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線段》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31 18:12:0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關于《認識線段》教學設計(通用3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認識線段》教學設計(通用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認識線段》教學設計(通用3篇)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線段的條數并會畫線段。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思考、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并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樂于學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感受生活里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

  教學難點:

  線段表象的建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線繩、直尺或其他可畫線段的工具、長方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認識線段

  (一)、感受線段的直

  1、(課件出示鳥巢圖)小朋友們,這是什么?

  是啊,這是鳥巢,今年暑假,在這里隆重的舉行了奧運會。看!100米的賽場上,運動員們爭分奪秒、奮力拼搏。

  2、(課件出示跑道圖)這是100米跑道,這兩條分道線有什么不一樣呢?

  是啊,這條是直的。(板書:直)

  3、(課件出示毛線圖)那你們看,這條毛線的形狀是怎樣的呢?你能想個辦法讓這條毛線變直嗎?請小朋友們拿起桌上的毛線試一試。(指名前)你是怎樣讓它變直的呢?

  4、(課件出示拉線圖)是啊,我們捏住線的兩段,把它拉緊了,線就直了。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線段。(板書課題:認識線段)讀兩遍。

  (二)、感受線段的兩個端點

  1、(演示)我想請位小朋友來摸一摸這條線段是從哪兒到哪兒?(指名摸)老師兩手捏的這個地方是線的哪兒?線的兩頭也叫兩端,(出示端點)在數學上把它們叫做端點。(板書:端點)讀兩遍。那線段有幾個端點呢?(板書:2個)

  (三)、認識線段的示意圖

  (課件出示線段圖)線段可以用這樣的圖形來表示。(師畫線段圖)用兩個短短的豎線表示兩個端點、直的。這兩個端點有時侯也可以用兩個小圓點表示。

  (四)、小結線段的特征

  1、(演示)指一指,這條線段的端點在哪里?(生指)(出示)那這樣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嗎?說說你的理由,好嗎?(演示:換根長)那這樣呢?(演示:)那這樣呢?為什么?

  2、那線段該是什么樣子的呢?是啊,線段必須是直的,有兩個端點。(板書)小朋友們記住它的樣子了嗎?

  (五)練習:

  (出示想想做做1)那下面這些圖形中哪些是線段?(生答)

  師:為什么說這幾個是線段呢?

  (六)舉例說明生活中的線段

  1、(出示尺)這是什么?你能在這上面找一找,找到我們剛學的線段嗎?(指名)

  是啊,尺的每條邊都可以看成線段。那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邊也可以看成線段?(生說說)

  2、線段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課件出示圖片)如:門框的邊、樓梯臺階的邊、屋檐的邊、護欄的欄桿、橋的牽拉繩等等,這些都可以看成線段。

  (七)圖形中的線段

  師: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圖形,它們的身上也藏著線段,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數一數。(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二、折線段,認識線段有長有短

  1、(出示長方形紙)這是什么圖形?它有幾條線段?哪4條?(生指)除了這四條外,你能用它再創造出一條線段嗎?(可以討論討論)

  2、展示:(指名前)你能折出一條比它長的嗎?比它短的呢?比豎折更長的呢?

  指出:線段是有長有短的。(板書:有長有短)

  三、畫線段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不僅會數線段,還能創造線段,說明線段已經成了大家的好朋友,你能把這位好朋友畫下來?拿出本子試著畫一畫。邊畫邊思考:

  ①哪些工具可以畫線段?

  ②畫線段時要注意些什么?

  展示:他畫的怎么樣?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畫的'嗎?你有沒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呢?

  你們是用什么畫的?還有哪些工具可以畫線段?是啊,只要邊是直的都可以畫線段。

  四、組織練習

  1、出示想想做做3

  師:給你兩點,你能把兩點連成一條線段嗎?書上49頁想想做做第3題。

  師:連接兩點可以畫幾條線段?

  2、出示想想做做4

  師:給你三點呢?連接每兩點可以畫幾條線段?書上49頁想想做做第4題。(展示)是這樣嗎?我們一起再來看一下。(演示)

  師:是什么圖形?

  3、出示想想做做5

  師:給你四個點呢?先猜一猜?再畫一畫,看看能畫出多少條線段?(展示)

  師:我們在畫的時侯,怎樣畫就能畫全了、不遺漏?課件演示有順序的畫。

  五.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六、拼圖形

  師:小朋友們,你們可別小看這線段,它可以組成許多美麗的圖案,請看:(課件出示)

  師:課后請小朋友們也動手畫一畫,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線段創造出更多、更美的圖案,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經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線段的條數并會畫線段。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思考、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并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樂于學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感受生活里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認識線段的特征,能用刻度尺畫和量出指定線段的長度。

  教學難點:線段表象的建立,會分辨線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1、師:請小朋友每人拿出課前準備的細線,同桌相互比比兩根線的長短。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交流結果。

  2、師:現在請小朋友來介紹介紹你們是怎樣比的?

  生:我是先把細線的一端對齊,然后把線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師板書:拉直;一端對齊。

  師述:我們把這根細線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線段。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認識線段。

  (1)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線段。

  端點端點

  (2)教師說明:一根線段有長有短,說明線段是有一定長度的。當一根線段單獨在一起的時候,為了表示它有兩個端點,而且不變形,我們在畫的時候要給它裝上兩個標志(在端點處畫一短豎),用這個特殊標志來表示它就是線段。

  2、尋找線段。

  (1)師:請小朋友拿出課前準備的長方形紙,放平在桌子上。

  師述:像長方形紙的四條邊就可以看作線段,尺子的邊也可以看作是線段。

  (2)師:小朋友觀察一下,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也可以看作是線段?(觀察、考慮兩分鐘)

  (要求:要說完整話。比如:什么的邊緣是線段。)

  生1:黑板的邊可以看作線段。

  生2:窗戶的邊可以看作線段。

  生3:課程表的框邊也可以看作線段??(以上的回答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完整的。)

  3、折線段。

  (1)師:現在老師把這張長方形紙對折,然后展開,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看到中間有條線段。

  師:對了,中間的這條折痕我們就可以看作線段。

  (2)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長方形紙折折,看看怎樣折折痕最長?怎樣折折痕就比剛才老師折的短?

  學生動手操作。

  交流自己的折法,總結對角折時折痕最長。

  4、畫線段。

  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師:誰來介紹一下線段有哪些特點?

  生1:線段是直的。

  生2:線段還有兩個端點。

  生3:畫線段時還要裝上兩個特殊標志。

  三、方法應用及課堂檢測。

  1、判斷線段。

  師述:只要符合(1)直,(2)有兩個端點和兩個特殊標志,這兩個條件的就是線段,和它的位置是沒有關系的。

  2、下面的圖形各由幾條線段圍成?

  3、用直尺把下面的兩點連成一條線段。

  小結:連接兩點可以畫一條直線。

  4、下面有三個點,連接每兩點畫一條線段。

  小結:連接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可以畫三條線段。

  5、下面有四個點,連接每兩點可以畫幾條線段?

  小結:連接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四點,可以畫六條線段。

  四、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師:小朋友,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五、作業布置。

  課本第7頁練習一的第7、8、9題。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直觀認識線段,知道它的特征。

  (二)使學生能辨認線段,初步學會畫線段。

  (三)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空間的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

  教學準備:

  人手一根毛線、一張長方形紙、一把直尺、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想認識它嗎?它的名字就叫“線段”。

  (板書課題:認識線段)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1、你覺得線段是怎樣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彎曲的……)

  2、能不能想辦法變出一條線段?

  生嘗試。

  師(出示準備好的毛線):把毛線拉得直就出現一條線段。

  請一生上來摸一摸。演示:這直的一段叫線段。

  3、同桌合作:一個拉,另一個指出這條線段在哪里。

  請兩生演示。

  一生想辦法拉出線段,另一生指出:兩手之間的距離就是線段。

  演示,問:垂下來的這一段是不是線段?為什么?

  4、小結:線段是直直的。(板書:直直的)

  (2)認識端點

  1、兩頭粘上去的叫做線段的什么?(端點)(師把毛線拉直粘在黑板上)

  2、一條線段有幾個端點?(兩個)(板書:有兩個端點)

  (3)總結概念

  現在,小朋友認識線段了嗎?線段是怎樣的?

  讓生記線段: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把線段印在自己的腦子里。

  (4)找線段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物體的邊都是線段。小朋友找找看,看誰的小眼睛最亮?生:課桌邊、黑板邊……(讓生用手感知)

  (5)折線段

  1、指出白紙中哪些邊是線段?

  2、在白紙中折出一條線段。(折痕)

  3、再折比剛才短一點的線段。

  4、在這張紙中折出最長的線段。(擺擂臺,讓擂主說出理由和折的方法)

  (6)小結

  通過剛才的拉、折、指,你認識線段了嗎?

  (7)畫線段

  1、生自由畫在白紙上,然后反饋評價。

  2、指定條件畫。

  A、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

  說說你是怎樣畫的?(師演示方法:用0刻度尺示畫出3厘米長的線段)

  B、畫一條比3厘米長1厘米的線段。

  反饋:要求非常準確。(進行認真做事的思想教育)

  3、小結:線段有長有短。(板書)

  (三)鞏固

  1、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線段?(小黑板出示)

  2、數一數,下面的圖形是有幾條線段組成的。

  3、過任意兩點,能連起幾條線段?

  3點能連幾條線段?

  4點呢,每兩點連起來,共有幾條線段?(生思考,動筆畫。)

  4點位置方向有不同。

  思考:

  4、比較:看看哪條線段長?

  演示:一樣長。(生活中經常用到這樣的數學知識。如:穿豎條衣服的人看上去瘦一些,穿橫條衣服的人看上去胖一些等)

  (四)總結

  這節課,小朋友有哪些收獲?

【關于《認識線段》教學設計(通用3篇)】相關文章: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03-30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03-30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15篇04-06

《認識毫升》教學設計04-03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29

“認識直角”教學設計04-04

《認識分數》教學設計03-31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通用14篇)03-15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通用11篇)05-10

幼兒認識顏色教學設計02-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 亚洲精品日韩综合观看成人91 | 亚洲欧洲日韩一区二区日本 | 亚洲高清网站在线 | 亚洲欧美日本A∨天堂 | 午夜网站在线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