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極相遇了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分析】
對于磁鐵兩極的相遇現象,大多數玩過磁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發現。這是兩個幼兒園孩子關于磁鐵相遇的感受:“磁鐵能吸上,要是反著就不會吸上”;“磁鐵正極對負極可以吸在一起,但是正極和正極不能吸在一起,如果正極和正極對一塊兒兩個頭就會掉頭”。可以發現學生有著很多的生活經驗,教師就以此為基礎直接引入“磁鐵長龍”的游戲。初次的拼擺后會發現磁鐵的兩極不同才能吸引,相同的兩極是不能吸引的。此時的提出問題與猜想就更加具體和有效,教師可以通過表格的形式列舉出4種兩極相遇的情況,并請學生多次實驗和記錄。準確地描述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是實驗的關鍵,并在教師引導下總結出“同極相吸、異極相斥”的規律。最后的拓展可使學生對磁鐵的這一性質掌握得更加深入和靈活。
【教學目標】
(1)進行磁鐵磁極相接近的實驗,發現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2)正確描述實驗現象,準確記錄,在比較、歸納中形成實驗結論。
(3)主動發現磁鐵磁極間相互作用的規律,感受探究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材料準備: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圓形磁鐵、沒有顏色(或遮蓋顏色)的磁鐵等。
(2)活動場地:在教室內和實驗室內均可
【教學過程】
師:大家對于條形磁鐵和它的兩極已經熟悉了,現在我們進行一個“磁鐵長龍”的游戲。請每個小組派一位代表到黑板這里進行磁鐵接龍,要把每兩根磁鐵牢牢地吸上,我們拖動第一根磁鐵,后面的磁鐵都能夠跟著運動才行。
(學生代表進行活動,其他的同學都能夠清晰地看到操作過程。)
師:看來,這個活動是有竅門的,誰來說說?
生1:不同的顏色才能吸上,相同的不能吸上。
師:你們說的顏色指的是磁鐵的兩極,磁鐵的兩極相接近會有幾種接近的情況發生?
生1:相同的'極和不同的極。
生2:S極和S極接近,N極和N極接近,S極和N 極接近。
師:老師把你們說的情況記錄下來。
師:當磁鐵的兩極相接近后會發生什么現象呢?請你用最簡潔的文字記錄下來。例如S——S會發現“吸不上”,就把“吸不上”記錄在后面。請大家準確地記錄你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學生分組操作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匯報和交流。)
師:當S極接近S極時,它們吸不上。是誰吸不上誰?
生1:一個吸不上另一個。
生2:兩個都吸不上對方。
生3:然后它們都會跑開。
師:我們可以把這種相互吸不上,就像互相都在向外推的現象稱為“相互排斥”,這樣是不是更貼切呢?N與N極接近也是這樣嗎?
生:也是相互排斥。
師:當N極接近S極時又是什么現象呢?
生1:吸在一起。
生2:不排斥了,吸在一起了。
師:也是一個吸引另一個,還是相互吸引呢?
生齊說:相互吸引。
師:當S極與N極相接近呢?
生:也是相互吸引。
師:這么多的實驗現象有沒有什么規律呢?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生1:一個不同的和一個不同的能相吸起來,一個一樣的和一個一樣的不能相吸。
師:說的真好,不同的吸,相同的斥。誰還能說得更簡單點兒。
師:我們還可以把相同的叫做同極,同極相斥,不同極相吸。
師:我們還可以再簡單點,把不同極用“異”字表示,可以說成“異極相吸”。
師:跟著老師說一下“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師: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這兩個磁極相接近,是同極還是異極?會發生什么現象?
生:是同極,會排斥。
師:再看這個磁鐵已經沒有名字了,它被吸在南極一端,它應該是?
生:吸在南極一端,應該是北極。
師:孩子們,我們今天對磁鐵的兩極又有了更多的認識,發現了它們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特點,還能夠運用這個特點把其他磁鐵的名字找回來。關于磁鐵的知識,我們就先學到這里。
【教學反思】
教學中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是教師需要抓牢的地方,吸不上、掉頭等口頭語言與正確描述實驗現象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相互”的描述是既準確又形象和便于學生理解的。理解到相互的排斥力和相互的吸引力對孩子今后掌握能量的上位概念具有支撐作用。同時在總結規律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孩子更多的空間,不斷地練習和提高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才會真正促進學生思維的成長。
【總結點評】
教學中可以看到教師的追問很多,引導也比較到位,這是對于低年級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必要訓練。科學、準確的描述有利于學生形成科學概念。透過復雜的現象看本質,總結提升現象背后的規律是對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培養的要素。教學中可以在這兩個環節放開些時間,讓更多的學生得到提升和鍛煉。最后的拓展環節也是反向思維能力訓練的恰當時機,教師應盡量多地讓每一名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正確判斷。
【兩極相遇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相遇》教學設計03-31
磁鐵的兩極教學設計06-16
《兩極指南北》教學設計02-10
《相遇問題》教學設計04-03
相遇問題教學設計04-11
相遇問題教學設計06-14
“相遇問題”教學設計01-07
《相遇問題》教學設計03-27
相遇問題教學設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