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時間:2021-05-24 13:03:4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即說明文中的一種。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注意“晶”“瑩”“資”“賜”“濫”的讀音;“竭”和“藹”兩字通過找異同區分記憶字形;“睹”和“賭”“堵”“都”“豬”“煮”“著”等字用“換偏旁”的方法進行形近字的比較識記。

  2、正確讀寫“遙望、晶瑩、資源、礦物”等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晶瑩、渺小、濫用、威脅等詞語;聯系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理解“資源、慷慨、恩賜、節制、枯竭”等詞語。

  3、默讀課文,理清全文各段落之間的聯系,練習表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4、讀懂文中有特殊用意的詞語如“本來”“至少”等與上下文的聯系,用刪改的方法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讀懂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5、學習舉例子、列數字等說明的方法;通過比喻、擬人等手法的運用體會科學小品文語言的生動形象。

  6、培養學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過調查地球的資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關信息,引導學生珍惜資源、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讀懂文中有特殊用意的詞語與上下文的聯系,讀懂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意識。

  【教學準備】

  學生:

  1、課前查找有關地球知識的資料。

  2、搜集生態環境及自然環境遭受破壞的事例、數據。

  教師: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太空鳥瞰地球的圖片,學生欣賞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在浩瀚無邊的宇宙,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她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它是太陽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愛的地球(板書:地球)

  2、關于這個美麗的星球你都知道哪些相關的知識呢?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3、大家的知識很豐富,真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地球的文章——《只有一個地球》。(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反饋字詞。

  1、自由的輕聲讀課文,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字音,把詞語讀準確,勾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把語句讀通順、流利。

  (2)、邊讀邊感受,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地球的哪幾方面的內容?

  (3)、遨游太空的宇航員發出了怎樣的感嘆?勾畫出來。

  2、檢查生字、詞語。

  指9名學生開火車讀課文,隨文糾正生字的讀音,指導字形的書寫識記,隨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1)、讀準字音。

  yíng pin z cì làn

  晶 瑩 一 葉 扁 舟 資 源 恩 賜 濫 用

  (2)、區分記憶字形。

  、“竭”和“藹”有一部分相同。

  “睹”和“賭”“堵”“都”“豬”“煮”“著”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

  (3)、隨文重點理解“晶瑩、渺小、濫用、威脅、資源、慷慨、恩賜、節制、枯竭”等詞語的意思。

  三、梳理內容,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關于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2、小組討論交流。

  3、交流反饋,小組代表回答問題。

  (1)、美麗渺小;(2)、資源有限;(3)、不能移居;(4)、精心保護

  4、根據梳理的內容,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大意。

  四、再讀課文,感悟地球的美麗可愛。

  1、快速瀏覽課文,說一說當宇航員在太空目睹地球之后發出了怎樣的感嘆?

  2、指名學生回答并板書:可愛;易碎

  3、感悟地球的可愛。

  (1)、課件再次出示人們在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

  (2)、學生看圖后結合課文內容自由描述你所看到的地球。

  (3)讀一讀作者在文中的描述。出示課件: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從作者的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地球的美麗壯觀)

  你能具體說說從哪些詞語感受的?(晶瑩透亮)

  誰知道紗衣指什么嗎?(大氣層)

  運用了什么手法。比喻也叫打比方。運用打比方的手法讓我們更能直觀、生動形象的感受到地球的美麗。

  指名學生把這段話再美美地讀一讀。

  4、出示課件“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學生齊讀。

  這句話運用了什么手法?把地球比作什么?(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

  小結:看,作者運用打比方的手法,不但突出了地球的美麗、可愛,更多的是對地球的贊美。讓我們用贊美的語氣再讀這句話。

  5、作者把地球比喻成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難道僅僅就因為她外表美麗嗎?(課件:地球無私地向人類提供著各種資源)

  (1)板書:無私 慷慨。

  (2)你是如何來理解這兩個詞。

  (3)地球無私的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同學們都知道哪些礦產資源?(煤、天然氣、鐵、銅、金、石油等)

  (4)像這些要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地質變化才能形成,而且用完可能永遠消失的資源,我們稱它們為不可再生資源。除了這些資源,地球還向我們人類提供著什么資源呢?(水資源、大氣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

  (5)、這些資源的特點是可以循環利用,所以是可再生資源。可見在這段話中提到的礦產資源只是地球的各種資源中的一種,你知道這是運用了什么手法嗎?(舉例子)

  5、總結:地球賦予萬物生命,哺育人類成長,可以說,沒有地球就沒有人類,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贊美自己的母親。齊讀(出示課件: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五、課后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識記新詞語。

  板書設計:

  13、只有一個地球

  美麗渺小 資源有限 不能移居 精心保護

  可愛 易碎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課文主要介紹了地球的哪幾個方面內容?

  2、閱讀就是用心靈與文字對話的過程,讓我們再次走進文本,把觸動你心靈的詞句勾畫下來,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分版塊研讀,深入理解。

  過渡語:上節課我們感悟了地球的可愛,然而,作者說“只有一個地球”,遨游太空的宇航員在目睹地球時,也發出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又是為什么呢?

  (一)研讀“地球的渺小”。

  1、指名讀第2自然段,大家邊聽邊思考:為了說明地球的渺小,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具體說一說。

  2、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指導。

  (1)課件出示:地球與茫茫宇宙相比,顯得非常渺小。

  這句話作者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作比較)將誰和誰進行對比比較?(地球和宇宙)

  (2)、課件出示:它是一個半徑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

  這句話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列數字)

  你如何理解句子中的“只有”一詞?(“只有”,說明地球半徑的短,進而強調地球的渺小。)

  (3)、同學們,為了說明地球的渺小,課文中還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出示句子請女同學讀: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課文是把什么比做扁舟?說明什么?(把地球比作扁舟,說明地球與茫茫宇宙相比,它就如同大海里的一葉扁舟實在太微小了。)

  3、出示課件:孤獨的圓點。這是宇航員從64億公里之外的太空拍攝到的地球照片。同學們,就在這一葉扁舟上,卻乘載著我們整個人類60多億人口啊!這可是我們人類唯一的家園啊!

  過渡語:扁舟雖小,卻慷慨地為我們人類提供了生存的各種資源(如水資源、大氣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等),然而這些資源也是有限的。

  (二)研讀“自然資源的有限”。

  1、齊讀第3自然段。說一說人類對不可再生資源是什么態度?

  (1)學生回答(不加節制)。并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2)這讓老師想起前不久在網上看到的資料,據科學家推算,依照現在的速度,煤再有100年左右將會完全枯竭。(板書:資源枯竭)你知道“枯竭”意味著什么嗎?

  (3)作者面對這些殘酷的現實,他在寫這一段話的時候,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氣憤、不滿、著急、告誡……)

  (4)那么,把你的理解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吧!

  2、默讀第4自然段。想一想:人類又是如何對待可再生資源的呢?

  (1)出示課件: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做貢獻的。

  “本來”是什么意思?可以換成哪個詞語?(“本來”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可以換成“原來、原先、以前、原本”等)

  將換后的句子或者去掉“本來”這個詞的句子讀一讀,說說哪個更好?

  A.學生小組交流討論。

  B.小組派代表回答。

  原句更好,“本來”一詞“本來”準確地點明了可再生資源已遭破壞,強調了“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現在的不可再生性,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性、嚴謹性。結合前文“礦物資源”的闡述,再一次證實了自然資源的有限及面臨的危機,從而給讀者以警示、提醒。

  C.教師小結:作者在表達方面注意用詞的準確,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2)你知道人類的這些破壞行為,造成了哪些生態災難嗎?生交流。

  (3)老師也收集了到了一些相關資料。(出示課件)

  (4)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此時你有怎樣的感受呢?(痛心,憤怒,可怕,心情沉重,沉痛)

  (5)把我們現在的心情融入到這段文字中,自己練習讀一讀。

  (三)、明確“人類無法移居”的事實。

  過渡語:有人可能會說:既然地球那么容易破碎,地球上的資源又是那么有限,我們就到別的星球上去生活吧!可不可以呢?讀一讀課文的6、7自然段。

  課件出示: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1、這句話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列數字)

  2、“至少”什么意思?可不可以去掉,小組交流后說一說。

  不可以去掉。“至少”一詞是強調了目前的研究成果還只限于這個范圍,“40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還不能確定,體現了說明的嚴謹性。同時,“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進一步說明了距離的遙遠,從而簡潔有力地證實:目前還找不到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易于理解,又讓人信服。

  3、那么40萬億千米是一個什么概念呢?(出示課件)

  我們來算一算:小明今年1歲,他爸爸聽說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的邊緣,有可供人類居住的第二星球。他爸爸就花錢讓人造了一艘時速為40萬公里的飛船,讓小明到上面過好日子。請問:小明要多少年后才能到達那個星球?(注:一年是8760個小時)

  40萬億÷40萬÷8760=1141.5(年)

  一千多年!能到達嗎?(不能)因此,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4、地球被破壞了以后,我們真的是別無去處。因為我們——生齊答:只有一個地球!

  三、回歸課題,升華情感

  1、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別無去處!那么,我們又該怎樣做呢?

  2、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從自我做起,從小處做起,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讓我們一起來向全世界呼吁: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端起課本齊讀第9自然段。(板書:精心保護地球)

  四、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課件出示傷痕累累的地球圖片)同學們,面對傷痕累累的地球母親,面對這位飽經滄桑的媽媽,每一個有良知的人,每一個有智慧的人,每一個有正義感的人,都在思考,你們也一定有話想說。你想地球、對人類、對自己說點什么?

  2、師:我知道你們還有很多話想說,但是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我們--(齊讀:只有一個地球)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我們--(齊讀: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的世世代代,子子孫孫都記住——我們(齊讀:只有一個地球)

  3、作業:出示燈片: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地球,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說說你的想法,寫一篇短文。

  五、板書設計:

  只有一個地球

  可愛易碎

  美麗壯觀資源有限

  無私奉獻無節制開采

  孕育萬物隨意破壞

  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15篇08-16

小學語文《只有一個地球》說課設計03-11

讀《只有一個地球》有感05-15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12-04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說課稿12-17

【薦】讀《只有一個地球》有感05-15

讀《只有一個地球》有感【薦】05-07

讀《只有一個地球》有感【精】05-06

【熱】讀《只有一個地球》有感05-06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課件05-1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片高清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中文a∨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国产欧美大码A视频 | 亚洲一级性爱片免费观看 | 久久精品—区二区三区美女 | 麻豆亚洲福利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