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15 12:38:3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音樂之都維也納》課堂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音樂之都維也納》課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音樂之都維也納》課堂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篇課文選自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這是一篇散文,作者用優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贊美與向往。課文的語言簡潔、優美,對維也納的介紹層次清晰、明快,有詳有略,如音樂般急緩有致。

  教學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在本教案中體現的最大亮點就是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組織學生開展自主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充分地感受維也納的音樂氛圍,豐富了學生語言積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得到了充分的運用。另外,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地利用了現代教育媒體手段,為學生的感悟創設課文情境,給予展開想象的空間。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學會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搖籃”、“摻和”等主要詞語。

  3、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人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重點: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難點:

  理解“搖籃”、“摻和”等詞語,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用具和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文錄音;上網查閱有關大音樂家的生平以及有關維也納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課件出示北京、倫敦、東京、巴黎、莫斯科等世界名城的圖片,學生竟猜。

  2、導入:今天,老師將帶同學們去另一座世界名城游覽,這就是——音樂之都維也納。(板書課題)課件出示維也納圖片,學生欣賞。

  3、讀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話要說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標出自然段序號,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問號,并思考:為什么稱維也納為“音樂之都”?

  2、 檢查反饋:

 。1)談談你對“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認識。

  (2)分別指讀生字詞和課文,結合指導。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再次思考:為什么稱維也納為音樂之都?課文是從幾方面來寫的?

 。1)自己讀讀、畫畫、想想。

 。2)分小組匯報、討論。

  2、檢查反饋。

 。1)為什么稱維也納為音樂之都?指名說,結合指導。

 。2)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3、指導分段。

  四、細讀第一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1)維也納的地理位置

 。2)第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 ,總領全文。

 。3)維也納周圍風景很迷人。

  2、在地圖上找出奧地利、維也納、阿爾卑斯山、多瑙河

  3、學生利用收集的資料或圖片試用上“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這種類型的詞語來介紹維也納。

  4、指導朗讀第一段。

 。1)學生試讀。

  (2)朗讀指導:重點讀好“世界著名”、“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讀出維也納的美)

 。3)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讀出維也納的美。

  五、寫字指導

  1、指導分析字形。

  (如除了“卑”、“歐”,其余的六個字的結構都是左窄右寬;“卑”字最后一橫要寫得長一點,最后一豎要寫成懸針豎等。)

  2、提醒寫字姿勢。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六、布置作業

  1、上網查有關維也納的資料(圖片或文字均可)

  2、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上堂課我們學了有什么收獲?

  2、提問:為什么稱維也納為音樂之都?根據學生回答,老師相機板書。

  二、精讀指導,感悟文本。

 。ㄒ唬⿲W習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思考:每一自然段寫什么?

  2、學生討論,自由匯報。

  3、引導:每一自然段的結構怎樣?(總分)用浪線劃出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4、學生反復朗讀自己感興趣的段落,并在小組內交流讀后的感受。

  5、朗讀交流。

  (1)第二自然段

  a、出示: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b、從哪里看出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呢?

  “搖籃”本來是指什么?在文中這個詞有什么含義呢?說說你的理解。(主要是指維也納曾是那些著名音樂家生活、學習,進行音樂創作的地方,對他們一生的成就產生極大的影響,造就了歐洲的古典音樂。)

  C、多媒體出示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世界著名音樂家的雕像,并播放一些名曲片段,學生欣賞。

  d、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大音樂家在維也納生活、學習、進行音樂創作的故事。

  e、指導朗讀

  f、遷移練習

  少年宮是  的搖籃。

  是 的搖籃。

  是。

 。2)第三自然段

  a、出示: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b、理解“裝飾”

  c、維也納是用什么裝飾起來的?從哪些地方可以讓人深刻地感受到?

  d、學生交流。結合指導朗讀。

  e、多媒體出示有關圖片,學生仔細欣賞。

  f、指導朗讀。

  (3) 第四自然段

  a、出示: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問: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b、默讀這一自然段,圈畫出關鍵的詞語,讀一讀,體會體會。交流所學。結合理解“摻和”。

  c、朗讀體會。

  (二)學習第三段

  1、出示三副圖片,分別為: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金色大廳和在金色大廳舉行新年音樂會的場景圖。學生從中選擇一副自己喜歡的,結合課文內容來欣賞,并習文。

  2、學生分小組交流所學。

  3、檢查反饋

  國家歌劇院:

  給你的什么樣的印象?(宏偉)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學生圈畫出有關詞語。指導朗讀體會。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介紹的?(從外到內)你還想怎么來介紹它?學生思考、交流。

  金色大廳:為什么稱為金色大廳?再讀,并圈出相關詞語。(金色墻壁、金色銅像、金光閃閃)指導朗讀(讀出金色大廳的金碧輝煌)

  讀了第七自然段,你有什么收獲?(金色大廳在世界上具有重大的影響。)朗讀體會。

  三、 爭做小導游

  1、學生簡單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導游的知識。

  2、練習背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

  3、學生試演(只說課文中的一個自然段,要求用上課文中學到的自己認為優美的詞語或句子)。

  4、評選“維也納最佳導游”。

  四、總結全文

  1、 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2、本課有一個很重要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學習,你能說一說嗎?說說這種寫法的好處。

  五、拓展延伸

  開展“維也納——音樂之都”專題研究。

  成立四人研究小組,自行選題,分工合作,上網查詢。

  選題內容如:在維也納生活過的音樂家的調查;誕生在維也納的著名音樂作品調查;在維也納用了哪些音樂家的名字命名街道、公園、禮堂、劇院、會議大廳等。

  附:板書設計

  古典音樂的搖籃

  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9、音樂之都維也納 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世界著名的歌劇中心

【《音樂之都維也納》課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音樂之都維也納說課稿11-16

語文課文《音樂之都維也納》的教后記范例12-17

維也納音樂之旅-六年級-記敘文01-07

浪漫之都法國作文05-02

《背影》課堂教學設計10-30

背影課堂教學設計10-27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反思02-15

課堂教學目標設計論文03-14

課文《觀潮》課堂教學設計11-06

《化石吟》課堂教學設計11-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 | 色98视频都是亚洲国产精品 | 亚洲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AⅤ | 日韩欧美中文日韩欧美色 | 日韩精品码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