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節約用水的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節約用水的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節約用水的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水表,經歷數據的采集、整理的全過程,加深對水表讀數的理解;
2、通過認識水表,能比較熟練地讀水表并能計算家庭水費;
3、初步感受節約用水的意義和家庭節約用水常識,培養節約用水的意識;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動之以情。
我們來看一段動畫。(片名《一口水》電腦演示)看完動畫,你有什么想法?
看來同學們對這“一口水”的用處還是不太相信,那讓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我 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人均水量不足24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 120位,被列為世界上最貧水的13個國家之一。在北方地區,人均水資源不過400立方米,那就是世界人均水量的二十四分之一。城市每年缺水60億 立方米,全國668個城市中有400多個供水不足,其中108個嚴重缺水。因缺水每年造成工業損失2300多億元。——摘自《中國水利報》
(指名讀,讓學生理解(1)我國談水資源本身就少,(2)人為破壞水資源比較嚴重,(3)感受“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類的眼淚”這句話)。
其實水資源的危機在我們中國確實普遍存在,而且已經越來越嚴重,節約用水已經是當務之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與節約用水有關的數學問題。
二、認識水表,曉之以理
(一)認識水表
現在我們每個家庭都用上了自來水,那么用什么來衡量每個家庭的用水量呢?(出示各種水表圖)這些都是水表,其實水表的種類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我們自己家的水表。
這里有兩張水表的照片(家用水表不同的兩種),你家里的水表是哪一種呢?(看照片)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了這張水表,你已經知道了什么或者你還想知道什么呢?(請學生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講解知識點)
知識點:1、記數器的讀法(只能讀到幾十幾到幾是幾之間,引入小指針的讀法)
2、 小指針的讀法(小指針指向哪個數并乘以相應的計數單位)
3、 日常生活中的讀法(一般水表讀數保留整數)
4、 單位m3立方米(1m3的水就是1噸的水,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習慣用噸做為計量用水量的單位)
那么這張水表(大的)你們見過嗎?這是我們學校的水表,是早期的水表,誰能來介紹一下呢?(學生嘗試看大的水表)
(二)讀表計算
大家都會看水表了,那我就要請大家來幫助老師計算用水量。這里有老師家水表的兩張照片,觀察。
1、第一張水表讀數是多少呢?
2、第二張水表讀數是多少呢?
這些讀出來的數字表示什么呢?(用水的累計數)已經知道的老師家一個月前和一個月后的水表讀數,老師家這一個月來的用水量是多少,應繳納多少水費呢?
先不著急計算,你覺得條件夠嗎?不夠,還要知道什么?(水的價格)誰知道?(在學生發表意見的基礎上出示提示:支塘鎮每噸自來水的價格為1.45元)現在請同學們獨立計算。(指名板演)
節約用水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結合簡單的統計、量的計量等知識,通過調查、觀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等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過程和方法:
通過學生收集相關資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表達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水是生命之源以及水資源的寶貴。 了解世界與我國水資源的危機,提高節約用水意識。
2、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一些節約用水的生活典型事例,讓學生懂得節水從點滴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掌握一些節水方法與技巧。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節約用水生活典例分析。樹立節約用水意識,使學生感受到“節約用水”的現實性和迫切性,增強“節約用水,從我做起”的責任意識。
難點:感受水資源緊缺形勢。
本節內容要結合課程的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的特點,內容設計要以活動為中心,活動要以學生為中心。主要采取課前搜集資料、合作探究、討論交流等形式,讓學生利用所學的量的計量、統計等知識解決問題。所以本節實踐活動課共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課前準備階段
1、調查世界及我國水資源現狀。
2、通過走訪調查了解生活中存在的水資源浪費現象。
3、通過網絡、報紙、雜志、走訪調查等方式搜集節約用水的資料和方法。
4、小組討論制定調查活動計劃及記錄所用相關表格。
二、學生實踐調查活動階段
活動時間:一周左右,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調查。
活動內容:
1、各小組根據自主設計的調查方案進行調查活動,收集信息及數據。
2、各小組匯總并整理獲取的信息,以備匯報。
三、信息交流、設計方案階段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激趣,提出問題
1、(教師給出謎面,學生猜謎語)“雙手抓不起,有刀切不開,煮飯和洗衣,都要請它來。”激發學生興趣,引出課題。
2、提出問題: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為什么要節約用水呢?
(二)問題討論,明白道理
1、交流課前搜集信息,暢談有關水的認識。
2、展示不同小組搜集的相關資料,了解全球以及我國水資源狀況(課件展示相關的統計數據和圖表圖片)。讓學生理解水資源的時間和空間上分布不均而導致水資源缺乏(不同地域,不同季節降水分布不均;全球97%的水是海水,在海水淡化技術未成熟前根本不能直接利用)。
3、交流感想,強化體驗。
引導學生通過資料和圖表的比較(穿插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等),深刻感受中國水資源的缺乏。
(三)參與活動,親身體驗
1、小組交流,展示調查研究成果。(在授課前可適當指導學生有序整理和分析調查數據)
2、計算統計,交流感想。(自制漏水裝置測量數據,自制節水裝置演示。將數據換算成以天、月、年為時間單位的數據,用大數字讓學生意識到浪費的可怕和節約的可貴;還可用全校一天浪費的水可供你家用多長時間等問題增加學生的切身體會。)
家庭中節水小竅門
(一)、洗衣節水
第一招:控制適量的洗滌物,避免洗衣機及洗碗機中的洗滌物過多或過少。 第二招:選擇有自動調節水量的洗衣機,洗衣清洗前先脫水一次,可節省用水及清洗時間。督促家長多使用洗衣機的節水、自動留水功能。
(二)、廚房節水
第一招:勿對著水龍頭直沖洗碗、洗菜,應放適量的水在盆內洗凈,以減少流失量。控制好洗潔精的用量,避免反復沖洗。
第二招:用洗米水、煮面水、泡茶水洗碗筷,可節省生活用水及減少洗滌劑的污染。這些水還可用來澆花和擦洗地板。
第三招:不要用水沖食物退冰,改用微波爐解凍或及早將食物由冰箱冷凍庫中取出,放置于冷藏室內退冰。
(三)、馬桶節水
第一招:采用節水型馬桶,或將現有的一般型抽水馬桶加裝二段式沖水配件。 第二招:在儲水箱里放置飲料瓶,減少總儲水量和每次放水量。
第三招:將小便池自動沖水器沖水時間調短。
第四招:請將面紙或雜物投入垃圾桶內而不要丟入馬桶中。
(四)、洗澡節水
第一招:安裝節水水龍頭。
第二招:縮短水龍頭開關的時間就能減少水的流失量。
第三招:隨手關緊水龍頭,不讓水未經使用就流掉,水龍頭加裝有彈簧的止水閥或可自動關閉水龍頭的自動感應器。
(五)、回收節水
第一招:回收生活用水再利用。
(六)節水裝置
節水小發明實物制作展示:節水花盆、節水水龍頭、集雨器、自動澆花器等。
小結:方法多種多樣,只要大家認真領悟,勇于實踐,不斷創新,相信你會
做得更好……
展示未來水的情況。引發同學們深思。。。。。。
3、師生互評總結。學生交流感受和體會。
(四)板書設計
節約用水
水資源時間和空間上分布不均 個人節約
節約用水
大量浪費 政府行為
《節約用水》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與交流。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作為一種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基于這樣的理念,在“節約用水”一課中,教師應努力營建一種多層次、立體型生活化的課堂空間,從學生已有的數學經驗和生活經歷出發,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眼光觀察、思考,學會理性的、有創意的生活。
在“節約用水”教學中,我嘗試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學生自覺關注、主動探索的基礎上,通過師生、學生之間有效的互動,使學生對“節約用水”認識不只是停留在“浪費水就是浪費錢”這一表層認識上,而能從珍惜水資源的角度去衡量自己的行為,認識身邊的現象,把“節約用水”內化為自己的行動。
本節課設計及教學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1、認真鉆研,科學合理地整合教學內容。
“節約用水”這一內容沒有把它簡單地作為一個知識點來教學,也沒有把結論加給學生,而是根據教學內容,對教材進行了深加工和再創造。例如:利用電視、報刊及網絡等資源,收集有關淡水資源的信息,生成新的教學內容,使知識的呈現具有科學性、趣味性和多樣性,同時讓學生在大量的信息中感受到節約用水的迫切性。
2、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調查研究、觀察實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體驗成功。
為學生營造一種多層次、立體型的生活大課堂,把“節約用水”這個理性的認識貫穿于學生的一系列活動中。課前,讓學生查找相關資料,觀察生活中人們浪費水的現象,動手測量一個滴水龍頭1分鐘的滴水量,實驗探究1滴水的重量。課中,把各人收集的資料、觀察到的現象、實驗的過程及結果適時的進行交流,建議學生成立節約用水宣傳組,設計節約用水廣告。給每個學生提供了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做人,感受到自身勞動的價值,收獲成功。
節約用水的教學設計3
活動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第74-75頁。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復習單位換算、簡單的統計等知識。
2、智能目標:培養學生的數感、估算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意目標:滲透環保、節約等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天浪費多少水的測量和計算。
教學難點:測量的方案。
教學準備:
1、教具:多媒體課件、1個1立方分米的盒子,一些標有刻度的容器。有刻度的試管和計時器。
2、學具:每人一張作業紙,上面有統計圖表。
活動過程:
課前準備:與學生一起說說與水有關的詩詞。(中華民族有著數千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而詩詞歌賦則是最為璀璨的明珠。如同甜美的甘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智慧,陶冶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情操,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靈。六年的文化熏陶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詩詞的美。你能說出哪些有關水的詩句嗎?)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一、課題導入:
今天是幾月幾日? 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世界水日。
師: 水在文人筆下是美的根源,水一直被人們形容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我在前不久發現了這么一幅宣傳圖片。(課件出示:節約用水,關“住”點滴。)我心理就覺得納悶了:那么多的水,有必要在乎這水龍頭的點滴漏水量嗎?
二、了解水資源的現狀與水知識
1.請同學們談談你們的觀點。
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那只是海水,是不能飲用的,而淡水資源是有限的,隨著經濟和人口的增長,水資源需求量與日俱增,很多地方的水資源已不能滿足人民生產、生活所需,因此必需節約用水。
節約用水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減少排污,保護環境
水是生命的源泉,有了水才有了清澈的河流,湛藍的海洋。有了水,才有了地球上的植物、動物、人類。其實,大自然的一切都不能離開水而存在。所以我們要節約水。也許有的同學會說:“地球上有那么多的水,還怕沒有水用嗎?”那你就錯了。地球上的水有97%是海水,海水是不能供人們飲用的。剩余少量的淡水,又大都集中在終年積雪的高山和寒冷的南極、
北極,這樣,地球上可供人類利用的水資源就更少了。如果把地球上的水比作一桶水,那么淡水就是其中的一小勺,而人們可以飲用的水就只有一滴了。
A雖然地球上有百分之70多的地方都是水域,但是淡水只占地球水總量的百分之3.在這百分之3的水當中,又有很多淡水在南極和北極的冰川中。因此只有極少數的水才能被人利用.再說現在科技的發展又需消耗大量的水.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
B 因為大部分水在海中,為不可利用水,而我們要的是可利用水,所以要節約
C水在自然界中是會被污染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
(課件)這是我們蔚藍迷人的地球,它同時有一個別名叫做水球。地球表面70%是水,且大部分是海水,我們賴以生存的淡水資源非常貧乏,淡水資源僅占水資源的2.6%,而可飲用水僅占淡水資源的1%。(課件:扇形統計圖)
我國的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余額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13個貧水國家之一。在我國的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有110個城市嚴重缺水。
人類的浪費,環境的惡化導致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用水頻頻告急(課件)。因為缺水,導致大片良田干涸,顆粒無收;因為缺水,沙漠正一步步吞噬著生機盎然的綠洲;因為缺水,人們的日常飲用水受到嚴重威脅。當我們看到這些畫面時,我們是否感到心情沉重難過,我們需要發出怎樣的呼喊:“節約用水”(板書課題)。
三、探究學習: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我們的水資源不但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且還非常少,看來這保護水資源的問題已是刻不容緩了,這關“住”水龍頭點滴漏水量的宣傳還真不是危言聳聽。
探究問題一:一個水龍頭一天的滴水量?
第一步:提出問題:
1、師:(指著剛才沒關水龍頭的畫面)你說這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天大概浪費多少水?
2、學生自由估算
“一桶吧”;“一杯水”;“四五桶吧”;“十個臉盆吧”??
3、提出疑惑
到底誰說得最接近?我們來測一測就可以知道了。
第二步:解決問題:
1、你覺得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來測量?
2、學生匯報
方法一:先測1秒鐘的滴水量,再算一天的滴水量。
方法二:先測出1分鐘的滴水量,再測一天的滴水量。
方法三:測整10毫升用多少時間,然后再算出它的滴水速度,最后求一天的滴水量? 引導學生用方法三進行測量。
3、水龍頭漏水量登記表
課前每個小小組長測量了每個水龍頭在60秒的滴水量。下面請小組長快速測量收集到的水,并匯報測量結果。
每個水龍頭的滴水速度一樣嗎?怎樣才能表示全班同學調查的水龍頭漏水的一般水平你呢?
生:用著組數據的中位數,
生:用這組數據的平均數。
師:如果沒有極大值和極小值可以用平均數表示。現在請同學們快速用計算器算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即時每一分鐘水龍頭的滴水速度。
現在我們就用這組數據具體計算一下,究竟一天能低多少水呢?把你們計算的結果填入老師發下來的表格中,同時根據統計表格會出一個相應的統計圖。
4、平均每個水龍頭一天的滴水量統計表
匯報統計情況,分析觀察。
分組匯報統計情況
選取統計情況引導分析
從統計表中可以看出,時間和滴水量有著怎樣的關系?
生滴水量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這兩種量成正比例。
一小時滴水量 0.7×60×60≈2500毫升=2.5升 2.5×16=40升 一天滴水量 2.5×24=60升
或 0.7×60×60×24=60480(毫升)
結論: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天大概浪費60480毫升(約等于60升)的水。
4、回應前面的自由估算
一桶水20升,60480毫升水大約能裝這樣的3桶多一些。
第三步:探究學習實踐(旨在訓練學生的數感)
1、建立60升水的概念。
師:(出示一個1立方分米的盒子)一個這樣的盒子能裝水1升,60升水能裝這樣的60盒。
2、推出問題:
誰能照樣子說說60升水到底有多少?
3、學生討論、交流。
引導學生用自己身邊的杯子、碗、礦泉水瓶、桶等容器來形容、感受60升水有多大。 探究問題二:一個水龍頭一年浪費多少水?
1、提出問題:按照這個水龍頭的滴水速度,一個水龍頭一年浪費多少水?
2、學生用計算器計算。
3、匯報結果。可能會有以下幾種方法:
方法一:一年用365天計算:
0.7×60×60×24×365=220075200毫升≈22立方米(噸)
一年大約浪費22立方米的水。
方法二:直接用60×365=21900升≈22立方米
方法三:一年用365天計算是
60×365=21900升≈22立方米
結論:按照這個水龍頭的滴水速度,一個水龍頭一年浪費大約22立方米的水。
探究問題三:你們家有水龍頭漏水嗎?如果平均一下,一個家庭有一個水龍頭漏水,那么全國1.5億個家庭,又會浪費多少呢?
1.提出問題:1.5億個家庭,又會浪費多少?
2.學生計算:
3.匯報:22×150000000=3300000000立方米
【關于節約用水的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相關文章:
關于觀潮教學設計 范文11-15
關于反義詞的教學設計范文12-11
老舍的《貓》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07-01
節約用水教學反思(通用12篇)05-11
教學設計范文03-03
《珍珠鳥》個人教學設計通用范文04-25
《珍珠鳥》工作教學設計范文通用03-10
通用《珍珠鳥》工作教學設計范文03-10
《離騷》的教學設計范文12-25
觀潮的教學設計范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