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豐碑》教學設計(通用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豐碑》教學設計(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豐碑》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為了他人,為了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詳寫、哪些地方略寫。
3、學習本課生字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課前準備:
1、文字投影片二框
2、音樂一段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板書課題豐碑(bei)
“碑”字正音、辨形。
“豐碑”是指什么?
課文中的“豐碑”到底是指什么呢?請同學們把書打開,找找答案。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呢?
2、師范讀課文,一邊聽老師讀課文、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教流
問:知道軍需處長是做什么工作的?
軍需處是一個怎樣的部門呢?
4、介紹時代背景
《豐碑》這是一個發生在長征途中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當時物質條件極端貧乏,忍饑挨餓是常有的事,為了革命不少革命戰士倒下了。課文中的軍需處長就是其中的一個。
5、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給課文分段、想想每段主要講什么?
6、指名分段,討論分段段意:
一(1)講一支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一(1—2)
二(2)講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很多困難。二(3—7)
三(3—13)講被嚴寒凍死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三(8—11)
四(14)講紅軍隊伍一定會取得勝利。四(12—14)
二、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找出這一段的一個中心詞。什么叫艱難?
2、討論:從哪兒看出紅軍在艱難地前進?你找了哪些詞語?
(1)“冰坨”是什么意思?這里用大冰坨比喻什么?這里用大冰坨比喻大雪冰封的云中山。
(2)“狂風呼嘯、大雪紛飛”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想一想,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景。
(3)“吞掉”說明風雪之大,大得要把這之隊伍吃掉。
3、同學們已經有所感染了,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
4、小結:這一段的天氣描寫為下文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埋下了伏筆。
三、講讀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思考:除了惡劣的環境,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哪些虧困難?把描寫這些困難的句子找出來,自己站起來讀一讀。
2、燈片出示第三句
“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
(1)釋“惡劣”、“襲擊”
(2)除了惡劣的環境,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哪些困難?指名讀。
板書:遇到的困難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a、提示:“吃不上飯”時說什么呢?
“睡雪窩”呢?
“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呢?
“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呢?
b、那么,你能想象一下,紅軍還可能遇到哪些困難?
c、這句話,一連串用了四個“可能”,寫出了紅軍前進中將會遇到種種困難。這是一種什么樣的修辭手法?是的,讀了這個句子,紅軍戰士所遇到的一個一個困難都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增強了句子的表達效果。
(3)有感情朗讀、
(4)這個長句寫得也很有順序,它按什么結構來寫的呢?我請全體同學讀總述的句子,四個大組分別讀分述的四個可能。
3、小結引讀第四句
困難實在太多,任務實在太艱巨,這不是一般人能經得起的,將軍陷入了沉思,他想些什么呢?——————
板書:嚴峻的考驗
4、齊讀第二小節
5、配樂感讀1、2節
四、作業
1、選詞填空
嚴肅 嚴厲 嚴格 嚴峻。
(1)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經受住各種( )的考驗。
(2)李老師對同學們的要求一貫( )。
(3)對待工作,我們的態度要( )認真、不能馬馬虎虎。
(4)爸爸的目光變得( )起來,弟弟慚愧地低下了頭。
2、抄寫詞兒。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學語文《豐碑》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紅軍與長征”為主題,有兩篇主體課文《飛奪瀘定橋》和《豐碑》。《豐碑》這篇課文是圍繞紅軍長征的主題,讓學生通過搜集講述長征故事、閱讀革命故事書籍、寫讀后感等,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學習長征精神,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本篇課文記敘的是一支紅軍隊伍的軍需處長在行軍途中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贊揚了紅軍將領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揭示了紅軍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真正原因。這里的豐碑不是實際意義上的石碑,而是紅軍軍需處長用自己的行為塑造的勇于獻身的精神豐碑,這是人們心中永遠的豐碑。課文共13個自然段,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分為四部分來理解。
知識目標:
1、認識課后生字,會寫課文中的13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三個自然段。
能力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豐碑”代表的含義;
2、學習作者以細致的神態、語言描寫刻畫人物內心世界的寫作方法。
情感目標:
學習紅軍將士為別人著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體會紅軍官兵之間的深厚情感。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如“他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等;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將軍感情的變化。
教學流程: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見過石碑嗎?(生匯報)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0課,同學們知道豐碑是什么意思嗎?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學習探究: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⑴、自由讀課文,要求字字讀準,句句讀通,把你喜歡的詞句用符號標出來。
⑵、指名讀,其余學生認真傾聽后評品,同時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我。教師要重點強調“凍”、“尊”、“塑”的寫法,注意多音字“將”和“惡”的讀音。
2、細讀深究,品味感悟。
⑴、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當時的天氣情況十分惡劣,給紅軍隊伍行軍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就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的將軍與戰士同甘共苦,把自己的馬讓給了重傷員。
⑵、請同學們認真品讀第3到最后自然段,是課文中的重點部分,畫出描寫將軍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然后說出將軍感情上變化的過程(吃驚—內疚—感動—崇敬),以此突破教學難點。
⑶、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的含義,如“鎮定”、“安詳”,在第7自然段中要認識并列的句型特點。
⑷、換詞練習,在第8、9自然段中描寫將軍動作的詞語:抽動著,抖動著,吼道。
⑸、末尾一句作者運用了比喻句,說出它的作用?(讓學生深入理解)
⑹、讀到這里同學們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一個軍需處長怎么可能被凍死呢?再次朗讀這一段。
⑺、齊讀第12自然段。
師:“軍需處長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這句話最能觸動大家的心靈,把你想說的話說出來?
⑻、小組內交流。
⑼、匯報總結。
師:軍需處長的身體和云中山融為一體,如同一座晶瑩的豐碑,在人們心中樹起了一座永遠的豐碑,他所代表的紅軍精神將激勵人們勇往直前。
⑽、練習背誦最后三個自然段。
三、學習本文的寫作技巧和方法:
1、以環境描寫渲染氣氛,為事情發展做鋪墊。
2、以細致的神態、語言、動作描寫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小學語文《豐碑》教學設計3
目的要求
1、了解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為了他人、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的詳寫與略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
弄清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個晶瑩的豐碑。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簡介背景。
二、學習課后生字。
三、聽錄音,注意讀音
四、自由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五、給課文分段。
全文可以分為四段:第一段(1 自然段)
第二段(2 自然段)
第三段(3—13 自然段)
第四段(14 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思考:從哪里看出部隊在艱難地前進?
2、討論。“冰坨”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說明了什么?
3、回答以上問題。
4、概括段意。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這一段。思考:除了惡劣的環境,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哪些困難?
2、討論:
(1)“將軍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說明了什么?
(2)面對這些困難,將軍想到的是什么?
3、回答以上問題。
4、概括段意。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齊讀第三段。
2、布置自學思考題:
(1)將軍的神態有幾次變化?每次變化反映了他怎樣的心情?
(2)說說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和穿著。
(3)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3、學生按思考題思考以上問題。
4、指名回答問題。
5、概括段意。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四、學習第四段。
1、指名朗讀這一段。思考: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得住考驗,將軍還有疑慮嗎?
2、討論:
(1)為什么“將軍什么話也沒說”?
(2)“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說明了什么?
(3)“那聲音”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3、回答問題并概括段意。
五、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小學語文《豐碑》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教科書第九冊10課《豐碑》
【教材剖析】
《豐碑》記敘的是紅軍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由于沒有棉衣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贊揚了紅軍干部身先士卒、吃苦在前,關鍵時刻寧肯犧牲自己的優秀品質和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揭示了紅軍所以能戰無不勝的重要原因。教學時教師應抓住重點強化文章的內在聯系,要讓學生充分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語感的熏陶。通過層層深入的讀,使學生感知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質,激起情感的共鳴,加強內心的體驗,使知識、智力、能力、情感得到和諧發展。
【學生分析】
由于《豐碑》中所描繪的事跡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所以課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質學生理解體會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學中應以讀為主,通過圖文結合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層層深入地使學生感知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質,激起情感的共鳴,通過換位思考加強學生的內心體驗。
【創新設計】
為了激活學生的間接經驗和情感,采用了一些中介手段,掛圖、投影、多媒體、課件及簡筆畫讓學生從中獲得完整鮮明的表象。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惡劣、思索、倚靠、辨認、晶瑩”等詞語;精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軍需處長的優秀品質,體會紅軍戰無不勝的原因。
【教學重點】
理解為什么說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和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教師板書“碑”字,問:“碑”你見過嗎?什么樣子?
2、師簡介碑的功能:一般地說,碑是用石頭做的,上面刻有文字,是用來做紀念的,如果是革命烈士的碑就更有意義。另外碑還有記載的功能,它可以記載一些事情,例如:西安有一個碑林那里有很多碑,走一天都看不完。這些碑,有的刻的是文字,記錄一些歷史事件,有的純粹就是書法家的作品,還有的上面刻的是圖畫。
3、師在“碑”字前面加一個“豐”字,問:“豐碑”是什么意思?(高大的石碑)請舉一個例子說說,這個“豐”字有時也當“高大”講,可組詞(豐功偉績)
二、初讀感知
師:“豐碑”又是一塊怎樣的碑呢?我們一起讀課文。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讀后想一想:課文里講的“豐碑”是一塊高大的石碑嗎?課文中的“豐碑”指的是誰?你是從哪句中看出來的?
2、快速瀏覽全文,找出重點段(13自然段)
教師出示“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學生續續議議;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三、圖文結合、細讀理解
師:軍需處長怎么會成為一座晶瑩的豐碑的呢?為什么說他是一座晶瑩的豐碑,請同學們再次自由閱讀全文,理解題意、了解內容、感知形象,并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個記號。
1、再讀課文,理解題意、感知形象。
2、邊讀邊思考:軍需處長為什么會成為一座晶瑩的豐碑?
3、匯報交流:課文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動?(導入課文第7自然段)
1、)反復朗讀第7自然段,感受所描繪的情景。
2、)電腦投放軍需處長的畫面,讓學生一起看這座晶瑩的“豐碑”,指名讀第7自然段,圖文對照,談一談自己的所見所感。
“凍僵”什么意思?軍需處長為什么凍僵了?找出相關的詞語。再觀察圖上的環境,找出第一自然段描寫的惡劣環境。
寫氣候惡劣的:冰天雪地、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
寫軍需處長衣著的:單薄、破舊、貼。
師:讀讀這兩組詞語,結合自己對“嚴寒”的體驗,說說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體會?
課文第7自然段最后一句話“破舊衣服緊緊貼在身上”這里為什么用“貼”而不用“穿”呢?
指名學生上前演示引導理解:能“貼”在身上的衣服一定怎么樣?(單薄、窄小、被雪打濕了)
軍需處長是什么人?他掌管全軍的所需的給養、被服等怎么會被活活凍死呢?
請大家再讀這段文字,想一想“貼”字透露出了軍需處長的什么精神。
師: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了戰友,而把死的威脅留給了自己,多好的戰士,多么偉大的戰士啊!多么崇高的精神啊?全體學生起立,深情的朗讀第7自然段。
師:死亡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可怕的,軍需處長在死神面前表現得怎么樣呢?觀察圖畫中軍需處長的動作神志并在書中劃出重點詞語(坐、夾、鎮定、安詳)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理解。
4、默讀課文畫出描寫將軍深情變化的詞語(一愣、發愣、愣住等)說一說將軍神情為什么發生變化?
角色換位:如果你是將軍你會怎么想?
師:是啊,軍需處長是用自己的身軀,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靈魂,鑄造了這座晶瑩的豐碑。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四、拓展延伸
請以《軍需處長的遺言》為題,說說寫寫他給戰友和親人留下的話。
師:軍需處長,知道自己堅持不住了,當他倚靠著光禿禿的樹干坐著、看著前進的戰友,想到家中的親人,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請以《軍需處長的遺言》為題,把他對戰友或親人說的話寫下來。
小學語文《豐碑》教學設計5
設計概說: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至力于‘導’。”因此,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語言特色,在教學方法的總體構想上,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以讀代講,自主感悟,結合投影、錄音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師透過激情導入、音樂渲染和富有感染性的語言描述,引導學生自讀入境,“披文入情”,著重教給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由外表體會人物內心的方法。同時引導學生運用聯想比較、反復誦讀、看圖等方法,到達“不需要教”的最高境界。
教學目標:
1、透過人物的的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深刻領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資料,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2、學習作者按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記敘的方法
3、在閱讀中感受并繼承革命者恪盡職守、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4、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感受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教學準備: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談話,直奔主題
20xx年10月22日是長征勝利72周年紀念日。為重拾長征記憶,弘揚長征精神,許多人加入了“重走長征路”的行列,親身體驗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感受革命者的英勇無畏。這天,讓我們將紛飛的思緒拉回到那艱苦的革命年代,去聆聽發生在一位老戰士身上的感人故事吧!
二、品讀文本,感知形象
你能找出文中直接描述老戰士的段落嗎?
1、①指名讀這段話,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像畫面。
②生交流看到的畫面,師歸納
衣著、動作、神態(板書:鎮靜安詳)
③結合圖片齊讀
2、①提問:老戰士為什么會被凍僵呢?
②能從前面找出描述環境惡劣的詞語嗎?(板畫:雪山)
③感情朗讀描述環境惡劣的詞語
三、自讀自悟,感受情緒
老戰士就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被凍死了。如果你就是將軍,應對自我的戰士被凍死時,會有怎樣的情緒呢?生交流。
1、將軍應對這一幕時,有怎樣的表現呢?請大家根據自學提示,自學3―12自然段
①出示自學提示(讀、畫、想、讀),生自學3?12段
②生交流:你找到了哪些描述將軍神態的句子?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情緒?
師出示前四個句子:
A:將軍愣了一下,什么話也沒說,快步朝前走去。
B: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忽然他轉過臉向身邊的人吼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為什么不給他發棉衣?”
C:他紅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樣貌十分可怕。
D:“聽見沒有,警衛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著。
③請大家帶著感情讀讀這些句子,想想從這些神態變化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④生讀后交流(對軍需處長工作失職的責備和不滿;對戰士深深的愛)
⑤指名讀,評價,再讀。
2、就在將軍怒不可遏的時候,有人小聲告訴將軍:“這個人就是軍需處長”,將軍有怎樣的表現?(板書:軍需處長)(生匯報師隨機出示第12自然段)
①請大家自由讀第12自然段,想想你能從中體會到將軍怎樣的情緒?
②生交流(引導抓住重點詞“愣住了、久久、深深、緩緩”體會)
③感情朗讀此段:如果這一段感動了你,并且你愿意把這份感動傳遞給更多的人,請你站起來有感情地朗讀,能夠加上動作。
3、區別“愣了一下”和“愣住了”
①導:當將軍聽說有人凍死時是“愣了一下”;當明白凍死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時,將軍“愣住了”。同樣是“愣”,有什么不一樣嗎?請聯系上下文想想,同桌相互討論。
②生交流,師總結。
③軍需處長在部隊中是干什么的?
④你能從他鎮定安祥的表情中體會到什么?這是一位怎樣的軍需處長?(板書:舍己為人)
⑤配樂感情朗讀第7自然段(齊讀-范讀-被感動的同學一齊讀)。
4、①這樣的軍需處長是最可敬的!將軍用了一個軍禮向這位偉大的戰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如果把將軍的這一個軍禮轉化為他要對軍需處長說的話,將軍會說些什么呢?
②生交流(道歉感激表決心)。
③而將軍此時卻什么話也沒說,他這些強烈而豐富的情感都包含于那一個軍禮中。
配樂,飽含深情地再讀第12自然段。
5、明確并學習作者以將軍的情感變化為線索描述軍需處長的表達方法
6、理解“豐碑”
過渡:狂風大雪似乎也為軍需處長送行來了,大雪覆蓋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動畫出示軍需處長變成豐碑的過程及“豐碑“二字)
①“豐碑”是什么意思?在這兒指的是什么?(板畫:石碑)
②為什么說“大雪覆蓋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③生交流,師歸納總結,引導呼喊“豐碑”,升華感情
a。從形象上說:軍需處長在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來就像一座豐碑;讓我們對著冰雪中的軍需處長輕呼一聲“豐碑”;
b。從精神上說:他那舍己為人、勇于獻身的不朽精神更是大家心中的一座晶瑩的豐碑;讓我們對著心中的軍需處長高聲地呼喊一聲“豐碑”。
④此時此刻,我們的心中都矗立起了一座晶瑩的豐碑。(指板書)同學們,在你的心中,這座豐碑上寫的是什么?
生自由書寫碑文,交流;師出示對聯“巍巍雪山埋忠骨,皓皓長空蕩英魂“(置于豐碑圖片兩側),引導齊讀。
四、回歸全文,升華情感
課文學到那里,讓我們再回想一下文章的開頭,將軍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思索著,他似乎懷疑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能否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讀到這兒,你認為將軍找到答案了嗎?(出示句子“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生齊讀,體會著感情讀
結束語:是的!勝利就屬于這樣的隊伍!這座晶瑩的豐碑不僅僅感染了將軍,感染了整支革命隊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們。革命隊伍中還有無數座這樣晶瑩的豐碑,正是有了他們才有了我們這天的幸福生活,讓我們把這一座座晶瑩的豐碑牢牢樹在心中!同時也獻上我們少先隊員最崇高的敬意!(敬隊禮)
小學語文《豐碑》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崇精神。
2、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重點
1、理解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神。
2、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難點理解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時光二課時
教法情境教學法、直觀法、比較法、自學法等
教具多媒體、錄音帶
一、揭題導入
同學們,為了新中國的誕生,以前有無數個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英雄贊歌。這天,讓我們的思緒再次回到那艱苦的戰爭歲月,去聆聽一個發生在行軍途中真實感人的故事,認識一位無名英雄。這節課,我們一齊學習25課《豐碑》。(板書課題)
1、齊讀課題
2、誰告訴大家,“碑”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豐碑”是什么意思?
3、再讀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二、自主讀文,圍繞難點,抓住重點,理解教材
1、這是一座什么樣的豐碑?用來紀念誰?請同學們帶著問題,打開課本124頁,選取自我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1)讀讀下方的詞語。
冰坨呼嘯惡劣殘酷襲擊
樹干塑像單薄嚴峻倚靠
(2)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透過讀書,你還明白了什么?(板書:軍需處長)
(4)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看看文章哪一段點明了這是一座晶瑩的豐碑,是用來紀念軍需處長的。
2、課件出示13小節:
(1)自由讀讀這段文字,想一想,你頭腦中產生了什么問題,需要提出來與大家共同研究?
(2)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肯定:好,你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
讀書是解決問題最好辦法。帶著問題,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描述軍需處長神態的語句;用曲線畫出描述將軍神態的語句。
三、學習描述軍需處長神態的部分。
1、誰告訴大家,軍需處長神態描述的部分在文章的哪一自然段?(課件出示)
2、誰來把這一段有關軍需處長神態描述的語句給大家讀讀。
(1)“鎮定”“安詳”是什么意思?
(2)這位老戰士被嚴寒凍死了,為什么還那么鎮定、安詳?請你結合這一段描述、聯系課文資料,談談自我的理解。
(3)你談得十分深刻,你能不能把自我的理解讀出來。讀后老師顯見相機提問;你是懷著什么情緒讀的?
(4)還有誰的理解跟他不一樣?大家都贊同他的想法?那好,還有誰愿意再讀讀?你準備懷著什么樣的情緒讀讀?
(5)作為一名軍需處長,他盡到了自我的職責,他無愧于每一位戰士,在他身上,有一種一心為公、舍已為人的可貴精神,讓我們懷著崇敬之情一齊來讀讀這一小節。
四、學習描述將軍部分,過渡導入:將軍看到這位被凍僵的老戰士,會有什么反應呢?
1、你剛才讀書時,畫出了那幾處將軍神態描述的句子?
2、(課件出示)自由讀讀屏幕上對將軍的描述,想一想:你從將軍的每一次神態變化中體會到了他什么樣的情緒?
(1)交流學習成果
A、透過神態語言體會將軍生氣、震怒、悲傷、內疚、感動、敬佩的情感變化。
B、自由讀,師生對讀體會、生生反復讀體會。
C、將軍本以為是軍需處長的失職致使老戰士被嚴寒凍死,他十分生氣、憤怒,但當他得知眼前這位凍僵的老戰士竟然就是那位給戰士們分發棉衣的軍需處長時,內疚、感動、敬佩一齊涌上心頭,軍需處長身上有一種多么了不起的精神啊!將軍的眼睛濕潤了,百感交集的他將自我的千言萬語化做了一個志高無上的軍禮。(出示課件插圖:這就是當時那感人的一幕)
(2)同學們,假如你就是圖中的將軍,看著眼前被嚴寒凍死,漸漸和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你心里會想些什么?讓我們也跟將軍一齊把由衷的敬意化作一個莊嚴的軍禮。“全體起立,敬禮!”
(3)軍需處長心系革命,心系他人,心中惟獨沒有他自我,他這種一心為公,舍已為人的精神不僅僅成了將軍心中的豐碑,也成了我們心中的豐碑,讓我們一齊再來讀讀文中的這段話?(課件配樂,出示13小節資料)
(4)同學們,請你聯系課文資料,談一談對“晶瑩的豐碑”的理解(板書:一心為公、舍已為人)。
小結:從形象上看,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的身體像一座晶瑩的豐碑,更重要的是一座軍需處長一心為公、舍已為人精神是不朽的,成了將軍和戰士心中的豐碑。(同時插掉黑板遺留的問題)
(5)同學們,你由眼前的軍需處長想到了哪些為新中國的誕生而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
(課件:由插圖依次閃現劉胡蘭,董存瑞……)小結:其實,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像軍需處長這樣的戰士還有很多很多。
(6)那么,處在這天的和平時期,你能說出你心中的豐碑嗎?(白衣天使、抗洪英雄等)是啊,他們和軍需處長一樣,成了我們,不,成了每一個中國人心中不朽的豐碑,成了共和國的中流砥柱。
五、同學們,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齊讀14小節。
六、小結
1、學到這兒,老師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你們是否跟我一樣呢?假如你就是一位紅軍戰士,這時,你最想對軍需處長說什么話來表達你此時的情緒?請同學們在課文的插圖下題一兩句碑文。
2、同學們由感而發,運用詩句和妙筆寫下了如此感人的碑文,請同學們再次讀讀全文,回顧一下當時的情景,看看你還有沒有問題要問?
3、同學們軍需處長走了,他坦然從容的走了,沒有人明白他的真實姓名,但是他那一心為公、舍已為人的精神就是一座豐碑,(構畫豐碑圖)留在了將軍的心中,留在了戰士們的心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斷前進。
【小學語文《豐碑》教學設計(通用6篇)】相關文章:
豐碑教學設計02-10
《豐碑》語文說課設計03-12
小學語文板書教學設計02-23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17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2-15
小學語文老師教學設計12-28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2-24
小學語文板書教學設計02-23
小學語文備課教學設計12-26
小學語文《春天》教學設計12-18