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計算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簡單的計算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簡單的計算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50-51頁例5、例6、例7。
教學目標:
1.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會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2.知道物品價格的表達形式。
3.通過模擬購物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具圖片、卡片;學生學具袋(內裝各種面值的模擬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人民幣,你能說說人民幣的單位有那些嗎?
按質地可以分為哪兩類?
二、新課教學
(一)聯系生活,經驗轉換知識
小凡喜歡吃奶糖,小賣部里1角可以買1顆,今天媽媽給了小凡1元2角,小凡可以買幾顆奶糖?(課件出示相關圖片)
你是怎么想的?(1角1顆,1元=10角,1元2角=12角,買10顆,還有2角買2顆,一共可以買12顆)
小紅的奶奶給了她一些1角的零錢,她數一數一共有12角,小紅想換成整錢,可以換成幾元幾角?(課件出示相關圖片)
你是怎樣想的呢?(10角=1元,12角=1元2角,可以換成1元2角)
同學們真聰明!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換錢,現在我們就來做個換錢游戲。
教師指名一名學生配合先示范:生:你好!我有3元8角,想換成角票。師:當然可以,給你38角。你算算對嗎?生:1元等于10角,3元就是30角,再加上8角就是28角,對了,謝謝你。
師:你好!我想把我的26角零錢換成整錢可以嗎?生:沒問題。10角換1元,20角換2元,一共換2元6角。
同座學生模仿做換錢游戲。
(二)設境激趣,合作實踐學習
談話過渡:學會換錢,老師帶大家一起去逛逛小朋友都喜歡的地方——東東超市
課件出示貨品圖片和價格標簽(例6),讓學生認一認,學生自由說自己認識的價格標簽,表示多少錢?
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找到規律:小圓點左邊表示幾元,小圓點右邊第一位表示幾角,第二位表示幾分。現在一般情況下物品的價格都標到角。
游戲鞏固:看看誰的反應快(完成50頁做一做)
把寫有價格的物品圖片和對應寫有幾元幾角的卡片發給不同的學生,拿物品圖片的學生先舉起來,拿對應的卡片的學生快速反應。全班一起訂正。
談話過渡:超市里還有許多東西,課件出示物品及標價(例7,51頁及“做一做”內容)現在我們同座每2個同學為一組任意選購2件不同的物品,自己計算出應付的錢到“收銀臺”(老師處)結帳。
學生分小組購物,老師在“收銀臺”檢查每組學生的計算和拿出的錢數是否正確,對有問題的學生馬上輔導。
三、知識整理
引導學生使用教材,復習本課學習內容。今天同學們學得真好!一節課可學了不少知識呢!同學們翻開書,看一看50頁和51頁的例5、例6和例7,你能把書上的空很快地填一填嗎?
學生看書填空后,課件出示書上50頁、51頁內容,師生一起逐空訂正,從而達到整理知識,總結全課的目的。
四、課后練習
在家長的陪同下做一次實際購物體驗,要求自己看價格標簽,自己計算金額,自己付帳。
設計意圖:
一、人民幣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國又有給孩子“壓歲錢”的習俗,許多家長喜歡帶孩子上超市并讓他們在一定范圍自由選購自己喜歡的商品,讓許多學生較早有了錢的概念,會看價格標簽,部分學生甚至有了實際購物經驗,因此,這節課設計中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力,借助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又好又快的進行學習。
二、從學生實際經驗入手, 喚醒學生的思維,把生活中的經驗轉化為知識,輕松突破元和角之間的換算難點。
三、創設情景,直接出示商品及價格標簽,在學生回憶平時看到的商品價格的表示方法中,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通過已經知道價格表示方法的學生來帶動其他學生學習,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四、人民幣的計算離不開購物,讓學生在模擬購物的過程中完成簡單的加法計算。通過選購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付錢方法,深刻體會進率的換算,讓知識在操作中得以內化,學生學了也不易忘記。
五、教學中所設計的游戲和購物活動,都采用2人合作方式,可以讓學生合作學習,互相帶動。
六、最后一個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學會閱讀、利用教材,同時通過完成填空回憶整理本課所學知識。
簡單的.計算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132頁復習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會將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會用“四舍五人”法把萬位或億位后面的尾數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數。
教學重點 將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用“四難點:舍五人”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完了本冊教村的內容.從今天起進行期末復習,整理歸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這節課先復習多位數的認識和簡單的計算,通過復習進一步掌握多位數讀法和寫法。熟練進行整萬或整億數的改寫,并會用四舍五人法把萬位或億位后面的尾數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數。
二、復習多位數的讀寫法則及大小比較
1、說出從個位到千億位的數位順序,以及每個數位的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位一級,個級、萬級和億級各有哪些數位?
3、做期末復習第1題第一橫行3題。
(1)指名3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讀出這幾個數的?
(2)問:誰能概括一下怎樣讀出—個多位數?
4、做期末復習第2題第1豎行3題。
(1)指名3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寫出這幾個數的?
(2)問:誰能概括一下怎樣寫出一個多位數。
5、在下面○里填上“>”、“<”或“=”。
68700○101000 487000000○486000000 70000000○7000萬
(1)學生練習。
(2)問:怎樣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三、復習多位數的改寫及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1、把下面各數改寫成“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4800000 37000000000 12800000000 1370000
(1)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2)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把一個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2、做期末復習第(3)題兩組題。
(1)用“萬”作單位寫出下面各數的近似數,還可以怎么問?
(2)做每組中的第一題,指名板演。
(3)讓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怎樣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3、比較多位數的改寫與求近似數,它們有什么區別?
四、復習積和商變化的規律和口算
1、什么是積變化的規律?什么是商不變的規律?
2、填空。
(1)①甲數×乙數=40,如果甲數不變,乙數擴大4倍,積是( );如果甲數不變,乙數縮小4倍,積是( )。
②甲數×乙數=40,如果甲數擴大10倍,乙數縮小5倍,積是 ( )。
(2)①甲數+乙數=40,如果甲數和乙數都擴大10倍,商是( )。
②甲數÷乙數=40,如果甲數和乙數都縮小100倍,商是( )。
3、口算:
(1)360+280 540-170 48萬+32萬 48萬-32萬
200×130 400×120 500×160 800×500
8400÷200 8400÷20 3000÷50 3000÷500
①說一說整百整十數的加威法的口算。
②說一說200×130和8400÷200是怎樣口算的?
(2)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240×140 5980+130 75700+210
小結:應用積變化及商不變規律可以使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被除數,除數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簡便。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內容?怎樣把一個較大的數改寫成“萬”或“億”作單位的數?改寫時要注意什么?用“萬”或“億”作單位求近似數要注意什么?
第一課時作業設計:
一、期末復習第l~4題剩下的題目。
二、補充。
1、把400800 400080 480000 40800 408000按從大到小排列。
2、用3個8和兩個0組成一個五位數,一個零都不讀是( );只讀一個零是( );讀出兩個零是( )。
3、一個長跑運動員20分鐘跑2800米,照這樣計算要跑42000米,要跑多少分鐘?
【簡單的計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民幣簡單的計算教學設計02-09
人民幣簡單的計算教學設計02-09
《簡單的統計活動》教學設計03-21
簡單的數學課內教學設計理念12-30
課文《“計算機之父”的童年故事》教學設計02-28
人民幣簡單的計算02-09
一年級數學計算的教學設計12-28
一年級數學計算的教學設計12-28
梯形面積的計算說課設計11-12
《狼》的教學設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