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鄉下人家》教學設計

時間:2020-11-25 16:51:0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課文《鄉下人家》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文《鄉下人家》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課文《鄉下人家》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

  課文《鄉下人家》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通過描寫和鄉下人家最密切相關的景、物來抒發情感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讀中想象,讀中感悟,感受鄉村風景的美好。

  教學難點:

  體會從平凡事物中展現出來的鄉村的美。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配樂]創設情境:在那山林之中,小河兩岸,有一處引人入勝的所在,那就是鄉下人家。他們與綠樹紅花為友,邀清風明月相伴……

  2、生讀課題。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基于對學情的分析,由于學生對于鄉村生活了解不多,所以此處設計了鄉村生活經典畫面的導入,同時教師娓娓道來,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對鄉下人家的直觀印象,為下面的學習作好認知和情感的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檢查預習,學習生字

  1、檢查生字詞讀音。

  2、學習難寫的字“率”。用“率領”造句。

  (二)初讀課文,直奔中心

  1、自由讀課文,讀完后再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2、學生匯報并質疑,生成學習目標。

  3、整體感知:作者依次寫了哪些景物?圈出詞語。

  4、感知順序。

  [設計意圖:生字詞教學遵循學生語文學習的規律,突出難點,滲透必要的學法指導,同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積累和運用。初讀課文的環節直奔中心,并且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質疑,培養質疑能力,生成學習目標;整體感知時讓學生圈畫景物,進行扎實的訓練,初步感知順序。]

  三、走進畫面,品讀感悟

  (一)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過渡:鄉下人家,如詩如畫。最獨特迷人的地方在哪兒?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1、2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要求:

  [出示]默讀1、2自然段,先自學再同桌交流:

  令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處獨特、迷人的鄉村風景?

  ①具體說說體會。

  ②星級思考題:作者用什么方法寫出風景的獨特迷人?

  [備注:(二)(三)(四)根據學生現場的回答順序而生成,可能出現變序情況。]

  (二)精讀風景之一——“屋前小瓜”

  1、學生匯報。[板:別有風趣]

  2、感悟對比寫法。

  3、小組內競賽讀。

  (三)精讀風景之二——“門前鮮花”

  1、學生匯報。[板:樸素、華麗]

  2、積累描寫花開景象的詞語。

  3、[配樂]范讀。

  4、讀評互促:

  ①學生評價老師讀得怎樣。

  ②多種形式反復誦讀。

  (四)精讀風景之三——“屋后竹筍”

  1、學生匯報。[板:鮮嫩、成群]

  2、讀中想象:抓住“探”字,想象“雨后春筍”的畫面。

  3、激趣引讀:

  A:你看,一個,兩個,五個,十個……筍芽兒的小腦袋探出來了!讀——

  B:啊,鮮嫩的筍爭先恐后地破土而出了!讀——

  C:成群的春筍迫不及待地要和竹子媽媽比高呢!咱們一起為它們加油吧——

  4、即興背誦:用抓住關鍵詞的方法背一背這一句吧!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在充分緊扣目標的基礎上,主要有兩個特色:一是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以讀為本,再通過對比感悟、讀中想象、積累詞語、激趣引讀、即興背誦等策略,化解難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就感。二是教師的導跳出了純內容的束縛,使學生從欣賞景物到融入情感,再到感悟作者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一唱三嘆,層層深入。]

  四、暢談感受,情感升華

  1、語言訓練:[出示]鄉下人家,無論是屋前、房前還是屋后,都有一道的風景。看著這鄉村風景,作者,我也。

  2、段的回顧,寫法小結:

  鄉下人家的瓜架、鮮花、竹筍融為了一幅自然和諧的風景畫。作者所運用的豐富的色彩詞,多么像一位出色的畫家在調配顏料;對比、擬人的寫法,生動地描繪出鄉村風景的獨特迷人之處。眼中先有景,心中再生情。情景融一體,下筆如有神。

  同學們,光是知道這些方法就夠了嗎?你還可以怎樣做呀?加油吧,相信總有一天,你也能夠妙筆生花!

  [設計意圖:語言訓練的目的是構建學生與作者、學生與文本溝通的橋梁,使學生在整體的回顧時生成更有深度的感悟,達到與作者共鳴的同時也是情感的升華。段的回顧、寫法小結是讓學生從片段回歸整體,不僅從內容上,更是從寫法上獲取對他們更有用的信息。最后,鼓勵學生今后運用這些寫法,引導其學習視野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這一大環節與第三個環節相呼應,使教學目標得以進一步落實。]

  第二課時(設計要點)

  一、檢查背誦,復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品讀感悟

  1、小組學習,精讀3-6自然段。

  2、集體交流。

  3、緊扣第7自然段,回顧全文,升華情感。

  4、小結作者的寫作方法和寫作順序。

  三、寫法遷移,即興創作

  1、片段練筆:用上作者的方法,展開想象,嘗試寫一寫鄉下人家的冬景或其它景物。

  2、交流品評。

  四、課外拓展,綜合性學習指導

  1、欣賞教師下水詩《鄉下人家》。

  2、欣賞P104《在天晴了的時候》。

  3、指導開展綜合性學習。

  課文《鄉下人家》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認識“檐”、“飾”等五個生字。會寫“棚”“飾”“冠”等十四個生字。正確讀寫“裝飾”“和諧”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詩情,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已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精彩句段。

  5、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開展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

  【課前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課文插圖的掛圖及投影片。

  3、搜集有關農村生活的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文插圖,指導看圖:

  ⑴通過看圖,你知道這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⑵從圖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整體給你什么感覺?

  2、導入:

  這樣自然親切、優美恬靜的鄉村風光,作者陳醉云是怎樣描繪的呢?你們想去看看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1課,一起走進鄉村生活,一起領略它那份獨特的美。(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出示“自學指導”: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對不理解的詞語、句子作上記號。

  2、練習將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找找課文哪一小節概括了鄉下人家的特點?用鉛筆作上記號。

  (或者這樣設計問題:“課文圍繞這哪一小節展開描寫?”)

  4、全班交流:

  教師導語:課文不僅要讀得正確、流利,還要讀出情味,那就要有對課文進行深入的理解,這就需要同學們善于提出問題,因為任何的“懂”都是從“疑”開始的那些有助于你讀懂課文的問題,也就是疑問,就是有探究價值的問題。

  5、各組代表發言,教師梳理:

  ⑴課文描寫了鄉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場景?

  ⑵為什么說“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四、梳理整合,濃縮場景

  1、小組討論交流:

  課文描寫了鄉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場景?每人選自已喜歡的一個場景說說,再把描寫這一場景的部分融入自已的情感讀給大家聽聽。

  2、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每一個場景:

  (瓜藤攀檐圖鮮花輪綻圖雨后春筍圖鴨群覓食圖院落晚餐圖月明人靜圖)

  3、全班齊讀最后一節,理解“獨特”“迷人”的含義,進而理解整段話的含義:

  教師小結:“獨特”是指“獨有的,與眾不同的”;“迷人”是說“吸引人”,這句話是說鄉下人家,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季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這樣嗎?同學們,我們趕快來讀一讀課文,從作者的語言描述中去發現鄉下人家“迷人”、“獨特”的美吧。

  3、自由讀課文,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鄉下人家迷人、獨特之美的語句做上記號,在旁邊可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讀一讀,在腦海中勾畫那美麗的畫面。

  4、小組交流自學所得,為全班交流做好準備。

  五、指導書寫生字

  1、生齊讀生字,說說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師重點范寫“冠”“率”“搬”三個比較難寫的字。注意字的結構,擺放要勻稱。

  3、學生練寫:

  抄寫生字、生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生詞卡片,指名讀。

  二、研讀品味,感受鄉村生活的美

  1、導語:

  作者筆下的鄉村生活很美,讀著讀著,一幅幅生動親切的畫面就浮現在我們的腦海,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學習,感受美:

  同桌一起細細品味讀課文:課文描寫的哪一處鄉村風景最美?試著說說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關的段落美美地讀一讀。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⑴你從課文哪些語句體會到了鄉下人家無論何時何地都散發著的獨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體會到的美用你的朗讀體現出來嗎?

  (生交流過程中,師適時點撥,提示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美,并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他學生通過“評讀”的方式來參與學習)

  ⑵“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閉上眼睛,聽老師讀一讀課文中對鄉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寫,想象畫面,再想象一下“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的城市的景象,說說你的感覺。

  通過比較,感受到鄉下人家的淳樸、可愛。

  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鄉下人家的“可愛”嗎?

  (說明:以上教學環節的設計只是一個預設,實際教學中,應以學生的發言為主線,教師的點撥、指導適當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牽著學生的鼻子走。)

  三、整體回顧,延伸拓展

  1、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發現無論在屋前、院子里還是小河里,無論在春天,夏天還是秋天,鄉下人家的確具有它獨特、自然的美,現在我們再來齊讀課文的最后一節,現在,你一定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師生齊讀最后一節。

  3、自由閱讀《在天晴了的時候》,試著畫出作者描寫了哪幾種景物,是怎樣描寫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四、激發興趣,布置綜合學習活動的任務

  1、讀了這篇課文,你是否感覺到了農村生活的詩情畫意?讓我們開展一次“走進田園”的綜合活動吧!

  2、讀一讀書上的提示,然后分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組準備怎樣開展這次活動(如鄉村圖片展、收集國內外農村生活資料、鄉村詩歌朗誦比賽等等)

  3、各組交流,匯報自己小組開展活動的計劃。

  4、教師統籌安排,確定活動日程。

  五、課外作業

  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段落。

  課文《鄉下人家》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會讀準5個生字,會把“率、巢”等14個生字寫正確,寫端正。

  2、能抓住“獨特、迷人”的關鍵之處,在反復誦讀“瓜藤滿架、鮮花竹筍”等場景中感受鄉下人家場景美。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課文優美的句段。

  4、能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中抓住景物的特點,寫出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風光。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讀文想象畫面,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鄉村生活的獨特、迷人。

  教學突破口:

  選找“獨特、迷人”的關鍵之處,在反復誦讀中感受鄉下人家場景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伊始,借助多媒體,用優美生動的語言向學生展現了一幅幅美麗的農家風景畫,讓學生陶醉其中,緊接著引出課題,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為學習課文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每段寫了什么?

  2、交流反饋生字掌握情況,并重點指導學生寫好“率、巢”等生字。

  3、全文圍繞哪一句話來寫,你能找出來嗎?

  【意圖:學生自由閱讀全文,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對文章有個整體的感受,初步領悟這篇文章是圍繞課文最后一段話來寫,尤其緊扣“獨特、迷人”這兩個關鍵詞展開具體描寫,從而讓學生明白,這段話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把它放在篇末起到總結全文的作用。】

  三、品讀課文,感悟美景

  ◆默讀全文,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處鄉村風景反復誦讀,并具體說說自己的.體會。

  策略一:反復誦讀第一自然段,感受鄉下人家門前種瓜的獨特裝飾。

  1﹑指名讀這段話,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一段寫什么內容?

  2、從哪里讀出了鄉下人家的獨特、迷人之處?再讀這段話,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3、對比品味鄉下人家的“獨特裝飾”。

  【意圖:作者選擇了農家最平常、最普通的事物——瓜、藤、葉,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對比的方法寫出了鄉下人家屋前搭瓜架的獨特裝飾。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感受到這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策略二:反復誦讀第二自然段,感受鄉下人家門前種花,屋后種竹的獨特美。

  1﹑指名讀這段話,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一段寫什么內容?

  2、從哪些語句你讀出了門前屋后的獨特、迷人之處?讀著讀著,你的頭腦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

  3、品味“探”字擬人妙用,感受竹筍的調皮與生機。

  【意圖:作者選取了鄉下人家門前鮮花和屋后竹筍來寫,運用擬人的手法呈現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此環節教學以讀為突破口,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鮮花綻放、雨后春筍的獨特風情。】

  策略三:自主誦讀,感受其他段落中鄉下人家生活場景的獨特之處。

  【意圖: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誦讀課文中“雞鴨覓食、院落晚餐”等其他畫面的獨特之處。感受鄉下人家司空見慣的生活場景,領悟到課文每個段落都是抓住景物的獨特之處來寫的。】

  四、美讀品味,積累語言

  1、創設情境,配樂朗讀課文。

  2、用詩的形式誦讀課文。

  3、積累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優美句段。

  4、推薦課外閱讀描寫鄉村風光的文章

  【意圖:新課標指出,中年級閱讀教學要注重積累課文中的優美句段,并能夠試著背誦積累,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語言,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此環節以詩的形式誦讀,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美讀品味,感悟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田園詩情,積累了優美句段。】

  五、領悟寫法,練筆延伸

  1、總結本文的寫作方法:圍繞一個意思,抓住最平常、最普通的事物,通過對比、擬人的手法,寫出景物的特點。

  2、出示畫面,學生練筆

  3、交流反饋,相互評議

  【意圖:結合文本找到恰當的練筆,意在落實“學語文、用語文”的思想,提高閱讀教學中寫的密度,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課文《鄉下人家》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讀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裝飾”“和諧”等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詩情,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

  3、帶領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

  教學方法:導學法、小組合作法等。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什么?播放《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邊出示鄉村風光圖片)看這畫面,聽這音樂,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你看后有什么感受?(生說)

  這節課我們就跟隨作者陳醉云一起走進鄉村生活,走進這平凡的農家小院,去領略田園生活的美好。(板書課題)

  2、檢查預習情況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師生訂正讀音。

  (2)學習多音字:摔、冠

  (3)看圖理解“搗衣”意。

  (4)觀察生字體,給同學提提醒,寫時要注意什么?

  (5)師生寫字:“率”、“巢”。學生寫后,同桌互查,寫得好的夸夸他,寫的不好幫幫他。

  (6)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文中的哪句話寫出了作者的感受?誰來讀讀?

  ①(出示句子:“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②理解“獨特”“迷人”的含義,進而理解整段話的含義。(“獨特”是指“獨有的,與眾不同的”;“迷人”是說“吸引人”,這句話是說鄉下人家,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季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這樣嗎?同學們,我們趕快來讀一讀課文,從作者的語言描述中去發現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美吧。

  二、精讀課文

  (一)合作探究:

  1、泛讀課文,作者都寫了哪些獨特、迷人的鄉村風景?試著給每個畫面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2、交流。這么多美麗的場景,咱們嘗試著把它們寫成一首小詩吧。

  長藤綠葉瓜架,

  春雨竹筍鮮花。

  群雞悠閑自在,

  小橋流水戲鴨。

  夕陽鳥兒如畫,

  紡織娘高唱甜蜜,

  最美是鄉下人家。

  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讀咱們寫的這首小詩吧!

  (二)多美的鄉村呀!請選中你最喜歡的畫面,盡情發揮,呆會把它美美地讀給同學們聽聽。

  1、瓜藤滿架圖

  ①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劃出你認為課文描寫得最美的句子,并在旁邊寫一寫喜歡的原因。

  ②交流:哪位同學被屋前的瓜架給吸引了?請你讀出來給同學們聽聽。

  出示句子:“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生讀)(展示相關圖片)

  “別有風趣的裝飾”指的是什么呢?(農家屋子前攀著爬上屋檐的綠綠的藤和葉,點綴其中的青的、紅的瓜,色彩明麗,純樸自然,而且瓜棚夏天還可遮涼)

  為什么說這些都是“別有風趣的裝飾”呢?(它特殊、不同,與城里的房屋門前不同)你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這美景與城市究竟有何不同嗎?

  當你看到城市里高樓林立和“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會有什么感覺?(威嚴,冷漠)與城里的威嚴、冷漠比較,鄉下更怎么樣啊?對,更顯可愛。那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鄉下人家的“可愛”嗎?老師也想讀讀,你覺得老師讀得如何,那你就像我這樣有感情地讀好嗎?大家再齊讀讀。從同學們的讀中老師感受出了這種可愛。

  ③歸納學習方法:讀文段,劃語句,說體會,感情讀。

  2、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生交流

  出示句子“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展示圖片)

  ①你眼前出現了什么畫面?你描繪的畫面可真美。

  ②樸素和華麗本來是相反的,為什么課文中卻說“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鄉村風光本是樸素的,鮮花的開放卻使之增添了許多明麗的色彩,所以……)時令:季節

  雖然是很常見的花,但是它們開得是那么的漂亮,依著時令順序開放,一年四季都有花,這真是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這樣熱愛生活的人家你向往嗎?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吧!

  (2)屋后春筍冒

  我們從門前來到屋后,那里有什么?(竹)又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獨特在哪里?誰來讀讀?(課件展示圖片)

  出示句子“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①你從中讀懂了什么?(春雨后,竹筍長得很多很快,真是生機勃勃)從哪個字可以體會出?(是從“探”字中體會到的)

  ②探出來與長出來有什么不同?(“探”字用擬人的手法讓人感到嫩筍的迅速長勢,如同一個個淘氣頑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樣從土里探出頭,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機。)

  ③你能邊讀邊做這個動作嗎?

  (3)擬人句練習

  3、交流其它段落的學習。

  出示句子“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如果讓你畫這幅畫,你會畫上什么?(紅霞、微風、歸巢的鳥)朗讀時要把紅霞、微風、鳥兒重讀。其實把強調的詞語重讀也是一種讀書方法。誰還想讀?你讀時想到了什么?

  (小結)你們看,在農村,紅霞、微風、鳥兒和鄉下人家構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圖畫。(板書:自然、和諧)從同學們積極的發言中,老師感覺到你們是個和諧的班級,我們的學校要構建和諧校園,我們的城市在創建文明城市,我們的國家正在構建設和諧的社會,和諧是美的最高境界!讓我們帶著我們的理解再來朗讀這句話。

  三、回顧課文內容,深化理解

  1、從前面幾個自然段中找找誰是鄉下人家的好友?

  2、鄉下人家,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線。(時間)

  鄉下人家,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線。(季節)

  鄉下人家,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線。(地點)

  鄉下人家,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線。

  3、課文是按什么順序描寫的?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

  (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春夏秋、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

  4、再讀最后一段,體會作者寫作的魅力。

  四、拓展

  1、課文寫了鄉下的春天、夏天、秋天,很遺憾作者沒有寫冬天,那么你想象中鄉下的冬天是怎樣的?用語言描繪一下,說給同桌聽。((出示文字“拓展:想象一下,鄉下的冬天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呢?”及相關圖片)不過老師的圖片僅供參考,同學們可以大膽想象。

  2、交流。

  五、總結

  有了同學們這一幅冬景圖啊,現在我們真可以大膽地說——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作者把鄉下人家寫得多美呀!屋前搭瓜架、門前種鮮花、屋后春筍冒、院里雞覓食、河中鴨嬉戲、門前吃晚飯、夜靜催眠曲。多么自然、和諧的畫面!多么獨特、迷人的風景!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同學們,只要我們善于觀察生活、分析生活,一定也能寫出這么優美的文章。

  六、作業

  1、準備開展一次“走進田園”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吧!

  2、積累好詞、佳句。把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摘抄在積累本上,并讀一讀。

  3、畫。把你喜歡的一處風景的段落多讀讀,并展開想象把它畫出。

  課文《鄉下人家》教學設計5

  【教學設想】

  教學本課時應緊扣教學目標,運用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等方法。立足于“以讀為本”的教學思路,挖掘課文的閱讀潛力和人文價值,遵循“速讀、略讀、精讀”的閱讀次序,引導學生理清敘事順序,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詩情,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檐”、“飾”等五個字。會寫“棚”、“飾”、“冠”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裝飾”、“和諧”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帶領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

  過程與方法

  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開展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詩情,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

  【教學重難點】

  1、借助課件想象一幅幅鄉村風景畫面是重點。

  2、從作者的語言描述中去發現、品味鄉下人家“迷人”、“獨特”的美。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并談談由此想到了什么。

  2、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所了解的鄉下生活是怎樣的。

  3、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看圖讀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同桌交流。

  2、邊看圖邊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畫面,然后說說自己有什么感受。

  三、交流、理解

  1、全班齊讀課文最后一節,想想“獨特”、“迷人”是什么意思?

  2、老師引導學生討論:理解最后一節的含義,這節對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3、讀課文,從作者的語言描述中發現鄉下人家有哪些“獨特”、“迷人”的美?把它畫下來。并用幾個字概括出來。

  4、與同學分享你畫出來的優美句子和想象出來的畫面。

  四、教師小結,再現全文

  鄉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請你想想鄉村生活的畫面,再讀一讀課文吧!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

  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到鄉村生活是多么獨特、迷人。你能否將最喜歡的語句讀給大家聽聽,讓我們一同來感受美、品味美。

  二、品味語言

  1、小組內品讀,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1)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是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對比的手法、生動親切可愛)

  (2)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這些各種各樣的花反映了鄉下人家環境優美)

  (3)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擬人化的手法、生動自然)

  (4)從他們的房前屋后走過,肯定會瞧見一只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擬人化的手法,體現了寧靜、和諧的農家生活畫面)

  (5)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給人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6)那歌聲真好聽,賽過催眠曲,讓那些辛苦一天的人們,甜甜蜜蜜地進入夢鄉。(給人一種輕松的快感)

  ……

  3、體味語言,感情朗讀。

  將自己體會最深的段落試著有感情朗讀。

  4、體會課文最后一節,結合生活實際深化主題。

  三、積累語言

  1、仔細讀一讀你最喜歡的部分,試著背一背。

  2、認真抄寫或默寫你喜歡的部分。

  四、閱讀鏈接

  1、自由朗讀《在天晴了的時候》。

  2、想想作者描寫了哪幾種景物?

  3、全班交流。

  五、拓展作業

  1、想象一下,在冬天鄉下人家可能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呢?

  2、準備開展一次“走進田園”的綜合活動。

【課文《鄉下人家》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相關文章:

鄉下人家的課文原文12-14

《鄉下人家》教學設計(合集15篇)03-24

《鄉下人家》教學設計(集合15篇)03-24

課文《畫風》優秀教學設計【精選】03-24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12-25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精選15篇)04-02

最新《鄉下人家》教學反思01-29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11-30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15篇)02-18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15篇01-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又黄又湿又高潮不卡网站 | 日本免费人成网视频免费看 |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 亚洲国产综合91 | 日本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 亚洲丁香六月开心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