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環境》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20 16:38:1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環境》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環境》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環境》教學設計范文

  設計理念: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善于轉變角色,要變教師為教練,變講師為導師。關注學生知識的生成過程,培養學生探究與創新能力,力爭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益于終身發展的能力。

  近年來,筆者在地理教學中特別關注這一問題,處處留意少講精講,時時注意留機會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本文就是筆者“轉變角色,關注學生知識生成過程”觀念實踐的一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俪醪搅私獾厍虻挠钪姝h境,理解天體系統的層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谥捞栂档某蓡T,運用資料認識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的運動特征、結構特征,從中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

 、劾斫獾厍蛏铣霈F生命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匍喿x“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一組圖文信息,認識各類天體的主要特征;利用網絡等媒體,收集天文信息,豐富對宇宙環境的認識。

 、谕ㄟ^閱讀“天體系統”圖,設計相應的簡明框圖,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③閱讀“太陽系模式圖”,歸納八大行星公轉運動的共同特點,從而認識地球是太陽系中的普通行星。

 、芑犹骄刻栞椛浜吞柣顒訉Φ厍虻挠绊。

 、葸\用相關學科知識,從溫度條件、大氣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現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論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陽系范圍之外的天體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提出確定在宇宙中尋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見星人的方向的見解。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偻ㄟ^了解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樹立宇宙是物質的科學宇宙觀。

 、谕ㄟ^尋找外星人的探討活動,一方面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體驗自主、合作、創新探究過程和團隊意識。另一方面,培育珍惜、愛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只有一個地球”的意識,增強關注人類未來生存空間的責任感。

 、弁ㄟ^認識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確立任何事物發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觀點;通過運用資料探討地理問題,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課標分解:

  課標: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和特殊的原因

  遷移應用找尋其他星體上的生命物質條件分析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用資料說明上,要求學生先熟練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物質的原因,然后遷移應用到在其他星體上尋找生命物質。

  重 難 點:

  重點:地球上為什么有適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環境。

  難點:認識地球是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

  教學方式:

 。1)應用“互動探究—問題引領”的探究性學習課型。

  (2)采用小組討論法,引導學生對疑難問題進行探究、歸納。

  (3)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引導學生學會應用資料、分析資料,培養學生的地理信息素養。

  學法指導:

  通過合作和交流,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力求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發展個性。具體如下:

 。1)本講內容比較抽象,空間范圍大,需要充分發揮想像力。宇宙中天體及天體系統主要說明宇宙的物質性和運動性,這需要建立空間概念,培養和發揮空間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2)本講基礎性知識多,要善于運用圖表、數據分析地理問題。復習時要充分運用太陽模式圖,認識太陽系中的主要成員,通過八大行星的數據比較分析說明地球在太陽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進而綜合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質存在和發展的原因。

 。3)利用比較法理解太陽輻射與太陽活動。太陽輻射是正常的長時期的太陽狀況,而太陽活動是短時間的激烈顯示。兩者的相同之處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發射能量,不同之處是強弱的差異。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1)設計、制作教師上課使用的多媒體課件。

 。2)編寫好提供給學生的學案資料。

 。3)由學生自由組合,確定課堂討論的學生分組。

  教學流程:

  環節一:自學質疑

  本環節要求學生先對教材內容進行細致的閱讀和分析,并在小組討論和完成學案的基礎上,找出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惑。具體環節分為五個步驟(見學案的自主探究一至自主探究五)。具體教學中教師可提出下列問題,供學生討論、反思:

  ◆自主探究一:你知道天體、天體系統的含義嗎?飛行的民航飛機是天體嗎?為什么?地球和火星可以構成天體系統嗎?為什么?

  閱讀教材P2—4,說出天體含義及其類型,天體系統含義及其級別。

 。1)天體類型:

  自然天體:恒星、星云、行星、衛星、流星、彗星及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等。

  人造天體有: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體是恒星和星云。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恒星。

 。2)填寫下表,完成對天體系統級別的判斷:

  總星系(宇宙)

 。3)如何確定某一物體是否是天體?如何辨析兩顆星體能否構成天體系統?

  ◆自主探究二:你知道太陽系的家族成員有哪些嗎?

  閱讀P6圖1-1-11“太陽系模式圖”。說出太陽系的組成成員主要有哪幾類?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它的質量占整個太陽系的99.85%。

  ◆自主探究三:如何理解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讀P6圖1-1-11“太陽系模式圖”完成:

  (1)八大行星的運動方向有何共同特征?

 。2)八大行星的公轉軌道有何共同特征?

  ◆自主探究四: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和太陽輻射的能量來源及對地球的影響。

 。1)在教師講解的基礎上,學生分析我國太陽輻射的分布特征。

  點撥:影響地面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主要有緯度、氣候、地形等。一般地說,緯度低,太陽高度角大,太陽輻射強;天氣晴好,云量少,太陽輻射強;地勢高,空氣稀薄,空氣中水汽、塵埃少,透明度好,太陽輻射強。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活動主要類型

  名稱

  概念

  特點

  周期與影響

  ◆自主探究五:地球為什么又是一顆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1)外部條件:

 、俚厍蛟谂c其它行星繞日公轉時,軌道近似 ,軌道面幾乎在同一 上,繞日公轉方向都是 ,使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地球處于一種比較 的宇宙環境中。

 、谟懻摚喝绻柟庹諘r強時弱,變化明顯,對地球上生命有何影響?

  小結:自生命誕生以來,地球所處的光照條件相對 ,使地球上的生物 。

  (2)自身條件:

  討論:生命存在必須具備的條件有那些?這些條件分別是什么因素形成的?

  環節二:交流展示

  1、天體的辨析方法

  2、天體系統的辨析方法

  3、區別“太陽輻射的影響和太陽活動的影響”的方法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外部條件與內部條件的差異性

  5、探究后,你的收獲是什么?你還有哪些疑惑的地方?

  環節三:互動探究

  1、恒星有2000多億顆,為什么課文介紹太陽,而不是牛郎星、織女星、比鄰星等?

  2、2008年 11月13日,美國天文學家發表了一組太陽系外四顆新發現行星的照片,這是人類首次直接拍攝到太陽系外行星圖片。它們被稱為HR8799星系和北落師門星b。研究人員至今已發現300多顆可能存在于太陽系外的行星,但都是通過測量它們的重力、速度和亮度變化等方式發現的。這次,人類首次直接捕捉到了行星的“真跡”。據此判斷科學家要了解所發現的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現象,應該注意觀測該行星的哪些特征?

  教師說明探究過程,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探究思維過程:

  (1)假設——選擇分析問題的角度

 。2)證據——讀圖或資料尋找相關的信息

 。3)論證——應用信息解決相應問題

 。4)觀點——形成相關的看法和認識

  教師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了探究的一般方法,同時提供了探究工具,指引了探究的方向,幫助學生或自主或合作探究以便得出結論,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然后引導學生讀圖和提供的各種資料(包括教材、案例呈現、課件呈現等),運用探究思維過程,進行探究分析。

  自己設想:

  同伴交流:

  推出結論:

  學生自主探究后,師生共同歸納得出結論。

  環節四:精講點撥

  【例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反映了天體系統由低到高的級別順序

  B、“嫦娥一號”衛星繞月球運行,和月球之間也能形成天體系統

  C、任何天體間都可以形成天體系統

  D、天體是宇宙中各種形態的物質的統稱,因此民航飛機在飛行中也屬于天體

  【例2】2001年4月15日,太陽出現特大耀斑爆發( )

  A、爆發后兩三天內,短波通訊受到強烈干擾

  B、使到達地球的可見光增強,紫外線有所減少

  C、爆發幾分鐘后極光變得格外絢麗多彩

  D、對人造衛星的運行沒有影響

  【例3】地球為什么會成為生命的搖籃?試分析地球的宇宙環境和地理環境的特點與生命物質存在條件的關系,并用直線相連。

  地球磁場①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氣層

  地球的質量與體積② B。水經常能處于液體狀態

  地球與太陽的距離③ C。具有安全的宇宙環境

  太陽光照條件穩定④ D。削弱宇宙射線對生命的傷害

  大小行星的運行特征⑤ E。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量

  環節五:矯正反饋

  【問題反饋】

  1、對天體和天體系統的概念不清晰,出現答題失誤。比如對是否是天體,是否是天體系統的判斷出現錯誤的頻率很高。

  2、太陽輻射、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分不清。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四大影響途徑不清晰。

  4、地球的特殊性內外因分辨不清。

  【矯正練習】

  1、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的天體中,最基本的是恒星與星云,但夜空中用肉眼觀察到的主要是恒星。

  B、任何兩個位置上相近的天體都可構成一級天體系統

  C、任何一個天體處在地球這個位置,都會有生命的生存和發展。

  D、任何一個天氣系統,其內部的各天體都存在相互吸引、相互繞轉的關系。

  2、下列現象主要是由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產生的有( )

  A、兩極地區出現極晝極夜現象 B、航海過程中指南針突然失靈

  C、地球上氣候的變化 D、無線電長波通信中斷

  3、有關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

  A、會引起地球電離層的擾動,使無線電長波通訊受到影響

  B、使地球電離層突然出現“磁暴”現象

  C、太陽活動會對兩極地球地區的高空大氣產生影響,還會出現極光

  D、太陽活動與地球氣候沒有任何關系

  ◆矯正反饋的設計,意在幫助學生重新回顧教學內容,促進學生融會貫通的運用本節所有重點知識去解決問題,以實現溫故知新的教學目的。然后在加上鞏固案的設計,教師能夠更為全面的檢測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利于從知識和能力兩個維度上來評價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為高效教學提供了實踐反思的寶貴經驗。

  環節六:遷移應用

 。ㄒ妼W案和鞏固案)

  思維拓展

  第一步,課堂上圍繞課本提供的思考線索討論;再根據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設想和見解。

  第二步,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查閱雜志、資料。根據條件許可,參加校天文館的相關活動或利用相關網站了解更多的信息,采用網上討論、撰寫小論文等形式深入探究。

  板書設計

  第一節 地球的宇宙環境

  一、宇宙

  1、什么是宇宙

  2、宇宙的特征:

  物質性(天體)

  運動性(天體系統)

  二、太陽:

  1、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三、地球:

  1、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從運動特征看

  從結構特征看

  2、地球是一顆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物質

  教學反思

  本節課程是新課標教材模塊Ⅰ(必修)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即高中地理的開篇章節。教學中,需要教師運用圖表信息,以及相關學科知識,引導學生分析、探討、認識宇宙中的地球。本節教學設計,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協作探究、交流互評,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動口能力。老師的引導啟發,有助于學生全面、正確認識地球;老師的鼓勵幫助,使學生從多角度展示自己的見解。以小組活動形式提出并尋找外星人的方向,更使學生“異想天開”,勤于思考、富有創意。

  但在教學中仍然發現下列幾個問題亟待解決:

 、傩〗M內活躍分子偏少,沉默分子偏多,如何引導這些沉默學生積極參與到自主探究活動來,值得思考;

 、谔峁┑馁Y料較多,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尚顯不足,急需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鍛煉;

 、蹖τ诘厍虻挠钪姝h境,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狹窄,課外知識偏少,較少需要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籍。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環境》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浩瀚的宇宙》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20

地理教學設計03-31

地球的形狀教學設計04-10

初中地理教學設計12-30

初中地理教學設計12-30

地理課的教學設計04-02

天文地理教學設計12-29

地球爺爺的手-課件教學設計02-21

地球萬歲教學設計04-01

初中地理教學設計15篇12-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婷婷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 尤物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影院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在线点播亚洲日韩国产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