圾處理辦法
1、了解韓國處理垃圾的.做法。
2、教師補充說明其他國家在垃圾處理或環境污染處理中的好辦法。
3、學生調查統計家中一天垃圾的種類和重量,以及家人對垃圾的處理方法。
4、小組討論,為學校的垃圾處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三、課堂實踐
1、利用一些即將被拋棄的垃圾,動手做一件物品,如筆筒或裝飾品等。
2、勸導家人分類投放垃圾。
第二課時(10)
一、導入
1、教師出示一瓶凈菜寶。師:你們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
2、師:人類發明農藥后,又無可奈何地發明了消除殘余農藥的凈菜寶,這是為什么?
二、感受濫用化工產品的后果
1、學生交流化工產品帶給人類的益處。
2、小品表演:農藥通過食物鏈危害人健康的過程。
3、全班舉例交流,因濫用化工產品(包括農藥)而導致的惡性的事件。
4、師生共同交流感受。
三、了解溫室效應的危害
1、學生閱讀乞力馬扎羅沒雪。
2、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因素。
3、教師出示南北極風光、企鵝和北極熊等在極地生活的動物的圖片。學生交流溫室效應致使兩級冰山融化的后果。
4、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填寫反光鏡中的表格,并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全世界在針對溫室效應中制定了哪些國際公約,中國應該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改善氣候變化問題。
四、體會核能的破壞性
1、學生交流核能在哪些方面造福于人類。
2、教師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后的災難性圖片。
3、教師講述核試驗污染環境的災難性事例。
4、學生閱讀薩哈羅夫的故事,交流為何這位物理天才被授予的卻是諾貝爾和平獎。
五、辯論
圍繞科技發展給人類帶來的正負面影響設置主題,召開辯論會。
師:有人說,既然科學技術還會給人類帶來災難,那么我們就不應該再進行科學研究核發明了。你們持什么態度?課堂辯論。
六、總結
科學是把雙刃劍,科技要為人類造福。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和人類自己,是每個人的職責。
【浙教版品德六年級下冊《科技是把雙刃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科技是把雙刃劍》教學設計11-26
浙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科技造福人類》教學設計11-26
《科技是把雙刃劍》教學設計范文04-20
《科技是把雙刃劍》的教學設計范文04-20
浙教版《春》教學設計10-19
科技是把雙刃劍的作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