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瑪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能正確讀寫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以讀促悟,感受哈爾威船長犧牲時場面的壯美及他的美好心靈。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體會哈爾威船長臨危不懼、鎮定自若、指揮有方、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和學習船長臨危不懼、鎮定自若、指揮有方、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教學方法】:討論交流答記者問
【教學準備】:PPT課件音頻、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好,上課之前,我先請大家欣賞一段海難電影片段。【播放視頻】
2、談話:電影中的這艘船叫泰坦尼克號,1912年4月15日,它在紐芬蘭海域撞上了冰山,船上當時有2000多人,除了幾百人逃生,其余1513人全都葬身在了冰冷的海水里。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有關海難的文章,它的結局卻和剛才的情況相反,大家想不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諾曼底”號遇難記》。
二、明確目標,了解作者
1、學習目標【課件出示】
2、作者簡介【課件出示】
雨果,十九世紀法國文學大師,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思想家。被譽為“法蘭西的民族詩人”。代表作有《九三年》、《笑面人》、《悲慘世界》和《巴黎圣母院》等。
三、預習檢測,整體感知
1、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課件出示】
2、談話:看來大家預習的很扎實,老師還有一個問題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是不是會思考、會學習的孩子。老師課件上出示的是一份法國海事法庭的事故調查表,下面老師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替調查員完成這個表格。
2、出示表格,學生快速完成。【課件出示】
3、交流后小結:61人中60人獲救,這樣的結局確實與泰坦尼克號的結局大不一樣,看得出大家也急切的想知道這是為什么,那就讓我們從“諾曼底”號幸存者乘客布朗,大副奧克勒福,水手克萊芒三人的口中尋找答案吧。
四、創設情境,答記者問
事故發生后不久,身為法國“真實”報社記者的我,奉命采訪了乘客布朗,大副奧克勒福,水手克萊芒,【課件出示采訪問題】
1、采訪乘客布朗
(1)請問那天天氣狀況怎樣?
(2)請你簡要說說被撞時的情形?
(3)那么被撞后船上是怎樣的?
2、采訪大副奧克勒福:
(1)剛才聽布朗先生說,船被撞后一片混亂,那為什么后來又變得井然有序了呢?
(2)教師提示:從對哈爾威船長的語言描寫方面回答。
3、采訪水手克萊芒
(1)聽說你是最后一個被救出的,請你說說你被救出后的情形?
(2)教師提示:從課文最后對哈爾威船長的動作描寫進行分析。
五、句段賞析,感悟品質
1、通過對他們三人的采訪,我們終于知道是船長改變了一切,我們真該感謝船長!那課文中哪些描寫哈爾威船長的句子最讓你感動呢?
2、學生自己找出后,說說理由
3、指導朗讀
4、看來雨果先生的這篇小說的確感動了大家,也包括我,那么我們來總結一下作者刻畫了怎樣的船長形象呢?(沉著冷靜、鎮定自若、臨危不懼、勇于決斷、忠于職守、舍己救人、敢于犧牲……)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華
1、此時此刻,你想對哈爾威船長說些什么?請你按照“實話實話”節目的'做法對哈爾威船長說句心里話。
2、結合自己的閱讀積累說說古近中外為著理想和信念而奮斗的英雄。
3、教師小結:大家說得很好,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師心中的英雄?
4、【課件出示圖片】教師解說
2008年5月12日,里氏8級地震侵襲了四川汶川,在地震發生的瞬間,四川德陽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譚千秋,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一個偉大的英雄立刻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軀死死地護住了4名學生,4名學生都活下來,而譚老師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荊州長江大學學生為了救落水兒童,不顧個人安危,更不顧江水險惡,搭人梯救人,10分鐘內,陳及時、方招與何東旭三人先后落水喪命。
七、教師寄語,總結全文
八.課外作業
搜集古近中外為著理想和信念犧牲的英雄的感人事跡.
【《諾瑪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07-29
《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12-25
諾曼底號遇難記的教學設計07-11
諾曼底號遇難記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諾曼底號遇難記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諾曼底號遇難記的教學設計范文12-24
《諾曼底號遇難記》的教學設計范文12-22
《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范文11-13
《“諾曼底”號遇難記》的教學設計范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