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比長短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1-22 14:51:0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數學比長短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比長短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比長短的教學設計

  數學比長短的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人教版)第一冊第9頁,“做一做”及練習第5、6題。

  教學目標:

  ①通過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通過操作,學會比較一般物體長短的方法;知道長和短是比出來的。

  ②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④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一、創境激趣

  師:你們猜一猜,今天老師帶來什么禮物?

  課件出示2根鉛筆(紅的長,綠的短)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生可能回答:

  ①有2根鉛筆;

  ②有一根是紅色的,有一根是綠色的;

  ③紅鉛筆比綠鉛筆長;

  ……

  師:你是怎么知道紅鉛筆比綠鉛筆長的?

  3、我們今天就來研究怎樣比較物體的長短。(板書:長cháng短du?n)

  二、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比較鉛筆的長短的。

  要求:①每桌2人1小組,將信封打開,取出準備好的鉛筆;

  ②用不同的方法比較這兩根鉛筆的長短。

  2、匯報方法

  生:

  ①是看出來的;

  ②把鉛筆橫放在桌面上,一端對齊從而比出鉛筆的長短;(課件演示)

  ③兩頭都不對齊:如圖從而比出鉛筆的長短;(課件演示)

  ④借助尺子或其他物體去量,從而比出鉛筆的長短。(課件演示)

  ⑤把兩根鉛筆戳在桌面上,從而比出它們的長短。(課件演示)

  (由于觀察、比較的方法不同,對于學生的結論,只要有道理都給予肯定)

  3、揭示比較長短的一般方法。

  我們在比較的物體長短的時候,一般的方法是:把要比的物體一端放平對齊,然后再觀察另一端,從而進行比較。

  三、游戲

  1.教師談話:現在,我們做一個比較長短的游戲,你們可以自由結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學生活動。

  學生會比學具、跳繩、胳膊、手、腳等。

  3.以小組為單位匯報。

  四、鞏固提高

  1、練一練

  ①出示第5題,在長的后面打“√”。(實物投影)

  師:你是怎么知道第②根是最長的?

  生:

  橡皮、小刀、比鉛筆短很容易看出,粉紅色的鉛筆比綠色的鉛筆要短,因為兩根筆尖對齊,另一端綠的`長一些。也可以用數格子的方法,綠鉛筆是占的7格,而粉紅色是占7格少一些,所以也是綠色的最長。

  ②練一練第6題,在短的后面打“√”。(實物投影)

  因為蛇和鱷魚的頭尾是對齊的,蛇的身子是卷曲的,如果把蛇的身子伸直,肯定比鱷魚長,也就是鱷魚比較短。

  2、猜一猜

  (1)課件示書本第13頁比鉛筆長短的第一幅圖,讓學生猜一猜哪根鉛筆比較長。有三種結果:①兩根一樣長;②紅的比綠的長;③綠的比紅的長。(教師引導學生說出以上三種結果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產生的)

  3、師生小結。

  五、全課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數學比長短的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生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通過學生操作學會一般比較物體長短的方法;知道長和短是比出來的。

  2.培養學生操作、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愛護學具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掌握比較方法,會比幾個物體的長短。

  教、學具任務: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兩支不同顏色、不同長度的鉛筆。

  教學過程

  一、感知物體有長、有短

  1.引導觀察

  談話:每組桌子上有兩個紙袋,你們想知道里面裝什么東西嗎?兩個人一袋把它們倒出來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匯報

  (1)問:你發現了什么?

  (2)小組交流

  (3)學生匯報。

  學生可能說出:三支鉛筆,一支是紅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綠色;兩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藍色;三根毛線,一根是紅色,有扣兒,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藍色等。

  (4)引導學生說出:物體有長、有短。

  板書:長、短

  [設計說明:通過觀察,使學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比較長、短的方法

  1.提問:你是怎么知道這些物體有長、有短的呢?

  2.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組匯報。

  [通過分組活動,讓學生親自體驗比物體長短的方法,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學生可能說出:

  (1)看出來的。

  (2)把學具橫著平放在桌面上,一頭兒對齊或豎著戳在桌面上,比出物體的長短。

  (3)兩頭兒都不對齊。從而比出物體的長、短。

  ......

  (由于觀察、比較的方法不同,會得出不同結論,只要有道理,教師就給予肯定。)

  4.揭示比較的一般方法。

  我們不管把鉛筆豎著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還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般把要比的幾個物體一端對齊。

  5.出示鉛筆圖,引導學生說出誰比誰長,誰比誰短,并板書長、短。

  [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長短的認識,培養學生言語表達能力。]

  三、反饋練習

  1.教師談話:現在,我們做一個比較長短的游戲,你們可以自由結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學生活動。

  學生會比學具、跳繩、胳膊、手、腳等。

  [學生結組活動,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比長短,使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鞏固練習

  1.投影出示練習一第6題圖,先讓學生說出圖意,然后完成在書上,訂正時說一說想法。

  2.投影出示練習一第5題,并讓學生完成在課本上,訂正時說一說比的方法。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說出比長短的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學具

  教師提出要求:

  1.原來學具袋中的東西不動,把書和自己的東西收拾好。

  2.每兩人裝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學具擺一擺,比一比,聽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長的一個裝進紙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短的一個裝進袋里。

  4.各組都只剩下一個學具時,讓學生把剩下的一個學具也裝進袋里。

  5.把裝好的學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學具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六、全課小結(略)

  數學比長短的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冀教版一年級第一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比高矮、長短

  教材分析:

  “長短,高矮”它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長短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長短高矮的方法,在實際生活中,長短高矮聯系比較緊密,所以可以將它們放在一個課時處理。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事物,了解高矮、長短的含義。學會比較的方法。

  2.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能結合具體事物進行高矮,長短的比較,并能表達比較的結果。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比較高矮、長短的方法。

  教學準備: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景

  (課件演示)動物樂園要舉行化妝舞會,小動物們都急急忙忙趕來了,大家都到齊了。熊貓主持宣布:要小動物們按從高到低的順序進入會場。小動物們都你爭我搶的要先進去。小鳥要先進去,其他動物都反對說,你在空中飛,你最高;小猴子也要先進去,小熊說你比我高,現在以為你倦著身子呢……。大家爭執不休,這可急壞了熊貓。小朋友,你能替熊貓想個辦法嗎?

  (教學設想: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創設學習情景,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新知

  1、學生交流、匯報,找出比較高矮的方法。

  (1)①小組討論

  ②匯報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出,讓它們站在同一位置來比較,這樣對小鳥和很公平,其他動物也無可爭辯;另外,在比較高低時,身體要站直,不能倦曲著,這樣對小熊和小猴來說也比較公平。

  ③剛才咱們通過比一比(揭示課題)使小動物們都高高興興地進入了會場。

  (教學設想:通過解決問題,讓學生在交流中找到比較高低的辦法,這也是發揮學生主體的一個重要方法,進行討論,給學生思考,探索留下較大的空間。)

  (2)現在咱們也來比誰高

  ①老師先和一名同學比,再和另一名同學比。(兩位同學個字差不多)

  師:通過老師和這兩位同學比個子,你知道了什么?

  生:老師高,學生低。

  師:對!這個我們通過觀察也能知道。

  生:我還知道剛才這兩位同學趙高,子低。因為趙到你脖子那兒,子到你衣服的第一個扣子處。

  師:真了不起!你能借助老師來知道這兩位同學的高低。

  ②現在以小田為單位,四人比較高低,看哪一組比較的快,咱們讓比較的快的組上前也來介紹他們的好方法。

  (教學設想: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共同學習,能激發孩子更高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樂于參與課堂學習,這兒又滲透比較的另一種方法,間接比較法,之學生在生活中解決問題都去找好辦法)

  2、學習長短的比較

  師:剛才小動物們進入會場后,準備各自選擇自己的衣服,開始化妝。

  (課件演示,衣服有找著的,有放著的)

  你發現了什么?

  生:有的裙子長,有的裙子短,有的褲子長,有的褲子短。

  ……………………

  你能根據它們的高低來給它們選擇合適的衣服嗎?

  學生匯報。

  師:同學們很了不起,馬上就能用學會的方法比較出衣服的長短。

  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比較高矮、長短的東西,你們一定能找到。同桌互相說說吧;

  (教學設想:在學習中,使學生運用潛移的能力,自主的學習比長短的方法,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應用與擴展

  1、哪座房高?哪座房矮?

  2、哪條繩長,哪條繩短,

  3、比一比

  這三道題可以讓孩子先討論觀察,然后再做題。

  四、小結:

  這節課誰能說說你有哪些地收獲?

  教學設想:整節課從學生感興趣的情景入手,創設一個問題情景,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交流、學習中找方法,同時又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從而是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比長短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比的意義》教學設計02-07

小班數學比較長短教案03-23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03-03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02-15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03-08

《比尾巴》的教學課件09-19

比尾巴的教學反思12-25

數學必修五教學設計、12-29

數學分數教學設計12-22

數學圖形教學設計案例02-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香蕉啪视频在线是看 | 中文有码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在线看 | 天干夜啦天干天干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