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空氣在哪里》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4-23 11:48:21 進利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三年級科學《空氣在哪里》的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科學《空氣在哪里》教學設計(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科學《空氣在哪里》的教學設計(精選6篇)

  三年級科學《空氣在哪里》的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利用感官來初步感知空氣的性質。

  2、能夠利用所提供的實驗材料,設計實驗證明我們的周圍、各種物體中都存在著空氣,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

  3、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認真傾聽、愿意合作、科學交流的實驗常規和科學素養。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利用所提供的實驗材料,設計實驗證明我們的周圍、各種物體中都存在著空氣,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

  教學方法:

  實驗法

  教學準備:

  水槽、礦泉水瓶、方便袋、粉筆、海綿、玻璃杯、紙、氣球、硬紙板、乒乓球、肥皂水、紙筒等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談話:同學們,老師有一個小謎語,請大家來猜一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見來摸不著,動物植物都需要”

  2、你們知道空氣在哪里嗎?(板書課題:空氣在哪里) 就讓我們先來一起找一找吧!

  二、尋找空氣

  1、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方便袋、硬紙板、書、飲料瓶、粉筆……誰能利用身邊的東西幫老師找到空氣呢?

  2、學生借助各種媒介尋找空氣

  3、巡視。幫助學生實驗。

  4、交流反饋,總結尋找空氣的諸多方法,感知空氣的真實存在。

  5、教師針對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小結。 引導學生思考空氣到底在哪里。

  同學們真聰明,利用各種方法找到了空氣,那誰能說一下空氣到底在哪里呢?(板書:到處有)

  三、認識空氣

  1、觀察認識空氣的特點

  談話:通過剛才的實驗,同學們發現我們身邊處處有空氣,那么同學們就來觀察一下我們眼前的空氣,有什么樣的特點?(跟水的特點比較)板書: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

  2、認識什么是氣體、感受空氣會流動,流動的方向的向著四面八方的`

  (1)跟固體、液體比較

  談話:我們知道,像木塊、橡皮這樣不會流動的物體,我們叫它固體,像水、牛奶這樣會流動的物體,我們叫它液體,那氣體會流動嗎?

  (2)香水實驗,認識氣體可以向四面八方流動

  老師灑一下香水,問學生:同學們聞到了什么?剛才我們聞到我們周圍的空氣是沒有氣味的,現在怎么有的香水的氣味?我只灑在這兒,那兒的同學怎么聞到了?(板書:會流動)其他同學聞到了嗎?你覺得空氣流動的方向是怎樣的?(板書:四面八方)

  (3)教師小結,像空氣這樣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動的物體叫做氣體,而空氣就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它會流動、而且流動的方向是向著四面八方的。

  四、空氣占據空間

  談話:同學們覺得空氣占據空間嗎?

  實驗一:

  1、出示裝紙的杯子:杯子里有什么?(紙、空氣)把杯子倒過來,現在杯子里有什么?(紙、空氣)如果我把杯子直直地插入水中,杯子中的紙可能會怎樣?如果濕了說明了什么,如果不濕又說明了什么?

  2、學生實驗(強調直直插入,直直提起,杯子不要傾斜)

  3、學生匯報(紙沒濕是因為空氣占據的空間)

  4、如果把杯子傾斜,你會發現什么?

  實驗二:

  1、把乒乓球放入水中,拿一空玻璃罩在上面,問學生:如果老師,往下摁水杯,乒乓球會原地不動,還是也被摁了下去?為什么?

  2、老師演示實驗

  3、學生解釋現象

  實驗三:

  1、談話:同學們喜歡吹泡泡嗎? 誰能不吹就制造出泡泡來呢?

  2、學生實驗并說出理由

  四、談收獲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五、拓展

  關于空氣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比如我們四周到處有空氣,那月球上有空氣嗎?水里有空氣嗎?空氣有重量嗎?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在課下通過看書,上網,查資料,找到問題的答案,學習更多關于空氣的知識。

  三年級科學《空氣在哪里》的教學設計 2

  教材分析:

  本課是粵教科技版《科學》(三上)《看不見的空氣》單元的第一課。本課教學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找空氣。希望學生借助日常生活中有關空氣存在的經驗猜測空氣是普遍存在的。第二部分:實驗驗證空氣的存在。通過對幾種不同類型的物體進行實驗,從看到、聽到、摸到、感覺到空氣來確定空氣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是無處不在。通過這兩部分的學習,在大膽猜測和親歷探究過程中,學會用多種感官來感知空氣,進一步認識空氣的存在,為認識空氣的性質打好基礎。

  設計理念:

  1、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及經歷為基礎

  學生在生活中對空氣存在的經驗是學習本課的重要教學資源。教師在課題的引出,空氣的尋找都可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科學就在身邊,只要認真觀察思考就能有所發現”這一思想的認同與接受,而且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推動教學過程的深入展開。

  2、讓學生在親歷活動中充分體驗或感悟

  空氣的存在對學生來說是熟悉的但究竟怎樣用實驗來證明空氣的存在,怎樣正確地進行科學探究,對于三年級才剛接觸科學的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教師的攙扶下逐漸地放開,先大膽猜測空氣的存在再動腦設計實驗方案,預測實驗可能產生的現象,然后思考著去進行親歷實驗探究過程,學會正確的探究方法。通過先動腦想再動手做,動口說,多方位強化學生對空氣存在的體驗與感悟,增進對空氣存在的認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體會探究空氣無處不在的樂趣,并意識到科學探究的無限魅力。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大膽地進行猜測,并引導學生利用提供的'材料進行實驗設計,能正確地操作,能根據事實進行分析、推導、探索、體會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3、科學知識:通過尋找空氣,并利用多種感官來感知空氣無處不在。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粉筆、磚塊、風車、試劑瓶、塑料瓶、塑料袋、臉盆、氣球、水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見來摸不著,我們大家離不了。

  2、配樂朗誦。(錄音):"如果沒有你,風車怎能輕盈地轉動,如果沒有你,皮球怎能高高地彈起……"讓學生猜猜詩中的你是誰?

  3、討論:雖然到處都有你,卻為何找不到你的足跡"是什么意思呢?(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隨機揭示課題:看不見的空氣)

  4、談話:雖然到處都有空氣,可我們卻看不到它。要想認識空氣,首先要做什么事?(尋找空氣)

  二、學習新課:

  1、看一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哪些材料?

  (2)我們的周圍哪些地方有空氣存在?

  (3)大自然中呢?

  (學生利用自己的經驗進行大膽的猜測,教師隨機板書,猜一猜:粉筆、瓶中、教室里、磚塊……)

  3、談話:同學們大膽地猜測了空氣可能存在的地方,說明了我們生活在空氣的世界里。猜測只是一種假想,不能讓人確信,那么怎樣才能證明你的猜測是否正確呢?(實驗)

  4、討論并匯報:做實驗時要注意什么?

  5、談話:做實驗時除了注意安全、有序、認真、仔細觀察外,最重要的是怎樣設計實驗方案,并預測可能出現的現象。下面各小組先討論一下,利用桌上的材料怎樣才能讓大家看到、聽到、摸到、感覺到空氣存在哪里,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什么?(分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6、匯報討論結果(估計學生可能會有以下方法:分別把磚塊、粉筆、放入水中有氣泡冒出,把瓶口放入水中:直放沒有氣泡,斜放有氣泡。把塑料袋向空中甩一甩就把空氣裝入袋中,然后可以捏、可以擠、可以拍……風車的轉動也能感受到周圍空氣的存在……學生匯報時,教師有意識地分成看到、摸到、聽到、感受到的幾個層次讓學生匯報。并板書范例如下有助于學生學會記錄:粉筆 放入水中 有氣泡冒出 粉筆中有空氣

  7、實驗:每個小組根據你們的實驗設計方案進行實驗,并注意觀察記錄。

  8、學生匯報實驗結果

  (匯報時注意與預測的現象比較是否相符合,以培養學生大膽猜測的學習方法,同時注意特別的實驗可以讓學生到講臺上,邊匯報邊演示,以便其他小組也受到啟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9、討論:以上實驗說明了什么?(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10、小結:通過以上實驗說明了空氣無處不在。(板書:空氣無處不在)。

  1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三、課外延伸:

  1、"風車有了空氣就能輕盈地轉動"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2、"瓶口直立放入水中沒有氣泡冒出"你認為這是為什么?你能設計實驗來證明嗎?

  3、詩中的"如果沒有你,皮球怎能高高地彈起",你又如何去探究這里面的奧秘呢?

  三年級科學《空氣在哪里》的教學設計 3

  活動目標

  1、知道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2、通過親自實驗和游戲來感受空氣的存在。

  3、樂于動手參與活動并且不怕困難。

  活動準備

  1、塑料袋人手1個;筐皮球,其中有的有氣,有的沒氣;

  2、有蓋的空飲料瓶若干和幾個水盆;密封的食品包裝袋;折疊起來的塑料雨衣。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謎語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1)、教師:請小朋友猜一猜,“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這是什么?(引導幼兒根據實驗進行猜謎)

  教師:周圍有空氣嗎?它在哪里?你能把空氣找出來嗎?

  (2)、幼兒自由探索“找空氣”。

  二、教師出示塑料袋。

  教師:用塑料袋到各處去撈一撈,撈一下后趕緊把袋口扎緊,看看在哪里可以撈到空氣。

  讓幼兒在教室指定的活動范圍內,自由選擇地點嘗試找空氣。

  教師:你找到空氣了嗎?是在哪里找到的?你怎么知道袋子里有空氣的?捏一捏裝有空氣的口袋有什么樣的.感覺?你還在那些地方找到了空氣?

  設疑,繼續引導幼兒探究空氣的存在。

  教師:空氣可調皮了,老是和我們捉迷藏,剛才大家在許多地方找到了空氣,但是還有的空氣躲藏在我們不易發現的地方。

  教師出示皮球、食品袋、塑料雨衣。

  教師:找找看,在這些東西里,你能不能找到空氣?

  (引導幼兒把這些東西拿在手里捏一捏、擠一擠、壓一壓,體驗空氣的存在)

  教師出示空飲料瓶。

  教師:大家看看這些瓶子里有東西嗎?請你選一個瓶子打開蓋子,然后慢慢平放進入盆里,看看會有什么東西跑出來。(幼兒進行試驗)

  教師:你在試驗中發現了什么?你知道這些泡泡是什么東西?(空氣)

  三、師幼討論:空氣有什么用。

  (1)教師:你知道空氣有什么用嗎?

  (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列舉空氣的作用。如植物和人需要呼吸空氣維持生命、皮球和輪胎打足空氣就可以產生彈力等)

  三年級科學《空氣在哪里》的教學設計 4

  設計意圖:

  《空氣在哪里》主要使學生知道空氣無處不在,它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的氣體。空氣的存在對學生來說是熟悉的但究竟怎樣用實驗來證明空氣的存在,怎樣正確地進行科學探究,對于三年級才剛接觸科學的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本節課主要通過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實驗和游戲活動,讓學生用眼看到、用耳聽到、用身體感受到空氣的存在,并引領學生探究驗證空氣就在我們的身邊。

  教學目標:

  1、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利用簡單的器材進行探究實驗,懂得空氣的有關性質,能對探究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

  2、知道空氣就在我們身邊,懂得空氣的有關性質,認識什么是氣體。

  3、培養敢于發表自己見解的`品質和合作交流的科學態度,喜歡大膽質疑,并敢于想象。

  教學準備:

  氣球、塑料袋、扇子、卡紙、燒杯、飲料瓶、平底燒瓶、天平、打氣筒、水槽等。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現在老師這兒有個謎語,你們想猜猜嗎?請聽好:“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見來摸不著,無孔不入到處跑,動物植物都需要。”它是什么呢? 生:---(空氣)

  師:那關于空氣你想研究什么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找找空氣到底在哪里好嗎?

  (二)想辦法找空氣

  1、師:同學們,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粉筆)你們研究過它嗎?今天老師就跟大家一起來研究一下。現在老師準備把粉筆放到燒杯里,觀察一下會發生什么現象?

  學生討論匯報。

  師:那請同學們想一想:從粉筆里冒出來的氣泡又是什么呢?

  生:空氣。

  師:對,從粉筆里冒出來的氣泡是空氣,那么還有哪里有空氣呢?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好嗎?

  師:同學們,動動腦筋想一想,你感覺那里有空氣?

  生答。

  2、師:看來,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空氣,那空氣究竟是什么樣子的?誰能想出辦法找到空氣,讓大家來看一看?摸一摸?或者感覺一下呢?

  師:我想我們先在小組內討論一下吧!

  學生討論交流。

  師:大家討論的非常熱烈,現在,大家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找找空氣吧?

  3、師:同學們,你們找到空氣了嗎?誰愿意來交流一下!

  學生匯報。

  師:同學們用了這么多方法,表現得非常優秀,現在你們知道空氣在哪里了嗎?

  (三)實驗探究“杯子里有空氣嗎?”

  1、師:請大家看看這些杯子,猜想一下它們里面有什么?

  學生猜測

  師:杯子里面究竟有沒有空氣?你能想出辦法來驗證嗎?在小組內討論一下吧。

  師:把你們想到的方法說給大家聽聽好嗎?

  學生交流匯報。

  師:剛才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那么這些辦法能否證明空氣的存在呢?我們還需要怎么辦?

  生:做實驗。

  師: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些你們不容易找到的儀器,請組長到前面來領取。

  組長領儀器。

  師:我們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想的辦法多,有創意!我們馬上動手試一試吧!

  你們用什么方法證明杯子里面到底有沒有空氣?

  2、師:我們通過觀察實驗找到了空氣,并且也想辦法驗證了空氣的存在,現在你對空氣有哪些新的認識?你認為空氣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

  學生匯報。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知道了:在我們的周圍到處充滿著空氣,空氣能占據空間。那請你們用你的小鼻子聞一聞:空氣有沒有氣味?來,用你的小舌頭嘗一嘗:空氣有沒有味道?我們知道空氣無處不在,那老師和同學們之間有空氣嗎? 我們再仔細看看周圍:空氣有顏色嗎?是啊,我們再一次證明了空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一種物體。(師適時板書)

  師:大家再想想看:空氣跟水、木塊、鐵塊等物體相比,有什么不同?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科學家把像空氣這樣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動的物體,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氣體。我們來看老師帶來的資料卡(出示資料)

  (四)自由活動:空氣有重量嗎?

  師:同學們,現在老師在想啊,我們去買水果、買菜都要用稱來稱一稱重量,那么空氣是不是也有重量呢?誰能猜一猜?

  學生猜測。

  師:空氣到底有沒有重量呢?誰能想出辦法來稱一稱?現在我們來做蹺蹺板的游戲,好嗎?大家看這是什么?對,是天平。我們把天平來當做蹺蹺板。現在我把兩個盛滿空氣的玻璃瓶放在天平的兩邊,把天平調試平衡,大家看,現在天平兩邊一樣重了。

  師:大家注意看仔細了,我在左邊的瓶子里打一些空氣,好,大家看,現在天平怎樣了,誰能說說這是為什么?對,空氣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它也有重量。

  (五)總結評價 拓展活動

  師:同學們,經過這節課的探究,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匯報

  師:同學們,你有沒有想過,水里面有空氣嗎?其他星球上有空氣嗎?我建議大家課下想想辦法,去進一步了解。好!下節課我們再一起交流。

  板書設計:

  空氣在哪里

  無處不在

  無色 無味 透明 氣體

  三年級科學《空氣在哪里》的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初步了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會認五個生字。

  教學重點:

  自主學習、探究,了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難點:

  了解空氣在我們身邊的各個地方,植物、動物的離不開空氣。

  教學準備:

  課件或錄象(出現空氣在水中、在空中、在物體中、在身體中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

  前幾課我們學習的'都是關于科學的課文,了解了電腦棋手、認識了茅以生,知道了達爾文,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略讀課文。

  板書課題:空氣在哪里

  二、讀課題,質疑:

  齊讀課題:注意“哪”字的讀音:

  板書:那、哪,進行區分。

  再讀課題:注意語氣,質疑:什么句?為什么沒有標點?

  使學生了解文章題目不加標題的常識。

  三、自由讀課文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查。

  3.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題目中的問題是誰提出來的?

  4.熟讀課文,進一步感知課文:

  課件出示:

  小猴在哪里找空氣?找到了嗎?它知道了什么?

  5.自學感悟。

  四、交流匯報:

  1.小組交流。

  2.合作填寫表格:

  空氣所在肺里

  作用供氧氣

  3.總結:空氣究竟在哪里?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1.自愿結合,人數、形式自選。

  2.練習朗讀。

  3.匯報、評議。

  六、布置作業:從下列作業中任選一項。

  1.調查、了解空氣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2.續寫課文。

  3.設計關于空氣的手抄報。

  三年級科學《空氣在哪里》的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初步了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會認五個生字。

  教學重點:

  自主學習、探究,了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難點:

  了解空氣在我們身邊的各個地方,植物、動物的離不開空氣。

  教學準備:

  氣球、課件、展示臺。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瞧,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五顏六色的氣球)

  問:氣球為什么會鼓鼓的呢?(學生回答)師把里面的空氣放掉,再問:空氣跑到哪里去了?(生回答)

  2、引入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空氣在哪里》。(板書課題)

  二、自學課文。

  1、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1)、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畫出文中生字詞,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讀音。

  2、學生自學。

  3、反饋:課件出示詞語花園,指名認讀詞語。

  4、再讀課文,想想課文的大意是什么?

  5、課件出示:這個故事主要寫了小猴子和空氣玩游戲,空氣一直躲,小猴子一直,最后小猴子明白了。

  (指名回答后,補充完整,全班齊讀。)

  三、合作探究,理解課文。

  過渡:同學們自學得很不錯,接下來,就要看我們合作精神怎么樣了!比一比,看哪個合作小組最先完成學習任務。

  1.出示合作要求。

  課件:

  1)自己讀課文,用橫線畫出小猴子找空氣,知道了空氣在哪里。用波浪線畫出空氣的作用,小組內匯報。

  2)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3)選出你喜歡的一組對話在小組內進行分角色表演讀。

  2. 學生先自主學習,再合作完成任務。

  3. 集體匯報。(結合學生匯報的順序相機教學)

  空氣在小猴子的肺里

  1)你們是在第幾自然段找到的?空氣自己是怎么說的呢?

  2)我們的肺里有空氣嗎?試一試就知道了!把鼻子捂住,屏住呼吸,有什么感覺?

  3)空氣有什么作用?

  空氣在皮球里

  1)你在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找到的'?空氣說什么?

  2)空氣的作用是什么?

  空氣在墨水里

  1)哪幾個自然段寫的?和你平常發現的一樣嗎?

  2)這里,空氣的作用是什么?

  空氣在汽車輪胎里

  1)出示課件:汽車在行駛。

  2)齊讀空氣說的話。

  3)它的作用是什么?

  空氣在水里

  1)課件出示:魚兒在水中快活地游來游去。

  2)你看到了什么?這關空氣什么事呢?

  3)自豪地讀讀空氣說的話。(課件出示空氣說的話。)

  空氣在火里

  1)氣還有什么作用?讀讀空氣說的話。

  2)你能用什么方法證明空氣能幫助火燃燒呢?

  空氣在田野里

  1)空氣還在哪里?它又是怎樣介紹自己的?

  2)誰來用“有了我……才能”改改空氣說的話?

  大家學得真好!老師還有個疑問:風是怎樣形成的?(用書上的句子回答。)

  4、分組完成下列表格,并選擇你喜歡的一組對話練習分角色表演讀。

  略

  5、展示匯報。

  1)展示臺展示學生完成的表格,集體訂正。

  2)指名分角色表演讀,比比誰讀得好。

  四、拓展練習。

  1、課件出示:

  (1)、我是小小科學家。

  1)你還發現空氣在哪里?有什么作用?(繪制表格完成。)

  2)設計一個小實驗,證明空氣在哪里。

  (2)、我是小作家。

  我會續寫課文。

  2、選擇你喜歡的一組作業,可以自己一個人完成,也可以與好朋友一起完成。

  3、匯報,做得好的給予獎勵。

  五、總結下課。

  1、學習了本課,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師總結:這神奇的空氣就在我們周圍,我們就生活在空氣中,時時刻刻都在呼吸著空氣,為了我們的健康,我們大家都來保護環境,讓空氣永遠新鮮吧!

  板書設計:

  12、空氣在哪里

  在我們周圍

  我們生活在空氣里 真神奇

  時刻呼吸著空氣

【三年級科學《空氣在哪里》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三年級科學《空氣在哪里》教學設計07-04

《空氣在哪里》教學設計07-01

三年級科學《空氣在哪里》的優秀教學設計06-18

三年級科學《空氣在哪里》教學設計10篇11-04

大班科學《空氣在哪里》教案設計08-24

三年級《空氣在哪里》教學設計06-16

幼兒園科學教案:空氣空氣在哪里01-19

空氣在哪里教學反思03-07

空氣在哪里教學反思04-22

《空氣》教學設計03-1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 日韩欧洲旡码专区在线 | 精品熟女少妇a∨免费久久1 | 亚洲日韩精品第一页一区 | 亚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香蕉久久精品曰曰躁夜夜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