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圖片的獲取與保存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圖片的獲取與保存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圖片的獲取與保存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了解圖片及其特點
2、學會圖片的獲取和保存
3、認識圖片的類型與格式
教學重點:
學會圖片的獲取和保存
教學難點:
熟練獲取圖片
教學過程:
1、導入
在我們青春綻放的初中生活中,有課堂中的求知論劍,操場上的矯健身影,也有社團中的出色表現,藝術體育節中的精彩瞬間,大自然中探索的足跡……這一切組成了初中生活的交響曲。每一個精彩瞬間都可以用圖的形式來定格,作為青春成長的記錄見證永恒,可以說,是圖裝點了我們的生活。
本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圖的世界,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一課——圖片的獲取與保存。
2、新課
首先,我們來看本節課的學習要點:
1、圖片及其特點。
2、圖片的獲取和保存。
3、圖片的類型與格式
活動一 走進圖片的世界
師:圖片是指由圖形、圖像等構成的平面媒體圖,具有形象、直觀、生動、簡明等特點,已經成為人們獲取知識、傳遞信息、表達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
【自主探究】
觀察所給圖片,請大家分小組討論,你認為圖片與文字、語言相比,具有哪些特點?(學生交流回答)
活動二 圖片的獲取和保存
師:獲取圖片的途徑多種多樣,誰能說說如何獲取圖片?(學生交流討論并回答)
師歸納:
a、用碼相機拍攝
b、用移動設備拍攝以
c、用掃描儀掃描在
d、從網絡上下載
e、從屏幕上截取
【知識小鏈接】
閱讀課本P3-6,交流學習獲取圖片的方法,教師巡視并指導(10分鐘)
師示范講解:從網絡上獲取圖片與抓屏獲取圖片和保存方法,學生練習熟練操作(10分鐘)
活動三 認識常見圖片類型與格式
1、常見的圖片類型
在電腦中,圖片是以各種各樣的圖形和圖像信息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根據圖片表達方式的不同,電腦中的圖片可分為矢量圖和位圖兩種類型。通常,我們把矢量圖稱為圖形,把位圖稱為圖像。
【自主探究】
以小組為單位,利用網絡,了解矢量圖和位圖的特點,并交流回答它們的區別(5分鐘)
2、常見的圖片格式
為了適應不同場所的'需要,電腦中的圖片可以以不同的文件格式進行存儲。電腦中常見的圖片格式有:BMP格式,JPG格式,GIF格式,PNG格式,PSD格式(學生結合課本第8頁交流各種格式圖片的特點)
圖片的格式多種多樣,不單只有上述幾種,請同學們通過網絡搜索并了解其他的圖片格式,然后與其他同學分享學習成果。
3、作業與自我檢測
師:請同學們將素材庫第一課文件夾中的任意一張圖片復制到電腦中,并以4種不同的存儲格式保存,比較保存后的圖像的質量和文件的大小,完成課本第9頁的作業。
圖片的獲取與保存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了解圖片在信息傳遞中的功能與作用。
學生能夠掌握獲取圖片的多種途徑與方法。
學生能夠熟悉圖片的保存方法和技巧。
過程與方法:
通過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協作學習的能力。
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掌握圖片的獲取與保存技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圖片獲取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培養學生尊重知識產權、合理使用圖片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圖片的獲取途徑與方法。
學會圖片的保存方法和技巧。
教學難點:
熟練運用各種圖片獲取工具。
理解并遵守圖片使用的版權規定。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5分鐘)
通過展示一些精美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
提問學生:你們平時都是如何獲取這些圖片的呢?
探究學習(20分鐘)
講解圖片在信息傳遞中的功能與作用,以及圖片獲取的多種途徑(如數碼相機拍攝、移動設備拍攝、掃描儀掃描、網絡下載、屏幕截取等)。
通過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讓學生自主探究各種圖片獲取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教師總結歸納,強調圖片獲取的合法性和道德性,引導學生尊重知識產權。
實踐操作(15分鐘)
學生分組進行實踐操作,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獲取圖片,并保存到本地計算機中。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解答學生疑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圖片的獲取與保存技能。
成果展示(5分鐘)
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展示他們獲取并保存的圖片,并簡要說明獲取方法和保存技巧。
教師點評學生的作品,肯定學生的努力和成果,同時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課堂小結(5分鐘)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調圖片獲取與保存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項。
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自行查找一些感興趣的圖片資源,并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獲取和保存它們。
四、教學評價
過程性評價: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包括參與度、討論質量、實踐操作能力等。
結果性評價:通過學生的作品展示和課后作業完成情況,評價學生是否掌握了圖片的獲取與保存技能。
五、教學資源
多媒體計算機教室,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進行實踐操作。
數碼相機、移動設備、掃描儀等圖片獲取工具,供學生實踐操作使用。
相關的圖片資源網站和軟件,供學生查找和下載圖片使用。
圖片的獲取與保存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了解圖片在信息傳遞中的重要作用與功能。
學生能夠掌握獲取圖片的不同途徑與方法,如使用相機拍攝、移動設備拍攝、掃描儀掃描、網絡下載、屏幕截取等。
學生能夠熟悉常見圖片的類型(矢量圖、位圖)與格式(如JPEG、PNG、GIF等),并了解它們的區別。
過程與方法:
學生能夠通過實際操作,體驗圖片的獲取與保存過程,提高動手實踐能力。
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中,共同探討和學習圖片的獲取與保存方法,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圖片的興趣和熱愛,培養他們對美的欣賞和創造美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精神,鼓勵他們勇于嘗試和創新。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圖片的獲取與保存方法。
認識常見圖片的類型與格式。
教學難點:
在實際操作中,學生能夠熟練并正確地使用各種方法獲取與保存圖片。
學生能夠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圖片類型和格式。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設備,如投影儀、電腦等。
示例圖片素材,包括不同類型和格式的'圖片。
實物展示,如相機、移動設備、掃描儀等(視條件而定)。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約5分鐘)
通過展示幾幅美麗的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
引導學生思考圖片在信息傳遞中的作用,并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圖片的獲取與保存。
講授新課(約20分鐘)
講解圖片的概念、特點及其在信息傳遞中的重要性。
介紹獲取圖片的不同途徑與方法,包括使用相機拍攝、移動設備拍攝、掃描儀掃描、網絡下載、屏幕截取等。
展示示例圖片素材,讓學生觀察并了解常見圖片的類型(矢量圖、位圖)與格式(如JPEG、PNG、GIF等)。
講解不同類型和格式圖片的特點、用途及選擇原則。
實踐活動(約15分鐘)
分組讓學生選擇一種方法獲取圖片,并保存到電腦中。
教師巡視指導,確保學生正確操作并完成任務。
小組內分享獲取與保存圖片的經驗和心得。
課堂小結(約5分鐘)
總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強調圖片的獲取與保存方法及其重要性。
提醒學生注意圖片的類型與格式的選擇原則,以便更好地滿足實際需求。
布置作業(約5分鐘)
讓學生自行選擇一張圖片素材進行保存,并嘗試將其轉換為不同的格式。
要求學生提交作業并給出反饋意見。
五、教學評價
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參與度來評價他們對圖片獲取與保存方法的理解程度。
通過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來評價他們對圖片類型與格式選擇原則的掌握情況。
鼓勵學生積極提問和分享經驗,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精神。
【圖片的獲取與保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四年級下冊《圖片獲取有方法》的教學設計07-20
《錯位的圖片》教學設計范文07-20
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教學反思02-09
《插入圖片和藝術字》教學設計(通用6篇)11-16
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教學反思6篇02-09
《插入圖片》課程教學反思06-26
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手抄報圖片圖片版面設計06-20
關于軍訓手抄報設計圖片08-26
文明出行手抄報圖片設計大全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