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風箏》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理想的風箏》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理想的風箏》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劉老師是一個對工作、對生活有著強烈的愛與追求的好老師,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深厚感情,理想的風箏教案設計(請指點)。
2、了解課文通過幾件具體事例,細致描述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及作者感受等表達中心思想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學生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冬去春又來,又是一年春柳綠?矗{天上那一架架風箏在同白云玩耍,引動許多的人仰望天空。每逢這個時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劉老師,想到他放入空中的風箏。今天,讓我們再次走近劉老師,繼續學習26課《理想的風箏》。
二、交待學習任務:
復習:上節課,我們了解到劉老師是個怎樣的人?
身殘志堅;樂觀幽默。
這節課進一步體會劉老師究竟是個怎樣的人?這理想的風箏又是什么?
板書:22理想的風箏?
三、學習第三件事(表現劉老師熱愛、關心學生,與學生心心相。
出示:輕聲朗讀5—6,抓住劉老師言行神態去體會他是個怎樣的人?
“極好”(講課的老師,聽課的學生)(男.女.分讀)
關心學生:
。1)他便靜靜……微仰著頭……細細的聽……
(學生讀句子,然后抓住重點詞談體會或句子,說說為什么這樣做)
。2)他就吃了一驚的瞪大眼睛,關切……細聲“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不住點頭。
。3)課文從兩個角度寫了劉老師對同學的提問。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同學,面對老師的鼓勵與關愛,內心會有什么感受?
。4)能不能通過你的讀使我們更深切的看見這可敬的劉老師?
(5)喜歡哪種情況就讀哪種情況。
(6)出示課件:
①這情景,已經過了將近三十年,今天……依舊那么清晰,那么親切。
、谔顚懀
。ㄌ釂柾瑢W的、關心同學的)情景,已經過了將近三十年,今天……想起來,(關心鼓勵同學的樣子)依舊那么清晰、親切。
。7)這件事已經過去三十年了,但這樣一位關心學生,與學生心心相印的好老師叫我們如何不去思念他。(出示課件:課文最后一段)
過渡:然而,劉老師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每年春天放風箏的情景。
四、學習第四件事
出示自學提示:
朗讀讀,想:課文哪些地方深深的打動了?
學生自己寫:把打動你的情景在書上畫出來,想想這情景為什么打動你。
。1)放風箏(出示課件:他的腿自然不便于跑動,但他決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上藍天的歡樂。)
(2)故意撒手……(出示課件:略)(對命運的抗爭,對困難的挑戰,他覺得自豪、幸福。
生命的力量是什么?(生命的態度、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3)劉老師放風箏的情景時我深深感動這樣自強不息的劉老師叫不我們怎么不敬佩,不思念。(出示課件:課文最后一段)
五、處理11、12自然段:
1、結合全文想:這理想的風箏是什么?
(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感染我們,要向他那樣對失業、生活有追求)。
2、為我們放飛一架架理想的風箏的劉老師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熱愛工作、熱愛生活)。
那么活潑少年的我們又該怎樣做呢?學生回答:
六、總結
劉老師理想的風箏,已經放入了我們的心靈。讓我們也和作者一樣帶著對劉老師無限的愛戴與思念。齊讀最后一段。
《理想的風箏》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清課文層次,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劉老師堅強、樂觀、風趣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清課文層次,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課件(詞語、回憶老師的話)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問題導入
1.板書課題,齊讀。
2.讀了課文的題目,你有什么問題?
。ㄒ灶}目設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并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哪些事?同時,自學生字新詞,查詞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不動筆墨不讀書,不動腦筋不讀書,要讓讀書有所目的,有所要求。)
2、學生朗讀課文,教師巡視并幫助學生。
三、檢查自讀,了解內容。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認讀,正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ㄖ攸c指導朗讀能體現出劉老師熱愛生活,頑強的生命的句子。這樣,無形中引起他們的注意,加深對這些句子的理解。)
3、課文中哪一件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教師指導學生概括課文中寫劉老師的三件事并板書。[板書:笑談腿疾、旋轉板書、放飛風箏]
。ㄗx書是自主的,自由的思想感悟,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個平臺,讓他們暢所欲言。)
正是因為劉老師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熱愛,追求在無時不刻的鼓勵著作者,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呼喚劉老師。
4、出示課件
5、指名讀,齊讀。(讀出對劉老師深深的懷念之情。)
四、作業鞏固: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反思:
《理想的風箏》這篇課文作者用樸實的語言回憶了自己學生時代的一位年過五十的殘疾老師,贊揚了他對工作認真負責,對生活無比熱愛的精神,表現了作者對老師深深的思念之情。文章中,作者細膩感人的筆觸和劉老師堅強樂觀、愛生敬業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這節課是第一課時,我從一點入手:注重了朗讀的指導。讓學生在讀中先對劉老師的形象有所感悟。
在初讀課文上,我一般都會讓學生先朗讀一遍課文,然后,指名一些學生進行朗讀,再進行一些指導,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這篇課文有深情的細膩的描寫,也有點睛的議論,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反復去朗讀的,而也就是在這不斷反復讀書中,學生能夠初步體會到作者對老師尊敬,佩服之情。
在教學過程中,因為事先對景山的學生的能力估計不充分。開場時,不夠靈活的把握,導致,課堂不是很活躍。同時,還犯下了一心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有點趕堂了。這點,黃慧娟老師說得好:課堂應該講究簡單,過程簡單、思路簡單、教法簡單。簡單中培養學生的.能力,簡單中鍛煉學生的思維。問題過多,過雜,只會適得其反。我銘記于心。
《理想的風箏》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描寫了一位殘疾教師的形象。這篇課文通過作者回憶劉老師上歷史課和放風箏的情景,體現出劉老師樂觀開朗,愛學生,愛工作,愛祖國,對生活充滿了強烈的愛與執著的追求。
整篇文用結構嚴謹,典采用倒敘的方法,來逐步展開作者對老師的回憶。通過對工作態度與生活態度的描寫來表現人物態度。這篇這篇文章也是寫人文章典型的范文。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教學時不宜過細。教學前應先讓學生把課文讀熟,通過預習,解決文中生字詞。課上根據“閱讀提示”自學,小組交流。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整體結構,從感性上對劉老師是個什么樣的人有個初步的印象。
設計理念
一.教法:自主學習。
二.學法:合作交流。
教學目標
1、體會劉老師對生活頑強執著的追求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
2、學習本文寫人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通過作者回憶劉老師上歷史課和放風箏兩件事表現人物的品質的寫法。
體會劉老師對生活的熱愛及其對生活頑強執著的追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2008年8月8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嗎?(奧運會開幕)那你們知道2008年9月6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嗎?(可能有許多同學不知道)
2008年9月6日,是北京殘疾人奧運會開幕日。這其實也是一個多么重要的日子。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中,有許許多多的殘疾人,而這當中又許多人身殘志堅,在與自己的命運搏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張海迪5歲時高位截癱,可她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在病床上自學完成了大學學業;霍金年輕時就身患絕癥,可他身殘志不殘,憑著頑強的精神與命運挑戰,最終成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今天我們要認識的這個人是一位老師,他沒有張海迪、霍金那樣聞名,可他同樣用他頑強的精神深深的折服了他的學生。請同學們打開課文《理想的風箏》。
2、學生質疑: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為什么叫理想的風箏?
這個老師到底是一位什么樣的老師……
二、學生帶著質疑的問題自由讀文。
三、讀后交流。
通過交流,讓學生初步感悟課文內容,初步體會老師的品質
四、再次讀文,深入探究
1、自學生字新詞。
2、讀“閱讀提示”,圍繞“閱讀提示”內容探究
(1)本課“閱讀提示”中為我們例舉了哪些給自己提出的問題?
(2)你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3、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的重點部分寫的什么內容?(劉老師講課和課下放風箏這兩件事。)
4、圍繞“閱讀提示”內容,進行合作探究。
。1)、自瀆課文,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從不同方面提出自己的問題。
、、從作者回憶的兩件事中我們體會到了什么?
、、課文為什么以“理想的風箏”為題?怎樣理解課題?
③、劉老師的言傳身教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⑵、按照提出的問題自學探究,討論交流。
①、從中我們體會到劉老師對工作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體會到他那頑強執著的精神。
、凇睦蠋煼棚L箏的情景我們體會到:放風箏除了代表劉老師對生活的向往執著追求,還寄托著老師對學生寄托的希望。
、、劉老師的身教,給學生深刻地影響,使作者在心靈里升起了理想的風箏,要像劉老師那樣身殘志堅、樂觀向上、有理想、有追求。
五、品讀課文
課文中哪些內容讓你感動?讀讀,談談你為什么感動?
1、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風里盡情飄擺,舒展著自己的腰身。連翹花舉起金黃的小喇叭,向著長天吹奏著生命之歌。藍天上,一只只風箏在同白云戲耍,引動無數的人仰望天穹,讓自己的心也飛上云端。
2、逢到要板書的時候,他用圓木棍撐地,右腿離地,身體急速地一轉,便轉向黑板。寫完了粗壯的粉筆字,又以拐杖為圓心,再轉向講臺。一個年過半百的教師,一天不知道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每次旋轉,都引起學生們一次激動的心跳。
3、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脫手,讓天上飛舞的紙燕帶動長長的線繩和線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飛跑。他笑著、叫著,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嘴里還不停地喊著:“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他終于氣喘吁吁地抓住線繩,臉上充滿得意和滿足的稚氣。
4、我曾見過一位失去了一條腿的長者,年復一年躺在床上,失去了活動的自由。我相信我的劉老師不會這樣,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
生活的愛與追求。
六、總結
1、感情讀文。
2、談讀后感。
七、作業
搜集有關“身殘志不殘”的有關故事,下節課開一個“小小故事會”。
附:板書設計
14、理想的風箏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文章。這篇課文通過作者對劉老師的深情回憶,深刻反映了劉老師對工作的熱愛、對生活頑強執著的追求。這篇課文文筆優美而又感人,讀后無不讓讀者為之感動。
這篇課文是閱讀課文,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以及小組的合作探究來理清文章結構,體會人物內心情感,體會人物品質。內外通過朗讀、品讀來更深層次的感悟文中的人情美。上歷史課,熱愛學生、熱愛工作,放風箏,頑強執著、熱愛生活。
【《理想的風箏》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相關文章:
《風箏》教學設計課件02-27
放飛理想的風箏02-09
精選理想的風箏教案3篇04-11
理想的風箏課件參考05-09
《理想的風箏》教案課件05-09
風箏賈平凹的教學設計10-27
《風箏風箏飛上天》的教學反思【精選】03-24
放飛風箏,放飛理想12-23
風箏賈平凹教學設計10-27
《風箏》的課件設計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