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六面怪臉》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美術《六面怪臉》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湘版三年級下冊第11課《六面怪臉》。
內容分析:《六面怪臉》是湘版美術教材三年級下冊中的一課,屬于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通過動手操作完成“六面三角錐體”的造型,然后,發揮大膽想象進行描繪添加,創造出一種奇形怪狀的臉譜形象。這種造型離奇,表現抽象的面具,根據兒童的知識能力和認知水平的實際情況,之稱為“六面怪臉”。制作個性的“六面怪臉”可以充分拓展孩子們的想象空間,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學情分析:學生在一、二年級時已學習了用繪畫和剪貼的方法制作平面的面具,基本掌握了一些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驟。但也只是對面具的.初步認識,知道面具是一種玩具。本節課學習的內容由平面變成半立體,由具體的形狀向比較夸張、甚至有些抽象的形狀變化,與高年級立體抽象知識相接軌。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教師采用了觀察演示的方法使學生易于接受。
教學目標:
1、掌握“六面怪臉”制作步驟和方法。
2、發揮想象,描繪、創造出怪異的臉譜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在做做玩玩中體驗設計制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
1、立體“六面怪臉”的折法。
2、發揮想象,創造出個性的怪臉。
教學難點:大膽的運用繪畫和裝飾材料創造性的展示個性。
教學準備:課件,六面怪臉范品若干。
學具準備:卡紙,剪刀,繪畫工具,雙面膠,皺紋紙、毛線等裝飾物。
教學方法:
本課設計以紙工游戲活動為主線,貫穿教學全過程。通過活潑多樣的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活動熱情,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此外,設計中從教學各環節都注重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以此培養學生看圖觀察和分析的能力,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表現能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組織紀律,師生問好。
二、談話導入,誘發興趣
1、教師以朋友怪物史萊克的到來引入,發出邀請一起去參加——怪物森林化裝舞會。教師展示面具,活躍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
2、揭示課題:六面怪臉。
3、問:誰能解釋一下為什么叫“六面怪臉”?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課件揭示課題:六面怪臉)
三、自主探究,激發思維
1、以禮物的形式,分發已完成的“六面怪臉”基本造型。
2、小組研究討論:
(1)大膽地動手拆一拆,看看它是由什么形狀的紙組成的?
(2)想辦法將拆開的“六面怪臉”再拼合起來。想想一張紙經過哪些方法可以做出怪臉來?
3、小組匯報研究情況,教師總結并板書:折、剪、粘貼。
4、傳授折紙秘籍。
折紙秘籍
兩次對折翻個身,
四只小腳中間站。
橫中線上減一半,
兩腳對折粘一粘。
5、教師讓一名學生以小老師的身份,上臺解說并演示制作過程,其他學生嘗試用自己手中的紙做一做(不會做的可跟著小老師制作)并請做得快的同學幫一幫身邊的同學。
【三年級美術《六面怪臉》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六面怪臉》說課課件05-18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家的臉》09-23
小學美術船教學設計03-31
小學美術《船》教學設計03-31
美術《深海水母》教學設計04-18
《人物與環境》美術教學設計02-23
小學美術教師教學設計案例02-16
大班美術教學設計15篇04-06
小學美術課教學設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