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十八里教學設計范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步行十八里教學設計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步行十八里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所講的內容和表達順序,能復述課文。
2、通過學文讓孩子們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同時也要體會父親為了教育孩子,自己能以身作則的良苦用心。
。、學會和文中的人物對話。
教學過程
一、激趣入境:
孩子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語文課本的第十板塊,誰來告訴老師,編者在第十板塊為我們確定了什么主題?(指名回答“體驗真誠”)大家一起告訴老師好嗎?(出示課件“體驗真誠”。)
孩子們面對這一主題你明白了什么?那你為體驗真誠做了什么準備?請大家匯報一下今天的主題積累。
二、自主探究:
1、學生匯報自己的積累。
2、老師為了幫助大家體驗真誠也做了一個小小的準備。
師:老師的準備有些特殊,是一道數學口算題,要求搶答,答對有獎,獎品是一張今日主題營養卡。感興趣嗎?讓你的同桌見證你的答案,回班發獎品。做好準備請聽題:
我們學校操場中環跑道的長大約是200米左右,一個人走了45圈,請你算出他大約走了多少米?搶答開始。
孩子們,走9000米就等于走了校園的45圈,走校園的45圈,啥感覺?知道這四十五圈是多少里地嗎?18里。ê苓h)“走”18里又是啥感覺?(很辛苦)教師板書課題《步行18里》,誰愿意有感情讀出課題?齊讀課題。那么是誰步行了18里?他為什么要不辭辛苦地去步行這18里的路呢?請你根據老師的提示來擴充題目。(課件出示提示)
課件內容:
。ㄒ晃恢档镁磁宓母赣H),為了教育自己的兒子(真誠做人),(不說謊話),他不辭辛苦,用(步行18里)作為代價。
是。∫晃桓赣H為了教育孩子做人真誠,不說謊話,竟然去不辭辛苦地步行了18理路,這是一位多么值得敬佩的父親。∮钟姓l能不被這個故事所感動呢?下面就讓我們帶著敬意和感動來朗讀課文。
3、課文我們又讀了一遍,這樣的感人故事真是令人百讀不厭!老師也讀了好多遍課文,我還把課文的故事情節用小標題的形式總結了一下。(課件出示小標題)
課件內容:(一)小標題
內心愧疚,承認說謊
送車保養,看電影誤時
懲罰自己,步行回家
倍受感動,永不說謊
一路尾隨,沮喪痛苦
說謊騙父,揭穿謊言
請你仔細讀課文按課文的敘述順序來給小標題排排隊
4、指名排隊。(生說師拖拽排序)
(三)交流感悟:
1、小標題的順序就是課文的`敘述順序,那你能否根據小標題的提示來簡要地把課文內容說一說呢?
這篇文章寫得很感人,除了內容令人感動以外,主要就是作者運用了語言描寫。大家都知道一個人的行為可以讓人感動,但語言更容易讓人感動。
2、下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語言描寫的段落。
。1)大家找得很準,文中的三處語言描寫其實是幾次對話?(兩次)下面我們來看這兩次對話,先看第一次:(課件出示第一次對話)
課件內容:第一次對話
“杰森,你覺得自己有必要向我說謊嗎?這讓我很失望!
“你這話是什么意思?我說的是實話!”
父親看了我一眼,“你沒來的時候,我已經打電話到保養廠,問他們車子有沒有問題,他們告訴我你還沒有去拿車!
。2)誰愿意讀一遍文中的第一次對話內容?
。3)指名評價,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其實我們在讀對話時,眼睛不能僅僅盯住對話本身,一定要聯系上下文,去尋找提示性的詞語或句子,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提示詞或提示語。我的理解是這段話重點要讀出父親揭穿謊言時的失望甚至是悲傷和痛苦的感覺,大家贊同嗎?為什么?(上文的“眼神”和下文的“傷悲”兩個詞就是這段話的提示詞。)那請大家認真體會一下這兩個詞帶給你的提示,首先我們來體會一下父親此時的眼神是什么樣的?誰來給眼神這個詞語化化妝?
2、過渡:大家讀得很好!通過你們的感情朗讀,我的眼前似乎出現了一位因兒子說謊而正在傷心失望的父親的形象。那么面對如此失望和傷悲的父親兒子的表現如何呢?請大家齊讀課文的第六自然段。(課件出示第六自然段)這段話中,有一個詞語最能讓我們體會出兒子此時的感受,誰發現了是哪個詞語?(罪惡感)從這個詞語說明了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說明兒子已經意識到了自己說謊的嚴重性。體會出說謊后的慚愧和內疚)還有一個詞語也表達出兒子的狀態?(支支吾吾)那么誰能通過讀讓大家感受一下兒子的愧疚心情?
3、讀到這里,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被良知喚醒了的孩子的惶恐神情,所以我要告訴大家,此時老師已經被孩子的知錯就改的行為而感動了。你們呢?可是文中的爸爸卻不是這樣,他覺得只揭穿孩子的謊言對孩子的教育是不深刻的,于是他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懲罰自己、步行回家!老師想讀一下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大家想聽嗎?那好請大家聽讀思考:此時的爸爸心情已經糟糕到了什么程度?
4、指名說出父親帶著怎樣的狀態說出了這番話,體會父親的良苦用心,同時讀出這種感覺來。
5、兒子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了嗎?你是怎樣知道的?(通過兒子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下面我們來體會一下兒子的話:(課件出示地是自然段中兒子的話)誰愿意根據自己體會來有感情地讀一下?
6、出示這段話中的后一句,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7、大家改得很好下面跟老師接讀后面的句子:雖然兒子認錯的態度很誠懇,可是父親依然堅持著懲罰自己的決定,不管兒子。
父親開始沿著不滿塵土的道路前進,我呢?此時的兒子是多么希望爸爸,于是____但是爸爸就是____。
多么令人感動的場面!我很想知道這一路上父親和兒子的內心分別在想著什么?指名回答后再指導朗讀。然后糾正“主意”的“主”和“悶聲不語”的“悶”的讀音。(課件出示兩個詞語)
8、指導朗讀7、8自然段,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9、總結父親步行18里的作用,板書:“良苦用心”和“永不說謊”。
。ㄋ模⑼卣寡由。
與人物對話:
1、文中的人物父親和杰森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時此刻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
2、你想對自己和同學甚至是父母說點什么?
步行十八里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故事內容,能復述課文。
3、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教學難點:
學會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課件或教學掛圖。
閱讀教學分析:
本文故事性很強,情節曲折,在閱讀教學中,不能把課文割裂開來理解,要整體把握。如在學生充分朗讀、自悟的基礎上,教師先讓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弄清楚后,找出父子的三次對話,通過讀的方式來理解父親當時的心情和他要表達的意思,父親第三次說的話是教學重點。應反復朗讀、理解體會。文章結尾描寫父親步行18里回家,我開車緊隨,雖無人物對話,但卻是最感動人的場面。父親的自責,引發作者深深的懺悔,于無聲處聽驚雷,課文的高潮也在于此。這段教學,在讀的基礎上重點啟發學生想像當時父子二人各自的內心世界:他們心里想了什么呢?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總結全文,點出中心。
教學目標:
1、學會從生活中選擇恰當的材料來進行習作。
2、學習把一件親身經歷的事情寫具體。
教學準備:
交流討論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互相初評并提出建議。
教學過程:
從課文內容引入:我們剛剛學完《步行18里》這篇課文,這件事會永遠留在杰森的記憶中,并鞭策他一生都不再說謊?梢韵胂,這件事給小杰森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在生活中你也一定有過這樣難忘的事情吧?認真想一想,你經歷的難忘的一件事是什么?想好后和大家交流。
1、學生思考,交流表達,教師指導選材。
教師提示:事情可以包括快樂的、有趣的、感人的、悲傷的、后悔的、令人振奮的、發人深思的等等。
學生交流:教師根據材料特點,適當點撥一些比較難忘的細節,為學生落筆寫作打下基礎。
2、提供例文,講解寫法。教師邊讀例文邊做點評,要圍繞習作要點。
(1)學生動筆寫習作,教師巡視指導,特別關注習作有困難的學生。
。2)指導學生修改習作。
(3)課時安排:2課時。
【步行十八里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十篇03-04
教學設計范文03-03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十篇01-24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十篇01-12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十篇01-21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十篇01-17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13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04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2-25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