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3-05-19 10:04:21 曉怡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精選11篇)

  《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初步清楚宇宙是一個系統的、有大小不同的天體構成的;

  2.宇宙中的星系和星體都在不斷的運動,整個宇宙都在不斷變化,也在膨脹(假說);

  3.天體之間的相互運動,會有發生不同的天文現象,這些天文現象都是以地球為觀測點的;

  4.更加增強學生對天文的興趣。

  一、導入

  1、孩子們,你們學完了宇宙單元,你們都學到了些什么啊?學生發言說說自己學到的科學內容。教師一邊用磁條貼貼出有關的內容。(學生說什么就貼什么,學生說到了,磁鐵上沒有的用粉筆寫在黑板上。包括本單元的所有科學知識)

  2、我們通過8節課的學習,學到了很多關于宇宙方面的科學內容,但是孩子們,剛才你們說到科學內容都是零碎的,今天老師帶領大家把這些科學內容進行整理,以便于我們更好的、更有系統地了解這些科學內容。

  二、復習天體系統

  1、小組能把黑板上這些磁條貼上的內容能進行組合,組成不同的天體系統嗎?

  2、小組討論,教師巡視傾聽小組中的討論;

  3、交流討論結果,讓學生上臺排序。發表不同意見,最終結果如ppt宇宙體系

  太陽

  月球(衛星)地球 太陽系

  其他行星 銀河系

  矮行星 1000-2000億顆恒星 仙女座星系 宇宙

  小天體 已發現100億個河外星系

  4、復習月球相關知識

  (1)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學了這一單元,你知道了關于月球的哪些知識呢?

  (2)老師月球相關的一部分知識羅列了出來了,出示ppt月球的相關知識,你能把這些知識歸歸類嗎?運動方式、月球地形、月球基本數據、人類對月球的探索。

  5、識記太陽系的八大行星

  (1)月球是地球的衛星,那地球又是太陽系的什么呢?行星在太陽系中,有幾顆如地球一樣的行星呢?

  (2)出示太陽系結構圖

  用頭一個字記住八大行星的排序。

  6、恒星的生生死死

  (1)太陽是太陽系中的唯一恒星,他會變化?ppt出示太陽演化示意圖

  (2)出示恒星一生圖,恒星怎么演化的?ppt出示

  (3)從眾多的觀測證據可以知道,有許多恒星誕生,也有許多恒星消亡,有的在膨脹和收縮,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宇宙。

  三、天文現象

  天體之間的'相互運動,會出現不同的天文現象,這單元我們探究了哪些天文現象呢?

  (月相變化、日食、月食ppt出示)

  你們能用黑板為太陽、自己作為地球、用黑白球作為月球來演示這些天文現象。

  月相變化

  你們能給這個月相排排序嗎?ppt

  出示整個月的月相圖,總結一個的月相規律:上半月,由缺到圓,亮面在右

  下半月,由圓到缺,亮面在左;ppt出示

  實驗注意事項:要按照月球逆時針繞地球運動方向;月球亮面始終要朝著太陽,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陽照亮;月球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

  (2)月相: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

  四、星座

  1、為了便于辨認,把一些看起來相互之間距離保持不變的星星分成一群,劃分成不同的區域,根據形態想象成人、動物或其他物體的形狀,天空中的這些被人們分成的許多區域就成為(星座),

  2、你在夜晚的星空中觀過星星嗎?認識這幾個星座嗎?ppt出示

  (1)出示北斗七星和北極星,然后說說它們所在的星座

  (2)出示夏季大三角星空圖,學生分別指出這三顆星的名稱和星座名稱

  (3)出示天蝎座星空圖,指出星宿二和天蝎座的名稱

  (4)考考學生冬季星空的標志獵戶座

  3、關于星空的判斷題

  五、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歷程

  1、我們對月球的探索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呢?為什么我們對月球了解的這么多呢?ppt對月球的探索歷程:

  肉眼觀察——天文望遠鏡——無人探測器——登月考察

  2、人類對月球的探索歷程就是人類對宇宙探索歷程的縮影。

  人類對太陽系的探索達到上面的上面的哪個歷程?相關探測器接近探測

  人類對銀河系和宇宙的探索達到了哪個歷程呢?120億光年怎么知道的?

  哪些人對宇宙探索過程中做出了杰出貢獻?愛因斯坦、哈勃等,當然人類在探索的過程中也有巨大的犧牲

  簡介中國在探索宇宙方面的努力

  六、質疑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嗎?在你大腦中能構建一個簡單的宇宙體系了嗎?

  《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生通過學習要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環境,理解天體系統的層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陽系的成員,運用資料認識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的特征,從中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產生和存在生命的條件與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分析教材,使學生具有歸納整理知識、提取重點和找出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自學能力。

  2、通過閱讀圖片,畫圖和思考等活動,提高學生從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地球的宇宙環境使學生意識到宇宙是物質的、以及時科學的宇宙觀。用全面、發展、辨證的觀點來看待一些宇宙現象,并能作出正確的解釋。

  (四)說重點和難點

  1.重點:天體系統的層次,它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2.依據:從教材方面:宇宙空間物質是比較復雜的、甚至設涉及到一些物質結構問題,較為抽象。從學生方面:雖然學生有了一定的只是儲備,但是學習專業的地理知識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由此將之作為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本節課我主要運用的教學方法有講解法、導學法、歸納法、討論法等,針對不同的知識點我將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我將結合有關的材料和圖來完成“人類目前觀測到的宇宙”這一問題;采用綜合分析法來引導學生學習“宇宙中的地球”,著重分析地球上出現生命的原因。本節課涉及的天文知識較多,而且一些內容比較抽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對一些內容作適當的補充,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二)學法:建議學生通過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合作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發展個性。

  (三)教學評價:我主要運用表揚性評價、鼓勵性評價和測試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回答和相互討論來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以及運用知識的能力,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對表現欠佳的學生進行引導與鼓勵。如在新課學習完后,我將在黑板上畫出天體系統的層次圖,留出部分空格,隨機的抽一些學生來填寫,并請另外一些學生來評價,用這種方法來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會先用一句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導入本堂課。

  (二)引導講解——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我著重從空間和時間上來敘述。我將簡單的向學生回顧人類對宇宙認識的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階段,天圓地方——地心說——日心說——星系——宇宙,讓學生概括的了解到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的確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給學生一個發展的觀點,即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不斷得到修正,不斷地接近真理。

  讓學生瀏覽書本第6頁的閱讀,讓學生互相討論下,他們熟悉的天體以及他們所知道的關于天體神話故事。之后引出“可見宇宙“的概念,提出衡量天體之間距離的單位—光年。讓學生閱讀書本6頁的活動,引出光年的概念,讓學生動筆計算人類已經觀測到得半徑有多少千米?以及互相討論對它的感慨。通過計算與討論,讓學生意識到宇宙無邊無際,有待我們進一步探索。

  (三)配合插圖,講述講解——天體及天體系統層次

  這部分內容包括了兩個知識點。第一個是天體,我將列舉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物質類型,比如說彗星、流星等。然后給出天體的概念,并充分的利用教材上的圖13,讓學生結合旁邊的小字進行閱讀,讓他們對各種天體有一定的了解,加強對他們的科學教育。由于教材受篇幅限制,沒有舉例說明,我在講課時會結合有關的資料作些補充。第二個知識點是天體系統,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我將從學生比較熟悉的.一句話著手:“太陽大,地球小,太陽帶著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帶著月球跑。”這樣就很容易引出了天體系統的概念:是指天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然后我在分別從組成和尺度兩方面簡單的說明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星系等不同天體系統。并指出不同天體之間的關系,我將板書天體系統的層次關系,讓學生能有一個清晰的條理性。

  (四)識圖講解——八大行星

  我將讓學生在太陽系的示意圖中找到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并提醒學生注意小行星帶的位置,然后我再把八大行星作一個簡單的介紹。這部分內容學生比較感興趣,讓學生來談談他們對八大行星有哪些了解?讓同學閱讀11頁的表格。讓學生從行星的質量、體積、平均密度、公轉周期和自轉周期等數據中,看出地球與其他行星相比,尤其是類地行星相比,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這樣就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為以下內容作一個鋪墊。

  根據中學生的接受能力、心理特征,以及教學任務和內容,本節的新課講授大概在35分鐘左右。之后,我將利用剩下的時間讓學生做課堂練習,同時解答學生的疑問,進行師生交流,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促進教學相長。

  《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 3

  【三維目標】

  1、引導學生聯系實際,了解解說詞的特點。

  2、引導學生篩選出本文重要信息,,引發自己的思考。

  3、擴展學生的思維層次和文化素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點】

  了解解說詞的特點,感知本文重要信息。

  【難點】

  梳理、整合解說詞的特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播放《銀河系》短片(無聲音,無畫面,有聲音有畫面)讓學生感知解說詞的特點1解說。 學生談觀感。

  明確知識要點。 激發學生興趣,并對解說詞在電視畫面中的`作用和特點有直觀的感受。 課文重點內容的梳理,歸納。

  解說詞特點的整合。 釋題:宇宙的邊疆在哪里?宇宙的典型特點是什么?

  提問: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介紹宇宙的?有哪些標志性的語言。

  將文中文學性的語言抽去,讀一段課文。了解解說詞的特點2情趣詩意。

  要求學生任選取文中的一個圖片,寫一段解說詞。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總結解說詞的特點3對象聽眾。 學生書速讀課文,篩選信息。

  課堂交流。

  宇宙星系(距離我們80億光年)、星系群、子星系(200萬光年)銀河系(4萬光年)恒星。太陽系(1光年)行星

  學生通過感受總結特點。 訓練學生準確篩選信息的能力

  了解說明的順序

  由感性到理性,符合認知規律。 拓展練習 欣賞采石風景照,試寫解說詞,符合解說詞的特點 學生寫作,展示 寫作實踐,能力拓展訓練 小結,布置作業

  【附板書設計】

  解說詞的特點:

  1、解說拓展。

  2、情趣詩意。

  3、對象聽眾。

  《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通過圖片和資料讓學生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識。

  2、能自己查找關于宇宙方面的知識。

  3、通過本課學習,能對宇宙產生興趣,并熱愛我們的航天事業。

  教學重點、難點:

  能通過查找資料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識。

  教學準備:

  關于宇宙方面的各種資料和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讓學生查找關于宇宙方面的資料。

  2、結合上幾節課的內容,引領學生學習宇宙,探索宇宙。

  二、膨脹的宇宙

  1、我們知道在太陽系之外還有很多星體,你們都查找到了哪些關于宇宙方面的資料。

  學生小組查找資料,并交流資料。

  2、觀察宇宙圖片、資料,說說你對宇宙的認識,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談感受。

  3、你知道星系間的距離是多少?能用千米單位來計算嗎?

  學生討論,尋找資料。

  4、引出用來計量恒星距離的單位──光年。

  5、我們知道銀河系是非常龐大的星系,在宇宙中你還發現和它類似的星系嗎?

  學生查資料,仙女座星系、獵戶座星系等。

  6、師講述:現在人人們用天文望遠鏡已經觀測到距我們120億光年的宇宙空間深處,仍沒有看到宇宙的邊緣,而且科學家還發現宇宙正處于膨脹之中!

  三、充滿活力的宇宙

  1、出示恒星一生的圖片。說說恒星的一生。

  學生邊看圖片,邊查尋有關恒星資料。

  2、師講述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會誕生許多恒星,同時也有許多恒星消亡。

  3、學生觀察超新星的爆炸前后圖片,想象充滿活力的宇宙運動過程。

  四、人類對宇宙的探索

  1、你知道人類最早登上月球的是什么時候?

  學生查尋關于人類登月的新聞資料。

  2、我國是世界公認的火箭發源地,說說我國航天事業,以及對我國未來航天事業發展的猜想。

  3、關于航天方面的知識,你還知道哪些?學生繼續查找資料。

  4、閱讀書本,人類在航天事業上所做出的貢獻。

  5、查尋為航天事業做出過貢獻的科學家。

  五、課后延伸:繼續尋找關于宇宙方面和人類在探索宇宙方面的資料,以及我國“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資料。

  《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銀河系和宇宙的各種特征,能正確說出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和宇宙之間的關系。

  2、通過提出問題、查閱資料、推理總結、討論交流來了解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和宇宙之間的關系。

  3、能撰寫一篇短文說明自己給“少年宇航局”宇宙飛船起名字的理由,能提出幾點保證我們經常能遙望星空的小建議,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環保意識。

  重難點:了解星系、宇宙的抽象概念。

  教 具:電子白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猜謎語(課件出示:說它象球不是球,肚子里面啥都有。人物、動物和植物,全都生活在里頭。高山、森林處處見,江河、湖水向海流。天天圍著太陽轉,猜猜它是什么球。)(師板書:地球)

  2、地球有一個大家庭,是什么呢?(板書:太陽系)地球只是太陽系一顆普通的行星,如果讓我們乘坐宇宙飛船來到太陽系,就會看到太陽系的其他成員。(讓學生說說太陽系的其他成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如果讓我們繼續乘坐宇宙飛船飛出太陽系,就會來到------?(板書:銀河系)太陽系只是銀河系的一部分,我們的地球也只是銀河系普通的一員。

  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銀河系。

  二、深入探知

  那么關于銀河系大家想知道一些什么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形狀、組成、大小)

  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去查閱課前搜集的資料(課件出示問題)。

  (學生帶著問題查閱資料)

  1、認識銀河系的形狀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銀河系的形狀,根據課前查閱的資料,你認為銀河系是什么形狀的?(學生匯報,教師相機出現銀河系不同形狀的圖片)

  師:對于銀河系就像一個巨大的旋轉著的“大鐵餅”,你是如何理解的?

  (學生利用手中搜集的材料加以解釋,教師播放視頻加深理解。)

  教師:銀河系不管是像一個不斷旋轉地大鐵餅,還是像一個織布的梭子,這都是科學家們在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下做出的模擬或猜想。“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許只有我們有一天真正的走出銀河系,才能一窺銀河系的全貌。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當我們站的位置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時,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真所謂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那么以后在我們觀察事物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認識。

  2、認識銀河系的組成

  教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銀河系的形狀,那么銀河系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學生匯報,師生交流。(教師出示課件500多億顆恒星,2000多億顆行星)

  500億,我們來想象一下500億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概念。

  現在全世界大約有65億人口,如果把一顆恒星比作一個人的話,那么銀河系恒星的數量將是全世界人口數量的近8倍,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字啊。

  3、認識銀河系的大小:

  那么擁有這么多恒星的銀河系有多大呢?根據你的資料誰能說一說?(學生匯報,教師相機出示課件直徑10萬光年,中心厚度2000光年)

  提問:光年是什么單位?(學生匯報,課件出示什么是光年,計算出1光

  年大約等于10萬億千米)

  以神7的速度作比較:神7的速度大約8千米每秒,大約需要4萬年!我們所處的銀河系直徑約10萬光年,厚約2000光年。(出示圖片)也就是說光沿銀河系直徑要走10萬年,光穿過銀河系中心的厚度也要走2000年。如果我們從地球上以光速飛行的話,到銀河系的中心還需要約2.8萬年呢。多么遙遠的距離啊

  看到這些,你感到銀河系怎么樣?(學生匯報)

  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銀河系。

  教師描述(同時課件出示背景音樂),在晴朗的夏夜,當我們仰望星空,你會看見一條淡淡的光帶橫貫蒼穹,那就是銀河。現在我們坐上光速飛船飛離地球,穿過太陽系,置身于茫茫宇宙中。我們從銀河系的“上”方看下去,銀河系就像一個不斷旋轉的大鐵餅,我們又來到它的“側”面,看過去它又像是一只織布的梭子。銀河系是由500多億顆恒星、2000多億顆行星組成的一個龐大的`集團,這么龐大的集團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而我們所能觀測到的所有的星系也只是宇宙中極小的一部分。

  4、認識宇宙

  教師:銀河系之龐大已經令我們震撼,但相對于宇宙來講,這么龐大的銀河系還只是宇宙中極普通的一個成員,那么宇宙是什么?宇宙中除了銀河系還有哪些成員呢?(板書:宇宙)(學生閱讀科學在線)

  1)宇宙是什么

  2)認識宇宙的組成

  3)認識宇宙的大小

  4)宇宙既然是無限空間,那么宇宙是什么形狀的呢?

  剛才我們在講銀河系的時候,有同學用“龐大”來形容,你能不能也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宇宙呢?(板書:浩瀚的)

  5)教師: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錄像,了解一下現在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5、認識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和宇宙之間的關系。

  教師: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很多有關銀河系和宇宙的知識,那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和宇宙之間的關系呢? (學生用語言敘述,或用集合圖表示)

  6、給宇宙飛船命名

  師:到茫茫宇宙中去遨游是人類自古以來最美麗的夢想之一,中國民間牛郎織女的故事,反映了人類對星際航行的向往,古時候的鵲橋相會變成現代的宇宙飛船航行。“少年宇航局”將發射一艘宇宙飛船,正在征集宇宙飛船的名字,希望大家都來參加。(課件出示要求)

  (課件介紹我國著名宇航員,課下繼續搜集資料,把自己寫的關于宇宙飛船命名的短文讀給同學聽。)

  7、觀察銀河系

  師:在晴朗的夜晚,由家長帶領,到遠離燈光的地方觀察銀河系,把自己觀察的結果記錄下來。

  觀察星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是天文學家已經發出了“星空在消失”的警告,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我們應該采取什么行動?

  三、自主反思,深入拓展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關于宇宙你還想知道些什么呢?

  (學生可能會提宇宙的起源?宇宙中還有沒有生命?宇宙是怎么誕生的?宇宙中的黑洞是怎么回事?宇宙將來會怎么樣等問題,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對感興趣的問題如宇宙中還有沒有生命進行爭論)

  看來同學們都對浩瀚的宇宙充滿了好奇,希望大家課下繼續查找資料,讓我們共同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

  《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用查閱資料的方法來認識浩瀚的宇宙。

  2.培養、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人類對太空的認識隨技術的進步而深化和拓展。

  科學知識

  1.知道太陽系、銀河系及宇宙的關系。

  2.了解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歷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測宇宙的工具。

  教學準備

  有關銀河系、河外星系、探測宇宙的工具等各種影像資料。

  一.教學導入

  板書課題,提出問題:為什么用浩瀚來形容宇宙?(很大)讓我們一同去了解到現今人們所認識的宇宙吧!

  二.閱讀講解銀河系

  1.學生讀圖文。

  2.分析:銀河系的形狀;太陽系與銀河系的關系;

  我們還要讓學生知道構成銀河系的每一顆恒星就是一個“太陽”,而且其中有很多比我們所說的太陽還要大。用比喻讓學生理解銀河系的大小。

  3.認識天文學中使用的距離單位:光年

  組織學生計算: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約為30萬千米每秒,照這樣計算,1光年大約為 30萬×60秒×60分×24小時×365天=94608億千米。

  三.閱讀講解 河外星系

  1.指導學生認識大麥哲倫星云與仙女大星系,明白它們是和銀河系一樣大小的恒星系,是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兩個河外星系,大麥哲倫星云只在南半球才能看得到。

  2.閱讀了解銀河系外還有無數的河外星系,每一個河外星系都是由上千億顆恒星構成的。

  3.認識總星系:是現在人類已觀測到的宇宙部分。即總星系是銀河系和河星系的總稱;總星系只是宇宙的一部分,讓學生理解課前提到的問題:為什么用浩瀚來形容宇宙?

  四.繪制天體系統層次示意圖

  1.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天體系統有哪些,它們的關系怎樣?

  2.畫出表示已知天體層次關系的示意圖

  3.學生展示、解說自己畫的'示意圖,并聽取同學的意見,展開評價。

  五.閱讀 漫漫探索路

  1.學生閱讀圖文,了解相關探究過程。

  2.告知學生目前能觀測到的最遠天體,離我們約150億光年。人類對宇宙的構造和發展的認識,正在日益加深。人類探索宇宙的研究近年來有突飛猛進的發展,請大家關注人類探索宇宙的最新活動動態。

  《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學會從文中篩選重要信息。

  2、體味本文語言的準確與情趣詩意之美。

  3、培養探索意識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深入挖掘探索過程中的懷疑和想象精神。

  【教學難點】

  探討標題的獨特內涵。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式教學。

  【教學時數】

  第二課時。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設計】

  1、導入:茫茫宇宙,充滿奧秘。仰望星空之時,會有許多遐思,有沒有外星人存在呢?

  讓我們先看一段視頻,你相信有外星人存在嗎?提問請一兩個學生說說依據,我們走進課文《宇宙的邊疆》,看看被美國人稱為科學代言人的卡爾薩根怎么說的,他相信 有嗎?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入文章的寫作宗旨探索宇宙的奧秘。)(板書)

  2、問題一:探索宇宙時,應該具有什么精神?

  勇于懷疑富于想象(板書)

  (設計意圖:以兩種精神作為文章的切入點,抓住文章的關鍵。)

  3、問題二:文中的哪些段落體現著作者的懷疑和想象?

  我們回過頭來會猛然發現這么多的段落都在提到懷疑和想象,看來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確實需要這兩種精神,難怪有人稱卡爾薩根被為懷疑論的馬丁路德金并且懷疑和

  想象的內容外形有無差別社會形態是否一樣智能生命文明現象(板書)

  和我們兒時的好奇是一樣的,我們常常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實我們還可以說

  宇宙遼闊無垠,很可能天外有人。

  4、問題三:宇宙有邊疆嗎?宇宙有中心嗎?

  討論兩分鐘:

  一部分同學認為宇宙沒有中心,沒有邊疆因為宇宙遼闊無垠、茫無際涯,范圍之大,難以想象另一部分認為宇宙有中心因為80億光年是我們已知的宇宙中心。還有一部分比較全面認為宇宙有已知的中心也有一致的邊疆根據80億光年是我們已知的宇宙中心和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地汪洋之濱。

  小結:所謂邊疆中心都是對宇宙探索已知范圍之內,未來還要我們這一代繼續探索,那么中心邊疆也會隨之變化。

  5、問題四:分析文章某段落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及語言特色?

  這樣的段落雖然并沒有體現懷疑和想象的精神,但它們為懷疑和想象提供了一種知識的背景,或是懷疑和想象的.結果。同時運用準確而生動形象的語言使得科學知識離我們不再遙遠。

  6、問題五:統觀全文,我們為什么要探索宇宙的奧秘?

  繼續開拓是職責,未來取決于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尋找我們更為美好的家園。

  未來(板書)

  讓學生齊讀最后一段,體會抒情和議論的語言,并和解說詞的特點聯系起來,采用這樣的語言方式會更貼近關注的心理,引起共鳴。

  7、總結文章寫作的重要特色,領悟本文寫作的深遠意義。

  8、布置作業:

  任選一個你喜歡的題目,查閱資料,撰寫一篇科學小品。

  宇宙群星知多少如果發現了生命星球地球的未來

  【板書設計】

  外形有無差別

  探 勇于懷疑

  索 社會形態是否一樣

  宇 未來

  宙

  奧 智能生命

  秘 富于想象

  文明現象

  《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 8

  無限宇宙

  1.知道太陽系、銀河系及宇宙的關系。

  2.搜集整理資料,并對其解釋和說明。

  3.體會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個體的渺小。

  4.意識到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

  5.體會到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認識宇宙的幫助。

  教學準備

  掛圖或投影片——銀河系、仙女座星系、獵犬座星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談話提出問題。

  從地球到太陽系,從太陽系到銀河系,隨著人類不停地探索,人們的認識不斷深入,前面我們對太陽系、銀河系的一些情況進行了學習。人們現在已經知道的宇宙的構成情況是什么樣的呢?

  二、學習新課:指導學生認識宇宙的構成

  1.小組活動:

  猜想:人們現在已經知道的宇宙的構成情況是什么樣的呢?

  在活動中教師要要求學生在組內交流,對組里的意見進行整理,并用圖或文字進行記錄。

  2.全班交流。

  教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想法,適當進行板書。特別對有不同的想法的`學生要求進一步陳述理由,突出矛盾,引發后續學習的焦點。

  焦點問題如:

  (1)太陽是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是不是宇宙中唯一能發光發熱的恒星?還有哪些天體是恒星?

  (2)我們的太陽與銀河系是什么關系?太陽在銀河系的什么位置?

  (3)銀河系是不是整個的宇宙?人們把銀河系以外的恒星集團叫什么?

  3.帶著問題,觀看錄像。

  4.根據錄像內容,解答上述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問題。

  5.小組活動:根據現在人們已知的情況,用卡片,按從大到小、從遠到近的順序擺出宇宙的構成圖。要求在小組內先畫、再擺,然后說明圖的內容。

  6.小組匯報:展示宇宙的構成圖,并說明圖的內容。

  7.集體評價。

  8.師生小結: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宇宙是由廣闊的空間和無數的天體構成的。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現在我們認識到宇宙是由廣闊的空間和無數的天體構成的。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不斷深化,這與探測工具和技術的發展有什么關系?人類從古到今是怎樣探索宇宙秘密的。

  二、指導學生了解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歷程。

  1.談話,從古到今,人們用哪些工具和技術觀察宇宙,都有哪些發現?

  2.小組討論,并作記錄。

  3.學生交流,教師作適當記錄,關注不同的意見。

  5.師生小結:隨著探測工具和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不斷深化。

  6.整理學習:按照觀測工具和技術發明的順序,將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進程進行相對應的整理,并填寫課本61頁表格。

  觀測工具與技術出現認識宇宙的進程

  7.學生交流填寫表格的情況。

  8.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能找到宇宙的邊嗎?

  9.師生小結: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宇宙是由廣闊的空間和無數的天體構成的。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探測到的宇宙空間會越來越大,發現的天體會越來越多,同時了解的宇宙的秘密也會越來越多。

  三、拓展學習。

  1.談話:宇宙是無限的,關于宇宙,你還想知道哪些事?

  2.小組交流,并作記錄。

  3.學生交流問題。

  4.分組: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整理,把選擇相同問題的學生分為一組。

  四、布置作業。

  以組為單位,帶著問題,閱讀有關宇宙秘密的書籍。

  《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 9

  課時:

  2—3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宇宙飛船的主要結構。

  2、學習和利用各種廢棄物制作宇宙飛船。

  3、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養成收集有關宇宙飛船的信息與資料習慣。

  2、利用各種廢棄物制作各種宇宙飛船。

  教學難點:

  了解和掌握飛船的主要結構。

  教學用具: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上天的影片,自制宇宙飛船的教具模型、掛圖等。

  課前準備:

  1、引導學生多途徑搜集相關載人飛船與宇航員的知識。

  2、同時并準備一些廢棄材料(塑料瓶、紙盒、彩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組織教學。

  2、欣賞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把中國首位宇宙員楊利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講解有關“神舟五號”的發射情況。讓學生通過直觀的了解,親身感受中國人民實現了千年來的飛天夢。

  3、導入課題。

  4、引導學生欣賞宇宙飛船圖片作品,感受作品所體現的“宇宙飛船的.形狀特征”。

  5、鼓勵學生說說形狀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飛船,你們是否還知道有關其他宇宙飛船的知識嗎?

  6、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組討論。

  二、發展階段

  1、各組學生把各自搜集相關宇宙的各種資料及圖片進行展示然后回答。

  2、師生共同找出飛船的主要結構,師邊講邊演示各種各樣宇宙飛船的主要結構造型。

  3、師總結學生們搜集到有關宇宙飛船的相關知識,講述宇宙的多種造型特征與設計原理,以及有關載人飛船、載人航天器組成的知識。

  4、師重點邊講邊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幾種宇宙飛船的主要外型結構部件。

  5、分組欣賞了解宇宙飛船的主要外型組成部分。

  6、啟發每個小組應積極動腦,有創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飛船的基本造型特點制作一艘宇宙飛船。

  7、學生分組進行繪制草圖。

  8、師到各小組給予指導。

  9、各組學生開始制作活動。

  三、展示評價階段

  1、組織學生欣賞各小組展示自己組的作品,由各組組長闡釋本組所制作宇宙飛船模型的特點與優點。

  2、引導學生自評與互相評。

  3、收拾與整理:學生整理桌面與地面,保持教室環境整潔。

  四、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有機會制作衛星城,有一定的場景,有多種形狀的衛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與自然景物。

  《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 10

  一、 三維目標:

  1、 知識與能力:體會作者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準確生動地由遠及近,由已知到未知介紹知識的說明方法。

  2、 過程與方法:從說明對象特征、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及說明語言特色這四個角度來解讀課文。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宇宙是物質的、運動的、無窮無盡的,初步樹立科學的宇宙觀,感受人類是征服宇宙的熱情、激發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

  2、由遠及近、由已知到未知的說明順序。

  難點:作者如何運用各種方法清楚地、通俗易懂地說明宇宙的特點。

  三、 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 教學過程:

  1、 情景導入:夏夜在外乘涼,仰望天空,我們總會對神秘的宇宙 產生無限的遐想。那么,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呢?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和認識 。

  2、 整體感知:

  (1) 這是一篇說明文,它不同于記敘文的“以情感人”,也不同于議論文的“以理服人”,說明文是“以知授人”的。速讀全文,想一想:作者向我們介紹了有關宇宙的哪些知識?你了解的宇宙的哪些特征?

  (2) 學生舉手發言,師生共同歸納。

  3、 理出說明順序:

  (1)、設疑:這篇文章的內容是新奇而豐富的,作者說明了宇宙是“物質的”“運動的”“無窮無盡的”三個基本特征。但老師有一個疑問,宇宙對于我們來說是陌生的,但作者對它的介紹內容也是頭緒繁多的,但作者是依據什么樣的'說明順序來介紹宇宙的,從而讓我們覺得宇宙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絕不可知的呢?合作小組討論來回答。

  (2)代表發言,教師點撥。

  空間順序:由遠及近。(星星、星云——銀河系——仙女座里的一個恒星系等等。)

  邏輯順序:由已知到未知。(如由人們肉眼能看到的恒星,說到行星和星云;由大家熟悉的銀河系說到河外星系;由已經發現的數以億計的恒星系推測到別的恒星系等等。)

  (3)牛刀小試:你能用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的方法來簡要介紹一下本文的主要內容嗎?

  4、認識說明方法:

  這篇課文在介紹宇宙的過程中,有沒有哪些內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你產生某種驚嘆呢?而作者又是借助什么手段激起了你豐富的情感體驗的?要求畫出相關內容,并概括你的內心感受。同座互相交流。

  學生回答,教師隨機點撥。

  5、品味語言

  在剛才的內容感悟中,我們能感受到作者熱情贊嘆“宇宙之大”“宇宙之美”“宇宙之奇”.可是,老師有一些想法,想對這篇課文的某些內容進行修改一下,看看我是不是寫的比作者還要好?清同學們來評論評論。

  原句: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還小。

  改句;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比地球還小。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點撥本文說明語言特色:語言準確而生動。

  6、課堂總結:

  宇宙深邃而又遼闊,充滿了神奇的魅力。在閃爍的星星背后,隱藏著無窮的秘密。感謝科普作家鄭文光向我們揭開了宇宙的秘密面紗一角,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相比于浩瀚的宇宙簡直是微乎其微的,我們相信人類不會停下探索的腳步,我們期待在更多天文工作者的努力下,宇宙的秘密不在神秘。

  7、作業:

  搜集中國近幾年來宇宙探索的重大進展,依照一定的說明順序,用準確的語言介紹事物或整理特征。不少于200字。

  《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 11

  一、激情導課

  同學們,你們聽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嗎?那是我們中華民族做了幾千年的飛天夢。

  隨著中國國力的富強,科技水平的進步,繼神舟五號之后,我國又有多個宇宙飛船進入太空。(出示圖片)今天讓我們也來乘坐飛船進行一次宇宙之旅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民主導學

  1、直觀分析,了解新知

  同學們,你們了解宇宙飛船的哪些相關知識?(學生答:略)

  宇宙飛船是從地球發射的可在宇宙飛行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用的載人航天器。它能基本保證航天員在太空短期生活并進行一定的工作。目前,它的運行時間一般是幾天到半個月,一般乘兩到三名航天員。(學生答:略)

  下面,讓我們先來了解宇宙飛船外形有什么特征?都有哪幾部分組成,每部分的造型有何特點?(學生觀察、分析、反饋,教師小結并板畫)

  設計意圖:拋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了解宇宙飛船的知識以及組成部分,并能夠運用基本形概括物象的方法描述飛船的形體特征。

  2、實踐探索,掌握方法

  通過分析我們了解了宇宙飛船的結構及其形體特征。那么,你們準備為自己設計一件什么樣的`宇宙飛船呢?它有怎樣的結構與形體特征?想好了嗎?能說給你們小組的同學嗎?哪位同學愿意將你們的想法與大家進行分享?

  請一名學生上臺板畫,其余學生觀看。師生共同評價學生作品情況,教師適當補充完善畫面,并強調

  A、構圖主體突出,情境合理。(板書:構圖均衡美)

  B、飛船造型合理,方法獨特。(板書:造型寫實、抽象)

  C、色彩豐富,富有變化。(板書:色彩對比、和諧)

  3、激發思維,自主創作

  1、同學們,想不想看看別的小朋友是如何設計的?(出示作品)這些飛船與你心中的飛船有什么不同?(學生答:略)

  老師發現同學們都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了,下面,大家就趕快動手設計吧!(音樂背景)

  2、作業要求:

  A、畫一幅自己心中的宇宙飛船。

  B、作品主題突出,構圖合理,有適當的背景。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通過聯想創新設計出來的不一樣的飛船,進一步激發學生創作思維。

  三、欣賞評價,教師小結

  1、作品展示、評價,引導學生介紹評價自己作品的設計意圖與創意,學生互評,教師點評。

  2、教師小結:六年級的孩子果然不同凡響,現在大家不僅有宇宙方面深厚的知識積累,還能很好地應用所學知識設計出獨特的宇宙飛船。老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夠乘坐自己設計的宇宙飛船進行一次真正的宇宙之旅。

【《宇宙單元復習》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鹽化肥》單元復習課教學設計12-27

《宇宙的未來》的教學設計09-26

宇宙航行教學設計08-31

《宇宙的未來》教學設計05-27

《宇宙的邊疆》教學設計06-03

《宇宙的未來》 教學設計04-18

《宇宙的未來》 教學設計04-18

《宇宙探秘》的教學設計07-19

《宇宙生命之謎》教學設計03-0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 亚洲百合片在线网站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字幕不卡 | 在线看黄v免费网站免费 |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亚洲Aα 亚洲中文字幕超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