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奇思妙想》美術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奇思妙想》美術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奇思妙想》美術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人美版五年級下冊第8課《奇思妙想》是“造型 表現”領域的內容。本課所呈現的作品,畫家們打破時空的界限,把生活中看似風牛馬不相及的一些事物進行富有新意的表達,極大地豐富了藝術作品的表現力。在《新課程標準》里有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強調要“引導學生在具有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并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材中編入了兩幅外國藝術家的作品。《比利牛斯山之城》中描繪的每個形象本身并無太多奇異之處,但是巖石上古老的城堡拔地而起,懸置在大海上的天空中,從而產生一種奇異的漂浮感。《莫斯科的英國人》是馬列維奇的作品,這幅畫上的形象更加簡約、概括,并以反邏輯的方式組織畫面。俄羅斯的教堂、富有地域特色的馬刀、劃破夜空的蠟燭、帶著禮帽的紳士、剪刀、文字、鋸子、魚和梯子,這些毫不相干的客觀物象,完全按畫家的自由意志并存于畫面中。他們大小有別、前后穿插,貌似是些毫無可供聯想之處的因素,卻表達了畫家的主觀意識。通過欣賞這幅作品,可以拓寬學生思路,啟發學生對非常規的圖像組合方式有更直觀的認識,進而大膽創新表現。“思考與討論”欄目啟發學生通過觀察藝術家的作品,發揮想象,圍繞創作素材和創作手法兩方面探究如何表現自己的奇思妙想。同時,教材中還選取了五幅學生作品,通過不同題材展現了小作者獨特的創新思維。
學情分析:
五年級這一學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欲,他們渴望新奇的世界,思維靈活,愿意表達自己的獨特想法,但是以主題的形式組織畫面構圖能力較薄弱,畫面易于簡單羅列,缺乏銜接與組織,因此,需要通過欣賞、分析經典作品加以解決。
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繪畫中圖形組合的.表現方法。能根據身邊常見的生活物品,以線描的形式進行創意組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教師創設欣賞和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欣賞藝術家的作品,學習圖像組合的新方法。開展游戲與探究活動,發散學生思維,開闊思路,鼓勵學生富有新意的完成奇思妙想的藝術作品。
3、開闊視野,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感受奇思妙想的非凡創意,學習大師的創新品格,培養學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繪畫中奇思妙想的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發散學生思維,運用多種元素構成有新意的畫面。
教學準備:
課件、繪畫紙、記號筆。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創意示范)
1、從旬陽到白河乘坐的交通工具產生的新奇想法。(教師邊描述邊板演)
2、板書課題——奇思妙想。
(設計意圖:給陌生的孩子上課,合適的契入點很重要,用談話的方式不經意間將本課“隨形想象”的核心知識帶出來,以達到為突破教學重難點服務的目的)
二、欣賞探究。(圖像識讀、審美判斷、文化理解)
1、有關聯物像組合作品:馬格利特——《比利牛斯山之城》。
(1)想象一幅有海洋,有天空,有石頭,有城堡的畫面,會是什么樣子?畫家馬格利特筆下用巨石、大海、城堡組合在一起是怎樣的畫面呢?
(2)這幅作品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什么地方最奇異?(相關聯的物象組合,漂浮感)
2、無關聯物像組合作品:馬列維奇——《莫斯科的英國人》。
(1)出示《莫斯科的英國人》作品中的毫不相干的各種物象。
(2)出示《莫斯科的英國人》完整作品,思考:這些毫不相干的各種物象在同一幅畫面中出現又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它在組合過程中用到了那些辦法?(畫家的主觀意識強烈,組合:大小的區別,穿插的運用)
3、出示一組學生常見物品的圖片,激發學生組合聯想。(讓我想想)
(設計意圖:從培養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出發,對這種有別于傳統藝術形式的畫面的欣賞和解讀有以下目的:
1、培養學生圖像識讀的素養,引導學生多角度的欣賞一幅畫。
2、我們常有的審美判斷往往是“像與不像”,而這種畫面更多的是從畫家自身的審美判斷出發的,培養學生從畫家主觀意識,畫面的沖擊力和張力等方面來欣賞一幅畫,也是對學生審美判斷這一核心素養的培養。
3、兩幅作品均屬西方油畫,美術表現形式和我們傳統繪畫有所區別,這對于學生從多元化文化的理解這一方面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
三、藝術實踐。(美術表現、創意實踐)
1、欣賞學生作品。(生活中常見物象的創意組合)
2、提出藝術實踐要求:(出示一些常見物象圖片)根據自己的想象,把生活中的物品用寫生或者記憶的方法進行巧妙組合,創作一幅有趣的富有想象力的線描作品。
(設計意圖:設置圖像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發散思維,再次從學生作品中感受用有關聯和無關聯圖像進行組合的大膽創意,學習這種超現實主義繪畫的美術表現,進行創意實踐)
四、展示交流。
1、好作品展示。
1、游戲:你的畫我來猜。(互評+自評)
(設計意圖:通過“你的畫我來猜”的方式進行作品的互評、自評,既回顧了自己的創作心路,也感受他人的奇思妙想,提高學生的欣賞評述能力,鍛煉學生敢于表達想法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欣賞一組創新作品:將生活中的各種物象通過自己的奇思妙想,將其超常規的組織在同一畫面中,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生活正是有了奇思妙想才變得妙不可言,多觀察、發現生活中的奇思妙想,并嘗試用自己的奇思妙想改變生活。
《奇思妙想》美術教學設計 篇2
課題:奇思妙想
課時:1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有創意的設計、制作一件物品。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怎樣設計、制作一件有創意的物品。
教具學具準備:一些廢棄物品,搜集的一些奇思妙想的圖片資料,手工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導入:
1、師:看,老師帶來了一件禮物,你能猜出它是什么東西嗎?
瑞士軍刀
看他除了可以做軍刀之外還是一件什么?
Mp3
多奇妙呀!正式有了設計師們的奇思妙想,才會有這么新奇的`產品。
今天,讓我們也來奇思妙想,展開想象的翅膀,創造嶄新的生活。
2、生活中,你還見過什么樣的奇思妙想嗎?和小伙伴交流一下
3、欣賞:
老師也帶來了許多生活中的奇思妙想,讓我們一看吧,看看他們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啟發?
(欣賞課件)
通過欣賞,你又想到了什么?
(二)新授:
1、欣賞:
看,我們的小伙伴他們也從身邊的事情和材料上發揮自己的奇思妙想,看看他們都做了些什么,用了哪些材料?
看,這是一個飲料瓶,你能想到它能做什么嗎?
小娃娃臺燈儲錢罐
2、范作
看,老師用它做了什么?
套娃玩具
我是怎樣做的,用了哪些材料?請你討論一下(學生探究、討論)
3、制作步驟:
想——構思
做——剪、切、粘
裝飾——用廢舊材料
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
布置作業:今天,我們就利用廢舊物品進行創意性的創作。
問: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手中的廢舊物品適合做什么呢?怎么做?你是想一個人完成還是幾個人合作呢?
四、作業:自評、互評相結合
師: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用廢舊物品制作了這么多工藝品,每一件都獨具特色,使廢舊物品有了生命力,重新煥發出光彩。你準備用這件工藝品干什么?
課堂:巧構思,巧制作,動動手,動動腦,廢品也可變成寶,正如羅丹所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五、拓展:比一比,賽一賽,看哪個小組的作品最有創意,且不失實用性。
教學反思:本節課充分展示出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利用一些廢棄物制作成既有實用性又美觀富有創意的物品。
《奇思妙想》美術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了解繪畫中奇異組合的表現方法,能根據寫生、記憶、想象的生活物品,以線描的形式進行奇異組合。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表現能力及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
教學重點:繪畫中奇思妙想的內涵及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將不同事物進行巧妙的重組,構成一幅有新意的畫。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教師做好上課準備,并檢查學生學具擺放及準備情況。
二、美術實踐活動
活動(一)、引入新課
方法與步驟:
1、欣賞導入:將書中的作品《比利牛斯山之城》在電腦中修改成把巨石和背景分開。
(1)、課件演示:先出現巨石的畫面。
師:今天,老師想請同學們看一張圖片(展示巨石圖片)猜猜看這是什么?
生:石頭。
師:現在你看到的是一幅畫的局部,根據這個局部畫面想象一下這塊巨石會出現在什么地方?生:學生猜想。
(2)、課件演示:在巨石后方出現天空和大海的背景。
師:誰來說說看到這幅作品后的感想?能用你的方式講解這幅作品嗎?生:學生談感受。
教師小結:一塊巨石漂浮在藍色的天空中,飛越大海,這是一幕多么神奇的景觀!看了這奇特的畫面,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奇思妙想,設計出有趣而新奇的作品!
【設計意圖:學生欣賞、分析,感受奇妙的意境,引起他們的興趣。】
2、揭示課題:《奇思妙想》
活動(二)、奇思妙想的世界
方法與步驟:
1、奇思妙想的建筑
(1)、課件出示:鳥巢
師:這幅圖片大家都很熟悉吧,它就是舉世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主會場——鳥巢,你覺得它巧妙在哪兒呢?
生:思考并回答。
(2)、課件:奇特的房子
師:其實世界上神奇的
建筑還有許多,有幾個建筑老師覺得很不錯,大家一起來看一看。生:欣賞。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些奇思妙想的建筑嗎?這些有創意的建筑有哪些奇特的地方呢?”生:思考并回答。
2、生活中的奇思妙想
課件:修剪奇特的園藝花草、電話亭、旋轉門、車身廣告畫、超市廣告宣傳畫、燈泡創意等。師:奇思妙想除了運用在建筑上,還廣泛的運用在生活中、廣告中,你們看。
生:欣賞并思考。
3、繪畫作品中的奇思妙想
課件:《莫斯科的英國人》、《池塘》、《帆船》、《樹》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奇特的作品,你們想看嗎?好,我們一起看看吧。
生:學生欣賞。
師:欣賞了這么多作品,你們發現畫面的奇妙之處了嗎?
生:學生討論,可舉例子說。
教師小結:原來,將幾種不相關的物體重新組合,也是一種妙想。
【設計意圖:欣賞美術大師的作品,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活動(三)、藝術實踐
方法與步驟:
1、創作方法
師:畫家把自己異想天開的創意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作品不僅奇妙而且有趣。要想設計出這樣的作品,除了豐富的想象之外,方法也很重要。
(1)、展示圖片:《大象》,這幅畫奇怪在哪呢?
板書:切割和添加的方法
(2)、展示圖片:《蒲公英上的城堡》,這幅畫奇怪在哪呢?
板書:夸張的方法
(3)、展示圖片:《公寓式梅維斯頭像》,這幅畫奇怪在哪呢?
板書:移位的方法
教師小結:原來,運用移位、切割、添加、夸張等方法能夠設計出這么神奇的作品。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設計意圖:進一步了解繪畫中奇思妙想的內涵及表現方法。】
2、欣賞作品
師:這里還有一些同學的作品,我們一起欣賞吧。
課件:作品一
師:你能說出它是由什么組合的?
生:觀察并回答。(吉他穿上了衣服、鞋子,戴上了帽子)
課件:作品二
師:它是由什么“奇思妙想”來的.?
生:思考并回答。(臺燈的聯想)
課件:作品三
師:它是用什么繪畫方式進行繪畫的?線條怎么畫美呢?
生:觀察并回答。(注意線條的粗細和疏密)
【設計意圖:進一步為作畫鋪墊,解決難點,培養小組交流能力,想象力,即對作品的分析能力。】
3、布置作業
(1)、作業要求
運用線描的方法,把生活中的物象巧妙的組合,創作一幅有趣的,富有想象力的創造性作品。
師:欣賞了這么多特別的作品,你有什么奇思妙想呢?
生:思考。
師:接下來,就請同學們來表現你們的奇思妙想吧。
(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繪畫能力和創新能力。】
4、作業展評
(1)、舉行“奇思妙想”作品展。
(2)、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給語言表達能力。】
5、教師小結
(1)、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用手中的畫筆表現了自己的奇思妙想,同學們一定非常開心。在課的最后,老師
祝愿大家,在學好知識的基礎上,長大以后都能實現自己心中的‘奇思妙想’!”
(2)、師生道別,宣布下課。
《奇思妙想》美術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節開發學生想象力的課。想象力豐富、敢于大膽想象是小學生的特長,他們往往能發現許多大人想不到的事物。這種對生活的熱愛、喜歡探索、敢于嘗試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保護孩子們難能可貴的想象力、創造力。本課主要讓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具體化,用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與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根據生活中的物體特點,展開豐富的想像,并以一定得方法表現這些創造性的思維。
2、操作目標:指導學生用喜歡的美術方法表現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體會將創想變成作品的快樂,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通過對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想像,依據其特點,用聯想、組合等方法創造出新穎有趣,匝心獨具的奇妙構想。
教學難點:鼓勵學生想象的范圍更廣,更大膽,創造出與眾不同的奇妙的構思,激活創新的火花。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準備學生繪畫用紙;示范用范畫、PPT課件。
2、學生準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欣賞影片中的奇思妙想,引出課題。板書課題:2、奇思妙想.
二、欣賞作品,拓寬思路
1、走近大師
(1)介紹奇思妙想的大師薩瓦爾多 達利,達利1904年出生于西班牙,作為世界著名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的'作品充滿了奇特的想象力。他與畢加索、馬蒂斯一起被認為是20世紀最有代表的三位畫家。是一位具有卓越天才的畫家。
(2)欣賞大師兩幅作品
2、想象無處不在,總能帶給我們更多神奇的體驗!生活中也充滿了想象,猜一猜,這個唇形的又是什么?怎么巧妙處理各個部分的?你覺得這個設計怎樣?
生活中的作品欣賞,猜一猜,他們分別是什么?新奇在哪里?又有什么巧妙的地方?
奇怪的房屋的欣賞,分別是什么造型?你見過這樣的房子嗎?
這些設計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3、同一物體有著不同的造型,要敢于想象。這些設計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呢?
4、觀察一組時鐘的圖片,了解設計的方法1:聯想法一般用聯想法來創造出夸張的物體外形。
以彈簧鞋為例來說明設計的方法2:組合法,一般用用組合法來增添物體的功能。
三、思維發散游戲
比一比,誰的想象最豐富。
高跟鞋——座椅——紅酒架——滑梯——房屋——?
四、教師示范,學習表現
1、以香蕉為例,設計兩個形象,再想一想,還可以變成什么新的形象?重點示范線條與細節的處理。
香蕉——海豚(聯想)香蕉——汽車(組合)
2、出示其他的形象及色彩圖。
五、學生作品賞析,啟迪思維
六、布置要求,作業練習:
大膽想象,用線條畫出自己心中的奇思妙想,可以先從身邊的物體入手去畫。要求外形奇特,構思巧妙。能看出物體的作用。
七、評選出最有創意獎。作業講評。
八、課后拓展:
欣賞一組肖像作品,師總結:畫家把自己異想天開的創意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可見奇思妙想沒有太多固定的模式,只要你有與眾不同的想法,敢于表現的精神,你就能成為享受創造帶來的無限樂趣!
《奇思妙想》美術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繪畫中奇異組合的表現方法。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繪畫中奇思妙想的內涵。
教學難點:
如何將不同事物進行巧妙的重組。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的出席情況和工具準備情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準備上課
二、導入
提問:看書中兩幅作品《比利牛斯山之城》和《莫斯科的英國人》與以前見過的作品有何不同之處?學生欣賞、思考、回答。
三、探究學習
1、引導學生分析《莫斯科的'英國人》。提問:作者用哪些物象組成了作品?你覺得畫面和諧嗎?學生觀察、分析、回答。
2、引導學生將自己帶的物品放在桌子上拼擺,組成有趣的造型。小組同學討論、評價。
四、學生實踐活動,教師輔導
布置活動任務:利用線描的方法,把生活物象有趣組合。學生實踐操作、練習。教師巡回輔導,針對不同情況進行集體指導和個別指導。
五、作品展評
1、學生自評、互評;
2、教師點評。
六、課后拓展
觀察其它生活物象,并想象
《奇思妙想》美術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能根據生活物品進行想象組合。
2、技能目標: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線造型能力及創新意識。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繪畫中奇思妙想的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將不同事物組成一幅有新意的畫。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的'出席情況和工具準備情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準備上課
二、導入
引導學生介紹一些自己看到的奇思妙想的繪畫作品。,并說一說想法。
三、探究學習
1、引導學生欣賞達利的《公寓式梅/維斯頭像》,分析其組合方法。
2、啟發學生總結出藝術家在奇思妙想創作時注意了哪些問題。
四、學生實踐活動,教師輔導
布置活動任務:根據一組靜物進行想象,巧妙的創作一幅有趣的作品。學生實踐操作、練習。教師巡回輔導,針對不同情況進行集體指導和個別指導。
五、作品展評
1、學生自評、互評;
2、教師點評。
六、課后拓展:
利用自己的日常積累創作出更多的作品
《奇思妙想》美術教學設計 篇7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欣賞創意視頻
PPT播放: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奇思妙想,這些奇思妙想,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奇思妙想的世界。
(板書:奇思妙想)
二、新授
1、欣賞作品,開啟思路
師:奇思妙想的創意作品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下面我們一同欣賞一下。(PPT播放圖片:生活用品,建筑,廣告)
師小結:奇思妙想的生活用品設計,建筑設計,廣告設計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2、觀察討論,嘗試想象
PPT出示《大象與樂器》
(1)畫面是由幾個物象組成?他們的組合巧妙在哪里?
(2)比較他們之間的共同特點在哪里?
(3)作品給你一種什么感覺?(用自然、生動、有創意、新奇、合理性、和諧…等美術語言進行描繪。
師:想象來源于生活,看了那么多奇思妙想的作品,同學們是不是也想當一回設計師,設計這樣的作品呢?
(1)出示“杯子”
這是一朵普通的杯子,你有什么奇思妙想?(學生討論)
(2)出示“鳥”
師:不同的人對于同一種物體能想出不同的東西,這就是想象的奇妙之處。
3、嘗試表現,快樂創作
教師示范:
出示一個杯子,你想到了什么?
第一步:聯想
對杯子的'外形進行奇思妙想
對杯子的功能進行奇思妙想
把杯子想象成另外一種東西
第二步:添加
繪畫元素:(點,線,面,色彩)
第三步:給你的奇思妙想給個名字。
4、學生創作,教師指導
作業要求:
1、對“房子”行進奇思妙想
2、畫完之后,加上文字說明或起個名字
師:相信同學們也已經躍躍欲試,開啟想象的大門了,把你心中的想法畫成小草圖。再和同學討論,選一張最滿意的認真描繪,涂色,還可以寫上文字說明。
5、評析學生作品
同學們在一起觀摩、欣賞和評論各自的作品,看誰的想象力更奇妙,誰的作品更有趣,大膽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和不同意見奇思妙想。
《奇思妙想》美術教學設計 篇8
教材思路:
本課是屬于“造型表現”領域的美術課。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會對各種各樣的事物產生好奇,這節課就是要讓學生們的想法具體化,并用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同時培養他們創新的精神、嚴謹的態度,提高學生的創造、想象及表現能力。使學生在認識和情感上獲得挑戰的機會,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奇思妙想帶來的情趣,激起學生思的`興趣。
2、引導學生嘗試以換位方式展開想象,體驗動物的情感并能認識生命的重要性。
3、在探索嘗試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嘗試以換位方式展開想象,體驗動物的情感。
教學難點:在探索嘗試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
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水筆、素描紙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涉奇
1、讀課題,引導學生初略感知本課內容。
2、 拋出問題,引出本課所思的主體。
3、出示圖片(媒體演示)引導學生想象。
(把學生引入“奇“中,自己去發現、感受。體驗一種最為直接的感受——我是發現者。)
二、圖片探討 ——尋奇
1、出示圖片(媒體演示),引導學生尋找圖片中奇妙之處。
2、引導學生談論自己的觀后感。
3、嘗試換位,從動物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有感而發方是實感,尋奇之妙處,體驗另一種思維角度,感受其帶來的奇特效果。)
三、嘗試表現——表奇
1、學生嘗試創作,師作巡回指導。
(有思應顯,激思而表,情之所趨也。)
四、作品展示——展奇
1、舉行“機靈鼠‘我最棒’”作品展。
2、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
(圖式展示,易于交流,便于學生間的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嗎。)
五、拓展視野——論奇
1、 出示圖片(媒體演示),看了這些圖片,你開心嗎?
2、你認為奇思妙想除了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呢?
3、出示圖片(媒體演示),從這些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要講的嗎?
4、出示“懶漢腳盆”(媒體演示),猜猜這會是什么呢?
(奇之妙與何處,僅僅是愉悅身心嗎?還可服務我們的生活,如“懶漢腳盆”等等,不正是一個很好的引子嗎?)
六、大膽創作——鼓奇
1、聰明的你還等什么呢?展開你的奇思妙想,拿出你的畫筆進行一次小小的發明吧!
2、出示圖片并播放音樂(媒體演示),學生創作,師作巡回指導。
《奇思妙想》美術教學設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稻草蘸印畫,體驗特殊的繪畫方式帶來的樂趣。
2、通過活動,知道稻草在生活中的廣泛用處。
【活動準備】
稻草、素描紙、水粉顏料、勾線筆、毛巾。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實物稻草,激發幼兒興趣。
師:看,瞿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稻草)
師:那稻草有什么用呢?
師:原來稻草有這么多的用處,可以堆草人,草房子,草帽……(出示圖片)其實來師告訴你,稻草還有一個新本領,你們想不想發現呢?那我們先來看一看。
(二)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稻草蘸印畫。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花、山、樹)他們漂亮嗎?
師:你們信不信這些漂亮的畫是用稻草蘸印出來的?(不信)那么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教師播放視頻,引導幼兒觀看稻草蘸印畫的方法。
師:(視頻)老師剛才是怎么做的,(顏料,稻草)稻草在顏料里面蘸一蘸,然后在畫紙上蘸一蘸。小朋友們,你們現在相信了嗎?
師:哇,稻草的本領大不大呀!那你們現在想不想用稻草蘸印畫?(花、樹……)
(四)教師提出要求,幼兒自由創作稻草蘸印畫。
師:今天老師為你們也準備很多的材料,我們輕輕的.過去吧!
(教師適時的指導幼兒)
(五)幼兒展示作品,簡單評價。
師:這是哪位小朋友畫的,跟小朋友分享一下你畫的是什么?
師:今天我們學了稻草蘸印畫,那草尖可以畫畫,拿稻草的其他地方還可以干什么呢?我們到回教室再想一想、試一試。
《奇思妙想》美術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了解繪畫中奇異組合的表現方法。
2、能根據寫生、記憶、想象的生活物品,以線描的形式進行奇異組合。
3、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以及認真觀察、記憶的習慣和創新意識。
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繪畫中奇思妙想的內涵及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將不同事物進行巧妙的重組,構成一幅有新意的畫。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彩筆、素描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將書中的作品《比利牛斯山之城》在電腦中修改成把巨石和背景分開。
2、課件演示:先出現巨石的`畫面。
提問:
(1)你們看這是什么?
(2)你們能不能想像一下這塊巨石出現在什么地方?
3、課件演示:在巨石后方出現天空和大海的背景。教師簡介作品和作者。
提問:你們看到這幅作品后有什么感想?能用你的方式講解這幅作品嗎?
出示課題:奇思妙想
二、講授新課
1、圖片探討,尋奇:還有一些畫家也有著這樣的奇思妙想(欣賞、分析書中作品《公寓式梅維斯頭像》《莫斯科的英國人》)
2、提問:在這幅作品中你都看到了哪些事物?你認為這些事物之間有聯系嗎?學生欣賞、分析,表達對作品的感受。
3、你能總結出藝術家在創作時注意了哪些問題嗎?
4、教師拿出一些毫無關系的物品,提問:你們看看這些物品之間相互有聯系嗎?觀察生活用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小組討論:從中選擇你喜歡的物品,想一想怎樣才能超常規地將它們組織在一起,表現出你的奇思妙想。
5、分析書中學生作品:你覺得哪些作品想像力豐富,組合得讓你覺得巧妙、有趣?
三、嘗試表現
我們怎樣才能將生活中一些不被人注意的用品用超越常規的方式將他們組織在一起,表現自己的奇思妙想呢?
(一)線描的繪畫表現方式:
1.注意黑白對比。
2.注意疏密變化。
(二)注意組合的相互間的創意程度,充分發揮奇思妙想。學生嘗試創作,師作巡回指導(有思應顯,激思而表,情之所趨也。)
四、大膽創作
1.聰明的你還等什么呢?展開你的奇思妙想,一次小小的發明就會誕生在你筆下。
2.出示圖片并播放音樂(媒體演示),學生創作,師作巡回指導。
五、作品展示
1.舉行“奇思妙想”作品展。
2.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
《奇思妙想》美術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2、能用通順、具體的語言寫下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學重難點:
想象要合理;想象要有新意。
教學準備:
1、搜集反映社會生活、生產建設日新月異的資料圖片。
2、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
教學過程:
一、引導回顧,激趣導入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當你按動遙控器看電視的時候,當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與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陸互聯網查閱資料的時候,是否感受到了科學技術的巨大威力。學習了本組課文之后,我們了解到已經過去的100年真可以稱得上是呼風喚雨的世紀,因為科學技術的威力,許多偉大的發明讓我們的幻想變成了現實。“萊特兄弟夢想著能像鳥一樣在天空中飛翔,于是制造出了第一架飛機;瓦特呢,看到水壺里的水燒開了,水蒸氣把壺蓋頂起來了,想到了水蒸汽的力量,發明了蒸汽機……喬治發明了機器人……正是科學家們的這些奇思妙想,才有了許許多多偉大的發明。這些偉大的發明,其實都來源于科學家們一個個小小的奇思妙想。(板書:奇思妙想。
2、在上節課的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也都展開了想像的翅膀,暢談了自己的奇思妙想。這節課,就讓我們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記錄下來吧。
二、自主讀題,明確要求
1、請同學們打開書157頁,自己讀習作內容,看看這次習作都有哪些具體要求?
(學生說要求,老師隨機出示。)
2、聯系今天的的作文主題“我們的奇思妙想”來談談在習作中怎么做到這些要求?
想像要豐富:內容新奇奇特,想像大膽,但想像要合理。
內容要具體:抓住事物的特點,用一些修辭手法。要寫得有趣。
語句要通順:沒有語病。
3、老師認為,要是同學們的作文還能做到:“敘述有順序,取材很新穎,表達有個性”的話,相信你的作文就更加的出類拔萃了。
4、齊讀習作要求
a.學生依據調查情況匯報。]
(可以是家庭生活的內容;可以是社會或生產建設巨大變化的內容;可以是有關自然的;可以是有關醫學的;可以是國內的,也可以是國際的。)
b.教師相機展示資料圖片。
指導學生交流
1、我們了解了這么多美夢成真的事情,真讓人激動!你們有夢想嗎?誰來當眾介紹你的“奇思妙想”?
a.出示文字屏幕:
愿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想未來,暢談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說說未來的衣服、食品、住宅、交通等,也可介紹個人的制作。
b.指名讀以上學習提示。
2、討論采取哪種交流形式。
邊畫邊說,邊演示邊說,補充說明,提出問題或多或少就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
3、相互交談,介紹自己的奇思妙想。
三、例舉題目,拓展思維
1、周老師也有自己的奇思妙想,而且還好幾個呢,想把他們全都寫下來。現在要請同學們緊扣這次習作要求,給我提出建議,怎樣寫好這幾個作文?
(老師出示作文題目:全能救生圈、吃垃圾的魚、神奇的拐杖。提示學生從“奇、妙”角度來想像。)四人小組討論討論吧。
2、同學們的建議真不錯,怎樣寫好我的奇思妙想,我已心里有數。要寫好你們自己的奇思妙想,同學們是否也都胸有成竹了呢?
3、那就給自己幾分鐘時間,給你的奇思妙想,先擬一個一開始就能抓住讀者眼球的題目,再好好想想怎么才能把它寫新奇有趣。
4、現在誰愿意來給我們大家說說,你給你的奇思妙想擬了一個什么樣的題目?你準備如何著手去寫?
四、發揮想象,獨立習作
1、看來同學們還真是胸有成竹了。雖然同學們的想像還不夠完善,甚至還有些幼稚,但誰敢說你們今天的奇思妙想不會是明天的偉大發明呢?也許若干年后,二十一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偉大發明家,就有今天我們在座的同學呢。
2、那現在就讓我們拿出紙,提起筆,把我們偉大的奇思妙想先記錄下來吧。學生寫作文,老師巡視。
【《奇思妙想》美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奇思妙想》教學設計10-03
《奇思妙想》教學設計04-14
我的奇思妙想教學設計07-08
《我的奇思妙想》教學設計06-11
《奇思妙想》教學設計11篇05-29
奇思妙想教學設計(精選13篇)11-07
《我的奇思妙想》教學設計精選5篇03-11
我的奇思妙想教學設計(精選7篇)01-12
《奇思妙想》教學反思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