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1 17:05:3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化學元素的教學設計(精選4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化學元素的教學設計(精選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化學元素的教學設計(精選4篇)

  元素的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元素概念,初步學會從元素的角度認識、描述物質的組成;學會正確讀、寫、用常見的元素符號;了解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學會從元素組成角度對物質進行分類。

  2、過程與方法:學習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元素和物質分類,體會分類思想,初步形成物質組成的元素觀。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認識物質的組成,理解元素的概念,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區分,常見元素符號的使用。

  三、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討論法、對比法、歸納法。

  四、學法指導:

  通過聯系實際從生活中的物質入手引出元素,引導學生將化學與生活相聯系。通過元素和原子的對比來加深對元素的理解。

  五、媒體應用: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本節內容分三個環節

  一元素概念

  1、復習提問:分子、原子定義、性質、區別?

  學生:思考回答,訂正學案的答案。

  2、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知道這樣一則廣告:某飲料瓶注明:含有鈣、鐵、鋅、硒等成分,你知道這些成分是表示的什么意思嗎?引出元素的概念。

  生:展示課前收集的關于元素的信息。(激發學生的興趣)

  3、元素定義的講解。

  師:出示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氧氣分子,甲烷分子、一氧化碳分子、氫氣分子的模型圖,讓學生幫忙怎樣根據分子的種類把它們分類。

  教師引導: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在分,把分子再分,分成原子后,再讓學生幫忙把這些原子再來分類。

  生:學生拆開模型,按照自己的想法分類,并說明分類的理由。

  (讓學生初步接觸分類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4、教師引導:師生共同分析,為什么氫原子分在一起?

  氧原子呢?

  碳原子呢?

  板書:氫原子:核內質子數都是1。

  氧原子:核內質子數都是8。

  碳原子:核內質子數都是6。

  講解:核內質子數都是1的一類氫原子就叫氫元素。(學生初步認識氫元素)

  引導學生總結:氧元素、碳元素。學生完成學案。(進一步領會元素的含義)

  學生總結元素的定義,老師板書。

  板書: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師生共同分析水的微觀構成,同時引出水的宏觀組成。

  (提高學生的歸納能力,讓學生能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來認識水)

  5、反饋練習:完成學案中的練習。(反饋學生的掌握情況)

  二元素符號

  1、元素符號。

  教師引導:除了剛才的兩種物質,我們以前學到的物質也是由元素組成的,你能來分析一下幾種物質的組成嗎?

  教師引導:世界上的所有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讓學生了解地殼中元素的分布情況。

  問題:如果把剛才的碳氫氧三種元素重新組合,你又能得到什么新的物質?

  生:學生思考回答,完成學案。

  (讓學生了解元素組成是物質組成的基本成分,反饋學生的掌握情況)

  師:講解:世界上的三千多萬中物質就是由一百多種元素組成的。

  我們知道目前已發現的元素種類有一百多種,我們先來看一下其中的18種,元素名稱。

  我們來看一副漫畫,引出元素符號。

  出示1-18號元素符號元素名稱,讓學生互動,找出元素符號的書寫方法,并記憶元素符號。

  生:閱讀課本53頁《活動天地》回答問題,找出元素符號的書寫規律。教師指導記憶。

  2、元素符號的意義。

  師:書寫下列符號,思考它們表示什么意義?

 、貶

 、2N

 、5C

  學生思考回答,總結元素符號的意義。

  《板書》元素符號的意義:

  ①表示一種元素

  ②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講解:元素和分子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學生完成學案中的表格,在班級展示答案,訂正。

  三純凈物、混合物。

  師:問題:到超市購物,很快能找到我們所要的物品,為什么?

  出示幾種純凈物,讓學生分類。

  師生共同分析總結引出單質化合物。

  讓學生總結單質和化合物的定義。

  (讓學生明白分類法的重要性,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的歸納能力)

  在線測試。

  談談本節課自己的收獲。

  自我檢測。

  作業:見學案的作業。

  板書設計:

  第四節元素。

  一、元素的概念。

  二、元素符號。

  1、氫原子:核內質子數都是1→氫元素定義。

  氧原子:核內質子數都是8→氧元素意義。

  碳原子:核內質子數都是6→碳元素。

  三、物質分類。

  元素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統一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

  (2)、了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

  (3)、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關該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微觀想象、分析、討論、對比,認識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發生變化而元素不發生變化。

  (2)、通過聯想記憶、卡片問答等趣味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元素符號。

  (3)、通過同學之間相互合作、查閱資料,了解地殼、生物的細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進一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進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

  (2)、發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

  教學資源分析

  本課題包括“元素”、“元素符號”和“元素周期表簡介”三部分內容。在前一課題中,學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結構,本課從微觀結構的.角度對元素下了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從而把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

  元素的概念比較抽象,而且容易與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學時應注意兩者的區別。元素符號是國際通用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要求學生了解元素符號的意義,對于一些常見元素的符號,必須會寫、會讀、會用。

  教材編寫“元素周期表簡介”,目的在于讓學生比較早地學習和使用元素周期表這個工具,學生只要會根據原子序數查找某一元素的符號、名稱、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并確認金屬、非金屬、稀有氣體元素等信息即可,為今后的學習提供方便。

  教學策略分析

  元素概念的教學應注意從熟悉的例子切入,通過與原子的對比,歸納出元素的定義,并組織好討論,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發生變化,而元素不發生變化。

  元素符號的教學忌一步到位、急于求成,應分散難點,逐步記憶,減輕學生對枯燥乏味的元素符號的記憶負擔,并注意組織好有關的活動與探究,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一些有趣味的活動,如聯想記憶、卡片問答、查表搶答等,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元素概念、元素符號。

  難點:元素概念。

  教學準備

  1、投影片:元素與原子的比較等。

  2、元素符號的卡片、水分子等模型卡片。

  課時建議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復習導入。(回憶)

  電解水的實驗說明水是由什么組成的?(設疑)

  什么叫元素呢?

  回答: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

  元素的教學設計3

  第一課時

  將教科書中有關元素的內容進行整理和系統分析,不難發現指導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將難點分散,逐步形成元素概念的提示。

  《緒言》中提出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第二單元《課題1水的組成》中,知道元素可用于描述物質的組成;在化學變化中元素不變;依據純凈物中的元素種類,可以區分單質和化合物。再到了解了原子結構以后,對元素概念進行整理、并明確表述,為后續系統學習物質結構知識鋪平道路。

  受此啟發,筆者將本課時元素概念形成中的元素定義教學,定位于區分元素種類,并適當對今后運用元素概念需要知道的問題及內容,進行合理拓展,讓學生初步了解如何運用元素知識。經實際教學證實,可以減輕學習的負擔。

  整個課時設計以歸納整理已學知識,再進行定向的對比分析,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建構與發展。同時,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通過反思,鞏固和拓展知識的建構,認識探究的科學原理。這樣可以較好地克服過度抽象的單純概念教學帶來的枯燥。重視運用能夠使學生體驗到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強化學習的注意力的同時,提高了體驗成功的機遇。

  第二課時

  1、注意元素符號書寫技能訓練的頻率。

  學生記憶元素符號,需要在本節課前后各一周時間內,不間斷地組織記憶訓練。形式也需要不斷更新,每次都在十種符號左右,不宜過多或偏少;熟悉與較為生疏的比例為6∶4或5∶5;對易出錯的必須每次都練。

  2、練習方式有:根據名稱寫符號;根據符號寫名稱;制作元素符號卡片;聽寫已知的化學式;大寫字母相同的元素符號;小寫字母相同的元素符號;根據分類寫出元素符號;寫出不同數量的原子;根據元素周期表聽寫元素符號;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默寫元素符號;小組競賽;個人擂臺(PK)賽;聽寫速率賽等。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將記憶變得生動活潑,在歡笑聲中記住不應有的失誤,從而實現主動自覺的糾正行動。

  元素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認識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節課,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精神教學重點: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教學難點:元素周期表的有關推斷。

  教學媒體:多媒體、板書。

  教學內容

  導入課題展示一張元素周期表。

  過渡我們按照元素周期表中的順序給元素編號,得到原子序數。那么原子序數與原子結構間存在什么關系?

  板書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質子數。

  教師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體表現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間的規律,是我們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元素周期表。

  問題1、元素周期表有多少橫行、縱行?

  答七個橫行,18個縱行。

  2、把不同元素排在同一橫行的依據是什么?

  答每一周期中元素的電子層數相同,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成橫行。

  3、周期序數與什么有關?

  答周期序數等于該元素的電子層數。

  板書周期序數=電子層數。

  4、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具體怎么劃分?

  答1、2、3為長周期,4、5、6、7為短周期。

  類別周期序數起止元素元素種類電子層數。

  短周期1H-He212Li-Ne823Na-Ar83。

  長周期4K-Kr1845Rb-Xe1856Cs-Rn3267Fr-112號267。

  問題在周期表中有兩個特殊的位置,鑭系和錒系,仔細觀看第四頁元素周期表,說出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什么位置?結構上有何特點?

  答在第六周期中,從57號鑭(La)到71號元素镥(Lu),共15種元素,這15種元素總稱為鑭系元素。排在周期表第六行,第三列。

  與此類似,在第七周期中,89號元素錒(Ac)到103號鐒(Lr)這15種元素總稱為錒系元素,排在第七行,第三列。

  問題在周期表中共有多少列?分為哪些族?

  答18列,16族。

  族(18個縱行):主族(A):共7個。

  副族(B):共7個副族。

  第VIII族:包括8、9、10三個縱行的元素。

  0族:稀有氣體元素。

  問題在周期表的18個縱行16個族中,各族從左到右的排列順序如何?

  答在元素周期表中,各族從左到右的依次是:

  IAIIAIIIBIVBVBVIBVIIBVIIIIBIIBIIIAIVAVAVIAVIIA0。

  問題在所有族中,元素最多的族是哪一族?共有多少種元素?

  答在所有族中,第IIIB族包括鑭系和錒系元素,因此元素最多,共有32種元素。

  板書元素周期表結構:三短四長,七主七副VIII和零。

  板書設計

  第一節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質子數。

  2、周期序數=電子層數。

  3、元素周期表結構:三短四長,七主七副VIII和零。

【化學元素的教學設計(精選4篇)】相關文章:

化學元素說課稿04-26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1-15

離騷的精選教學設計12-19

《月亮灣》的教學設計【精選】03-25

《蚯蚓的鄰居》教學設計【精選】03-25

化學元素拼音及讀法介紹07-19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說課稿11-12

《南轅北轍》的課堂教學設計【精選】03-25

《我為你驕傲》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03-25

課文翠鳥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03-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婷婷久久狠狠五月天 | 午夜爽爽福利影院 | 综合久久久综合欧美98 | 一级一区二区在免费线观看 | 天堂日本美女在线播放 |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