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的級進跳進和同音反復》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
《旋律的級進、跳進和同音反復》內容選自選自花城版三年級上冊第8課《感知音樂中的旋律(1)》,該單元選擇了一首經典的根據巴赫《G大調小步舞曲》旋律改編而來的歌曲《我們大家跳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認知,《我們大家跳起來》為C大調,3/4拍,a+b+a+b1的一段體結構,旋律明快,情緒活潑,是一首能清晰表現出旋律進行的歌曲。
教學對象分析:
這是三年級的學生第一次從認知角度接觸音樂中的“旋律”要素,在以往的兩年多音樂學習中,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學唱了許多歌曲,也能進行一般的視譜,對旋律的進行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同時三年級學生天真,活潑,求知欲強,通過“音樂游戲”的方式應能幫助學生較好地理解和認知旋律的進行——級進、跳進、同音反復。
教學目標:
1、理解和認知旋律的進行——“級進、跳進、同音反復”
2、能進行簡單的級進、跳進的旋律編創。
教學重點:
學習旋律的進行,理解“級進、跳進、同音反復”
教學難點:
能進行簡單的級進、跳進的.旋律編創。
教學課時:
10—15分鐘(微型課)
教學準備:
卡片、鋼琴、PPT
教學過程:
1、師生問好。
2、打手勢唱歌譜。
(1) 唱歌譜第一樂句并打手勢,速度稍慢,提示做到“音唱準、拍要穩,手勢也要對”。
(2) 唱歌譜第二樂句并打手勢,速度稍慢,因第二樂句音型相對密集,教師應根據實際進行調整。
(3) 齊唱第一、第二樂句歌譜并打手勢,請能力強學生到前面做小老師。
3、理解和認知旋律的進行。
(1) 旋律進行的引出
師:同學們,剛才在你們的手勢里,已經非常形象地展現了旋律進行的三種形態—級進、跳進、同音反復。
(2) 思考、觀察并找出旋律中的“級進、跳進、同音反復”
A.教師打手勢演示,學生也同時打手勢并觀察,共同找出第一樂句前1、2小節中的“級進、跳進、同音反復”
B.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找出第二樂句節中的“級進、跳進、同音反復”。
(3) 學生分組練習
A.將學生分四個小組,邊做手勢邊討論,每組負責2個小節,找出第三、第四樂句中的“級進、跳進、同音反復”,教師指導。
B.學生分組反饋結果,教師評價或生生評價
4、旋律進行的編創
(1)跳進旋律的編創
規則:教師指定一個音,如mi,請學生再選2個與之形成“跳進關系”的音,用這3個音即興編創一條二拍子2小節的“跳進”旋律。
A.唱好選定的音。
B.教師示范用選定的3個音進行即興編創(可4-8小節)后,學生即興編創。
C.學生自選的3個音即興編創。
(2)級進旋律的編創。
規則:學生自選3個“級進關系”的音,并即興編創一條二拍子2小節的“級進”旋律。
A.唱好選定的音。
B.學生進行即興編創,教師反饋和調整
5.小結。
【《旋律的級進跳進和同音反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浪漫的旋律》教學設計08-30
節奏與旋律教學設計范文01-23
《林黛玉進賈府》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10-29
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辨析微課教學設計11-16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12-11
《范進中舉》的教學設計08-24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05-07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12-01
《范進中舉》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