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12 13:46:2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列夫托爾斯泰教學設計范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列夫托爾斯泰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列夫托爾斯泰教學設計范文

  課文內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人物傳記,節選自奧地利作家茨威格《三作家》中的《托爾斯泰》,傳主是享有世界聲譽的俄羅斯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文章猶如一幅列夫·托爾斯泰的“肖像畫”,作者不僅用精彩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征,更為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為我們了解、走近托爾斯泰打開了一扇窗口。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經閱讀過較多寫人散文,具備閱讀寫人散文的基礎,知道要以事寫人,要寫出人物的性格特點,要融入作者的情感等,但對于傳記類作品接觸不多,也不深入,特別是對于傳記的特點,比如內容真實、事件典型、注重細節、適度想象等,還知之甚少。而且,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外國文學作品,打上了作者的風格烙印,在構思、語言等方面均與學生既有的閱讀經驗形成較大反差,在閱讀時會帶來一定的困擾和挑戰。

  教學目標:

  1.把握傳主獨特的外貌特征。

  2.理清文章思路,學習先抑后揚的寫作手法。

  3.揣摩精彩的語言,品味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4.理解作者在描寫中穿插的議論和評價,走進托爾斯泰的精神世界。

  教學重點:

  1. 學習先抑后揚的寫法。

  2. 揣摩、品味語言,賞析比喻、夸張修辭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在描寫時穿插的議論和評價性語言,進而理解托爾斯泰的精神世界。

  教學創意:

  因文識人,因人析文;緊扣文本,賞析借鑒;合作發現,自主建構。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生好奇之心

  (一)在世界文學史上,有兩位文學家因為文學成就巨大而被中國讀者尊稱為“翁”,其中一位是“莎翁”——莎士比亞,同學們知道另外一位是誰嗎?

  學生回答。明確:“托翁”——列夫·托爾斯泰

  (二)對于托爾斯泰的生平及文學成就,同學們有多少了解?

  學生交流課前預習所搜集的關于托爾斯泰的資料。

  教師補充:托爾斯泰貴族出身,世襲伯爵;托爾斯泰受到歐洲啟蒙思想的影響,以自己的方式嘗試改革俄國社會,盡可能維護農民利益;托爾斯泰對哲學、宗教、倫理道德問題進行過深入研究,最終促成了自己世界觀的轉變,富有平民思想;堅持從事體力勞動,力圖按照農民方式生活;托爾斯泰晚年時期放棄所有財產,棄家出走,最終病逝于一個偏僻的火車站;托爾斯泰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這三部長篇小說上面,他是世界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之一,列寧稱他是“俄國革命的鏡子”。

  (三)設疑:托爾斯泰到底應該長成什么樣子才和他的身份與地位相稱?這可能是同學們都很感興趣的問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節選自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所撰寫的人物傳記《托爾斯泰》的部分章節,去近距離觀察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不做過多要求,主要由學生言其所知所想,為下面的學習作心理鋪墊。)

  二、自讀課文,識傳主之形

  (一)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文章是從那些方面描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二)小組內交流。

  (三)班級內交流。

  明確:文章分別從須發、面部輪廓、面部表情、眼睛等方面描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本環節旨在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把握,歸納概況,抓住要點。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用做批注的方法對相應文段進行要點概括。)

  (四)試著用“托爾斯泰是一個 的人”句式概括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

  示例:須發濃密,面部粗鄙,表情蒙昧陰沉,目光犀利等。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這是在上一環節基礎上的深入,主要是為了抓住人物外貌特征,教師要指導學生用抓關鍵性形容詞的方法準確把握。同時,教師要適時板書,為下一步學習做鋪墊。)

  三、對比分析,賞構思之奇

  (一)引導學生發現、思考:從感情色彩的.角度分析,寫托爾斯泰其他面部特征與寫眼睛特征的詞語各有什么不同?

  明確:前者屬于貶義詞系列,用語“刻薄”;后者屬于褒義詞系列,極盡贊美。

  (二)引導學生再思考:先貶抑再贊美,從寫作手法來看是什么寫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使全文形成一種巨大的反差,突出眼睛和目光的特點,帶給讀者強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印象。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學習先抑后揚的寫作手法是本課的一個學習重點,但不能由教師生硬拋出,而要找到一個較好的切入點——詞語的感情色彩。)

  (三)除了先抑后揚,文章為了表現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還使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討論明確:側面描寫(第5段),通過寫來訪者者的心理落差,側面表現托爾斯泰面目丑陋。

  第二課時

  一、設疑導入

  作為一篇重在寫人物外貌的作品,它與同學們閱讀過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帶給同學們什么樣的閱讀體驗?(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此處設疑主要在于引導學生從作品內容逐漸深入到語言賞析,從而突破另一個教學重點。)

  二、瀏覽課文,自主發現

  明確:多角度描寫;大量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在描寫時,作者加進了大量評價性語言。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引導學生從語言的角度發現和分析本文的語言特點。學生可能有多種回答,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平時的閱讀和作文經驗,特別是在修辭手法的運用和議論性語言兩方面進行對比,突出本文語言特點。)

  三、再讀課文,品語言之美

  (一)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夸張句,賞析其表達效果。

  示例1:“托爾斯泰這對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托爾斯泰能把萬事萬物盡收眼底的觀察力以及內心世界的豐富和充沛。

  示例2:“它像槍彈穿透了偽裝的甲胄,它像金剛刀切開了玻璃。”運用夸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托爾斯泰目光的敏銳、犀利表現得生動形象。

  明確:運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既表現出了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又能夠引起讀者的聯想和想象。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本環節主要在于引導學生深入品味語言之美。學生對那些一望而知的夸張、比喻句及其表達效果可能得心應手,但對于寫眼睛部分的則可能存在表面化的膚淺理解,教師要重點引導。)

  (二)找出文中的議論句,分析其作用。

  示例:“作為一個始終具有善于觀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質的眼光的人,他肯定

  缺少一樣東西, 那就是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托爾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惡、虛偽和苦難,也看清了造成人間種種罪惡的原因,并盡畢生全力去改變它,但總是事與愿違,給自己帶來巨大痛苦。

  明確:議論性的評價語對于揭示托爾斯泰的精神世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點到為止,卻又一語中的。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這一環節和內容是本課的難點所在。走進托爾斯泰的精神世界,不能脫離文本空洞抽象地概括,而應抓住關鍵句,適當結合人物生平加以分析。)

  四、總結梳理

  學生梳理本課所學,總結歸納。

  示例:第一,抓住人物特征進行描寫。第二,先抑后揚的寫作手法。第三,巧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凸顯人物外貌特點。第四,精當的議論,畫龍點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一課一得,把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到每一堂課、每一篇文章中去。)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學習目標的確立上,我一方面緊扣單元教學目標所要求的了解傳記特點和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品味風格多樣的語言,另一方面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文本價值,把把握人物外貌特點、學習先抑后揚的寫作手法、品味精彩的語言作為三大重點。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突出自讀課課型特點,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去自主讀文章、自主研究、自主發現、自主構建;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幫助學生確立學習方向,在關鍵處加以點撥。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基本上把文本盤活了,實現了編者文本、作者文本、教者文本、學者文本的四維互動,實現了文本的價值,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了提升。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在于: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和閱讀方法有待加強引導,特別是目標意識與問題意識,自讀不能變成被動接受,更不能變成漫無目的。

【列夫托爾斯泰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列夫·托爾斯泰教學反思03-31

《列夫托爾斯泰》導學案設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06

教學設計范文03-03

驚弓之鳥教學設計范文04-27

《企鵝爸爸》語文教學設計范文04-27

數學教學設計05-26

橋教學設計04-06

假如教學設計04-01

早晨 教學設計03-31

地理教學設計03-3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本中文在线视频 |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AV | 亚洲精品国产乱子伦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 中文字幕精品aⅴ专区 | 香蕉人在线香蕉人在线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