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采集與加工》微課教學設計范文
設計內容
《圖像采集與加工》中圖像的格式與類型,兩節課之間的承前啟后
設計思路
打破原有課程順序,用一節課時間讓學生體驗圖像加工的魅力,在課堂結束前,利用保存文件時文件格式的選擇講解圖像的格式,且利用保存時圖像品質選擇,選擇“低”與“最佳”,做出比較,有出現失真,引出下節課內容圖像的類型點陣與向量。
理論基礎
體驗式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前期工作
Ps圖片展示(班級自己學生的ps圖片結尾,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1、photoshop軟件
2、圖像的采集
3、圖像的合成
學生興趣點
將自己與喜歡的名人進行合成
二、本微課設計點
4、圖像的格式
任務三:
(1)保存圖像,以源文件格式“學號.psd”保存與桌面
(2)將圖像另存,以“學號.bmp”及“學號.jpg”保存與桌面,三幅圖像的大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分析:
如果課程開始直接講解圖像的格式,學生不能很好理解,對老師講的bmp、jpg沒有具體的概念,相當于聽了桌子、椅子,不能將bmp、jpg與圖像聯系起來。
所以,在前面將學生興趣點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后,并且自己已經有了獨立完成且喜歡的作品后,對圖像有一定認知的`情況下,通過保存操作,理解圖像有哪些格式及其區別,學生能夠接受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
學生搜索信息,表達自己的體驗,教師最后總結
Bmp、jpg、gif、psd、png概念及之間的區別
5、圖像的類型
任務四:
將圖像另存為jpg格式時,將圖像品質修改為如圖,注意圖像畫質的細微變化及存儲空間的變化。
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分析
此時已到課程結尾處,學生保存的時候還會遇到一個問題,即圖像品質的選擇,多數情況下,我們只是選擇最佳就過去了,但是為了下節課做準備,此處要求學生選擇低與最佳,做出比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留下懸念。下節課開始即可提出疑問,并且比較向量與點陣圖的放大效果。
【《圖像采集與加工》微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字化圖像的采集加工與簡單合第二課時教案12-19
微課教學設計01-20
《微課》教學設計11-27
微課教學設計11-02
《選擇圖像》教學設計07-04
微課教學設計范文02-09
《散步》微課教學設計02-14
體育微課教學設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