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瀑布》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瀑布》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
⒈認字10個,會寫9個生字。
⒉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詩歌的韻律美,體會瀑布的雄偉、壯觀。
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⒈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擁有豐富的水資源,以水為主的風景名勝舉不勝舉。每一處都有自己的特色,與其相關的詩歌也有很多。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葉圣陶爺爺走近瀑布,去觀賞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景觀,去聆聽那震耳欲聾的聲音,去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可以嗎?
⒉板書課題:瀑布,全班齊讀。認讀生字瀑,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
〔與學生談話,勾起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乃至讓他們心里每一種莫名的沖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⒈同學們,你覺得這首詩歌寫得怎么樣?
⒉怎么才能把這么美的瀑布讀出來呢?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小節自己試著讀讀,如果還能說出你喜歡的原因就更好了。
⒊學生自己朗讀,教師巡視。
〔在指導學生理解詩意,感受詩意之前,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形成自己的見解〕
⒋誰能把你喜歡的那一小節讀給大家聽?學生讀到哪一小節,就展開哪一小節的自主學習:為什么喜歡這一小節?讀了這一小節,你想說什么?還想問什么?同學互相幫助解答,說出自己的看法。
教師相機對學生所提的問題,進行圖片或媒體展示,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學生評價的內容也要充分利用,老師機智應付,轉化為新的問題。如:同學說:他讀的真好!老師順勢問:你認為好在哪里?好像真的看見了瀑布!,你能讓我們也有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嗎?
〔這樣的設計給了學生一個較大的自主空間,讓他們讀書、思考、發表意見。展開討論不僅僅是鍛煉口語交際能力,更重要的啟發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敢想敢說,思維活躍。為升入中年級打下良好基礎。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結合課文內容,適時地指導他們讀好詩歌的每一小節。〕
⒌假如此刻你就像課文插圖中的小朋友一樣,正站在瀑布腳下,你會發出一句什么樣的感嘆?
⒍配樂朗讀,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在充分理解詩歌內容涵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而發,意在培養學生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培養他們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三、總結
伴著你的讀書聲,我仿佛站在瀑布的腳下。此時此刻,我只想說,同學們熱愛大自然吧!因為這壯美的景觀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
《瀑布》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篇2
教材分析:
第十一單元的主題是“清清的水”,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在朗讀、背誦時體會詩的意境,強調學生獨立識一部分生字。《瀑布》是本單元的開篇文,是葉圣陶先生的作品。全詩以描寫景物而見長,比喻手法的運用尤具特色。全詩共三節,分別描寫聽見瀑布的聲音、遠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這首詩語言簡練,韻味十足,比喻生動,詞句貼切,描繪了瀑布的雄偉壯麗,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詩以描寫的對象為題,突出主體,簡潔醒目。詩句使用疊句、對偶和排比,十分富于節奏感。讀起來瑯瑯上口。
學情分析:
由于詩詞在表達上極其凝練、豐厚,加之二年級學生理解、感悟的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課可以利用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以及它豐富的表現力,快速的信息傳遞,充分的資源共享性等優勢整合語文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達到感悟語言文字,升華情感的作用。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繼續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2、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在朗讀中受到熏陶,背誦這首詩。
3、體會比喻句表達的意思,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讀中體會瀑布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揭示單元主題,并出示水的不同圖片。
2、出示瀑布圖片,進行比較,引出課題。
3、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出示閱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讀文中的生字、新詞。
3、同桌互相檢查生字。
2、出示生字,開火車認讀,齊讀。
3、出示詞語,學生認讀,齊讀。
4、指生分節朗讀課文。其他學生思考:想一想瀑布是什么樣子的,你能不能用一個詞說一說呢?
三、品讀課文,感悟意境
1、第一小節
(1)自讀第一小節,想想這一小節寫了什么?怎么寫的?
(2)從“還沒看見瀑布,先聽見瀑布的聲音”,了解到瀑布的聲音很大。指讀。
(3)瀑布的聲音是什么樣的呢?
“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
抓住“疊”字理解疊疊的浪是什么樣子,借助畫面加深理解。感悟朗讀。
“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
風吹過松林
陣陣的風吹過松林
比較:哪句更好?為什么?感悟畫面,指導朗讀。
總結寫法。
(4)播放瀑布錄音,想一想,你覺得這聲音還像什么?展開交流。
(5)學了第一小節,瀑布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6)齊讀第一小節,讀中感受瀑布的壯觀。
2、第二小節
(1)“山路忽然一轉,啊!望見了瀑布的全身!”
抓住感嘆號,體會作者心情,感情朗讀。
齊讀。
(2)“這般景象沒法比喻,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借助圖片,理解為什么將瀑布比喻成白銀。
引入李白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抓住“襯”、“丈”字,理解青山從哪些方面襯托了瀑布?
創設情境,朗讀詩句。
此時瀑布又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3、第三小節
(1)“站在瀑布腳下仰望,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抓住“仰望”,釋義,了解反義詞。
抓住“屏”理解作者為什么把瀑布比喻成珍珠屏呢?這兩者有什么相同之處?
感情朗讀。
(2)“時時吹來一陣風,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
識記“塵”字,引導學生結合字形記字義。
抓住“煙霧塵”,交流它們什么樣?它們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
播放視頻,啟發想象。如果你置身其中,會有怎樣的感受呢?這是怎樣的瀑布?個性化體會讀。
(3)男女生合作朗讀第三節
四、回歸整體,學習寫法
1、課文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描寫的'?(從遠到近)
2、結合板書,回顧全文。
3、配樂齊讀全文。
五、豐富積累,延伸拓展。
課件出示其他有名的瀑布圖片,感受大自然的美。
六、課后搜集,完成作業
1、出示家鄉水的圖片,感受家鄉的美。
2、課下游覽家鄉的水,完成語文天地的習題“說說家鄉的水”。
《瀑布》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聯系全詩展開想象,了解詩的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瀑布的雄偉壯觀,體會大自然的美麗。
教學重點:
1、認識6個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想象意境。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瀑布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聽錄音,猜一猜,是什么發出的聲音?
2、你們見過瀑布嗎?
3、背誦《望廬山瀑布》。
4、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反復讀課文,讀準字音。
2、默讀課文,找出要求認識的字,以及你喜歡的句子詞語和不明白的地方。
3、同桌互相拼讀要求認識的字,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4、教師抽讀卡片,說詞,說識字方法。
5、找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三、指導寫字。
1、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2、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發現了什么?
3、反饋。
4、學生自由說詞,看誰說的多。
5、有哪些字需要老師的幫助,教師范寫。
6、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
作業展示,大家評價。
作業
寫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
2、聽寫生字。
二、精讀課文,體驗感悟。
1、自由讀文,看你能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2、誰愿意說說自己讀書的收獲。
學生反饋,自主質疑解疑。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你喜歡的句子。
4、指名讀喜歡的句子,結合朗讀引導學生體會詩歌描寫的美好意境。教師根據學生所選的句子靈活安排學習順序。適時指導。
5、讀全文。
(1)這么美麗的瀑布,我們該用怎樣的心情來讀呢?學生試讀。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大家評價。
(3)大家讀得這么好,老師也想來試試,好嗎?教師配樂朗讀。
三、背誦課文。
1、學生試背課文。
2、教師指導背誦。
3、抽查背誦情況。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瀑布的許多知識,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作業
聽寫生字。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瀑布》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篇】相關文章:
【熱門】《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20
【薦】《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18
【推薦】《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17
【精】《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17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推薦】12-17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精選5篇)05-26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16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合集15篇07-02
三年級下冊語文《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02-28
語文練習教學設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