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變了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08 13:37:2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形狀變了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形狀變了教學設計

  本課先從“玩跳跳球”場景展開,讓學生觀察跳跳球的變化,發現形變。教材再進一步設計觀察活動:身邊常見事物是否都會發生形變。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力不能使硬的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嗎?”基于認識基礎,多數學生會給出這樣的結論:力可以改變軟的物體的形狀,但不能改變硬的物體的形狀。基于此,教師可根據制訂的計劃,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并做好記錄,并對這一結論進行反思,從而得出正確結論,達成知識目標:“知道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

  【教學目標】

  (1)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2)培養敢于猜想、尊重證據的科學研究態度。

  【教學準備】

  (1)材料準備:跳跳球、橡皮筋、塑料瓶、玻璃瓶、水、玻璃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跳跳球

  師:(出示跳跳球)同學們,這個跳跳球怎么玩?

  生:(學生演示。)

  (設計意圖:學生演示能更好地引起全體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快、更好地聚焦課堂。)

  二、觀察活動

  師:跳跳球有什么變化?

  生:(學生說出跳跳球的變化。)

  師:(PPT出示氣球、橡皮筋、塑料瓶、桌子)如果我們給它們用力,它們會發生變化嗎?

  生:(學生實驗,并做好記錄。)

  生:(實驗結束,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體驗、觀察,幫助學生發現力可以使物體變形,并產生問題:力能改變硬的物體的形狀嗎?)

  三、實驗驗證

  師:(PPT出示兩個裝滿水的瓶子,一個塑料瓶,一個玻璃瓶)

  (PPT出示實驗方法:)

  請你用力擠壓瓶子,觀察瓶子的`玻璃管里的水柱有什么變化,并寫在記錄單上。

  生:(匯報交流。)

  師:玻璃管里的水柱變化說明了什么?

  生:(根據實驗現象,嘗試解釋,得出結論。)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讓學生知道力可以使物體形狀發生改變。軟的物體變化比較明顯,硬的物體變化難以用肉眼觀察,但可以借助其他物體幫助我們觀察。)

  四、反思評價

  師:這次探究活動你做得好不好?

  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問題指導幫助學生對本次探究活動過程進行反思和評價,培養學生的反思評價能力。)

  【教學反思】

  本課通過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加上老師恰當的指引,使探究變得更加有序。本課引導學生經歷了“問題-猜想-計劃-實驗-結論”的完整探究過程,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及時進行反思,使學生反思與評價的能力得到提升。

  【總結點評】

  教師要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情境,寓教于樂,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充滿興趣。如果沒有教師恰當的引導,對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容易忘了要探究什么,要如何表達。這些都需要教師進行細致的引導,包括在實驗中加強指導,在表達過程中進行耐心的引導。同時也要注意避免過度引導,避免學生產生過度依賴。

【形狀變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地球的形狀》教學設計07-08

《地球的形狀》教學設計01-11

《形狀與結構》教學設計06-22

《重疊的形狀》教學設計06-09

地球的形狀教學設計04-10

《地球的形狀》教學設計03-24

多變的形狀教學設計范文12-26

按形狀分類的教學設計07-03

小學《地球的形狀》教學設計09-2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美女午夜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 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 | 午夜一级a成年大片在线 | 亚洲se福利视频 | 亚洲日韩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