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27 13:09:2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牧童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牧童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牧童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

  牧童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牧童》是冀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詩,是這首七言古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著野草,還沒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傳來的牧童悠揚的愈來愈近的笛聲,笛聲時續時斷,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后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白天有牛和牧笛為友,晚上有清風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草場、笛聲、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寧靜。全詩以輕松、詼諧的筆調描繪出悠然自得、無憂無慮的牧童,凝練的詩句中充滿了童真、童趣。不僅讓我們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與恬靜,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牧童心靈的無羈無絆,自然放松。當然,透過詩,我們也看到作者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一種向往。

  二、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牧童》,進一步感受詩詞的豐富內涵。

  2.通過運用課后注釋、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

  3.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所描繪的童年生活的快樂,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

  三、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詞的意思,背誦、默寫詩詞,體會童年生活的無邪和美好。

  2.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四、分析學生

  由于在城鎮生活的孩子,大多數人對“蓑衣”的形象、“草鋪橫野六七里”的情景、“牧童”的生活等尚不知曉,所以,我采用恰當的運用多媒體課件,以形象的畫面增加孩子們的感性認識,激發想象的熱情,幫助孩子在頭腦中建立畫面,進入意境,賞讀詩文,體會詩句的凝練和意境之美。

  五、確定整合點:根據課文目標和學生特點,我把如何創設一系列教學情境作為整合點進行教學,從而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六、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流程:

  ()故事激趣,介紹詩人:

  出示電視劇“八仙過!逼^,讓學生猜出片名,也可試著說出“八仙”是哪八個人?

  師:大家聽說過“八仙過!钡墓适聠?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巖”,唐代人.(相機出示詩人呂巖人像圖片)本單元的主題是童年,那在呂巖筆下的牧童,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首古詩——齊讀課題《牧童》。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

  ()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 請同學們慢慢地,認真、仔細地將這首詩讀三遍以上。

  2、指名讀。(評價:讀通順,流利) 誰還愿意讀?

  他讀準了一個生字,生板書:“蓑” 強調字音不卷舌 分析字形

  3、自由默讀全詩,想想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理解詩意,體會詩境。

  1、詩句的意思清楚了嗎?老師要考考你們:誰先來讀這首詩?小結:讀得字正腔圓 有節奏

  大家注意詩中有一個多音字,是哪一個?板書:鋪

  詩中“鋪”字為什么讀pū?:(多音字從字義上區分讀音)

  鋪:把東西散開放置,平擺。

  在詩中“鋪”指什么?(草長得很茂盛,像平鋪開一樣)

  2、自由讀第一小句,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描述一下那是一片怎樣的原野?

  小組內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

  (“鋪”字,讓我們想起眼前綠草蔥蘢,一片生機。 “六七里”:眼前似乎浮現寬闊的原野)

  [設計意圖:想象是理解詩意的翅膀,通過再現詩歌畫面,有助于學生對詩歌意思的理解,充實詩歌的內涵,使學生易學、樂學。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能夠使課堂更加生動,形象的演示比枯燥的說教在效果上要好很多。]

  相機出示遼闊原野碧草蔥蘢的畫面,學生欣賞。

  看著眼前綠草茵茵的畫面,你能美美地讀出這樣的原野嗎?

  3、 眼前綠草茵茵,我們耳畔似乎又聽到什么?(清脆悅耳歡快牧童的笛聲)

  你是從哪個字中,聽到了這樣的笛聲?生 … 板書:弄

  “弄”什么意思?(逗弄)

  “笛弄晚風”是笛聲逗弄晚風嗎?你從弄字體會出什么?

  (把風中笛聲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

  師:剛才抓住一個”鋪、弄”字去體會詩句的意思,這是學習古詩的一種方法。

  出示:“抓重點字體會詩意” 齊讀。

  【使學生在情境中了解漢字的音形義,領悟詩文內容。】

  4、 快樂的牧童邊吹笛邊嬉戲。同學們,張開我們想象的翅膀,聽著晚風中傳來的牧笛聲(點音樂《牧童短笛》)或許,他剛一吹氣,老牛便抬起頭看著牧童;或許,不遠處傳來了更悠遠的牧童歌聲,或許老牛一聽著笛聲,便安詳的吃著草…或許……

  誰能試著邊想象畫面邊朗讀這兩小句詩?讀出視覺上的寬闊和聽覺感覺上的美好

  5、一片蔥蘢的廣闊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爾吹出幾聲清脆的笛聲,好不悅耳。 隨身一躺,都似乎躺進了大自然的懷抱。可是牧童在哪里呢?

  出示: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牧童?

  (你看他,正撐著小肚皮,一路歸來,吃飽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躺,有清風明月為伴)

  你從古詩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

  根據剛才學古詩的方法,你認為這句詩中的重點字是哪一個?

  板書:飽 臥

  你能試著說一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6、 的.確,廣闊的原野上,鋪滿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閑地放著牛,吹響了短笛,幾聲悠揚的笛聲和著徐徐的晚風傳來。多美的風光,多自在的牧童啊!牧童回到家里已到了黃昏,晚飯吃得飽飽的。連蓑衣都沒脫,就躺下來,有滋有味地觀賞那漸漸升起的明月。這正是“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7、“蓑衣”是什么意思?怎么知道的?(出示蓑衣圖片)

  出示:“學看注釋理解字義” 也是學古詩的一種好方法。 齊讀。

  “蓑衣”絕不是一件漂亮舒適的衣服,牧童為什么不脫蓑衣而躺在院子里看明月的升起?你是怎樣想的?

 、倌镣量嗔艘惶,困了,來不及脫下蓑衣。

 、 他是很自在瀟灑的,沒有想那么多。他可能想用蓑衣當被蓋吧!)

  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餓了就吃,困了就睡,無牽無掛,自由自地,是多么可愛的牧童啊!請你們用自己的喜愛之情,再讀這句詩。

  (2)這樣的生活真是——? (悠閑、自在、無拘無束)

  (3) 請同學們想象一下,牧童會是怎樣歸來呢?(展開豐富的聯想)

  8、 眼前綠草茵茵,耳畔牧笛聲聲;白日老牛牧笛為由,晚上清風明月為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在這樣懷抱中的牧童,是怎樣的感受?

  師板書:安然自樂

  師:如此悠閑、自在、輕松,誰能將他的感受讀出來?(讀出牧童吃飽后躺在月夜下的愜意)你向往這樣的生活嗎? 自由讀讀全詩,讀出你的向往。

  【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發表個人的感受,讓學生與書中人物產生共鳴,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自然而然地升華情感!

  ()想象畫面,體會詩情

  1、 閉上我們的眼睛想象,眼前綠草茵茵,耳畔牧笛聲聲;老牛品草靜靜,夜晚清風習習,高空明月朗朗,牧童臥草眠眠,太愜意了!你能再讀出這樣的快樂嗎?(齊讀)

  師:剛才大家一邊想象,一邊用朗讀把牧童的情感表達出來,這又是學習古詩的另外一種方法。出示:“想象意境感悟情感” 。齊讀。

  [設計意圖:再次聽讀全文,再現畫面,并用自己的語言把全文景象描述出來。不僅是對全文意思的鞏固,又鍛煉了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通過多媒體課件來播放切合詞中意境的樂曲,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入情入境。]

  2、作者呂巖為什么要寫這樣的牧童?大家從《呂巖小傳》中或許就能明白。

  出示課件。指名讀。

  你明白了嗎?生于兵荒馬亂的呂巖多么渴望能過上這樣悠閑快樂、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啊! 誰還能讀出作者這種渴望 ?

  3、 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作者用精煉、生動的語句,描繪了一幅寧靜、悠閑的鄉村生活圖,刻畫了一個可愛、調皮、安然自樂的牧童形象。這樣的生活不但作者十分的喜歡、熱愛、向往,連我們都十分的羨慕,讓我們一起帶著這種情感再來讀一讀或背一背這首詩吧。

  4、 能背下來了嗎? 試著背一下,注意感情。

  ()總結學習方法: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習方法、詩意……)

  相信同學們今后能用今天學到的方法靈活學習。

  ()拓展延伸,積累語言

  1、今天我們一起欣賞山村原野迷人景色的同時,認識了一位悠然自得的牧童,其實古代有不少詩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寫入詩里。你讀過這樣的詩嗎?

  如《所見》、《小兒垂釣》、《清明》、《村晚》、《舟過安仁》等。

  鼓勵學生課下多積累背誦這樣的詩。

  2、 同學們,透過詩人的筆觸,我們對千年之前的兒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不無遺憾的是,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小小的鏡頭,只是無聲的電影。如果這個鏡頭再放大一點,電影里的人物動起來,這部電影有了聲音,有了色彩,那該多好啊!很多反映歷史的電視電影,其實是幾句話就能寫完的事,可經過現代人的想象復原,就成了充滿生活氣息有聲有色的故事。

  能不能試著今天學的這首古詩改寫成一個故事,讓詩中的牧童更加生活化,離我們更近!

  牧童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唱歌曲,用自然真摯的歌聲表現小牧童在美麗牧場快樂放牧的情景,從而激發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 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并能用歌聲表現歌曲描繪的意境。

  教學重、難點

  1. 正確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節奏。

  2. 通過簡單的樂器演奏更好的學習歌曲。

  教材分析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暢,節奏輕快,加上簡單和諧的二聲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麗牧場快樂放牧的情景展現在人們眼前。歌曲分為四個樂句,切分節奏使音樂顯得活潑、跳躍。一、二、四樂句節奏完全相同,演唱起來十分輕松。第三樂句連續運用切分節奏使音樂富有動感、充滿活力。全曲旋律不斷上行,形成歌曲熱烈歡快的氛圍。

  通過學唱歌曲,感受體驗歌曲意境,并用自己自然真摯的歌聲表現歌曲活潑的情緒。通過演唱歌曲,訓練學生二聲部的演唱能力。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1、1 2 3 2 1 音名演唱

  2、1 2 3 4 5 4 3 2 1 音名演唱

  3、5 4 3 2 1 元音演唱

  4、1 3 5 3 1 跳音演唱

  二、導入新課

  教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八只小鵝》。

  介紹斯洛伐克,觀看圖片欣賞斯洛伐克。

  三、歌曲學習

  1、欣賞《牧童》動畫,說說歌曲是什么情緒的?

  2、 仔細聆聽歌曲,(《牧童》音頻)同學們聽到歌中唱了什么?是用什么形式來演唱的?

  學生回答:聽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3、學習大切分: X X X ▏X X ▏

  4、全曲學習演唱

  5、運用雙響筒、三角鐵打旋律

  雙響筒: X X ▏X X ▏

  三角鐵:X? ▏X? ▏

  6、兩人雙響筒,兩人三角鐵擊打旋律,全班同學演唱歌曲。

  四、課堂小結

  草地上的牧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了歡樂的牧童,希望你們能夠利用課余的時間多走進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牧童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 通過小組學習和教師指導學習等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培養學生演唱二聲部合唱的能力。

  2、 感受切分節奏,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把這種節奏所表達的快樂情緒用歌聲表達出來。

  3、 通過學唱歌曲,感受體驗并用自己自然真摯地歌聲表現歌曲活潑的情緒。

  教學重點:感受體驗歌曲活潑的情緒。

  教學難點:訓練學生二聲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準備:圖片(牧童、小羊、白云、鮮花、綠草??)、音響資料、鋼琴、歌譜。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1、學生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進教室,音樂采用《請來看看我們美麗的村莊》。

  2、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一個美麗的地方去玩一玩,豎起你的小耳朵、閉上你的眼睛,仔細的聽聽、想想,我們要去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

  音樂起(背景音樂采用歌曲旋律)

  配樂旁白(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綠油油的青草地,遠處,一個手提著羊鞭、身背著小笛的小孩兒,趕著小黃牛和一群雪白可愛的小羊兒走了過來,小羊兒們看到了清澈的水,高興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滾兒,津津有味地喝了起來,小孩兒也高興的取出小笛吹起來,聽,悠揚的笛聲傳來了??)

  3、學生回答

  師:“我們去的地方是一個什么樣兒的地方?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生:我們仿佛來到了大草原,看到許多牛羊??

  4、請學生貼出畫面

 、艓煟耗亲屛覀儼堰@美麗的地方貼畫出來吧。

  ⑵學生選擇背景畫到黑板進行貼畫。

 、屈c題:師:“猜猜看,牛羊是誰趕來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壬骸芭Q蚴悄镣s來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兒童”。

  ⑸貼出牧童、出示課題

  二、 學唱歌曲

  (一)、掌握節奏

  1、 師:“看到這么美麗的畫面,老師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聽??”

  2、 聽錄音范唱。(出示歌譜)

  3、 師:“歌曲的演唱情緒是什么樣的?”

  4、 生:“非常高興、熱烈歡快??”

  5、 師:“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6、 生:“二聲部合唱”。

  7、 學生慢速按節奏讀第一段節奏。

  8、 出示切分節奏X X X

  9、 師:“切分節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現了?共出現了幾次?”(讓學生指出切分節奏在歌曲中的運用)

  10、 學生小組討論。

  11、 師:“說說切分節奏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樂色彩?”

  12、 生:“切分節奏的運用使得音樂顯得活潑、跳躍。”

  13、 師:“讓我們帶著這種活潑、歡快的情緒來朗讀歌詞好嗎?”

  14、 生:“好!”

  15、 隨音樂伴奏按節奏讀歌詞。(用快樂的情緒讀歌詞)

  16、 師:“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小比賽,分三組,每組一段,按節奏讀歌詞,比一比哪組節奏準確并能表達出活潑歡快的情緒。”

  17、 小組比賽(老師進行評價)

 。ǘ、視唱曲譜

  1、 出示高聲部旋律。

  2、 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歌譜學習。比一比,看一看哪組學的最認真,速度最快!”

  3、 小組進行學習,老師巡視指導。

  4、 師:“老師要檢驗一下,看看大家學得怎樣,在教師鋼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高聲部旋律!

  5、 學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讓學生充分感受切分節奏,體會樂曲快樂的情緒。

  6、 學唱二聲部旋律

 、旁俾牳枨ㄍ暾シ鸥枨

 、茙煟骸澳阌X得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們剛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有和聲?”學生回答,并指出歌曲有和聲處。

  ⑶教師出示二聲部旋律。

 、确中〗M學唱第二、三句旋律。

 、蓭煟骸澳慕M試試演唱其中的一句?”(教師鋼琴指導音準)

  ⑹小組進行演唱。

  ⑺師:“我們來一個旋律接龍好嗎?老師演唱第一句,其它三句每組一句怎么樣?” ⑻生:“太棒了!”

 、屯暾莩枨。

 、蝺蓚聲部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師演唱高聲部,學生演唱低聲部。B、學生分兩組進行合唱。

 、蠋煟骸翱礃油瑢W們都迫不及待地想唱詞了,下面我們就試著把歌詞填進去演唱好嗎?” ⑿生:“好!”

  ⒀分兩聲部進行填詞演唱。

  三、 知識擴展:

  1、 師:“你們知道歌曲《牧童》是哪個地區的歌曲嗎?”

  2、 生:“是蒙古族的”、“是外國的”??。

  3、 教師介紹:《牧童》是斯洛伐克民歌,斯洛伐克是一個可愛的國家,擁有肥沃的平原和連綿的高山峻嶺,牧童們在自己的家鄉自由地放聲歌唱。

  4、國旗

  5、首都:布拉迪斯發。 人口:539萬。面積:4.9萬平方公里。

  6、風景欣賞:

  四、 小結:

  課下尋找斯洛伐克的相關材料。隨《牧童》歡快旋律出教室。

【牧童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相關文章:

牧童教學設計04-02

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范文03-16

《牧童》音樂教學設計04-02

《牧童》的教學設計03-15

《牧童》教學反思05-11

牧童教學反思04-12

《牧童》教學反思05-15

牧童教學反思04-12

《牧童》教學反思(15篇)04-12

《牧童》教學反思15篇03-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视频福利网站 | 日本在线a综合免费不卡 |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456 |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片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