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合集十篇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學習目標:
1、 圍繞“成長的故事”這一話題進行口語交際。
2、結合習作提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和形式進行習作。
3、 發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讀書方法,注意總結。
4、熟讀背誦名言,養成積累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 圍繞“成長的故事”這一話題進行口語交際。
2、結合習作提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和形式進行習作。
教學用具: 實物投影儀
教學課時:4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在這個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開展了“成長的故事”這個專題的綜合性學習。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長故事及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中,有許多感想,今天就讓我們在一起暢所欲言吧!
2、閱讀習作的三個提示,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項進行口語交際練習。
3、根據相同選題,組成若干個小組合作交流,注意傾聽,互相補充、完善。
a、成長的故事可以采用編演短劇或配樂講故事等形式交流。 b.“從《烏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經歷與烏塔進行對比,著眼于烏塔的獨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評家長的束縛。
c.圍繞“如何與周圍人交往”或“怎樣才能過個有意義的生日”進行討論,或舉行一場小型辯論會,搜集資料,用事實來說服人。
4、按確定的方案進行演練。
5、全班交流。
6、共同評議。
a、引導學生發現小伙伴的長處和進步,善意地提出問題和改進方法、鼓勵學生從多角度進行評價。
b.談談聽了他人的成長故事后,自己有何打算。
作業:
把自己說的內容寫下來。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同學們根據口語交際的內容自主選擇習作內容,把最有感觸,最想說的話寫下來。
一、認真審題,寫出特點。
三項習作,不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點,習作時要注意把特點體現出來。
1、寫自己或別人成長的故事。要求寫得既有趣又能給人以啟發。寫時還要把事情交待楚,注意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等方面的描寫,對最能體現有趣和給人以啟處要寫具體。
2、“從《烏塔》想起的”中“想”的內容從何而來呢?
a、“想”從認真閱讀、深入思考中來。從《烏塔》中想到什么呢?關鍵是逐字、逐句、逐段讀懂《烏塔》一課所反映的問題,并進行深入思考,只有讀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從聯系生活實際中來。把《烏塔》所反映的成長中的問題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要事實說話,不能空發議論。 c.“想”從豐富的聯想中來。《烏塔》揭示了成長中的一些問題,可以由這些問題生發去,談一談在成長中遇到的其它問題。
3、寫回信應注意格式: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等五個部分;匦诺奶攸c主要表現寫正文時先要回答來信中的問題,再寫自己想要告訴對方的事情。回答問題時要悄意切,要用事實說話,少談或不談大道理。
二、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三、放聲朗讀,進行修改。
引導學生運用從《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課中學到的修改方法。
四、學生交流,互相評議。
尊重同學,虛心聽取意見。
五、謄寫作文。
教師交代格式和書寫要求。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結合實例,理解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及因素的變化,了解工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2.掌握社會因素、環境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能力目標
1.運用相關圖表,理解分析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2.聯系實際,了解當地工業發展情況,應提倡或避免哪些因素的影響,培養學生的調查分析能力。
德育目標
1.由環境需要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樹立起工業發展應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觀點。
2.通過了解當地工業發展的優勢區位,為家鄉的生產建設服務,樹立熱愛家鄉的信念。
●教學重點
1.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2.運用工業區位選擇的基本原理對工廠進行合理的區位選擇。
●教學難點
判斷影響某個工廠區位的主導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學方法
以理論為指導,多聯系實際,分析各區位因素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及其變化,要求學生掌握工業區位的原理及應用,激發學生靈活思維,合理選擇優勢區位,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
●教具準備
將中國工業分布圖或某城市工業分布圖,制作成多媒體軟件,供課堂使用。
收集新聞資料,了解某新建工業所選擇的區位因素,并了解工業與環境的關系如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學習了工業生產活動的一些基本內容;工業的生產過程,工業的投入—產出的要素、工業不同發展類型的特點以及工業的發展狀況。其中也簡要涉及到了一些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因素(勞動力、動力、廠房設備、原料等),即工業的區位因素,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工業的區位選擇越來越突出,尤其是現在市場經濟的競爭,有的工業(廠)能夠繼續生存下去,而有的工業(廠)則遭到被淘汰的威脅,那么,一個工業企業如何才能生存下去,并立于不敗之地呢?今天我們就先從工業的區位要素談起。
[新課教學]
5.6工業的區位選擇(板書)
投影:用投影儀將課本中的兩幅圖(圖5.24.圖5.25)打出、指導學生看圖形,分析以下問題:
1.兩幅圖中分別展示了我國在不同時期興建的兩個大型鋼鐵公司──鞍鋼和寶鋼的區位,兩者的地理位置如何?
2.從圖中可以看出,兩者在工業生產的過程中,所需原料和燃料的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是哪些因素影響著工業的區位選擇及其發展變化的呢?
對于上述問題,老師要向學生作簡單分析,讓學生的思維轉入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為以下內容作鋪墊。
第一個問題,兩個大型鋼鐵公司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不同,一個在遼寧中部,本地有豐富的鐵礦石資源,另一個在長江入?,海陸交通比較便利。
第二個問題,兩者所需的原料和燃料的距離遠近不同。鞍鋼本地有豐富的鐵礦,周邊省區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供應,所以能成為我國的一大型鋼鐵基地。而寶鋼及其附近既沒有鐵礦,也沒有煤炭資源,相對于鞍鋼來說,它的煤炭來自內地省份,而鐵礦需要從遙遠的澳大利亞等國運入,原料和燃料的運輸距離較遠,但在上海寶山同樣也能形成一個大型鋼鐵基地,其原因則與上海的消費市場、便利的海陸交通運輸條件有關,方便了原料的運入和產品的運出。
看來,工業企業所選取位置不同,其主要的影響因素不同,工業企業同樣能夠發展下去。那么,影響工業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一部分: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一、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板書)
請同學們回顧一下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有哪些,想一想,這些因素是否會影響到工業?可分組進行討論,分析思考,然后,老師作概括總結。
1.工廠選址時考慮的主要因素(板書)
工業的生產,首先應考慮工廠的選址。工廠建在什么地方最合理,需要政府或廠商做出合理的決策,假設我們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決策者,以社會現實為例,分析工廠的區位選擇。我們知道,決定工廠的區位,應該全方位考慮問題,并以其主要因素為主,例如上述例子中,鞍鋼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原料、燃料產地,又接近消費市場,寶鋼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消費市場,又有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除此之外,還應考慮動力、勞動力等因素,從經濟利益看,廠址應當選擇花費生產成本最低、獲得利潤最高的地方。如果我們能把工廠建在原料和動力充足、勞動力質優價廉、市場前景廣闊的地方,那當然是最理想的。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理想的場所很少有,這就要求我們作為決策者,要切合實際,因地制宜,把工廠建在具有明顯的優勢條件的地方。
2.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板書)
由上面的分析中可看出,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原料、動力(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等。在諸多的區位因素中,某種工業的區位選擇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個或少數幾個,那么,這類工業的區位選擇則以其主導因素為指向,形成不同的指向型工業。主要有以下五類。
3.區位因素不同形成的工業分類(板書)
(1)原料指向型工業(板書):這類工業主要指原料不便于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加工后體積與重量大大減少而價格又低廉的工業。使用這類原料的工業企業多把工廠選擇在原料的產地。節省運費,減少損失。這類工業即原料指向型工業。例如,甜菜制糖廠(制1噸糖一般需要8噸甜菜作原料)、甘蔗制糖廠、水產品加工廠、水果罐頭廠(水產品、水果等容易腐爛、不能久貯,如要制罐頭,更需就地及時加工)等。
(2)市場指向型工業(板書):這類工業主要指產品不便于長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或加工后成品體積增大又不便運輸的工業,此類工業企業,多以靠近其銷售地建廠。節省了運費,降低了成本。例如飲料廠,其成品體積比原料大,運輸中又易損耗,空瓶裝上液體物質后,重量又增加很多。故就地銷售較好。類似的工業還有:家具廠、印刷廠、食品廠等。
。3)動力指向型工業(板書):這類工業主要指在生產、加工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企業為降低成本,把工廠建在能源供應量大的地方。例如,有色金屬冶煉廠。一個年產10萬噸精鋁的煉鋁廠,就需要有20萬~40萬千瓦的發電廠相配合,所以這類工廠多建立在電力生產成本低的大小電站附近。
。4)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板書):這類工業主要指需要勞動力的數量多,但技術要求不高,工人很快可以掌握生產要求,這類產業的勞動者工資低,對生產成本增加不多,而對利潤的比例提高有很大作用。這類工業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例如,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制鞋等工業。
(5)技術指向型工業(板書):這類工業主要指對生產技術要求高,必須經過嚴格訓練,具有一定水平,并適合操作機器的工人才能上崗生產的企業。這類企業要求工人素質較嚴,其內部生產分工很細,專業化很強,技術要求很高。這類工業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例如電子制造工業、衛星、飛機、精密儀表等工業。
課堂活動:由上可知,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很多,實際上的工業布局不可能做到全部兼顧,不同的工業部門所要考慮的主要區位因素不同。結合上述內容,我們對學生可分五組參照下列表中的內容要求,分別討論并派代表發言、填表,老師可及時提示、概括,做到語句精練,內容準確,通過列表的方式,讓學生更直觀、方便地好學易懂,并進行區別,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月光曲》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的講讀課文,寫的是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事。貝多芬是在特定環境的感染下,隨著思想感情的變化發展,激起創作靈感,以眼前的事物為依托,展開聯想,即興寫成的。教學本篇課文,引導學生領悟《月光曲》的內容是教學重點,而理解貝多芬即興創作過程中思想感情的發展的變化則是教學難點。
教學本文,進一步落實分辨事物和聯想,并引導學生自覺運用以前學到的語文基本功,諸如“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理清課文條理”、“分清課文的主次”、“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等,使學生在熟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及內容的過程中,領悟感情,使重點訓練項目化為技能遷移運用。
【教學目標】
1、學習第9、10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9自然段(重點)。
2、感受貝多芬彈奏《月光曲》的意境、內容,體會貝多芬同情窮苦人民的思想。
3、在情境中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上節課的內容,以貝多芬的一句名言引入。
二、創設情境,整件感知
1、初步感知:
看畫面,感受情境,談體會。
2、合作學習:
用兩分鐘時間讀第9自然段,組內交流討論:哪些畫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說你知道了什么?教師指名反饋。
板書: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風卷巨浪
月光照耀 波濤洶涌
3、品讀體會:
根據月亮、海水的變化,把三種層次的感覺讀出來。
4、深入研讀:
個體朗讀,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層來讀一讀。
、 第一層:
自由讀→談體會→重點指導“微波粼粼”“霎時間”→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 第二層:
自由讀→談體會→重點指導“忽然”“刮”“卷”“涌”→自由讀→指名讀→站起來讀。
、 第三層:
引讀→談體會→重點指導“波濤洶涌”→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三、回顧小結
過度:
好一幅美妙絕倫的海天月夜景!兄妹倆真的看到了嗎?
1、看板書、理思路。
2、朗讀:
、 指名讀。
⑵ 接讀:
女→男→全班。
、 齊讀:
配樂朗誦。
四、學習第10自然段,拓展想象
1、想象說話:
貝多芬美妙的樂曲深深感染了兄妹來,貝多芬離去后,盲姑娘兄妹可能會說些什么?
這時貝多芬,心潮澎湃,飛奔回客店,他一邊寫,一邊想,他想了些什么呢?
2、情感升華:
穿插再讀貝多芬的話,體會情感。
【板書】
樂曲聯想
柔和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有力 月亮升高
月光曲
風卷巨浪
高昂 月光照耀
波濤洶涌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
2、了解梅花的品格,學習這種品格;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1、讀懂外祖父有狀對梅花品格的闡述,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
。、理解外祖父愛梅花,并借助梅花寄托眷戀祖國的感情。
教前準備及教法設計:多媒體課件及梅花圖片
教學過程:
導入定向: 昨天,老師要求同學在各種媒體中查找有關梅花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板題:梅花魂;齊讀課題)
老師配樂范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要求:老師先來朗讀一遍課文,希望同學們邊聽邊思考:文中寫了幾件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一)、情境導入,激發閱讀興趣
1.出示一幅幅梅花圖片,在《梅花三弄》背景音樂中,教師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梅花嗎?梅花,歷來是我國詩人、畫家贊美的對象,你能背出一兩句與梅花有關的詩句嗎?
2.指名學生背一背課前收集的詩句。
(正像詩人們贊美的一樣,梅花不愧是花中君子。每當梅花盛開的時候,那朵朵冷艷、縷縷幽芳,總會使作家陳慧瑛想起漂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讓我們來讀一讀她講的故事。 )
3.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教師在一幅幅梅花圖片和音樂中娓娓導入新課,意在讓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刺激中激起情感,調動知識儲備,為進一步學習課文,做好知識和情感的鋪墊。】
展示交流:出示課題,質疑:梅花有魂嗎?這個“魂”在課文中指的是什么呢?請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哪些內容。在感受深的地方畫一畫、寫一寫。(學生默讀、自學、畫批)
1.認讀本課新詞。 秉性 訓斥 撩亂 朦朧 靈魂 玷污 名節 頗負盛名
2.課文是通過哪幾件事向我們展現了一位有著濃濃愛梅情結、思念故鄉的老人的?請你再讀讀課文,找一找。
3.指名學生說一說,并引導學生讀好相關的內容,教師提煉板書:
(1)讀詩落淚。
(2)珍愛梅圖。
(3)不能回國。
(4)贈送梅圖。
(5)送梅花巾。
4.用連結事例的方法說說課文大意。
【設計意圖:在初讀階段,理清課文的結構,并以小標題的形式概括段意,意圖有二:第一,引領學生整體感知,高屋見瓴,整體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第二,在理清結構的同時,把課文讀通、讀好,為更深層次地理解和體會文章的情感打好基礎。這樣,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對課文的整體印象,把握了課文的基本內容和情感基調!
品讀體驗:解讀梅魂,感受民族氣節
1.整篇文章寄托了一位華僑老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這份情感與梅花之間又有什么聯系呢?請大家從課文中找出表現外祖父喜愛梅花的句子。多讀幾遍,想想你讀懂了什么。(4人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有關句段)
出示:“我五歲那年,有一回到書房玩耍??又用紅綢子慢慢抹凈。”
① 出示“墨梅圖”,學生自由讀本小節,思考: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
么?(祖父十分愛惜墨梅圖)
、谀銖哪男┰娋涓惺艿阶娓甘謵巯穲D呢?畫出有關詞句。(學生圈畫并交流:拉下臉、訓斥、輕輕刮去、慢慢抹凈)
、邸扒灏住笔鞘裁匆馑迹俊扮栉邸庇质鞘裁匆馑迹窟@清白的梅花為什么不能玷污?指導朗讀,讀出反問的語氣!拜p輕”、“慢慢”這兩個詞該怎樣讀,為什么?
、芤环穲D有什么稀罕?一向寬容慈愛的外祖父為什么如此大怒?
出示:“想不到淚眼朦朧的外祖父也隨著上了船,遞給我一塊手絹—— 一包雪白的細亞麻布上繡著血色的梅花!
、 指名讀。
、谕庾娓笧槭裁此兔坊ㄊ纸伣o“我”?(讓“我”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國人的氣節,也把他自己對祖國的眷戀之心讓“我”帶回祖國)
3.討論:此時,你對課題《梅花魂》中的“魂”有了更深的了解嗎?引導學生理解,“梅花”不僅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著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
【設計意圖:本片斷教學設計先關注學生自己讀懂了什么,再從學生的感受中,由梅花引出有氣節的人。兩次談感悟,緊扣一個“魂”字,層層推進,啟迪學生感悟“魂”的`深刻含義!
拓展延伸:擴充“思鄉”內容
。、從來“故鄉”這個字眼就是讓人心中感到溫暖,讓人不禁落淚,外公那份無盡的相思,不僅感動了他的家人,也深深地感動了我們。千百年來,“思鄉”也是人們吟誦的最多的主題,誰能給我們背一首?
。病⒗蠋熗扑]一首詩。
。、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
達標測試:1、讀準神字詞讀音,
2、文中講了外祖父的哪幾件事?分別是什么事?有一句話概括。
板書設計: 梅花魂 借物抒情
梅花中華民族
愈壓愈強 頂天立地
越是困境 越頑強堅定
思鄉情 愛國心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通過對詩中意象的賞析,體會它塑造的意境
通過對詩中關鍵字詞的把握,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詩歌中的意象為本文奠定了怎樣的基調
教學設想:對于詩歌的學習,學生總是感覺很茫然,似乎鑒賞詩歌沒有規律可循。通過對杜甫的《登高》一詩的鑒賞分析,以及對有類似特點的詩歌《送友人》的鑒賞,使同學們把握兩點學習詩歌的規律,為他們以后學習與《登高》類似的詩歌時提供一些借鑒。
教學過程:
導入:各位同學,前幾天我們學習了《夢游天姥吟留別》這首詩,它的作者是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今天我們來學習另外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作品《登高》。
作者簡介:因為以前同學們都學過他的一些詩歌,所以對杜甫有所了解,哪位同學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后人又稱他為杜少陵,又因他曾官至檢校工部員外郎,后人又稱他為杜工部。他的作品大都收在《杜工部集》里。他的詩歌因為多是反映現實生活的,所以又稱他的詩為“詩史”。他和李白、白居易一起被稱為唐朝三大詩人。
杜甫一生不得志。天寶四年(公元745年),他34歲時,抱著“至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钡睦硐雭淼介L安應試求官。適逢奸相李林甫玩弄權術,應試人無一錄取。杜甫困守長安達十年。又值安史之亂。他顛沛流離。聞唐肅宗在靈武即位,他前往投奔,被叛軍捉住,押回長安。后來逃出,一人到達唐肅宗的臨時駐地鳳翔,皇上授他左拾遺的官職。上任不久,因為宰相房琯被罷官。他上疏營救,觸怒皇帝,被貶官到華州。公元759年他辭官西行,到了四川,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蓋了一座草堂,就是杜甫草堂,三年后川軍叛亂,他又開始漂泊流浪。后來在節度使嚴武的保薦下,做了節度使參謀等職,嚴武死后,他失去依靠,再次輾轉于江陵、岳州、衡水一帶。公元770年冬天,這位飽經憂患的老人病逝在湘江水上一條小船里,時年59歲。(投影)
杜甫的一生四處漂流。他的詩歌大多都是反映他在四處漂流時的所見所感。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他的這首《登高》,看看詩人在詩中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他又是怎樣來抒發他的思想感情的。
本文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對詩中意象的賞析,對詩中關鍵字詞的把握,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養成能鑒賞類似詩歌的能力。(投影)
所謂意象,就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提到的景物,并對這些景物賦予了自己的主觀感情色彩。(投影)
我們舉個例子來具體了解一下什么是意象?馬致遠的元曲,[天凈沙](秋思)。大家都學過吧?現在齊背一遍!翱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投影)
在這首元曲中寫了哪些景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18個字寫了9處景物。前三句一個名詞一處景物,這些景物寫出了一幅秋日黃昏的蕭瑟凄涼的畫面。面對著這樣的景物,遠在天涯的游子自然而然的產生出一種思鄉之情。曲中的這些景物蘊含著作者的思鄉之情,賦予了作者主觀的感情色彩,這就是意象。
現在大家聽我讀一遍,注意我讀的感情、節奏。
找幾個學生再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同學們再齊讀一遍,注意讀出感情。
鑒賞詩歌:
同學們來說一說看完這首詩,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學生發言來說一說)
現在我們來鑒賞一下這首詩。
教師: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風、天、猿、渚、沙、鳥。
教師:這六種景物構成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哪位同學來給大家描述一下?
明確:急風在猛烈地吹著,天空寥廓,猿在不住地哀鳴。水中青色的小洲,沙灘上白色的沙子,鳥兒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尤其是猿的啼叫,在作者的耳中聽來卻是一種哀鳴,鳥兒和雄鷹展翅飛翔還不一樣,而是在盤旋。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凄涼冷清的畫面。
教師:我們把對景物的領悟與杜甫當時的處境和命運聯系起來思考,說說這些景物在詩人看來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明確:冷清而凄涼的畫面。
教師:咱們再來鑒賞一下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狈叛弁,看到的是落葉紛紛而下,長江波濤滾滾,向東流去。在這樣的情境下,想一想詩人能聯想到什么呢?
明確:無邊的落葉,紛紛落下。遍地一片荒涼的景象。面對滔滔不絕地江水,想自己大半生的漂泊,年華就這樣逝去,卻沒有建立功業。不由得使人悲上心頭。
教師:頸聯中有一個字可以說很明顯的寫出了作者的心情,大家考慮是哪一個字?
明確:“悲”字。作客在外,已經是夠可悲的了,卻又是離家萬里,睹物生情,自然是悲傷而愁苦!鞍倌甓嗖—毜桥_,年歲已大,卻又得了病,而且又是孤苦伶仃一個人登高臺,作者的心情怎樣,自然不難理解。
登高臺想到了自己和國家的命運,一生中沒有實現自己的抱負,現在卻已兩鬢斑白,歲月已逝。壯志不得申,如果有酒來消愁,那也是一件可以解愁的辦法,可是卻已戒酒了,只有一個人默默地承受著這種痛苦。
教師總結:對于這首詩,它的首聯和頷聯,選取了八種景物,來渲染出一種冷清而悲涼的氣氛。為本詩奠定了抒情基調。
在頷聯中,一個“悲”字,把作者的悲傷感情直白的表現了出來。通過這首詩的學習,我們總結出兩點規律,一是抓住詩中的意象的特點。不同的意象蘊含著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了解這些意象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如明顯的“猿嘯哀、鳥飛還、落木、長江滾滾。”這些意象及其特點明顯的為本詩奠定了悲傷的基調。(投影)
其次,就是抓住關鍵性的字詞,頷聯中的“悲”字,就是本詩的詩眼。通過這個字,進一步了解作者在詩中抒發的思想感情。(投影)
教師:現在,給大家5分鐘時間來讀幾遍,把這首詩背誦下來。
由學生齊背一遍。
鑒賞《送友人》:剛才我們總結了學習詩歌的兩點規律,現在大家就來鑒賞一下李白的《送友人》,這首詩。(投影)。
給學生五分鐘時間,由學生來鑒賞討論。
然后由學生來發言。(略)教師略加指導、分析。
總結本課:在本學期的學習中,我們要學到大量的詩歌,對于詩歌的學習,本課只是為同學們學習詩歌提供點借鑒,知道些鑒賞詩歌的方法。鑒賞詩歌的方法以及鑒賞角度很多,希望大家能夠不斷探索出一些規律,從而能更好的鑒賞詩歌。
謝謝大家。下課。
板書:
登高
杜甫
意象:風、天、猿、渚、沙、鳥、落木、長江
關鍵字:悲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哎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5.通過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使讀書真正進入學生的生活中。
學習重點
抓住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一些表達方法。
學習準備:課前搜集讀書名言。
課時安排:3課時
學習過程
品讀書滋味(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進行了讀書交流,從交流中我感覺到讀書真的很重要。在閱讀中,我們不僅能獲得知識、學會思考,而且會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這節課,就讓我們去品讀書滋味,跟著《竊讀記》融入書的海洋,和作者林海音共同感受一番讀書的滋味吧。(板書課題)
二、一品讀書滋味,豐富閱讀體驗
1.初讀課文,讀準生字詞。
2.談一談,通過第一遍讀文章,你讀懂了什么味?
三、二品讀書滋味,體會音樂美
1.接讀課文。
2.接讀的學生來說說讀書的滋味;聽書的學生來說說聽書的滋味。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到書給我們帶來的聲音美、音樂美,這也是一種讀書的滋味。
3.根據自己對竊讀的理解,對接讀的同學進行評價。在評價中進一步朗讀,評價后進一步練讀。
四、三品讀書滋味,感悟讀書樂趣
是啊,讀書有千百種滋味。讓我們回到林海音的時代,回到她竊讀書的書店,一起來感受一下竊讀的滋味。
1.自由讀課文。讀完后劃出說明竊讀滋味的句子。
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2.默讀課文,邊讀邊畫。
我們此時此刻無法親身體會到竊讀的滋味,但是,如果一篇文章寫得好,就能讓我們如臨其境,就能和作者的情感一起跳動。再去仔細的讀讀課文吧,這種竊讀的滋味──我很快樂,也很懼怕。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把描寫作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畫下來,多讀一讀。
結合畫出的描寫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來說說自己的體會。
急匆匆地趕,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腋下鉆過去,總算擠到里邊來了,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急切地尋找,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心里卻高興地喊,依依不舍從這些詞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心里非常的高興,特別想讀書正好讀到了書的高興滋味。
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書架。作者什么也沒吃,卻咽了一口唾沫,說明她一定從書中收獲了很多知識,心里非常高興。
我低著頭走出書店,腳站得有些麻木,我卻渾身輕松。身體上很疲憊了,她卻感到渾身輕松,說明她讀完書后非常的高興和滿足。
我要把自己隱藏起來,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身邊,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要想讀書還得動一番心思,讓人家看不出來,確實挺累。還貼在一個大人身邊,躲來躲去的,這種讀書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我害怕被書店老板發現,每當我覺得當時的環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我會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再走進另一家。一本書要到幾家書店才能讀完。作者讀書,是在人多別人不注意她的時候竊讀,因為是竊讀,所以當人少了,她就會丟下心愛的書轉移到其它書店。這種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我已餓得饑腸轆轆,那時我也不免要做白日夢作者讀書,常常忍饑挨餓的。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有時又靠在書柜旁,以求暫時的休息。從這些動作中可以看出,作者讀書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腳也麻了。一直站兩個多小時,收獲很多,也付出很多。
五、四品讀書滋味,滲透閱讀方法的指導
現在,你能感受到作者竊讀的復雜滋味了嗎?看來,讀書還真得要細讀,遇到像這樣的好書(指課本)得細細地去品讀,才能讀出書中的更多味道。
小組內分段朗讀課文,各自說說自己讀后的新滋味。
六、我的收獲
通過讀《竊讀記》,你有哪些收獲?
做閱讀記錄卡(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竊讀記》,讓我們再讀一讀課文,回顧一下竊讀的滋味。
二、讀懂作者
這篇文章我們已經讀了好多遍了,每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滋味產生,可有一件事我始終不明白,竊讀又累又餓,可作者為什么要竊讀呢?竊讀算偷嗎?
。ㄒ龑W生談出更深的認識:作者酷愛讀書。)
三、寫閱讀記錄卡
作者從小就酷愛讀書,只有愛讀書的人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國文老師所說的,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讀書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糧。有的同學說,這篇文章特別好,很真實,也很感人。那么,你認為哪里寫得好呢?
1.用自己的方式品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也可以時默讀時朗讀。)邊讀邊畫出你認為文章寫得精彩的地方。把他填寫在讀記錄卡上。
2.同位倆互相交流記錄的內容:你為什么覺得這里寫得好?
3.全班匯報交流:讀一讀自己摘抄的記錄卡,談談摘抄它的理由。
(1)引導學生注意到作者對復雜心理活動的描寫。
如:剛進書店時回想、安心和擔憂幾種不同心情的轉換。
下雨時非常的高興,卻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在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得喊著:大些!再大些!高興卻又裝著不高興的復雜表情。
我已餓得饑腸轆轆,那時我也不免要做白日夢
我害怕被書店老板發現一種懼怕。
激發學生讀出這種復雜的感受。
。2)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注意到作者細致的動作描寫。
如: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腋下鉆過去,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總算擠到里邊來了。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從頭來,再找一遍。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有時又靠在書柜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我要把自己隱藏起來,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身邊,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以上三句可以看出作者對書的急切渴望。
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書架。讀書的滿足與快樂。
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對書的酷愛。
4.練習朗讀。
師生共同來練讀,個人讀;把自己找出來的語段讀給大家聽;可以邀請其他同學和你一起讀。
四、補充材料,倡導個性閱讀
分發材料:《竊讀記》節選。
1.用心讀文章,品味文章。
動筆去劃一劃,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讀書的收獲與感受。(引導學生能夠簡單用上學習課文時的方法。談出自己的體會,自己的滋味。)
五、拓展延伸
1.談讀書經歷。
把自己的讀書經歷與作者的讀書經歷進行比較,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
2.如果沒有了書,世界將會是怎樣?
3.搜集名人讀書故事,并做好記錄。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體會戰爭的殘酷和追求和平的人們之間的深厚感情。
2、透過行為體悟人性的本質。
3、領會細節描寫的藝術效果。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
上學期我們曾做過一篇課外閱讀:講的是一對德國兵到一戶被占領的農家去,那家的女主人正巧是一個地下黨。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激烈戰爭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哪位同學能向我們概述一下這段故事?
學生講故事。
今天我們學習的蠟燭的故事發生在二戰結束前一年,當時的德國法西斯已經處于兵敗如山倒之際,但是有戰斗就有犧牲,我們一起看看這里的蠟燭發揮什么作用。
二、整體感知
1、作者:西蒙諾夫,蘇聯作家,生于軍官家庭。
。、翻譯者:茅盾,我國著名文學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鋪子》等。
3、檢查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4、閱讀課文,找出并朗讀最令你感動的一個片段。結合這些片段,說說對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
。、再讀課文,體會細節描寫所體現的深層含義。啟發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在假設,比較中品味。
、艦槭裁匆獙ο灎T的來歷做補充說明?
⑵多次提到老婦人的圍巾,這條黑色的圍巾有什么特殊意味?
⑶“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契柯拉耶夫的墳頭”,同原句比較,品位原句好在那里?
。丁⑵纷x文中意味深長的句子和場景的意蘊:
、湃绻闶菍ふ移蹩吕蚴淼氖勘唬吹嚼蠇D人在戰友墳前續上新蠟燭,你會有哪些心理活動?
、啤斑@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著,正象一個母親的眼淚,正象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遠不朽!边@兩句話意味深長,結合對課文的理解,說說它們的含義。
、俏恼轮欣蠇D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活動都是通過她的動作表現出來的。揣摩文章倒數第四段,設想一下老婦人的心理活動,用一兩百字寫下來。
。、課時小結。
。浮⒉贾米鳂I:
、耪页瞿阏J為最感人的細節描寫;學習這種極力渲染的描寫方法,
⑵探討蠟燭在文中的作用和象征意義。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材簡析:
《北京亮起來了》是一篇講讀課文。圖文結合,描繪了我國首都北京那燈光燦爛迷人的夜景。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在于詞語句子的理解。
一、賞圖引題,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小朋友們,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它是一座聞名世界的古都,也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現在讓我們一同欣賞北京的風光。
2、配樂播放北京風光圖。
問:欣賞完北京風光,你們想說什么呢?(生談感受)
3、多美的景色啊!剛才我們看到的是北京白天的風光,你們想進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專寫北京夜景的課文。(板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觀看CAI課件,直觀感受北京風光的美。從而讓學生進入優美的情境,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巧妙地引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課文,學生思考:北京的夜晚是怎樣的?可用文中的詞語表述。
2、配樂播放北京夜景圖片。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小朋友們,讓我們用眼睛用心靈去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吧!你們看..
3、你們感受到北京夜景最大的特點是什么?(指名回答)
4、作者感受到的美是否跟我們一致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劃出生字,借助拼音把課文通讀順,讀后標自然段序號。
5、交流標自然段情況,認讀生字。
(設計意圖:觀看北京夜景圖,讓北京亮麗的夜景深深地印在學生的心里,并在此基礎上談感受,為學文作了很好的鋪墊。)
三、圖文對照,讀中感悟。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大家自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把北京想象成什么?(燈的海洋,光的世界)
2、指名讀本自然段,其余學生觀看相關夜景圖片,感受燈的海洋,光的世界。
3、誰能把這一自然段美美地讀一讀呢?(指名讀,齊讀)相互評價后悟出應把亮和燈的海洋,光的世界重讀。
4、質疑。(理解夜幕降臨)
(二)導學第二自然段。
1、現在,讓我們到東西長安街走走。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二自然段,想想一共有幾句?分別寫了哪兒的美景?(指名回答,相機出示長安街、天安門城樓、廣場四周的夜景圖片以及相應的句子)
2、多美的夜景。空埻瑢W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再結合圖理解詞或句子的意思。
3、全班交流,達成共識。
重點借助圖片理解:華燈高照川流不息燈光閃爍金碧輝煌光彩奪目輪廓等詞語以及相關句子的意思。例如:理解華燈高照時先引導學生從課件圖片中找到長安街,再找到整齊排列在路邊的燈樹,引導學生懂得像圖上那樣高大而放著光芒的燈就叫華燈,它們居高臨下地照射著路面就叫高照。
4、指導朗讀。(范讀、指名讀,配樂齊讀)
(三)學習36自然段。
1、指名分段讀35自然段,其余生想想每個自然段分別描寫了哪兒的夜景?
2、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出示學習提示:
(1)按自已喜歡的自然段自主選擇學習伙伴。
(2)自由朗讀學習內容,找出你覺得美的地方,并說說美在哪?
(3)和伙伴交流學習體會。
(4)美美地讀一讀選擇的內容。
3、全班交流達成共識。(師相機點拔突破難點)
a、交流提示(2)
b、觀察立交橋夜景圖感受道道彩虹
c、結合生活實際認識櫥窗、廣告、霓虹燈并感受它的美。理解絢麗多彩繁華等詞語。
d、結合課文插圖理解倒映銀光閃閃并指導讀好長句:一束束燈光照著古老的故宮銀光閃閃,十分動人。,以讀代講。
4、指名讀:你喜歡北京哪兒的夜景,請你讀一讀
5、配樂齊讀35自然段
6、激情朗讀最后一段
今天,我們跟隨著作者欣賞了北京的夜景。感受到北京的輝煌、亮麗。此時你們的心情怎樣?最后一個自然段應當怎樣讀呢?(齊讀最后一段)
(設計意圖:由扶到放,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伙伴,圖文結合,自讀自悟,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利用精美圖片理解詞句含義,避免了枯燥說教。)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拓展思維、強化感受。
同學們,國家強盛了人民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今天我們了解到祖國首都的夜景是那么的輝煌亮麗,看到了改革開放給我們祖國帶來的巨大變化。我想,此時大家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樣激動。小朋友們作為國家的小主人,你想對祖國說什么,又想對世界各地的朋友說些什么?
出示:我想對祖國說-------------------------
我想對世界各地的朋友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說個性化語言,拓展思維、激發創新。)
五、齊唱歌曲,升華主題。
我驕傲,我自豪,因為我生活在美麗富饒的中國。同學們,讓我們齊唱一曲<<我愛北京天安門>>。
(設計意圖:用歌聲激發學生愛祖國、愛首都之情,把教學推向高潮。)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一 、教學理念
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10個生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的美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感情朗讀的能力,閱讀想象能力;背誦課文;養成積累語言的良好習慣。
3、情感目標: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
理解白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
四、教學難點:
想象這一池荷花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畫”。
五、教法 學法
1.采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認識到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魄,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長城的氣勢和自豪感。
3、激發探究我國世界遺產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感情,培養他們保護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的意識與習慣。
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長城的知識資料,準備中國地圖、長城的圖片、掛圖。
學生:搜集關于長城的歷史知識、故事傳說或圖片資料;自學生字、生詞,讀通課文。
教學課時: 2
第一課時
一、破題入手,字面理解
1、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長城是什么樣子的。
出示長城圖這就是長城
2、每年來到長城游覽的游客不計其數,大家請看圖,沈老師也兩度登上長城,分別是91年和20xx年。
來長城的游客中有許多國家的領導人,他們游覽了長城后,都發出了由衷的贊嘆,請看:
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從未見到過類似的杰作!俄羅斯總統葉利欽
指名讀一讀齊讀
讀著這些外國元首送給咱們長城的題詞,你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二、長城的直覺梳理
1、通讀全文
師:請大家就帶著這樣的心情、這樣的感受,來一起學習《17長城》。
在學習課文之前先要把這些詞讀正確:
峻峪屯
這是課文中出現的一些新的詞語,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
下面就請同學們初讀課文,做到不漏讀、不錯讀,并想一想,課文哪些部分寫的是長城的長,哪些部分寫的是長城的城?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交流反饋:
長:課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課文
城:課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課文
從什么地方看出作者登上長城?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接下來的三、四自然段是寫什么呢?指名讀
這些是作者看到的嗎?是作者的聯想和感受。
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對長城進行觀察的?鳥瞰長城是遠景近觀城墻是近景,作者從遠到近地觀察長城。
文章又是按怎樣的結構安排的?先描寫鳥瞰長城,再描繪近觀城墻,最后寫自己的聯想和感受。
三、細讀課文,語感理解
下面我們隨著作者的游覽順序來細細地讀讀課文
1、請看圖片(長城遠景圖)
我們平時描述群山狀態時,會用到哪些詞語?(峰巒起伏重重疊疊、崇山峻嶺)簡筆畫
建筑在群山之巔的長城,隨著山勢的走向,長城是怎樣的狀態呢?(蜿蜒起伏盤旋、起伏迂回、連綿不斷、氣勢飛揚)簡筆畫
請你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你想讀出長城的什么?(長蜿蜒盤旋)(至少三人)
長龍的比喻理解明長城圖
師補充:簡介長城的歷史長城經過的九個省市自治區,感受長城的長。
我們大家一起再來讀一讀這部分,把長城的長、長城的蜿蜒盤旋的氣勢讀出來。
2、學習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思考:我們隨著作者登上長城近看長城,你獲得了哪些信息?高大堅固氣魄雄偉都可
材料:條石城磚
高大:五六匹馬可以并行,我們并不熟悉馬,用具體的數字來說,是5、6米寬;高有810米。(與教學樓比較)
你了解課文中寫到的關于長城的一些特定的詞語嗎?
什么是城臺、垛子、射口、瞭望口?
畫一截高大雄偉的長城,指出垛子、射口、瞭望口等具體的位置形狀。
這些部位有什么作用?
引導學生聯想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3、學習作者聯想部分
作者也是與我們一樣,他也想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他還聯想到什么?
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凝結而成
想象古代勞動人民在建造萬里長城時會遇到哪些困難。
讀: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四、小結
游覽了萬里長城,你想對誰說?說什么?
五、作業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合集十篇】相關文章: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十篇03-10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錦集十篇01-26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十篇02-21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十篇03-12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十篇02-02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十篇02-28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十篇02-20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8篇02-15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六篇02-25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8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