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曼谷的小象》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曼谷的小象》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語文《曼谷的小象》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五冊第二十九課《曼谷的小象》。
【教材分析】
敘述了在泰國首都曼谷附近的公路上,泰國婦女阿玲指揮她馴養的小象幫助中國司機把汽車拉出泥坑,并把車沖洗干凈的事情。
曼谷的晨霧色彩斑斕,瑰麗動人;小象乖巧。聰明。善解人意;阿玲更是樸實、善良。樂于助人。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體會阿玲的樸實、善良的心靈美。每個人都是特定文化遺產影響下的人。阿玲。也有她特定的文化背景。教師和學生要一起拓展教材資源,積極搜集、查閱資料,初步了解泰國的文化背景、風土人情,把教學活動變為一次文化活動。
本文情景交融,給人以美妙、溫馨的感覺。教師要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通過情境美讀。體會豐富的語言內涵。
【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泰國的曼谷這座異國城市很陌生。查閱資料是一項重要的預習任務,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有關的書籍。三年級的學生。其生活經驗也較豐富。平時做過很多助人為樂的好人好事,教師要提煉學生的經驗。讓學生把自己做過的、感受到的表達出來。使他們在學習中感到親切。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23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主動積累喜歡的詞句。
2.讀愉課文,了解小象的聰明、乖巧;領會阿玲樸實、善良以及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從中體會語言文字豐富的內涵。
4.培養學生探究異國風情的興趣以及小組合作學習、資湃共享的愿望。
【教學準備】
教師:有關泰國曼谷的文字圖片資料。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資料。熟讀課文。作批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學生談象,揭示課題(課件出示大象的圖片。)
1.聯系生活見聞交流:見過大象嗎?在哪里?你了解關于大象的哪些知識?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象的課文。
板書課題:曼谷的小象
(二)介紹曼谷
1.學生以組為單位介紹。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出搜集到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2.教師總結。泰國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首都是曼谷,位于我國的東南部。是一個美麗的熱帶國家。泰國盛產大象。馴象常常為主人勞動。
(三)學習第一段(出示曼谷郊外風景圖、第一段文字。)1.讀句子。從“延仲”這個詞語中能想象到什么?
2.配樂指導朗讀,學生評議。
【設計意圖】:
學生對曼谷非常陌生,對人象的認識也大多是表面的形態認識。通過讓學生課下查找有關曼谷和小象的資料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幫助學生認識到小象的聰明乖巧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課文第一段。將優美的語言文字穿插在欣賞美麗的圖片中學習。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激發對曼谷的向往之情。
二、初讀課文
(一)指名讀課文
(二)自由讀課文思考:在這座美麗的城市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提示:我們的車在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難?誰來幫助我們反結果怎樣?引導學生把意思說完整。)
(三)質疑問難1.小組討論2.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
學生分成小組討論預習中批注的問題。細小淺顯的問題在學生提出后馬上解決。通過集體交流。將學生集中提出的問題在下而的理解課文中相機處理。
三、理解課文
(一)學習二、三段
1.自由讀。思考:讀了這兩段。能體會出什么?
2.理解詞語(”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并利用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顛簸”、“坑坑洼洼”的意思。
(2)抓住二幾個人”。引導學生體會出要弄出陷入泥坑中的汽車。困難很人。
3.乎行名讀課文。學生評議。
(二)學習五、六、七段1.于行名讀課文。
思考:阿玲是怎樣指揮小象的?小象是怎樣做的?標出動詞(教師利用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理解“掀”、“撬”等詞的意思)。
2.體驗。同桌表演阿玲指揮小象拉出汽車的動作,引導學生體會出阿玲折揮的簡單、小象拉車的輕松。
3.朗讀感悟。
(1)指名讀課文。想一想。阿玲和小象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平時做的好人好事,談感受,體會出助人為樂是高尚的行為。
(3)出示第四段。
①配樂朗讀。
②自由讀。找出喜歡的詞句小組交流。
4.討論:為什么小象那么聽話乖巧?為什么阿玲幾個簡單的指揮動作小象就明白了(學生分成小組。運用搜集到的有關泰國馴象方面的資料,多方面、多角度思考)?
【設計意圖】:
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交流自己做過的好人好事。能使學生和課文中的阿玲產生共鳴。體會到助人為樂的快樂,認識到助人為樂是高尚的行為。把教學活動還原為兒童的生命活動。用生活來教育學生。
四、總結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喜歡曼谷嗎?如果你是一名導游。
你會怎樣給游客介紹曼谷呢?
2.你還想知道曼谷和象的哪些事?課下分成小組繼續探究。
【設計意圖】:
通過讓學生模仿導游介紹曼谷的美麗景色、善良的人民、乖巧的大象。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習完課文,并不是一個句號,而是一個問號。進一步激發學生自己研究學習的興趣。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達到了。學生搜集的資料很豐富。特別是關于象的知識。同學們從眾多方面談到了象與泰國人民的生活密切聯系。大多數同學小組合作。資料共享。培養了合作探究的興趣。另外。學生分別舉出許多好人好事,在他們興奮與自豪的表達中可以看出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顆美好的心靈。在這一節課的最后,學生又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繼續探究的愿望。
三年級語文《曼谷的小象》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了解課文所記敘的泰國婦女阿玲助人為樂的事,感受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會認8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悅耳”、“沉思”、“絕技”、“佩服”、“煥然一新”等詞語;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內容;能用“悅耳”、“贊嘆”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4、7自然段。
教學重點:
了解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的經過,感悟熱心助人的泰國婦女阿玲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
我為什么贊嘆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體現的優秀品質。
教學準備:
1、有關大象的錄象。
2、自學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課后思考題,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并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三次霧色的變化來感受曼谷景象的優美。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學難點:了解三次霧色的變化與作者表達的中心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審題質疑
1、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象嗎?有沒有看過象的表演?大象它看起來很笨重,但表演起來卻非常靈活。尤其是那引人注目的長鼻子,更讓人贊不絕口。其實,象不僅在動物園里是大家的好朋友,在生活中,它更是得力的好幫手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曼谷,看看那里的可愛的小象,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曼谷的小象》。
2、審題質疑:曼谷的小象是一頭怎樣的小象?作者為什么要寫小象?為什么要寫曼谷的小象?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思考上述大家質疑的問題。
2、自讀課文,理清思路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
(2)故事中出現了幾個人物?誰是主要人物?
(3)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是什么?結果又是什么?
3、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及結果把課文分成三段。
三、朗讀課文,析句欣賞
1、同學們,泰國的風景美嗎?自己快速默讀,邊讀邊畫出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
2、在學生發表意見的基礎上,教師投影出示景色描寫句子。讀后引導學生欣賞曼谷近郊景色之美。
(1)“在曼谷近郊,(綠油油的)禾田和點綴著(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邊。”
(2)“從(桔紅色)的晨霧中飄來一陣悅耳的銅鈴聲。”
(3)“小象轉身走進(金色的)霧中……”
(4)“……緩緩地走進(已變得紫微微的)晨霧里。”
3、投影去掉括號里色彩描寫部分,進行對比,哪種寫法好?為什么?當然是不去掉句子中的色彩部分描寫的寫法好。加上這些色彩詞語,使句子表達得更生動、更形象、更準確、更具體。
4、再讀一讀以上四句話,感受曼谷景象的優美。
5、體會曼谷的三次霧色美。請你仔細想一想,為什么霧色會有這三次變化。注意聯系前面我們的分析。
四、課堂小結
泰國首都曼谷近郊的景色確實很美。那么生活在這里的人怎么樣呢?下節課讀講了課文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板書
29曼谷的小象
景美霧色橘紅色—金色—紫微微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了解課文所記敘的泰國婦女阿玲助人為樂的事,感受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2、在理解重點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了解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的經過,感悟熱心助人的泰國婦女阿玲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我為什么贊嘆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所體現的優秀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出示目標
1、導語:上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曼谷近郊的美麗景色。請你說說你眼中的曼谷。在這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誰來說一說?(阿玲指揮小象幫中國司機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車拉出來并沖洗干凈的事。)
2、出示目標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通過這件事,感受泰國人民了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四、七小節。
二、重點學習第四小節,感受阿玲的形象美
1、當作者一行人的汽車輪子陷進泥坑急需幫助之時,誰來了?指名朗讀第4自然段。
2、什么叫悅耳?(悅,愉快;形容聲音好聽。)
3、畫出描寫阿玲外貌的句子。讀一讀。阿玲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和藹可親。)
4、齊讀第4自然段。
三、學習五--八小節,感受阿玲的出色指揮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作者兩次贊嘆小象的句子。
奇跡,真是奇跡!小象的絕技真令人佩服。
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贊嘆。
2、結合你讀文章的.情況,讀了這兩句話,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問嗎?
3、結合學生的質疑情況,歸納總結整理,共同研讀這兩句話。
第一句話:理解的重點在于“奇跡”和“小象的絕技”。
(1)請你仔細閱讀課文第六小節,找出作者具體描寫小象拉車絕技的句子。
(聰明的小象走到坑邊,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長鼻子東一掀,西一撬,很快就把汽車從泥坑中拉出來了。)
(2)學生做動作演示理解“掀”“撬”。
(3)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4)理解阿玲的聰明指揮。
小象如此輕松地把汽車從泥坑中拉出來,它的絕技真令人佩服!你知道小象為什么這么聰明,難道這都是它的本能嗎?請在書中找出阿玲指揮小象拉車的句子。
這無聲的指揮是阿玲平日訓練的結果,請你認真讀一讀,想一想,把阿玲的動作變成對小象說的話,把她的指揮過程寫出來。
“阿玲繞著汽車走了一圈”,她是在了解_______。“她沉思了片刻”,是在想______,于是她“拍拍小象的長鼻子,用臉貼貼它那扇子似的大耳朵”,好像在說:“__________”,她“指了指陷進泥坑的輪子”,好像在說:“_________”。
(5)再次朗讀作者贊嘆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對小象的贊嘆,讓學生了解這也是對它的主人阿玲的稱贊。
第二句話: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贊嘆。
(1)過渡:汽車已經拉出來了。下面怎么還有作者贊嘆小象的句子?讀一讀這句話,聯系第七小節想一想,這次他又是為何贊嘆小象呢?
(2)找出小象洗車的句子,學生感悟。
讀了這句話,你想對小象說些什么?
(3)找出阿玲指揮小象的句子。
這次作者說小象乖巧同樣離不開它的主人阿玲的出色指揮。阿玲這次是如何做的呢?她又是在對小象說些什么呢?請你找出阿玲指揮小象的句子,把她對小象說的話補充出來。
阿玲走近小象,輕輕摸著它那長鼻子,好像在說:“_________”,指了指車身上的污泥,好像在說:“_________”。
(4)再次朗讀作者贊嘆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對小象的贊嘆,讓學生了解這更是對它的主人阿玲的稱贊。
4、學生總結感受阿玲的心靈美
讀到這兒,你認為阿玲是個怎樣的人,請你結合書中的有關句子和你剛才讀書的體會談一談。
四、抓住阿玲的三次微笑,想象表達,升華主題
1、想象表達:
如此美麗聰明的阿玲,面對中國客人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只是一笑,再笑,三笑。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她是在什么情況下笑的,這時她在想些什么?又想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展開自己合理的想象,完成下面的訓練題目。
(1)在__________時,阿玲“她沖我們微微一笑”,仿佛在說:“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時,阿玲“她笑瞇瞇地搖了搖頭”,仿佛在說:“_________”。
(3)在___________時,“阿玲擺擺手,笑瞇瞇地用紅潤的臉蛋緊貼著小象的大耳朵”,仿佛在說:“_________”。
讀到這兒,你認為阿玲是個怎樣的人?結合剛才的填空談一談你的看法。(熱心助人、做事不求回報。)
2、升華主題:
其實,阿玲僅僅是泰國人民中的一個代表,請你說一說泰國人民怎樣?要聯系文章中司機的身份。
五、再次回到課文的景物描寫。
當我們了解了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完全認識了作者筆下的阿玲之后,說說你眼中的曼谷是個怎樣的城市?(泰國的首都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
再讀一讀,書中幾處描寫霧色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僅僅是在寫霧嗎?
(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是通過美的景來贊揚美的人和美的情。)
六、談一談你在這節課中的收獲
班上交流
七、指導學生寫話:
按照課后第三題的要求,讓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一段話,進行想象練筆。
要求:
1、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
2、注意把句子寫通順,寫完整。
3、要有自己的創造性。
附板書:
曼谷的小象
景美物美人更美
霧色小象阿玲
拉車形象美
洗車心靈美
三年級語文《曼谷的小象》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了解課文所記敘的泰國婦女阿玲助人為樂的事,感受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2、在理解重點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內容。
3、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的經過,感悟熱心助人的泰國婦女阿玲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培養學生理解詞句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請同學們以你喜歡的方式讀文,讀完之后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再說說文章給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引:美——人美、象美、景美;或——小象可愛,阿玲樂于助人,曼谷美麗。
二、我們再讀課文,(生個別逐段讀,)從以上三處任選其一,圈畫詞語,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1、讀讀,演演——好多同學都認為小象很可愛,那我們就先來說說有關小象的內容。誰先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小象的“乖巧”。
(1)抓動作,“東一掀、西一撬,很快”可以讀一讀,演一演。
(2)兩次對小象絕技的贊嘆,(第一次,對小象絕技的贊嘆,第二次,對小象善解人意、聽話、機靈發出感嘆。)
(3)關于小象,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我們共同解決。在此對小象的聰明可愛等特性做總結。
2、說說,議議——體會人情美。
(1).小象如此輕松地把汽車從泥坑中拉出來,它的絕技真令人佩服!你知道小象為什么這么聰明,難道這都是它的本能嗎?生答。從前面的學習中,我們知道小象拉車的神速,洗車的瀟灑都是阿玲指揮的結果。阿玲是個什么樣的人?你能從課文中找出來讀一讀嗎?學生默讀課文。
她是怎么指揮小象的?
抓動作,配語言:
這無聲的指揮是阿玲平日訓練的結果,請你認真讀一讀,想一想,把阿玲的動作變成對小象說的話,把她的指揮過程寫出來。
“阿玲繞著汽車走了一圈”,她是在了解_______。“她沉思了片刻”,是在想______,于是她“拍拍小象的長鼻子,用臉貼貼它那扇子似的大耳朵”,好象在說:“__________”,她“指了指陷進泥坑的輪子”,好像在說:“_________”。
(2).再次朗讀作者贊嘆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對小象的贊嘆,讓學生了解這也是對它的主人阿玲的稱贊。面對別人的贊嘆和謝意,阿玲是怎么回答的?引出對阿玲三次笑的描寫。讀一讀,猜測一下三次笑的含義。
她的笑就像在說話,想一想,她的笑仿佛在說什么呢?
(進行說話訓練)
①一笑:“沖我們微微一笑”—仿佛在說:
②二笑:“笑瞇瞇地搖了搖頭”——仿佛在說:
③三笑:“阿玲擺擺手,笑瞇瞇地用紅潤的臉蛋緊貼著小象的大耳朵”——
哪位同學還有問題?(可能出現的問題:阿玲為什么繞著汽車走了一圈,她沉思什么?等)
(3).引導學生領會本課以寫小象為主,借小象來表現阿玲美好心靈的敘述方法。
3.讀讀畫畫——體會景色美。
(1)曼谷的小象乖巧、聰明,曼谷的阿玲善良、熱情,曼谷的景色也非常美麗。請從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來品讀。
(2)出示景色描寫句子。引導學生欣賞曼谷近郊景色之美。
(1)“在曼谷近郊,(綠油油的)禾田和點綴著(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邊。”
(2)“從(桔紅色)的晨霧中飄來一陣悅耳的銅鈴聲。”
(3)“小象轉身走進(金色的)霧中……”
(4)“……緩緩地走進(已變得紫微微的)晨霧里。”
(3)投影去掉括號里色彩描寫部分,進行對比,哪種寫法好?為什么?當然是不去掉句子中的色彩部分描寫的寫法好。加上這些色彩詞語,使句子表達得更生動、更形象、更準確、更具體。
(4)讀一讀以上四句話,感受曼谷景象的優美。
4.創設情境:學生閉上眼睛,配上音樂,鈴聲由遠到近地敘述:在我們的汽車陷進泥坑萬分焦急的時候,從橘紅色的晨霧中走來一位穿著漂亮的泰國婦女,她笑瞇瞇地指揮小象拉車,在金色的晨霧中又瀟灑的指揮小象洗車,然后,(鈴聲由近到遠)她緩緩地走進紫微微的晨霧中。
(使學生更加體會到作者就是要通過美的景贊揚美的人、美的情,使這個動作故事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里,使我們更加知道泰國的曼谷不光有美麗的風光,乖巧的小象,更有象阿玲一樣心靈美好的人們。)
5.升華主題:
其實,阿玲僅僅是泰國人民中的一個代表,請你以文章中司機的身份說一說對泰國人民的印象。說說你眼中的曼谷是個怎樣的城市?
三、請你談一談你在這節課中的收獲。
【三年級語文《曼谷的小象》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相關文章:
可愛的小象教學反思04-10
《可愛的小象》教學反思04-10
《可愛的小象》教學反思04-10
語文小組課件的教學設計范文12-27
語文教學設計(通用15篇)03-15
語文老師授課能力的教學設計范文01-04
學生語文知識鞏固的教學設計范文12-29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17
人教語文三年級下冊教學設計范文12-29
《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通用15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