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通分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通分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通分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93-9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能準確快速地比較各類分數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義和作用。
2.讓學生經歷觀察、分析、合作、交流、歸納等一系列數學活動,能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并使策略最優化。
3.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滲透愛國情感教育。
教材分析:
通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93至94頁的內容。這部分教材以分數的大小比較為線索,由特殊到一般,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教學通分。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分數基本性質的直接應用,在分數加減法中常常用到。因此通分是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是比較異分母分數大小和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重要步驟,所以必須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部分內容。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力求滲透數學轉化思想方法、抽象概括方法、比較法、觀察法等。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已經初步學習了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以及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所以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難度不大,重點讓學生講解判斷大小的理由并及時歸納總結。至于異分母分數比較大小,一部分同學其實已經知道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比較,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成果引入通分,再通過自學環節,順理成章的讓學生轉入本節的重點學習中。
教學重點:理解通分的意義,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異分母分數的比較
教具準備: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課前調查:
了解學生對冬奧會的關注情況,適當進行補充然后請學生單選或多選溫哥華冬奧會上令你感動的畫面。
【評析:體育最能激發人的愛國熱情,這樣的課前調查,既為本節的教學提供了素材,又滲透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一)激趣導入,提出問題。
1、由溫哥華冬奧會的舉辦,引出調查的信息并出示信息。
師:同學們,2010年第21屆溫哥華冬奧會中國金牌榜首次進入世界前七!冬奧期間,每一個精彩瞬間都會激起我們的心靈震顫,(出示課件:王濛叩謝恩師李琰、周洋以一敵七摘取1500米桂冠、申趙18年圓夢登頂、中國短道接力金牌失而復得)。
2、讓學生根據統計的結果提出數學問題。
【評析:情境的創設基于學生自己調查統計的結果,不但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解決問題,探究新知。
1、獨立解決問題
【評析:學生獨立思考是一種良好的思維品質。在教學中,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自由地去探究,去發現,親自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
2、合作交流
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自己已解決的問題,或討論有疑問的地方。
【評析:這個環節可以實現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思維方式的互補,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展。】
3、匯報展示
⑴同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
①總結方法;
②練習鞏固:○○○
⑵異分母分數比較大小。
①分子相同的異分母分數比較;
②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的異分母分數比較;
【評析:課堂中學生參與到實踐過程中,主動尋求多種解題方法,迸出創新的火花,使學習真正成為人的主體性、能動性不斷生成、發展和張揚的過程。同時這樣處理環節也很好的突破了難點。】
4.教學通分。
⑴觀察方法,揭示課題。
師指著利用分數基本性質解題做法問:仔細觀察這位同學的做法,你有什么發現?教師追問:“轉化后分數的大小變了嗎?你的依據是什么?”這時教師揭示:像這位同學的方法,就叫做通分(板書課題)。
⑵閱讀教材,理解意義。
閱讀課本93--94頁,把你認為的重點或有疑問的地方用紅筆標注一下。
⑶交流收獲,掌握方法。
看書后,先解決有疑問的地方,之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什么叫通分,通分的方法,學習通分有什么作用等等。
【評析:這樣做學生不僅觸到新知的“脈”,還能尋到新知的“源”,不僅知道了學什么,還知道為什么要學,不僅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還有利于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這樣就突出了重點。】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基本練習:比較下面分數的大小:
和和
2、拓展提升。
同學們進行100米賽跑,丁丁用了分,明明用了分,誰的
成績好一些?
3、隨機練習黑板上的其余問題。
【評析:通過從基礎練到拓展練,把數學放到了更廣闊的生活環境中,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結束語:同學們,我們雖不見得有冰雪健兒們那樣的天賦及機會,能夠在國際賽場上為國爭光,但是我們每個人,卻可以被他們的某種精神所激勵,然后在我們各自的人生舞臺上,去贏得屬于我們自己的金牌!
板書設計:
通分
大小不變
異分母分數同分母分數
轉化(公分母)
公倍數
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設計思路:
在這節課上,我最初的設計是依據教材,按照教材上的指點,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交流等活動來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可是,課前的調查和研究表明,無論是學生還是身為教師的我,都已經不能夠將學習和教學的關注點僅限于課本了。有了這樣的感覺,我就不能夠再默守陳規、按部就班的進行原定預設計劃了。因此我決定走出教材、了解學生,真正實現“用教材”“備學生”這一高度上來設計這節課。針對教材的編排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教材提供的素材基礎上進行了加工,在課前進行了同學們喜歡的體育運動進而進行冬奧會深刻畫面的調查,并將這一調查結果引入課堂,學生積極的進行觀察、提問、思考、交流等各項活動,在情趣交融的活動中實現教學目標,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由于課堂上學生是兵教兵,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也培養了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總評】
現代數學教學理論認為: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數學教學本身,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以及這個過程的分析。通分的方法其實不難,關鍵是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通分,通分的方法?所以這節課的設計,注重給孩子創設一個多元求解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大膽獨立嘗試,在交流合作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歸納,這樣的教學真正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效果很好。如果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經常注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當學生的思維受阻時,教師適時點撥,當學生的思維遇卡時,教師巧妙催化,這樣會使學生在題中數量間自由地順逆回環,導致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通分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通過比較異分母分子不同分數的大小,初步理解通分的意義,并在逐步探索通分的過程中,深刻體驗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成就感,選擇適合自己操作的方法解決有關問題。
教學重點:
主動探索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鋪墊創境
1、求最小公倍數4和6、8和9、9和27
2、把下面的分數按分母相同或不同進行分類。
3、化成分母是20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4、比較下面各組數的大小○、○、○
二、探究學習
1、獨立思考:你先自己動腦思考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2、小組交流:當你對問題有了初步設想時,可以與小組其他同學交流一下想法。
3、大組交流:哪一組來說說本組的想法?其他小組可以質疑、補充。
4、觀察分析:第一類方法的幾種情況共同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
將異分母分數轉化成與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的過程。說說通分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5、上面兩種通分方法,你更喜歡哪一種通分的方法?為什么?用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比較簡便。
6、做一做:把下面兩組分數通分和
三、鞏固深化
1、通分練習:和、和從這組練習中,你發現了什么?并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判斷哪一組通分是對的?哪一組通分是不簡便的?
2、比較大小:9/10○11/12
3、發散訓練:1/15<()<1/6
通分
四、課堂小結:你有哪些收獲?
轉化
五、板書設計
異分母分數
同分母分數公分母
分數的基本性質
最小公倍數
公倍數
通分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1頁的例14、“試一試”和“練一練”以及第73頁的練習十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通分的含義,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確地通分。
2、使學生能聯系分數的基本性質理解通分的方法,能解釋通分的過程,體會知識的內在聯系,培養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感覺,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產生主動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師:今天上新課之前老師照例要來考考你們對以前的知識掌握的如何?愿意接受考驗嗎?
1.口答下面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學生先獨立思考一下,然后舉手回答,并說說你是怎么求的?指名學生口答。
師:看來大家對最小公倍數的求法掌握不錯,接著往下看。
2、你能說出與3/4大小相等的分數嗎?
指名說,并說出思考過程。指名口答時再說說這么做的依據是什么?過渡:今天我們將繼續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學習新的知識。
二、自主探索,建構新知
1.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14:把3/4和5/6改寫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變的分數。指名讀題,師:你覺得題目中有哪些要求?(分母相同而大小不變)你會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改寫嗎?試試看。
(2)學生在自己本子上獨立嘗試完成,師巡視,發現不同方法者請板演。
(3)講評。
師:我們首先來看看第一位同學的,他把它們改寫成分母是12的分數,3/4的分母4改寫成12要乘3,分子也同時乘3等于9/12,5/6的分母6改寫成12要乘2,分子5同時乘2等于10/12,這兩個分數的分母相同,它們的分數大小有沒有變?為什么?符合題目要求嗎?
我們再來看看第二位同學的,把它們改寫成分母是24的分數,3/4的分子分母同時乘6等于18/24,5/6的分子分母同時乘4等于20/24,它們的分數大小有沒有變?為什么?符合題目要求嗎?
師:還可以改寫成分母是多少的分數?(指名舉例)
師:哦,看來可以用來做他們分母的數還真不少!那么誰來說說在改寫的過程中什么發生了變化?什么沒有發生變化呢?(指名口答)
師引導并強調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變大了,但分數的大小沒變。是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做的。
(3)師:其實呀剛才大家在嘗試解題的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地學會了一樣新知識,就是通分。(板書:通分)像剛才大家把3/4和5/6這兩個原本分母不一樣的分數,分別改寫成了分母一樣,而又大小不變的分數,這個過程就可以說是通分。書上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不妨打開書本來讀一讀。
(4)生自學書本71頁,然后指名說說什么是異分母分數?什么是同分母分數?什么是通分?(根據學生回答是板書:異分母分數——同分母分數)問:那異分母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有什么條件嗎?(引導回答和原來分數相等,并板書在橫線上)
(5)師:這個相同的分母我們也給它取個名字,叫公分母。(指板演題)誰來說說這幾位同學各取什么為他們的公分母?(學生口答)
師:那為什么不取10或者20呢?一定要取12、24、48、?它們和原來這兩個分母有什么關系?(引導回答出是原來兩個分母的公倍數)
師:比較一下,用哪個數做公倍數比較簡單?那12和4、6有什么關系呢?那么你們認為通分時我們一般用什么做公分母比較簡單呢?(引導歸納:通分時一般用原來幾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做公分母。)
(7)小結:現在你能告訴老師完成通分需要幾步呢?(學生自由說)結合學生回答板書:1.找公分母(原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2.化成同分母分數。
師:那現在我們馬上來試一把,先來一個簡單的。
2、做練習十一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展示交流。
說明:通分找公分母時,可以應用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3.教學“試一試”
(1)學生獨立完成在書本71頁。師巡視發現問題,個別輔導。
(2)展示,全班交流。
師:你通分確定的公分母是多少?你怎樣找到的?確定公分母后,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母乘幾,分子也同時乘幾。通分就要像課本上這樣寫出每個分數的轉化過程。
三、組織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三人板演。
檢查板演題,說說各是怎樣找公分母的,說說要注意的地方。
2、做練習十一第3題。
(1)讓學生檢查通分,發現問題。
交流:哪組是對的?哪組不對,錯在哪里?哪組不夠簡單?
指出:通分時,通常用幾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這樣既方便結果計算。
【人教版通分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相關文章:
《通分》教學反思05-07
通分教學反思04-12
《通分》教學反思05-07
通分教學反思04-24
《通分》數學教學反思05-05
觀潮教學設計 人教版09-27
人教版《背影》 教學設計11-02
通分教學反思15篇04-24
《通分》教學反思15篇04-13
《通分》教學反思(15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