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3-23 19:42:2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8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8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演講辯論

  創意說明:

  對于本文而言,深入理解鄧稼先的內心世界,深刻認識鄧稼先的精神品質乃是全文教學的重心和核心。這是一篇科學家寫科學家的文章,二人是同行,是老友,同時又都是卓有成就的世界名人,要深刻認識鄧稼先其人,不但要對比文中所提到的奧本海默,還可以聯系本文的作者以及我們所了解的其他科學家來全面而深刻地認識。演講辯論,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這一活潑的形式來認識人物,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影響和造就。

  〖教學步驟

  一、熟讀全文

  二、聯讀《我的信念》《偉大的悲劇》《登上地球之巔》《真正的英雄》等課文

  三、思考一個問題:科學有無國界?

  鄧稼先是祖國的好兒女,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他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同時,我們也看到這樣一個現象:許多科學家離開自己的祖國到國外去發展自己的事業,譬如本文的作者楊振寧就加入了美籍,而居里夫人出生于波蘭,求學及從事科學研究卻在法國,這些科學家是否不熱愛自己的祖國?當《偉大的悲劇》中斯科特落后一步到達南極,看到飄揚著的挪威國旗而怏怏不樂地插上自己祖國的國旗的時候,我們幾乎能夠看見他心中的創痛,而《登上地球之巔》中的中國登山隊員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創舉,為整個人類贏得了挑戰自然的勝利果實,《真正的英雄》中的七位“挑戰者”的遇難成了整個世界共同的悲劇和全人類共同的傷痛。科學到底有沒有國界?

  四、查閱資料,小組討論

  五、分正反兩方展開辯論

  六、教師作結

  此次辯論不求“標準答案”,只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培養客觀辯證地看問題的思想態度,在深入理解鄧稼先的同時,促進自己的品德修養,培養愛國主義感情,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

  【資料整合平臺】

  課文背景資料

  關于作者與鄧稼先的友情楊先生與鄧稼先從小就有著深厚的情誼。他們兩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華園兩家人又住隔壁。鄧父鄧以蜇和楊父楊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少年時代的鄧稼先與少年楊振寧總在一起打墻球,彈玻璃球,甚至還比賽爬樹。上中學時二人同在北平崇德中學,楊振寧比鄧稼先高兩級,后來他們兩人又是西南聯大的校友。解放前夕,鄧稼先和楊氏兄弟又都赴美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后,鄧稼先就與他們分開了,不過他們的友情卻一直保持著。

  課文擴讀材料

  使用建議:和鄧稼先一樣,徐悲鴻不僅有著卓越的成就,還有著高尚的品格。他們同樣的平和謙遜,同樣的無私純正,同樣的執著忘我,同樣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使命感,對祖國同樣的忠心耿耿,一片赤誠。這兩位偉人雖然有著各自不同的事業領域,卻在做人與做事方面為我們作出了共同的表率。教學時,可將此文提供給學生進行聯讀,思考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和人生方向。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在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2、了解小艇的特點,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精彩描述的方法。

  3、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4、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小艇的特點及其重要作用,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寫作的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明確小艇和威尼斯的密切關系。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課件

  主要板書計劃:

  小艇的樣子外:二三十英尺,像獨木舟,像新月,行動時像水蛇

  內:皮墊子,窗簾

  船夫的技術好在極快時操縱自如

  在擁擠時總能擠

  在極險窄地方總能穿

  與人們的關系商人做生意

  婦女坐船娛樂

  小孩游玩

  老人禱告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抄寫詞語、多音字組詞、按課文內容填空

  課外: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新詞。

  2、初知課文內容。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威尼斯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特點?

  你們想不想更多地了解這個美麗的水上城市的特點?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

  板書:威尼斯的小艇

  二、初讀課文

  1、邊讀邊自學生字、新詞。

  要求:①小聲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

  ②拼讀生字表,找出易錯的字。

  ③再讀課文,劃出生字、詞,并理解詞語的意思。

  2、思考:威尼斯有什么特點?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母親磨煉兒子的特殊母愛,激發獨自面對生活、磨煉自己意志的情感。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搜集并閱讀作家畢淑敏的資料,閱讀有關獨立面對生活、磨煉自己意志的文章。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復習舊知。先復習四年級上冊《烏塔》一課,感受對烏塔的敬佩之情。

  2.談話導入。在中國有位著名女作家,她為了鍛煉兒子學會看病,竟然在兒子發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位作家寫的這個故事。

  3.揭示課題。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檢查交流預習成果。

  (1)用卡片認讀十二個生字;

  (2)讀課文中生字所組的詞語;

  (3)說說自己是怎么預習的,或者說說預習后知道了什么。

  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各自用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1)說說你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3)讀了課文,你有什么話要說。(可以是對母親的敬佩,可以是對文中兒子的贊揚,可以是對自己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的看法等等。)

  再讀課文,體會母愛

  1.各自再讀課文,說說從文中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

  2.小組合作,交流各自閱讀所得。

  3.全班討論。(1)你從母親的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讀有關語句。)(2)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就讀有關句子。)

  分角色朗讀,體會母愛感情變化

  1.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2.全班交流。指名幾組分角色朗讀朗讀課文。

  3.說說從課文中,你體會到母親的感情有什么變化。

  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總結: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對母親磨煉兒子的特殊母愛敬佩,可以對兒子獨立面對生活的稱贊,可以是每個孩子都有巨大潛能等等。)

  2.拓展:(1)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母愛或父愛嗎?(2)你看見過獨自面對生活、自覺磨煉自己意志的孩子嗎?或你讀過哪些這樣的故事?

  3.延伸課外:課后,請同學自己參加一次磨煉自己意志活動,說一說或寫一寫自己的親身經歷。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的:

  1、比較幾組基本字和合體字。

  2、積累“一、、、不、、、”的詞語

  3、學習逗號和句號。

  4、積累描寫動詞的詞語

  教學方法:練習法、朗讀法

  學法指導:討論法、練習法

  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比一比

  讓學生自己去發現,以使他們真正獲得聲旁表聲的“感性認識”,而不是接受教師傳受的知識。

  二、填一填,選一個詞語造句

  組織學生口語練習的游戲,讓學生體會重音變化引起所表達的意思的變化,不必讓學生說出其中的規律。

  三、照樣子說一說

  四、學習逗號和句號

  1、讓學生體會句號和逗號不一樣。

  2、說說為什么用逗號或句號?

  3、教師講解。

  第二課時

  一、教學自讀課文

  1、認生字。

  2、使學生知道習慣有好壞之分。

  3、朗讀。

  二、說說你準備改掉自己的哪些壞習慣。

  三、改錯字

  讓學生說說你平時是怎樣對待自己的錯別字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欣賞犟龜這一形象,理解“犟”的多層含義。

  3、體會文章的主題,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二、教學重點

  在教學本課時,應讓學生充分感受童話的情趣,并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盡可能多地探究、挖掘出精深的思想內涵。

  三、教學準備

  學生充分的預習課文,收集作者的有關資料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走進童話的世界。同學們有沒有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呀,它幾乎是伴隨我們成長的。那么大家聽過幾個版本的龜兔賽跑的故事,讓我們來說一說。

  有小烏龜贏的,有兔子勝的,有烏龜和兔子一起到的,還有……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只可愛的小烏龜,它是由德國著名的兒童文學家米切爾恩德給我們帶來的《犟龜》。

  (二)介紹作者

  先學生介紹,然后老師補充。

  米切爾·恩德出生于德國,后離開了德國遷居意大利,1974年厚積薄發,發表了小說《毛毛》,并因此成功為20 世紀登峰造極德兒童文學作家之一。如今米切爾·恩德這個名字,已像安徒生的名字一樣家喻戶曉了。

  (三)既然米切爾·恩德已像安徒生一樣家喻戶曉了,想必他的童話故事一定很精彩,讓我們來大聲朗讀課文。

  (注意:朗讀時要圈點勾畫,看一看童話里寫了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將能表現他們性格特征的詞語畫出來。教師出示要求:朗讀課文,要求:讀出各種小動物“說話”的語氣、語調,揣摩它們“說話”時的動作、神態)

  (四)整體感知

  指名同學接力復述課文。

  (五)列舉小動物進行性格分析

  作為一篇童話,同學們一定比老師更有發言權,那么我們來說一說,你喜歡哪一個小動物,在書中看出他有怎樣的性格,他說話是的語氣和神態應該是怎樣的?

  (蜘蛛:嘲笑、自以為是;壁虎:傲慢、無奈:蝸牛:迷糊、明智,弱小而友善;小烏龜:自信、執著、堅定不移)

  (六)這只小烏龜特別在哪?(眾答:犟)對,同學們真聰明,把這個字的讀音“jiàng”念對了。但“犟”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犟”上面的偏旁是“強”,倔強,下面的偏旁,是“牛”,平時我們愛說,“某某真是牛脾氣”,放在一起就是像牛一樣倔強執拗不聽人勸。

  (七)小烏龜的“犟”究竟體現在哪呢?這一次讓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要讀出各種小動物的語氣,語調,語速。

  1、為什么說小烏龜是個犟龜?

  (歸納:因為小烏龜能認準一個目標堅持到底,遇到任何困難和障礙都不改變初衷,一往無前。)

  2、小烏龜認準的是一個什么目標呢?文中哪句話最能突出它認準目標堅持到底?

  (歸納:“參加這有史以來最熱鬧的婚禮”“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

  3、文中一再重復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歸納:突出小烏龜決心之堅定,既定目標不可更改,并不斷朝著目標前進,同時也給讀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那么小烏龜是順利地實現了它的目標么?在這個過程中它遇到了哪些困難和阻礙呢? 相機板書:

  蜘蛛——嘲笑,爬得慢

  蝸牛——方向反了

  壁虎——婚禮取消

  烏鴉——獅王去世

  小烏龜——我的決定不可改變

  (歸納:路途遠,時間短,還有蜘蛛、蝸牛、壁虎和烏鴉的攔阻和建議。)

  5、那小烏龜面對這些困難和阻礙害怕了么?退縮了么?

  它在應對這些困難的過程中還表現了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呢?請結合文章具體語句談。

  (歸納:有自信,有戰勝困難的勇氣,有頑強的毅力,還要能聽取正確的意見。)

  小結:這樣看來,光有對目標的堅定執著是不夠的,還需要勇敢自信,頑強堅毅,這樣才能到達你心中的目的地。

  6、可老師還有個疑問,如果小烏龜趕到目的地,沒有獅王二十九世的婚禮,那小烏龜此行還有沒有意義呢?

  小烏龜鍛煉了意志,增長了見識,交了朋友,證明了“我能”……(有創見的看法應給予肯定。)

  (小結:看來,成功不在于一定達到預定目標,只要在追求的過程中,能有收獲,能證明自我,能使自己成長,就是成功。)

  (八)師:我們讀了,聽了,看了這個故事,同學們肯定有不少收獲,同時,也可能存在很多疑問,現在,就請把你的疑問提出來,先前后左右的同學互相討論,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呆會兒提出來,我們全班同學共同探討,希望同學們像——休一樣大膽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學生自主質疑解疑。

  (九)大家表現得很不錯,提了很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問題,現在我們來談一談你的收獲。

  (十)最后我們來討論一下小烏龜的“犟”值得嗎?

  師小結:我們做事也會像犟龜一樣,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我們不僅要有堅定的信心,還要有勇氣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成為生活的強者,成為振翅高飛的雄鷹。同學們,讓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也能像小烏龜一樣,犟的精彩,犟的可愛,犟的有理。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中描寫人物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嚴。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描寫哈默的神態、動作、語言的詞句,理解杰克遜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它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它有尊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個寒冷的冬天,在美國南加州沃爾遜小鎮上來了一群逃難者的人,其中有一個衣衫襤褸、面容憔悴、骨瘦如柴的年輕人,可有人卻說他有尊嚴,這是為什么呢?這節課繼續學習《尊嚴》。

  二、新課

  1.請快速瀏覽課文,找到說年輕人有尊嚴的那句話,(出示: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這句話是誰說的?富翁是什么意思?

  2.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走進這個年輕人,走進他的心靈,看看在他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事,為什么杰克遜大叔會有這樣的評價?

  3.自讀課文,思考:年輕人作為逃難人群中的一員,他與其他人的相同之處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畫出描寫年輕人外貌、動作和語言的句子,想一想,從年輕人的表現里,你體會到了什么?

  4.交流:(出示: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你感受到了什么?體會饑餓程度之深。

  他們為什么餓?他們是怎樣的一群人?(逃難)什么是逃難?在逃難的路上他們會遇到哪些困難?

  小結:這些人背井離鄉,一路上風餐露宿,又經歷了長途跋涉,此時他們已是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相當的虛弱,急需人們的援助。

  5.此時的年輕人是什么樣子?(臉色蒼白、骨瘦如柴)。你體會到了什么?(和其他的逃難人一樣,同樣饑寒交迫、生活艱難。)

  6.出示: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他最需要的是_______

  7.再讀2-5自然段

  (1)出示三次對話,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么?(請求勞動,不想不勞而獲,先干活再吃飯,態度堅決,不想接受施舍。)

  年輕人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些話的?(一個人在窮困潦倒、逃難流亡之際,仍堅持先干活再吃飯,他的表現實在令人欽佩。)

  (2)分角色讀三次對話

  現在年輕人得到的食物和別人的一樣嗎?(以勞動換取食物,這是他與別人最大的不同)

  (3)如果此時這個年輕人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對他說什么?

  小結:年輕人在極其饑餓的情況下,也不肯接受施舍,堅持用勞動換取食物,這就是做人的尊嚴,他的這種自尊、自重、自信的品格贏得了杰克遜大叔的贊賞和尊重,不僅把他留在了莊園,而且把女兒許配給他。

  (4)出示: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再來體會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什么都沒有是指他現在身無分文,富翁是說他精神和人品是富有的,他自強、自重,這種人格尊嚴會不斷地發奮努力,用勞動創造無盡的財富)帶著各自不同的感受再讀這句話。

  8.再讀2-5自然段,體會杰克遜的人格魅力

  杰克遜從年輕人的言行、神態中發現了他的人格尊嚴,非常尊重和賞識他,可見杰克遜也是一個懂得什么是尊嚴的人。他無私的幫助他人,尊重他人,看重人品值得我們學習。

  9.杰克遜大叔沒有看錯,二十多年后,這個年輕人果然取得了具大的成功(齊讀最后一段)

  這個年輕人是誰?他為什么能從一無所有到擁有了一筆讓所有美國人都羨慕的財富?

  (一個人有尊嚴必然會得到別人的信任與尊重,擁有尊嚴這筆精神財富,這為他日后創造物質財富奠定了基礎,可見尊嚴對一個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它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三、課堂延展,總結全文:

  1.讀資料,談感想

  2.推薦圖書《勇敢的人--哈默傳》。

  3.總結全文

  從小要有自尊心,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有尊嚴。

  4.讀名言

  板書設計:

  尊嚴

  年輕人

  杰克遜

  贊賞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話的意思。

  3.體會作者表達的濃濃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導語: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會給人以永久的回憶。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教師:讀了課題,你有問題要問嗎?

  (學生自由提出疑問)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書交流。

  (l)請學生選讀感興趣的段落。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討論。

  三、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引導學生重點探究以下問題。

  1.“我”為什么喜歡桂花?

  ①從文中找出“我”喜歡桂花的句子讀一讀,說說“我”為什么喜歡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2.重點理解搖花時的樂趣。

  (l)為什么說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理解“總是”)

  (2)畫出“我”搖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②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為什么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④點擊課件,電視屏幕上出現“我”幫母親搖桂花時的情景,使學生也感受其中的樂趣。

  (3)指導感情朗讀。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課堂總結

  1.課文通過回憶小時候搖桂花時的有趣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童年往事的無比懷念以及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徐建新

  【設計理念】

  本文是一篇散文,記敘了“我”在甲板上賞月時,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是一篇構思獨特、感情真摯的散文詩,文章語言雋永、意境優美、生動有趣,使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躍然紙上。教學過程中,以品讀為主線,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立足點,以商討為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理念,重視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一生成,抓住課文的留白點,充實更多的語文教學資源。同時,讓學生在閱讀感悟文字之美時,增加視聽美感,并力求把文字之美與視聽之美融為一體。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課文的學習,掌握根據不同結構的段落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

  4.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光產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感受望月的樂趣。

  5.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啟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重點、難點】

  1.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光產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過朗讀訓練,啟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切入點】望月的樂趣在哪里?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天上只有一個月亮,可是每個人眼中都有一個月亮,而且個個不同。我們的先輩們曾經在詩歌中表達了月亮無限的熱愛和贊美。大家知道哪些有關月亮的詩句?誰背誦給同學們聽聽呢?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關月亮的課文,文中也有不少描寫月亮的詩句,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

  3.出示課題 24:望月(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自由輕聲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結合上下文或理解部分詞語。

  (3)再讀課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問題。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檢查詞語讀音,提示注意點。

  3.學生質疑,理解部分詞義:

  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能解決的隨堂解決,不能解決的放到下節課。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不是僅僅寫月亮的?除了寫賞月外還寫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導學生給課文分段.提示:課文哪些段落寫賞月,哪些寫背詩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獨自一人在甲板上展開了幻想的翅膀。

  四、品讀課文,啟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一)品讀第一段

  1.自由朗讀課文第一段。

  2.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說出:作者描寫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動人的圖畫。板書:月下江景 美麗如畫

  3.?學生思考:作者描繪的圖畫上有哪些景物以及這些景物是什么樣子的?

  4.出示圖畫,請同學們看看,是不是你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

  播放課文第一段錄音,學生邊看圖,邊聽錄音,感受圖畫的整體意蘊。

  5.讓學生回憶課文,嘗試背誦。

  (二)品讀第二、三段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思考:你覺得小外甥是個怎樣的孩子?

  學生交流后板書:聰明好學 愛幻想

  1.品讀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愛幻想的特點?

  學生自由讀后交流。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調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頭凝望著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師質疑:月亮怎么會把小外甥叫醒呢?

  (3)分角色朗讀課文。

  (4)了解詩句的意思。指名學生解釋、教師點撥理解。

  (5)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月亮的詩句嗎?(學生自由背詩后指名回答,師出示搜集的有關詩句進行補充,學生選擇其中的感興趣的1、2句讀讀、背背)

  (6)出示句子:詩,和月光一起,沐浴著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7)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句意,體會意境。

  學習了第二段課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品讀第三段

  (1)過渡:

  他的聰明好學還體現在哪里?愛幻想又體現在哪里?讓我們來繼續學習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討論交流。

  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地睜大一次……”

  (3)繼續讀課文,重點讀讀描寫小外甥說話時的動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①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兩個烏黑的瞳仁里,一個又一個亮晶晶的小月亮閃閃發光。

  ②……小外甥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③他繪聲繪色地說著,仿佛在講一個現成的童話故事。

  圈出你認為應該重讀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細細品讀。

  學生交流感受。引導學生說出:小外甥活潑可愛,天真好奇,愛幻想,而且善于幻想,頭腦里裝滿了奇妙有趣的東西。

  (4)分角色朗讀這一段。

  (三)、品讀第四段

  1.齊讀課文。

  2.啟發談話: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你們想不想隨著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先請你閉上眼睛。

  四、播放錄音,展開想象

  1.播放課文完整的錄音,學生閉目靜聽,感受文章的整體意韻美。

  2.啟發學生幻想。

  現在,你就是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你一個人。你久久地凝視著月亮消失的地方。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陽,想到了彩虹,想到了風雨……請你展開幻想的翅膀,在廣大的天空中盡情地飛呀,飛……

  (學生閉目遐思、幻想。)

  3.引導學生把幻想的東西說出來。

  出示“討論區”

  五、指導背誦課文。

  1.根據課文的思路理清敘述順序。

  2.逐段進行指導背誦,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六、舉行山水賽詩會。

  1.四人小組內先背誦,推薦一位在班級里比賽。

  2.每組一位代表上臺朗誦。

  (推薦學生代表四位作為評委。)

  3.總結賽詩情況,宣布優秀選手。

  合理激勵

  板書:

  24、望月

  月下江景 美麗如畫

  比背詩句 聰明好學 夜中望月

  聰明好學 愛幻想 樂趣無窮

  獨坐甲板 展開幻想

  設計特色:

  1.為朗讀為主線,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的能力。

  2.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立足點,以商討為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理念,重視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一生成。

  3.注重學生語言積累,培養語感能力。

  歡迎參考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8篇】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02-28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7篇01-10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九篇01-31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精選13篇)04-27

《蜀道難》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9-04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8篇01-10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10篇01-04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10篇03-02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五篇02-28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8篇02-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 五月天婷婷亚洲熟女一区 | 日本美女高潮视频免费 | 日本久久国产精品 |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