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必修1《氯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

時間:2024-03-16 09:25:28 偲穎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化學必修1《氯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化學必修1《氯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化學必修1《氯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

  化學必修1《氯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氯及其化合物》是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鈉和氯》第二節的內容。

  從課程模塊層面看,該節內容位于必修課程,是全體學生必須修習的課程,是普通高中學生發展的共同基礎。所以教學中,也應體現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促進全體學生化學學科素養的發展。具體到本節內容中,應格外關注化學學科研究無機物性質的基本方法和氯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從教材章安排層面來看,本節內容位于必修第一冊第二章。學生學習本章內容之前,剛剛完成了“第一章物質及其變化”的學習。在第一章中,學生通過三節內容的學習,分別建立了中學化學研究無機物性質的三個重要認識角度“類別通性”“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而本章內容之后的第三章,學生即將開始鐵及其化合物的學習,需要學生綜合利用已經學習的認識角度研究比較復雜的物質轉化。在這樣的章節安排中,本章內容的學習希望學生通過兩個具體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的學習,鞏固認識角度、明確認識思路,逐步提升利用“類別通性”“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認識角度研究物質性質的系統性。

  從教材節安排層面來看,學生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完成了“第一節鈉及其化合物”的學習。相比鈉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和轉化更為復雜,氯氣的氧化性、氯氣與水及堿的歧化反應,對氧化還原規律的呈現更為明顯;同時次氯酸鹽性質的學習和氯離子的檢驗,對于類別通性、離子反應規律的呈現也更為突出。所以本節教學應該在鈉及其化合物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利用認識角度指導物質性質的學習。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對于氯及其化合物的學習較少,基本只涉及氯離子能與銀離子形成氯化銀沉淀。

  通過“第一章物質及其變化”的學習,學生熟悉了常見物質類別的通性,但對于含有不熟悉元素的物質,通過類別通性研究物質性質的能力還偏弱;初步掌握離子反應的發生規律,但對于離子反應中可能存在的干擾尚不夠明確;初步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發生規律,但對于元素化合價變化的觀察和分析不夠敏銳,對常見氧化劑、還原劑的積累較少。除此之外,學生通過上述認識角度研究物質性質的主動意識不夠,還很難系統地從多個角度綜合研究物質性質。

  針對這樣的學情,需要教師既給學生提供自發研究物質性質的學習空間,又要在適時針對學生的困難進行提示和指導;既要關注學生氯及其化合物具體物質性質的學習,也要注重學生研究物質性質思路方法的培養;既要培養學生利用各認識角度研究物質性質的主動性,也要強化學生氧化還原反應規律、離子反應規律具體思維路徑的完善。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對氯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研究,認識到氣是一種具有很強氧化性的非金屬單質,能與金屬單質、氫氣、水、堿等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通過對氯水性質的研究,熟悉基于微粒認識混合物性質的思路方法;通過對氯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轉化,認識到類別通性、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認識角度方法在研究物質性質過程中的作用。

  2.通過設計制備氯氣的實驗裝置,掌握制備實驗設計的思路方法。

  3.通過對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用途、轉化的研究,建立化學知識與生產生活的聯系,認識氯及其化合物的多樣性,了解化學反應可以探究物質性質、實現物質轉化。

  四、教學重點

  1.氯氣的.性質,氯水的組成及性質,氯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

  2.氯氣的實驗室制法及氯離子的檢驗方法。

  五、教學難點

  1.基于微粒及微粒轉化認識氯水性質。

  2.主動基于物質分類、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認識角度研究物質性質。

  六、教學過程

  (一)引入認識氯及其化合物

  教師引導:利用物質類別和價態,請列舉你知道的的含氯元素的物質

  學生活動:利用二維圖列舉氯及其化合物

  (二)環節一:認識氯氣的性質

  [任務1]教師引導:引導學生分別從價態、類別、結構的角度預測氯氣的性質。

  學生活動:分別從價態、類別、結構的角度預測氯氣的性質,并綜合得出氯氣應具有氧化性、還原性,以氧化性為主,能與金屬單質等物質發生反應。

  觀察氯氣

  [任務2]教師引導:觀察一瓶氯氣,描述氯氣的物理性質。

  學生活動:觀察氯氣,描述氯氣的物理性質。

  1.與金屬、非金屬單質的反應

  [任務3]教師引導:演示實驗1:鈉在氯氣中燃燒。

  學生活動:

  (1)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

  (2)討論產生黃光的原因,以及白煙的成分;

  (3)書寫反應方程式。

  [任務4]教師引導:演示實驗2:鐵絲在氯氣中燃燒。

  學生活動:

  (1)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

  (2)討論生成物中鐵元素的化合價,并據此判斷氯氣的氧化性較強;

  (3)書寫反應方程式。

  [任務5]教師引導:演示實驗3:銅在氯氣中燃燒。

  學生活動:

  (1)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

  (2)討論生成物為氯化銅,根據銅單質金屬活動性較弱(氫后),并據此判斷氯氣的氧化性較強;

  (3)書寫反應方程式。

  [任務6]教師引導:演示實驗4:氫氣在氯氣中燃燒。

  學生活動:

  (1)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

  (2)根據氫氣為非金屬單質,據此判斷氯氣的氧化性較強;

  (3)書寫反應方程式。

  2.與水的反應

  [任務7]教師引導:根據氯水能夠殺菌消毒,討論氯氣溶于水會發生什么變化。

  學生活動:觀察氯水,根據氯水為黃綠色,判斷氯水中的主要溶質為氯氣分子。

  [任務8]教師引導:演示實驗5:觀察部分潤濕的紅布條在盛有氯氣的集氣瓶中現象。

  學生活動:

  (1)觀察到潤濕部分褪色,干燥部分沒有褪色;

  (2)分析氯氣不能使布條褪色,說明氯氣與水反應生成了新物質,新物質可以使布條的紅色褪去;

  (3)在教師的引導下,書寫氯氣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任務9]教師引導:氯水中存在哪些微粒?分別使氯水具有哪些性質?。

  學生活動:

  (1)氯水為黃綠色判斷氯水中存在大量氯氣分子(和水分子);

  (2)根據上衣活動所學知識,判斷氯水中含有HClO分子,使氯水具有漂白性;

  (3)根據HCl是電解質,在溶液中會發生電離,判斷溶液中含有氫離子和氯離子,不含HCl分子。進一步判斷氯水具有酸性(即有酸的通性),可以和Ag+生成AgCl沉淀。

  [任務10]教師引導:根據HCl和HClO和堿的反應規律,推測氯氣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反應方程式。

  學生活動:

  (1)嘗試書寫HCl和HClO和堿反應的產物;

  (2)據此書寫氯氣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反應方程式。

  (三)環節二:氯氣的實驗室制法

  教師引導:回顧舍勒發現氯氣的歷史,討論實驗室制備氯氣所需的裝置。

  學生活動:

  (1)根據反應物狀態和是否需要加熱,選擇適當的發生裝置;

  (2)根據生成物密度、水溶性和化學性質,選擇收集方式;

  (3)根據反應體系可能存在的物質(體系原有、副反應、揮發物質等),以及雜質物質和目標產物的性質差異,選擇除雜和干燥裝置。

  (4)根據目標產物的是否具有毒性、是否污染空氣,判斷是否需要尾氣處理裝置,以及用何種試劑處理尾氣。

  教師引導:演示實驗室制取氯氣的完整實驗操作,并制得一瓶氯氣。

  學生活動:觀察老師的實驗操作,記錄實驗現象。

  (四)環節三:氯離子的檢驗

  教師引導:由氯氣用于自來水消毒,引出溶液中氯離子的檢驗。取一瓶標簽被遮擋的試劑瓶,滴加AgNO3溶液,觀察到生成白色沉淀。

  學生活動:討論是否能判斷待測液中含有氯離子。

  教師引導:打開被遮擋的標簽,發現待測液為Na2CO3溶液。

  學生活動:

  (1)書寫相關反應方程式;

  (2)總結檢驗氯離子時可能的干擾離子及標準操作。

  (五)歸納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和轉化規律

  教師引導:歸納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和轉化規律。

  學生活動:在二維圖中呈現氯及其化合物,通過箭頭表示氯及其化合物的轉化規律,書寫先關的化學方程式。

  化學必修1《氯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2

  一、學習目標

  1.了解海水中的豐富資源,體驗收集資料、自主學習的樂趣。

  2.了解氯化鈉作為重要工業原料的主要用途,初步感悟工業生產的原理。

  3.知道海水曬鹽的方法,在資料分析過程中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散性思維。

  4.掌握電解飽和食鹽水和電解熔融氯化鈉的反應原理。

  5.初步了解電解反應,感悟化學實驗的精妙。

  6.描述、分析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的現象,發展邏輯推理能力。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的原理。

  三、設計思路

  以海水圖片引入本節課的研究主題,通過資料分析海水中的豐富資源,進而圍繞海水中儲量豐富且價廉的氯化鈉展開教學線索,探究從海水中提取氯化鈉的方法以及氯化鈉的主要工業用途。

  四、教學過程

  [導入]用多媒體展示幾張海水的圖片,帶領學生進入本專題的'研究主體――海水資源。

  [板書]一、認識海水資源

  [思考與討論]根據“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表”解決下列問題

  (1)從表中數據來看,含量排前十位的元素依次是什么?

  (2)海水中含量很低的元素是否意味著對人類的用處不大?為什么?

  (3)海水中的元素以何種形式存在?

  (用過問題解決,學生能體悟到由于海水儲量巨大,其蘊藏的各種元素資源對人類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元素會有不同的開發、利用方法。結合書P40的圖2-1明確海水中的主要鹽類,以及開發海水中的鹽類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進而將本節課的重點轉到氯化鈉的開發和利用。)

  [交流]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從海水中提取氯化鈉的方法。

  [思考與討論]學生根據海水曬鹽法的“海水在濃縮過程中析出鹽的種類和質量”的資料分析得出從海水中提取氯化鈉的適宜海水密度范圍,并能解釋其中的原因。能夠從資源綜合利用的角度出發,指出析出氯化鈉后所得的母液仍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過渡]從鹽田法提取食鹽的方法和得到食鹽的樣品推知,此法得到的氯化鈉與生活中使用的食鹽有很大差異,海水曬鹽得到的是粗鹽。(為日后學習粗鹽的提純埋下伏筆)

  在粗鹽提純后得到的氯化鈉,都有哪些用途呢?觀看一段有關氯化鈉用途的錄像。

  [設問]為什么氯化鈉會成為重要的化工原料呢?

  [回答]學生根據前面的學習,可能會列舉如下理由:價廉、儲量大、取用方便等。

  [過渡]那我們接下來就具體的探究一下錄像中所提及的兩種氯化鈉的主要工業用途。

  [板書]

  二、氯氣的生產原理

  1.工業上電解熔融氯化鈉制取氯氣和金屬鈉。

  2NaCl2Na+Cl2↑

  電解熔融的活潑金屬鹽類是制取活潑金屬常用的方法。

  [過渡]如果我們改變反應條件,將氯化鈉溶解在水中,電解時就會不會有不同的產物生成呢?

  現在大家仔細觀察我將做的這個實驗,注意實驗現象,推測可能有什么物質生成。

  (P40觀察與思考)

  [演示實驗]電解飽和食鹽水。

  學生觀察、思考,描述實驗現象,得到結論。

  2.工業上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取燒堿、氯氣和氫氣。

  2NaCl+2H2O2NaOH+H2↑+Cl2↑

  [過渡]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化學反應,氫氧化鈉和氫氣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依次為基礎的工業被稱為“氯堿工業”。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對金屬鈉、氯氣和氫氧化鈉等物質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觀察]描述實驗現象。

  實驗現象結論

  通電后鐵棒和碳棒上均有氣泡產生通電后有氣體物質生成

  將鐵棒上方收集到的氣體靠近火焰有爆鳴聲。有氫氣生成

  用手輕輕扇動在碳棒上方收集到的黃綠色氣體,聞到有刺激性氣味;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有氯氣生成

  插入鐵棒的溶液先變紅色。有堿性物質生成

  [交流與討論]學生根據書本P41圖2-3中,實驗室制取氯氣的裝置圖,討論裝置中每個部分的作用,樹立有毒氣體的尾氣處理意識,初步學習氯氣的處理方法。可初步整合實驗室制備氣體的幾種裝置。

  [交流]學生交流氯化鈉在生產、生活中的其他用途。

  [課堂小結]海水資源的利用及氯氣的制取。

【化學必修1《氯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化學必修1《氯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范文04-09

人教版化學必修1《物質的量》教學設計(通用8篇)06-02

人教版化學必修1《離子反應》教學設計(通用8篇)06-20

高中化學必修教學設計02-09

高中化學必修教學設計02-09

必修二化學教學設計最新01-23

高中化學必修1《物質的分類》教學設計范文(通用6篇)09-12

鐵及其化合物的應用的教學反思07-09

高中化學《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學設計06-30

高一化學《鋁重要化合物》教學設計07-0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手机在线观看看片 | 亚洲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另类激情校园动漫卡通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在线 | 日本成人手机在线天天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