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范文(通用4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范文(通用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理解本文寫景抒情的特點。
2、揣摩文中寫景的妙處、
3、 理清文章層次結構,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4、 感悟生命的永恒。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層次結構,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
(1)學會揣摩文中寫景的妙處。
(2)理解本文寫景抒情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時事體會)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寫道:"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斗爭。人,應當趕快生活。"同學們,你們知道生命的本質是什么?生命的意義又是什么嗎?今天我們學的這兩篇短文就是談生命問題,讀后必將加深對生命意識的領悟的。
三、指導學生閱讀預習提示,了解課文的背景,釋題。
"紫藤蘿"亦稱"紫藤"、"朱藤"、"藤蘿",豆科,羽狀復葉,春季開花,蝶形花冠,青紫色,總狀花序,產于我國中部,供觀賞,花、種、子供食用。
四、指導自學課文,梳理全文結構。(目標3)
作者如何在花瀑前,將心中的悲痛焦慮化為精神寧靜、感悟生命的永恒的,同學們把課文仔細讀一遍。
要求:
1、讀不準的字查字典,弄清字音、字形、字義。
2、把你認為寫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畫出來。
3、文中從欣賞紫藤蘿寫到回憶紫藤蘿,再思索到人生。讀后分段。
4、提出自己閱讀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討論、交流、明確:
迸 濺 虬 釀
分段:
第1——6節:看花(第一段)。
第7一9節:憶花(第二段)。
第10-11節:悟花(第三段)。
五、講讀示范,引導學生領會抓住描寫對象特征細致描繪的特點。(目標2)
1、文章的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從側面烘托出紫藤花引人止步,眩人眼目的美麗,也引出下文,照應結尾。
2、從第2節開始,作者開始正面描寫紫藤花了,描繪非常形象、優美,同學們讀2、3、4、5、6節,要求讀順暢。讀后:
①按順序說說描寫的對象。
②說說描寫的角度和方法。
同學交流后,教師講述:
這6節文字依次描寫了花瀑、花穩、花朵。
從描繪的形象看,作者先從所見的整體著筆,"只見一片輝煌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在和陽光互相挑逗",將花瀑擬人化,使靜態變為動態,贊美花繁花盛,如盛裝少女歡歌笑語,生趣盎然。再按照視線所及,從局部著筆,細寫每一朵花,像"帆"、如"艙","船艙鼓鼓的""像忍俊不禁的笑容"。進而提出花中"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的問題,這便寫出花不僅生機勃勃、而且還具有神話般的美麗。
從描繪的顏色看,仍是先寫整體,"一片輝煌的淡紫色","紫色的大條幅"、再寫局部"上深下淺,好像紫色的沉淀",作者著力描寫紫色是因為紫色是深沉的,象征著生命的永恒。
再從描繪的神態看,寫花兒一串串"挨著"、"擠著",花兒彼此"推著、擠著","叫著""嚷嚷""我在開花!""我在開花!",以擬人手法寫出花的童稚般的歡樂,讓人覺得花在驕傲而坦蕩地為自己美麗的存在而歡笑嘻鬧。再從這幾個小節運用的修辭手法看,大量運用了比喻和擬人。以"瀑"為比喻,贊美花之茂與繁、以"歡笑"、"挑逗"等擬人手法,突出花具有人的靈氣,這樣將比喻、擬人交替使用的還有用"帆"、"艙"喻花朵外形,用"忍俊不禁"擬花朵的情態,生動而形象地傳達出花朵美麗嬌媚的特征。這是作者具有豐富的想象力的表現,我們要學習作者善于觀察、善于想象、善于描繪的這種能力。
六、獨立分析、評論第二段。
下面的"憶花"部分,請同學們自己欣賞、分析、賞析時要注意:
弄清描寫順序、角度、語言,重點分析一兩個精彩的句子,談體會。
學生發表意見后,點撥:
作者在這段中依次寫了"賞花的感受"、"憶花的劫難"、"頌花的生機"。
作者是從自己品花的習慣說起,從"不摘花"而"凝望",品味心靈的感受。
花瀑在心上"流過",實為作者在心靈中感受花瀑的精神內涵、由于花爆表現出的生命力使她一點一點的從對小弟的病的焦慮、悲痛中平靜下來,這花不僅色彩、它的芳香也似乎是淺色,將作者籠罩在寧靜的喜悅中,于是自然憶起舊日的紫藤蘿,再目睹今日的紫藤蘿,更深刻地感到隨人世變遷的受苦受難的紫藤蘿在歷盡劫難后的勃勃生機,實際上反映了作者經歷劫難后對生命的認識。
七、閱讀第三段,思考回答:
這段的主要內容和表露的感情。
這段的寫作特點。
教師點撥:
文章在這段點明了主旨:"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原來使紫藤花如此美麗而繁盛的"仙露瓊漿"就是"生命的酒釀"。讀這段,我們要體會到人開如花,劫難總要被幸福戰勝,時代的洪流總會沖走不快。只要加快腳步,鼓足生命的勇氣前進,你便會是那燦爛瀑布中的一朵浪花。結尾句深化了主旨,又照應開頭,使全文渾然一體,耐人尋味。
八、學生誦讀全文,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感情,與第一課《敬畏生命》、《熱愛生命)}對比,思考這三篇課文的異同。
學生評述,教師點撥:
這三篇文章的主旨都寫對人的生命的思考,對人生的體驗,對生命的領悟。都是散文。但前兩篇文章的題目都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而《紫藤蘿瀑布》一文的題目卻只表達文章描述的對象,不反映文章的主旨。就其內容而言,《敬畏生命》重在抒情,揭示人洞察到的生命本質,《熱愛生命》重在說理,告訴人們怎樣對待生命。《紫藤蘿瀑布》是托物喻理,明寫紫藤蘿的生機勃勃,實為歌頌生命。這種托物喻理的文章就是將深刻的思想寄寓在具體的淺顯的常見的物中。因為它具體,可使讀者感知,因為它淺顯,最易為讀者了解。
寫托物喻理的文章首先要選準物,顯示物與理之間的`聯系。如本課作者抓住紫藤蘿的盛開這么一件小事,抒發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歷史長河迂回曲折而終將前進的感慨。
九、小結
本文寫作者偶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心中的悲痛焦慮化為精神的寧靜,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贊美了生命的頑強和美好。(中心思想)
十、布置作業
A、完成練習一。
B、完成練習二。
C、根據課文內容,寫寫對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機感悟到"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的理解。
十一、說課精要:
通過雙體互促、小組交流的的教學方式,解決本節課的重難點。
十二、教學結構:
導入——釋題——自學指導——提問——討論——自由發表意見——小結。
十三、教學后記: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體會課文寫景的精妙和作者的感受。
2、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2、理解十多年前紫藤蘿的遭遇。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摘抄優美語句。
【教具】
1、多媒體教學:配樂朗誦磁帶。
2、幻燈片投影字詞:配文插圖,語句揣摩練習。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生活中的花鳥蟲魚,你最喜歡哪一種?哪一種能觸發你的聯想,牽動你的情思?(大家發言),的確,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作家那樣用“第三只眼睛”──發現美的眼睛細心觀察,并認真體會,那么,山水花木鳥獸蟲魚等平常之物都會給我們帶來豐富的聯想和深刻的啟迪,今天,讓我們到一條紫色的瀑布邊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傾聽生命的歌唱吧!
二、作者介紹
作者宗璞,原名馮宗璞,其小說《弦上的夢》1978年獲我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另外創作了大量的游說、散文,《西湖漫筆》、《紫藤瀑布》、《丁香節》、《水仙辭》等作品清雅脫俗,溫馨自然,充滿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氣息。
三、研習課文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2、自由朗讀,根據語境理解字詞。
3、聽錄音磁帶,進一步體會課文內容。
4、學生表情朗讀,深入其境,準確把握內容。
5、設計問題,讓學生初步感受文章寫了什么,抒發了什么情懷。
明確: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抓住了紫藤蘿瀑布的特征勾出紫藤蘿聯想到的“生命”,“精神的喜悅和生的寧靜”、“生死迷”、“手足情”等字眼,為下文理解作者抒發的感情作準備。
6、具體研習,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7、前一部分描寫盛開的紫藤蘿,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用比喻、擬人修辭方法形象生動的描繪了紫藤蘿盛開的景象,紫藤蘿成片成片的盛開時,居然能“像一條瀑布 …… 在流動、在歡笑”、“那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的“點銀光”,多像“迸濺的水花;那是陽光下跳動著的紫色的花,都是鼓滿了帆的船;漾滿了笑意的臉,何其蓬勃,何其輝煌?作者用貼切的比喻、擬人,繪聲繪色地把紫藤蘿開放的盛景展現在讀者面前。
8、怎樣理解特定歷史時期有關紫藤蘿的故事?
明確:蕭條的政治氣候禁錮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花也有情,競寂寥得“東一穗,西一穗,伶仃地掛在樹梢”,后來,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可是花并沒有枯死,那頑強的根,縱然飽經摧折也孕育著希望的種子,隨時準備破土而出。看;“紫蘿又開花了”開得那樣盛那樣”,它匯成了奔騰的瀑布。立在瀑布邊,掬一捧入口,便是滋潤著干枯的心田:扶摸鼓脹的花朵,便是起錨生命的航船。
這一段故事,是作者極盡鋪陳點染之能事,描寫了紫藤蘿開放的盛景后,筆鋒陡然一轉后寫的,理解這一段的故事,可略為交代背景。
9、設置思考題:凋零了的紫藤蘿后來怎么樣?以此來引導學生根據上下文理解,紫藤蘿的一榮一枯,正昭示著生命的價值和希望的可貴。
10、朗讀第8段和第11段,體會作者的感情。
明確:如瀑布般的紫藤蘿盛開著,散發著蓬勃的生命的氣息,高奏著昂的希望的樂曲,解開了“生死謎”撫慰著“手足情”,不是嗎?只要種子在,花謝了還有再開的時候,只要真情在,許多失去的還有再來的時候,人生在世,縱有艱難險阻,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暗礁險灘又怎能阻礙“滿裝生命的醞釀好的”紫色的花艙“駛向彼岸呢?”
11、仔細品讀,體會情景交融的寫法:
一切景語皆情語,朗讀寫景語句,讓學生勾畫出景物描寫中滲透了作者情感的語句。
如“輝煌的談紫色的”中的“輝煌”抒發了作者對瀑布的生命力的盛贊之情。“流動”、“歡笑”傳達了生的喜悅,“東一穗,西一串伶仃的掛在樹梢”表達了作者失落的悵惘的情緒。
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景中之情,學習了情景交融的寫法。
12、遷移訓練:
以《綠色的海洋》為題,抓住森林的特點,運用恰當的修辭方法,借景抒情,寫一段150字左右的短文。
四、布置作業
本文能給你什么聯想和啟示?課后寫一篇練筆。
【板書設計】
紫藤蘿瀑布
宗 璞
景───────────情
看花:花瀑 花穗 花朵
生命長河無止境
憶花:生死謎 手足情
生命的美好與永恒
思花:不幸 無止境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感知全文,感悟生命。
【教學重點】
在朗讀中感知全文大意。
【教學難點】
感悟生命的頑強、美好。
【課時安排】
3課時。
【課型】
綜合新授課。
【教學方法】
講讀──討論。
【教具】
有條件的可用多媒體課件在課前播放紫藤蘿的視頻剪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積累,開拓視野
教師提示,學生齊讀背誦劉再復《奔馳的生命》中的精彩片斷。(見課本第15頁)
二、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喜歡花嗎?最喜歡什么花?為什么?人世間有百媚千紅,同學們所愛也各有不同。那么,世上什么花最美呢?這樣吧,有一個女作家叫宗璞,是一個愛花入迷的人。她用她的筆經營了一個美不勝收的花園。我們去那兒看看,找到問題的答案。
三、播放課件,聽錄音帶,感知全文
布置思考:宗璞是特意到這兒來看花的嗎?文中幾次提到紫藤蘿瀑布呢?要求學生勾畫在課本上。
1、設問:今天宗璞特意來看花嗎?哪個句子看得出來?
(我不由得停住腳步)
和它相照應的是哪一句?
(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全班齊讀首尾兩段。
老師總結板書:
不由得停(吸引) 不覺走(感悟)
2、設問:一停一走之間,文中幾次提到紫藤蘿瀑布?
討論并明確:眼前流 心上流 流向心底
老師小結:紫藤蘿瀑布流經之處,就是作者走過的心路。
四、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然后分組討論下列問題:
1、用比較法找出紫藤蘿與瀑布的相似之處。
學生齊背《望廬山瀑布》之后,抽學生朗讀第二段,同時投影圖片1,余生對照圖片從課文中找紫藤蘿瀑布與廬山瀑布的相似之處。
直下──垂下 三千尺──不見發端終極
日照香爐──與陽光挑逗 銀河──銀光
全班齊讀第二段,要求讀出紫藤蘿瀑布的氣勢。
2、設問過渡:紫藤蘿瀑布與廬山瀑布最本質的不同是什么?
抽學生明確:紫藤蘿瀑布是花的瀑布,是有生命力的。
抽學生朗讀3、4、5段,讓學生找出表現花瀑生命力的句子。
抽學生明確:“我在開花”。
設問:為什么紫藤開花了,又笑又嚷呢?要求學生展開想象,補寫出“我在開花”的下一句話。
老師歸納:這是發自內心的喜悅的笑,是無法掩藏的自豪。
女生用歡笑的語氣讀第四段,男生用叫嚷的語氣讀第五段。
3、布置學生齊讀第6段,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明確:把盛開的花比作張滿的帆,忍俊不禁的笑容。
設問:為什么要這樣設喻呢?
明確:表現了花兒旺盛的生命力。
4、小結2~6段,并過渡:看了這流動的花瀑,歡笑的花穗,生長的花朵,作者被深深地感染了。她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明確:焦慮悲痛──喜悅寧靜
老師補充寫作背景:
原來,那不由得停下來的腳步是沉重無比的。因為宗璞惟一的弟弟正值盛年不幸身患絕癥。這殘酷的事實讓她心如刀割。可是當她看了紫藤蘿之后為什么覺得痛苦暫時不存在,只有寧靜,只有喜悅呢?假設你是宗璞,讀者向你提出這個問題,該怎樣回答呢?
明確:美好的生命力是征服一切的,它好比一副靈丹妙藥,讓你忘憂,為你消愁。
5、學生閱讀第8段,討論:從前的紫藤為什么開得不好?要求學生再次展開想象,補充了紫藤蘿花兒到底在察誰的顏,觀誰的色,在試探什么。
老師總結明確:連花都不準開放,人會受到什么摧殘可想而知。真是一個黑白顛倒,人妖混淆的年代!
那么紫藤蘿為什么能活下來呢?它的重生說明了什么?
說明了他頑強而美好的生命力。
6、學生齊讀9、10段,要求找出文中用得最多的詞:流動。
是什么在流動?
──美好頑強的生命力。
它不斷地流著,流成了什么?
──生命的長河。
五、收束全文,完成遷移
上課之初,老師曾問同學們,世上什么花最美。現在有答案了嗎?
──生命之花最美。
生命之花為什么最美?
──因頑強而美麗。
宗璞為什么能聽懂花的話呢?
──關注自然,思考人生。
總結全文:
英國詩人勃朗特曾經說過: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花的世界充滿了做人的哲理。不光花如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無不給人以啟示。讓我們用一生去讀自然這本書,讓我們終生做大自然的朋友。因為,只有關注自然,才能思考人生;只有思考人生,才會關注自然。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課文,理解內容,感悟中心。
2、揣摩詞語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
3、學習并運用觀察、感受、聯想、思考的學習方法。
4、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體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的反復誦讀,理解內容,感悟中心。
【教學難點】
揣摩詞語和重點語句的表現力,加深對人生的理解。
【教學方法】
導、學、練。
【教學手段】
CAI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整體感悟
1、精心導入:
(在輕柔的背景音樂中,出示紫藤蘿瀑布的視頻片斷,定格于一叢燦爛的紫藤蘿花,并以此畫面作為整個課件的背景)
美好的大自然賦予了我們許多生命的珍品。紫藤蘿花雖平凡而柔弱,卻有著生命的尊嚴和蓬勃。作者從這些小小的生命中發掘出許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達對于美好人性的追求。
出示學習目標并板書課題。
2、感知內容:
檢查預習練習。字詞教學:
P19讀一讀,寫一寫。
配樂范讀。明確要求:聽一聽全文的內容,從中感受那花的色澤,花的神采和花的氣味,并在聽讀中思考問題。
出示問題:
⑴本文學習什么內容?
⑵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樣的?有什么變化?
⑶作者由紫藤蘿瀑布對生命產生了怎么樣的感悟?
學生聽讀后討論,再簡要回答。學生相互評論、補充。
二、研讀賞析
1、教師導學:
整體感知,只能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要具體把握文章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必須研讀好的章節、段落、精彩片段。
2、自主探究:
投影出示問題,學生思考并體味。
⑴學習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內容。
⑵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復品讀,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
⑶賞析語段中好句子的用法,體會作者由紫藤蘿瀑布而對生命產生了怎樣的感悟?
學生自讀課文后,小組討論并回答以上問題。
教師小結。
3、學法指導:
結合本文內容,教給學生自讀和自學的方法。
投影出示朗讀方法:
朗讀文章有感情,重音、語速及四聲。
佳詞妙句細品味,內容中心都理清。
⑴簡單的內容歸結:
看花──繁花似錦
憶花──思緒萬千
生命的永恒
思花──振奮精神
⑵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復品讀,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
教師小結:理解時代背景,才能理解作者面對紫藤蘿瀑布感情的變化。從花兒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錦,正是十幾年來國家命運的寫照對人生感情上的變化和徹悟。
⑶賞析語段中的好句子,體會作者由紫藤蘿瀑布而對生命產生的感悟。
教師小結:文章里提到的“生死謎、手足情”是作者在回顧了花和人的命運后悟到的,“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也就是說,無論在什么時候,我們對生命的長久都要保持堅定的信念,不能被厄運壓倒,要振奮精神。面對新的生活。作者發出了“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的感慨,我們也由此感到作者的徹悟,對生命的感悟。
4、合作探究:
通過導學、探究、學法指導的學習過程,進一步研討文章的語言魅力,從中找出好的語言片段,進行探究性賞析。小組合作交流。
三、體驗反思
1、質疑交流:
⑴學生質疑,教師參與學生的學習討論。
⑵教師向學生質疑:你能用自己的經歷或見聞印證“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句話嗎?
學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2、拓展延伸:
⑴類文欣賞:《生命就是奇跡》
⑵提供材料(如野菊花),學生口頭作文:《我看野菊花》。
教師總結:紫藤蘿瀑布像一首深沉的歌,是一幅絢麗的畫,它不與群芳爭艷,盡情的展示著自己的生命,驕傲自信的為自己的美麗生命而歡騰嬉鬧。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慮和悲痛”又會令人感受到一種沉重,一種悲哀。仔細品味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會珍惜生活的浪花,正如宗璞所說,“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每個人都應當象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讓生命更加絢麗多彩。
四、延伸作業
觀察花草樹木,觀察生活。寫觀察日記,題目自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